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匈奴与西域的关系,深度剖析匈奴对西域的统治

文/玉箫苒

编辑/玉箫苒

引言

公元前 4世纪到公元 1世纪 ,即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战国、秦汉时期 ,是新疆历史和中亚历 史的转折时期。

在这一时期 ,由于亚历山大的死亡及其帝国的垮台,西方势力停止了东进的脚步 ;中国内陆则 以长城为界 ,划分成了两个经济 区域 :一个是长城以南的农耕区 ,一个是长城以 北的游牧区。与内陆情况相似,以天山为界 ,新疆也分成了两个经济区域 ,北疆的游牧区和南疆的绿洲农业区。当西汉设置河西四郡 ,并将长城修到阳关 、玉门关以后 ,又修烽燧列亭障,使长城与天山逐渐连接在了一起。

天山以南的绿洲农业区通过河西走廊与中原农耕区结为一体 ,而天山以北的游牧区则与蒙古草原联系在了一起 。因定居文明与草原文明的矛盾、冲突、碰撞而引发的战争 ,从东向西 ,逐步展开,西域成为了汉朝与匈奴争夺的重要战场 ,并进而影响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

本文通过分析汉匈关系匈奴与西域关系,深度剖析匈奴统治下的西域

匈奴统治西域

汉朝初年,匈奴乘汉朝初建无暇北顾之机 ,越黄河 ,吞并楼烦 、白羊河南王 ,占据了河套一带 ,并多次侵袭燕 、代 ,威胁汉朝北部边境 。

当时 ,汉朝经济尚未恢复 ,内部也不够稳定 ,所以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初年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朝的和亲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匈奴侵犯边境之事仍不时发生。

汉文帝前元三年,匈奴右贤王又人河套以南地区为寇 ,遭到到汉文帝的谴责 ,匈奴单于 “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 ”。结果 ,匈奴不但击走 了月氏 ,而且占领了西域 , “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 国皆已为匈奴 。” 中外学者多把右贤王西击月氏的时间作为匈奴统治西域的开始。

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每个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从前元四年右贤王西击月氏控制西域开始 ,到征和元年匈奴置僮仆都尉,为西汉时期匈奴统治西域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八十多年 ,从现有史籍看 ,匈奴在西域的活动并不多 ,主要是依靠乌孙进行控制。对西域诸国的统治 ,匈奴 “能得其马畜旃厨 ,而不能统率与之进退”。本质上属羁縻性质。

从征和元年到神爵二年日逐王降汉为第二阶段 ,这三十多年西汉与匈奴为争夺西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汉武帝即位后 ,为联络月氏和乌孙 ,派遣张骞两次西使。元封年间以前汉朝和匈奴斗争的主 战场是在蒙古草原及河西走廊 ,并未波及西域。元鼎六年汉 “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 敦煌郡”以后 ,由于地域相连 ,汉 、匈双方在西域开始短兵相接 。

元封三年 ,汉遣将军赵破奴 ,虏楼兰王 ,破车师,六年又以宗室女细君公主妻乌孙昆莫 。作为对策,匈奴一方面指使一些丝路沿线的国家拦阻西域诸国与汉朝双方来往的使者 ,另一方面也 以女妻昆莫 ,加强对乌孙的控制。但是 ,匈奴采取的这些措施 ,并没有能够阻止汉朝 “断匈奴右臂”战略的实施。 天汉二年,汉以匈奴归附者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 ,率领楼兰兵攻车师。匈奴右贤王率数万骑兵救援 ,汉军不利只好退兵 ,此为汉、匈第一次争夺车师 ,这引起了匈奴的警惕。

匈奴为加强在西域的统治 ,于征和元年 ,“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 ,使领西域 ,常居焉 耆、危须、尉犁问,赋税诸国,取富给焉。”僮仆都尉的设置是匈奴统治西域的一个标志,它表明匈奴开始直接统治西域。

车师扼守交通要冲,“北与匈奴接 ,前部西通焉耆北道 ,后部西通乌孙 ”,是匈奴进出西域 绿洲诸国的要道 ,因而成为汉 、匈西域争夺的焦点地区。

征和四年 ,汉遣李广利率兵七万出五原,商丘成率兵三万出西河 ,马通率骑兵四万出酒泉 ,北击匈奴。马通军过车师北 ,至天山。汉朝担心车师出兵切断马通后路 ,所以再派开陵侯将楼兰 、尉犁、危须等六 国兵围攻车师,车师王降。

昭帝末 ,匈奴遣骑兵四千,屯田车师 ,并与车师联合 ,侵犯乌孙 ,这是汉、匈第二次 争夺车师,仍以汉军失利而告结束。 本始元年,匈奴连发大兵侵乌孙 ,令其交出解忧公主,与汉朝断绝关系,乌孙昆莫上书求救。三年 ,汉朝与乌孙联兵东西并进击匈奴。

在车师屯田的匈奴兵大警 ,四散逃走 ,车师复通于汉朝

对此 ,匈奴非常不满 ,欲召车师太子军宿为质。军宿亡走焉耆 ,车师王另立乌贵为太子 。及乌贵立为王 ,匈奴以女妻之。乌贵 “教匈奴遮汉道通乌孙者 ”。车师又依附于匈奴 。 汉军第三次争夺车师,又没成功。 地节二年 ,汉遣侍郎郑吉等率领免刑罪人出屯尉犁,垦田积谷。秋收以后 ,郑吉发西域诸国兵万余人 ,与自己所率屯田一千五百人共击车师,车师王投降。

匈奴不甘心失去车师,一 再扬言 :“车师地肥美 ,近匈奴 ,使汉得之,多田积谷 ,必害人国,不可不争也。”所以,在以后的六七年间 ,匈奴屡屡发兵进攻车师。郑吉只好率领尉犁屯 田士卒一千五百人全部移田车师 ,屯驻交河城以御匈奴 。匈奴数千骑常往来城下 ,威胁说 :“单于必争此地 ,不可田也 。”郑 吉上书 ,请求增兵屯田车师。汉朝政府认为 ,车师路途遥远 ,耗损太大 ,决定暂罢车师屯田。 汉、匈第四次争夺车师 ,汉军无功而返 。

匈奴势力的衰亡

东汉统一西域的过程史书概言之 “三绝三通”,而对于匈奴来说正好相反 ,是 “三通三绝”。 东汉时匈奴对西域统治走向衰亡 ,也分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更始元年李崇被杀开始,到永平十六年东汉伐北匈奴、任命 陈睦为西域都护止

即东汉 “一 绝一通”西域时期,初始元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

王莽上台后改 “匈奴单 于玺” 为 “新匈奴 单于 章”,贬易西域各 国王为 “侯”,引起匈奴、西域各 国的不满 ,边塞烽火再起 ,西域都护但钦、 李崇 ,将军王骏等相继被杀 ,匈奴掠取西域。匈奴略有西域后 ,对西域诸国敛税重苛 ,诸国不堪 承受 ,诸国 “皆遣使求内属 ,愿请都护”。

然而,东汉政府采取消极政策 ,以 “天下初定 ,未遑外事” 为由,谢绝了西域诸国的请求 。对于匈奴 ,东汉政府则采取通使和好的政策 。但是 ,匈奴单于骄踞 ,一面遣使通汉 ,一面不断侵犯汉之边郡 。

建武二十四年 ,匈奴发生单于权位之争 ,导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

南匈奴表示 “愿永为蕃蔽 ,扦御北 虏”,归附汉朝 。 北匈奴害怕汉军与南匈奴联军攻击 ,遂向西北方转移 。明帝永平初年 ,北匈奴不断侵扰汉朝边境 ,胁迫西域诸国 ,共寇河西 ,焚烧城邑,杀略人民,致使 “河西郡县 ,城门尽闭”。

永平十六年 ,明帝决定 “尊武帝故事 ,击匈奴 ,通西域 ”,派遣 四路大军伐北匈奴

奉车都尉窦 固出酒泉塞 ,至天山击呼衍王 ,追至蒲类海,取伊吾卢地 ,派班超 、郭恂等出使鄯善、于阗、疏勒 ,使这些地方相继归属汉朝

第二年 ,窦固在蒲类海再次 击败匈奴 ,遂人车师。东汉政府以陈睦为西域都护 ,耿恭为戊 校尉 ,屯车师后王部金蒲 城 ,以关宠为己校尉 ,屯车师前王部柳中城,重新统一西域。

东汉时期匈奴统治西域的第二个阶段从建初元年章帝即位后开始 ,到汉安帝延光二 年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再次收复西域为止。

在这一阶段 ,双方对西域的统治都是时断时续 ,相互交替 。但从大的趋势来讲 ,北匈奴在西域的势力 日渐衰微 ,直至退出西域历史舞 台。 永平十八年 ,明帝驾崩。北匈奴趁机破车师 ,卫戍校尉耿恭、己校尉关宠 ,策动焉 耆、龟兹攻殁西域都护陈睦。章帝 即位后 ,不愿疲 敝中原以经营西域 ,悉罢戊 己校尉及都护各官 ,派兵接回关宠、耿恭等 ,并征还在疏勒的班超。

从建初元年 (76)到永元元年 (89),班超依靠当地各族群众 ,始终控制着南道诸国。 从永元元年起 ,东汉政府联合南匈奴 ,三次出兵 ,伐北匈奴。特别是在永元三年 (91),汉遣左校尉耿夔出居延塞 ,围北单于于金微 山 (今 阿尔泰 山),取得重大胜利 。

北单于逃走 ,不知所在 。班超也加紧活动 ,征调疏勒、于阗的军队,平定莎车 ,击退月氏人 的进攻 ,使龟兹、姑墨、温宿归汉。汉朝政府遂以班超为都护 ,居龟兹 ,徐干为长史 ,屯疏勒 ,再次统一西域。

永元十四年 (102),班超返归洛阳,任尚继任都护 。他行事峻苛 ,引起西域诸国不满。延 平三年 (106),西域诸 国攻任 尚于疏勒,东汉诏西域副校尉梁懂率河西 四郡羌、胡骑兵赴救。 羌、胡兵不愿远行 ,引发大规模起义 。汉以 “西域阻远 ,数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费无 已”为 由,罢西域都护 ,迎还伊吾卢、柳中屯 田吏士。

北匈奴复收诸国,令诸 国 “备其逋租 ,高其价值 ,严 以期会”。此后十余年 ,北匈奴胁迫西域诸 国,共为边患。元初六年 ,东汉遣长史索班率领千余人屯 田伊吾 ,车师前部王 、鄯善王重新归汉。但在第二年 ,北匈奴便率车师后部王军就攻杀索班等,并赶走车师前部王 ,略有北道。

延光三年 ,东汉以班勇为西域长史, 发龟兹等国兵至车师前部 ,击走北匈奴伊蠡王。第二年又发兵击破车师后部 ,捕斩其王军就及匈奴持节使者。永建二年 ,班勇再定焉耆 ,龟兹 、疏勒 、于 阗、莎车等皆归 附汉朝 ,东汉第三次统一西域 ,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就此瓦解 。是后 ,北匈奴残余势力在西域虽有零星活动 ,但已属强弩之末 。

阳嘉四年 ,北匈奴呼衍王攻车师,汉令敦煌太守救援 ,汉军不利 ,车师陷落 。永和二年,敦煌太守裴岑率郡兵诛杀北匈奴呼衍王于蒲类海。元嘉元年,北匈奴呼衍王攻伊吾屯城。东汉遣敦煌太守司马达将兵四千进行救援 ,追至蒲类海 ,呼衍王闻而 引去。此后 ,西域再无匈奴 。呼衍王攻伊吾屯城失败逃走 ,成为了北匈奴在西域的最后回响。

匈奴统治西域的政策和措施

匈奴对西域的统治 ,因应形势 ,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形式 ,但总的来说是逐渐强化的。匈奴统治西域的措施主要是

定期朝会 《史记 ·匈奴传》说 :“岁正月 ,诸长小会单于庭 ,祠。五月 ,大会茏城 ,祭 其先 、天地、鬼神 ,秋 ,马肥 ,大会蹄林 ,课校人畜。”匈奴 的三大集会 ,时间、地点、内容、 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加强单于的统治地位 ,强化匈奴内部的统一,是匈奴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每次大会龙城除祭祀祖先 、天地、鬼神以及统计人口、征收赋税以外 ,还要议国事, 匈奴左右王、将及各部落首领是否参加大会 ,表示他对匈奴单于是否支持和拥护,对匈奴的统治是否服从 。

和亲 和亲是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保持友好关系的方式 ,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也实行和亲以加强联系与控制。元封六年,汉遣江都王刘建女细君为公主 ,妻乌孙王昆莫 。匈奴亦遣女妻昆莫 ,而且由于匈奴的势力比较大,乌孙王昆莫还以匈奴女为左夫人 ,位在细君公主之上 。本始末年 ,在汉朝与匈奴争夺车师的关键时刻 ,匈奴又以女妻车师新王乌贵,加强对车师的控制。所以,和亲也是匈奴统治西域的措施之一。

设官 西域属右贤王管辖地区,右贤王又将其置于 日逐王管理之下 。但在匈奴统治西域的第一 阶段 ,并没有设置官吏 。随着汉匈奴争夺西域斗争的日趋激烈 ,为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匈 奴西边 日逐王于征和元年设置僮仆都尉 ,使领西域。僮仆为奴隶、奴仆之意,僮仆都 尉就是管理奴隶、奴仆的官员 。显然 ,匈奴视西域诸国民众为奴仆。焉耆、危须 、尉犁位于天山 南麓 ,地扼北道 ,背靠山谷草原 ,俯瞰沙漠绿洲 ,匈奴统治西域的僮仆都尉设置于三地之间,无疑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征收赋税 匈奴设置僮仆都尉的主要目的是 “赋税诸国,取富给焉”。汉匈之间爆发战争后 ,匈奴从汉朝获得农产品日益减少 ,匈奴视西域诸国为其 “府藏”,对诸国进行疯狂经济掠 夺 ,敛税重苛 。在东汉安帝永初年间,北匈奴最后一次统有西域 ,遣使令诸国, “备其逋租 , 高其价值,严以期会 。”

匈奴统治西域评价

从匈奴统治西域的各项措施和政策来看 ,如设官、驻兵屯田、和亲、纳质、派兵征讨等 ,与 汉朝 比较 ,区别不大。但在与汉朝争夺西域的斗争中 ,却以北匈奴失败西迁而告结束。其中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因素。

内部原因主要有四个

制度 这是以往学者强调的重要原因,认为匈奴政权实行的是奴隶制 ,而汉朝是处于上 升时期的封建制度 国家。匈奴的奴隶制不如汉朝的封建制,社会制度先进是汉朝在汉、匈斗争 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是汉朝在争夺西域的斗争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综合国力 在谈到经济原因时,有人认为,匈奴的经济落后 ,他们的畜牧狩猎经济不如汉朝的田耕农业经济 ,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其实从生产方式来讲 ,畜牧狩猎经济与田耕农业 经济并没有先进落后之分 ,采取什么生产方式 ,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决定的,蒙古草原适合游牧 生产 ,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适合农耕 ,这都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从当时隋况分析 ,两种生产方式各有所长:农业经济比较稳定 ,抗御 自然灾 害的能力强一些 ;而畜牧经济灵活机动 , 一方遭灾 ,可以转移 ,不像农业经济必须依附于一块土地 。匈奴的畜牧狩猎经济与汉朝的田耕农 业经济比较 ,虽没有先进 、落后之分 ,但有规模大小 、强弱之分。史籍记载多次强调,“匈奴人 众不能当汉之一郡”。人口少 ,经济规模小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综合国力不如汉朝才是匈奴失败的重要原因。

内部分裂 匈奴人口不多 ,经济规模小 ,再一分为二、为三,人口更少 ,经济规模更小。 匈奴大的分裂有两次 :一次是甘露二年 五单于并立,争斗结果 ,呼韩邪单于降汉 ,郅 支单于被西域副校尉陈汤率军击杀。时隔百年以后 ,建武二 十四年匈奴再次分裂为南、 北二部 。南匈奴归汉 ,北匈奴面临汉和南匈奴的双重打击 ,逐渐向西北转移,再与汉朝争夺西域 失败后 ,西迁中亚和欧洲 。匈奴以马上战斗立国,是由许多部落或部族组成的军事联合体 ,缺乏 稳定的基础 ,兴起容易 ,瓦解时也迅速。

南匈奴归汉 ,北匈奴西迁 ,是其内部斗争的结果。内部分裂 ,也是匈奴与汉朝在争夺西域的斗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政策 在与汉朝争夺西域的斗争中,匈奴之所以失败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掠夺性的经济政策 。对比汉 、匈在西域的政策可以清楚地看到,汉朝在西域不收租税。其行政军用 ,主要靠屯田 白行解决。而匈奴统治西域 ,看到的是 “西域租人之饶 ,兵马之众”,不仅用于其行政军用 ,而且成为了他们进犯汉朝河西地区的资本。

东汉初 ,匈奴重新统治西域,不但没有减轻税赋 ,反而敛税重苛 ,加重各族人民负担 。永初年间 ,北匈奴再次统治西域 ,更是变本加厉 ,不仅要求西域诸国 “备其逋租”,即交上几十年没有交纳的租税 ,而且要 “严以期会”,就是说必须按时交纳 。这样掠夺性的税收政策 ,自然不得人心 ,受到西域各族人民的反抗。

总结

综上所述,西域是汉人和匈奴的战争中心,两个国家的关系对中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与汉朝的战争中,北匈奴的西征失败,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国家实力的弱小,内忧外患,而在匈奴统治下的西域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参考文献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

《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

《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

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徐天麟.西汉会要[M].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20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方浪 赵凌飞 | 匈奴南将军与汉、匈丝路北道争夺
争霸西州:汉匈西域博弈
中亚历史(二)匈奴-汉时期
冯世明:两汉时期匈奴政治组织形式的演变
从白登之围到封狼居胥,汉朝与匈奴的百年战争演绎了怎样的传奇?
秦汉王朝对北部边疆的开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