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羹尧死后被抄家,官员在他家找到一本书,雍正看后口吐鲜血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人就算是小心翼翼也逃不过被猜疑的命运,而作为一名功高震主而不自知,丝毫不知收敛的人,最终也只能走向灭亡。

而历史上有名的年羹尧就是如此,从盛极一时逐渐走向衰亡,最终落得个在监狱中自尽的下场,结束了他这嚣张的一生,而且死后家里还被抄了个干干净净,家人也无一幸免被处罚了。

可是在他死后也算是为自己扳回了一局,书房里面随意放的一本书,居然还能将雍正气到口吐鲜血,他或许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而这书也并不简单,它是汪景祺所作的《西征随笔》,如果你以为里面只是简单的记录行军打仗的故事那你就错了,若真是如此,雍正看过之后也不会被气得口吐鲜血了,最终还把汪景祺以“作诗讥讪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的罪名而被枭首示众了。

汪景祺一书引怒火

那这个汪景祺又是什么人呢?为什么他作出的书会引得雍正如此大怒呢?年羹尧的府内又为何会留有他所作的书呢?

汪景祺在1672年出生在浙江钱塘的一户官宦之家,父亲是汪霖,曾经担任过户部侍郎,他的兄长是汪见祺,担任过礼部主事,当时在朝野中,也占有了一席之地,有一定的地位。

在家人的悉心栽培和文学氛围的熏陶之下,汪景祺自小便表现出了对文学的天分,他天资聪颖,不久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奇才。

可是因为从小便生活在周围人的赞美声中,他逐渐变得恃才傲物,有些目中无人,“谓悠悠斯世,无一可为友者”,对于身边的同龄之人,他也是不屑与之为伍。

尽管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可是面对一场场科举考试,他却是一再失利,但是除了科考他也没有了其他的出路,因此在他一次次的参加考试,直到42岁的时候才考中举人。

在1724年,已经过了半辈子的汪景祺实在不甘心就此糊里糊涂地过完这一生,就想办法从京城去到了西安,投奔了当时的西安布政使胡期恒,也就是年羹尧的亲信,

在胡期恒的一番交涉之下,他见到了正担任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的年羹尧,两人就此搭上了线。

或许是认识到了自己性格的不足之处,亦或许是察觉自己有了翻身的机会,此时的汪景祺,在初次面见年羹尧时,一改之前的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习性,对年羹尧也是极尽吹捧,说尽好话,哄得年羹尧十分舒坦。

他也借此机会成为了年羹尧的一名幕僚,开始跟随年羹尧四处奔走在征战的路上。

在汪景祺跟随年羹尧征战期间,就将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成《西征随笔》一书,同时也将自己满意的诗文也放在了里面。

而年羹尧因为欣赏汪景祺的才华,就收藏了一部《西征随笔》,没想到竟给幕僚带来杀身之祸。

由于雍正在那时极为看重年羹尧,而汪景祺作为年羹尧的一名幕僚,自然得借着写文章诗词一类来表一表忠心,也哄一哄年羹尧,因此他在书中还加入了很多对年羹尧的夸奖奉承之词。

文中甚至还有称颂年羹尧是“宇宙第一伟人”的词句,夸赞他比之郭子仪、裴度等人,也是“不啻萤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称赞他为“盖自有天地以来,制敌之奇,奏功之速,宁有盛于今日之大将军哉!”

这些话自然让年羹尧很是受用,可是对于当时掌权的雍正来说,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了,虽然年羹尧那时已经死了,但是雍正看到这种文章,自然也是觉得威严受到了挑衅,气不打一处来了。

汪景祺虽然自己能力不强,但是跟随在年羹尧的身边野心也是越来越大,同时也把自己的命运与年羹尧紧紧捆绑在了一起,为了追求更大的富贵,还暗中劝说过年羹尧造反称帝,但是被年羹尧用“天象不利”为借口给拒绝了。

世事变数太多,年羹尧最终还是输了,最终落得个自尽的下场,而汪景祺也为自己所作的文章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年羹尧的作死时刻

作为盛极一时,战功无数的年大将军,怎么落得个自尽被抄家的下场呢?

年羹尧于1679年出生在凤阳府怀远县,原本是进士出身,后来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坐到了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的位子,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所谓高官显爵集于一身。

他的一生都在征战沙场,保卫领土,不仅配合其他军队一起平定了西藏乱事,也曾率领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了无数战功,因此也得到了雍正的关照和赏识。

身居高位又得到了雍正的一系列荣宠后,年羹尧就开始有些飘飘然,得意忘形了,而且由于他居功自傲、为人嚣张跋扈、胡乱的弹劾贤吏,还曾传出苛待部下的事情。

这一系列操作也渐渐引起朝野上下公愤,为他树立了很多敌人,可是他自己却还不自知,更严重的是,他任人唯亲,在军中及川陕用人自专,称为“年选”,形成庞大的年羹尧集团。

其中清朝知名学者和书法家蒋衡,就曾有过体会。

1724年年初,身为大将军的年羹尧镇守在西安,用优厚的待遇网罗天下英才,有很多人都慕名前往,而作为雍正跟前的“红人”,年羹尧此时如日中天,很多人都投靠无门。

那时的蒋衡只是一介书生,在听说年羹尧惜才爱才之后,便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前去投奔。

虽然蒋衡具备真才实学,可是心里也很忐忑,在来到年羹尧府上之后,年羹尧见到他书法飘逸,谈吐非凡,很是满意,蒋衡因此顺利入选,这着实让年过五旬的他感到由衷的庆幸和自豪。

在深入接触到蒋衡后,年羹尧对他愈加欣赏,闲暇时还会主动找他聊天,可是在与年羹尧的密切接触中,深深的担忧不觉取代了蒋衡先前的欣喜。

原来在一次闲聊时,年羹尧竟然说到,只要蒋衡忠心,好好跟随他,竟然向他许诺让他当上下一届的新科状元。

听到这些话时,蒋衡心下就是一愣,他深知状元都是由皇帝钦定,年羹尧如此大的口气,更何况这话要是让别人听到,传出去又是一番是非,虽然做状元对他来说也是极好的事情,可是对于这种狂妄自大的话,他也是不敢出声,只得默默退到一边。

此时的年羹尧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因为对其他人的印象也不错,同样承诺重赏,还指定了下科的榜眼、探花,这也足以看出他的狂妄了。

最重要的是,他在雍正的面前丝毫没有把自己放在臣子的位置之上,还曾做出过藐视皇权的举动,这让雍正深感威胁,一度怀疑他有自立为帝的心思。

在年羹尧担任西安总督的时候,他就曾做过挑战皇权的事情。

那时的他住在总督府内,竟然就下令让当地的文武官员每逢五、逢十就要来到辕门做班,就类似于皇帝的“早朝”,并且他还要求在辕门和鼓厅等地画上四爪龙,吹鼓手必须穿蟒袍,“五爪为龙,四爪为蟒”,除此之外,这与雍正在皇宫里面的日常生活也并无两样了。

不仅如此,他还得寸进尺,竟然要求雍正皇帝派来的侍卫对他前引后随,牵马坠蹬。

如果按照清代当时的等级制度,只要是皇上圣旨所到之处,各地方官员必须出来迎接,还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以表对皇帝的尊敬与祝愿,但是雍正帝的恩诏曾经两次到西宁,年羹尧竟然不以为意,丝毫没有按照制度来,可以说是不把雍正放在眼里了。

更有甚者,他在与其他人往来的文书之中,直接用令谕,而这也是只有皇上才能用的,就连回复别人的语气也就如同是皇帝在处理朝事一般,不得不让人起疑心,怀疑他有夺权的心思。

年羹尧的一举一动自然也没能逃过雍正的耳目,至于为何没有直接动手处置年羹尧,那这可能是觉得时机未到。

作为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在朝堂之上只手遮天,或许雍正早就对他有了杀心,一系列的荣宠,这对于年羹尧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捧杀”,或许就是想让他一步步的迷失,做出僭越的事情来,让他逐渐失去人心,也避免自己被说成不能容人。

年羹尧并没有深思,为人行事反而愈加的张扬。

对于雍正原本想要去篆刻的文书,他二话不说直接给做好献了上去,而这原本雍正帝是想亲自去撰写序言的,却被年羹尧以不敢惹他烦心为借口,直接代为拟写了就序言。

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么的“大不敬”,不仅直接代替雍正做事,还直接开口要雍正帝直接把那文书颁布天下。

因为他一次次的僭越无度,让他从得力干将慢慢变成了雍正的眼中钉肉中刺,愈除之而后快。

落马抄家害幕僚

1725年,在忍无可忍且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雍正终于对年羹尧采取了行动,他撤除了年羹尧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的职务,并且将他调任杭州将军,年羹尧也就此没了兵权,而这只是雍正的第一步。

同年,因为年羹尧之前得罪之人众多,在他失势之后,朝堂上就出现了大批讨伐年羹尧的声音,就此被押解前往北京会审,

最终在众人的搜罗之下,最终年羹尧被判决92款大罪,可以说是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虽然那时的年羹尧已经是他“砧板上的鱼肉”了,可是雍正却迟迟没有下旨处死他,而是在有了“天令年死”的说法之后,才彻底将年羹尧斩草除根。

在 1725年12月初,有野虎从山上窜到了京城里面,咬伤很多人,而且好巧不巧的就到了年羹尧的家里,后来才被赶来的官兵合力击杀。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可是因为相传年羹尧出生时有白虎之兆,便自小被人说成是白虎托生,现在野虎不巧正死在年家,便就此传出了是老天要年羹尧死,这是天意的说法,雍正也就顺势下了处死年羹尧的旨意。

1726年,年羹尧在狱中被赐死,他之前的亲信党羽也被雍正一网打尽,年羹尧的辉煌时刻也就此过去了。

后来,在年羹尧死后,雍正派浙江巡抚福敏前去查抄年羹尧在杭州的府邸,而那本被年羹尧所收藏的《西征随笔》也被侍郎福敏所发现,看到书中内容,褔敏也被吓得说不出话来,赶忙派人送给雍正查看。

文中除了极尽所能的夸赞年羹尧之外,还在“功臣不可为”一文中有责备人主,为功臣鸣不平,有些诗句还有“讥讪”康熙的意思,还非议康熙的谥号和雍正的年号。

雍正看后被气得不轻,当即就在首页上题字:“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说完便口吐鲜血,吓得旁人赶忙叫来了御医。

雍正被这书气得不轻,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书的作者汪景祺了,先不说他本就是年羹尧的幕僚,就单单论这书所言,汪景祺也是没了活路。

查抄过后,汪景祺就被雍正以“作诗讥讪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斩首示众,至此雍正的怒火还是没有平息,雍正还下令将汪景祺的脑袋悬挂在菜市口示众,虽然场面触目惊心,但是却无人敢出声,而这一挂就是十年。

汪景祺的家人也没能逃脱处罚,

他的妻子被贬为奴仆,而五服之内的亲属倘若在朝堂有职位,都被革职处理,而后发配外地。

在雍正驾崩之后,乾隆上位,当时朝堂上的左都御史孙国玺向乾隆求情,汪景祺的头才被取了下来,就此入土为安,而那时已经是1735年,距离汪景祺被杀已过去将近10年时间。

年羹尧因为欣赏汪景祺,便收藏了一部《西征随笔》,没想到给自己的幕僚带来杀身之祸,更没想到雍正会因此气得吐血,如果他知道了,不知道会作何感想,而汪景祺因为拍马屁引来杀身之祸,也着是让人哭笑不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小幕僚之死
年羹尧被处死后,官员抄家看到一句诗,雍正大怒
年羹尧在被贬为杭州大将军后如果能认错收敛,雍正还会杀他吗?
雍正朝最倒霉的奇才,因拍年羹尧的马屁被砍头,脑袋挂在闹市十年
年羹尧西征归来,百官跪地相迎,他却马都不下,雍正心想:杀
[鉴史释疑]雍正即位老十四不满,手握重兵却不敢造反,没有嫡系军队是硬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