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时期的诸葛恪,比不上十六国时期的慕容恪

(东晋政治家谢安 画像)

光寿四年,公元360年。

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年份。

没有什么大事儿发生,也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事情,如果非要在平淡中找一点特殊,那么最特殊的,就只有两件事情还比较值得一说。

第一件,是一个叫做谢安的人终于结束了隐居生活,入仕东晋,成为了东晋朝廷的一员。

彼时的谢安,只不过是东晋朝廷里的一个小人物,很小很小的那种。

但他不知道,在23年之后,他将会在那场旷世大战(淝水之战)中一战成名,功业载入史册。

然而,在名留青史之前,在这23年的漫长岁月之中,他还需要解决它人生中最为强大的劲敌——桓温。

金庸曾说: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

所以,谢安的命运,还要由谢安自己来谱写。

这是第一件事儿,第二件事儿,就是前燕王朝的开国皇帝,前燕烈祖慕容儁病逝了。

前燕,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割据政权。

一提到割据政权,你大概会想到一些地处穷乡僻壤,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小王朝,然而,前燕王朝却并非如此。

(前燕王朝)

我们看哈,在史书的记载上,前燕王朝的疆域是这样的:南至汝颖,东尽青齐,西抵崤黾,北守云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前燕极盛时,据有今天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以及辽宁的一部分。

在当时还有个割据政权,名字叫做前秦,而前秦和前燕,正好把黄河流域给平分了。

开国皇帝慕容儁这个哥们,这辈子的经历,可以说是很丰富的。

辽东出山,进军中原,覆灭冉魏,活捉冉闵,大举扩张...

可以说,慕容儁是十六国中期最有排面的帝王之一。

公元360年,慕容儁打下了前燕的基业,领便当时,只有四十二岁。

这个年纪,实属英年早逝。

不过,虽然死的比较早,但慕容儁本人对生命的无常,看得却十分坦然。

临终之际,他把自己的弟弟,同为前燕皇室子弟的慕容恪叫到了自己的面前,想要把皇位传给这个弟弟。

如果没有儿子,哥哥死了弟弟来继位,这很正常,但问题是,慕容儁是有儿子的,而且他儿子在他死之前,一直是储君,是前燕王朝根正苗红的太子爷。

(前燕慕容暐 形象)

这位叫做慕容暐的太子爷不聋不瞎也不瘸,父死子继当皇帝,问题不是很大。

这个“问题不是很大”的意思,就说明还是有问题的。

有什么问题呢?很简单,小太子慕容暐的年纪太小了。

青春懵懂,主少国疑,处理不了朝政,挑不起大梁,这样的小皇帝真要是上了台,他所要面对的威胁就太多了。

小皇帝处理不了朝政,那他就得靠大臣帮忙,大臣帮来帮去,就有可能帮成权臣。

小皇帝自己没有办法照顾自己,那么他就需要很多内侍和宦官来伺候他的饮食起居,这伺候来伺候去,就有可能发展成权宦。

小皇帝身后有太后,太后要是对自己这个儿子不安好心,那么她就有可能演变成权后。

太后如果不是权后,无心和皇帝争夺权力,那么太后背后的外戚会不会想要架空皇帝?

而假如国泰民安,万民乐业,大臣恭顺,下人忠诚,后宫无事,一切一切的威胁都不存在的话,那么小太子慕容暐还有一个坎儿需要迈过去,这个坎儿,就是叔父慕容恪,也就是老皇帝的弟弟。

诸如唐朝那种承平日久的盛世还存在玄武门之变那种兄弟相残的例子,十六国风云乱世,尔虞我诈,充满了数不清的杀戮和背叛,弟杀兄,叔灭侄,儿杀父的事情屡见不鲜,那么此时生命垂危的老皇帝慕容儁就不得不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

如果自己非要一意孤行把皇位传给儿子慕容暐,那么自己的这个弟弟慕容恪,会不会在自己死后发动武装政变,抢夺儿子慕容暐的皇位呢?

慕容儁没有再往下想,因为他知道,这样的事情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并且,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那么在权力斗争中失败,丢掉性命的,必然是自己那个年幼无知的儿子慕容暐。

很多人都说,如果能穿越回古代,当皇帝一定是一件很好的事儿。

(皇权)

当了皇帝,钱花不完,快乐享受不完,每天的日子过得那一定是相当舒心,每天早晨起来,那是馒头蘸糖,而且还是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

在大部分的人眼里,似乎只要成为皇帝,就有享受不完的物质财富。

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皇帝还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只要你登上那个帝位,你就可以突破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上的一切规则。

但事实在这里,我们就知道一切并非如此,因为做了皇帝虽然能得到很多,但也会失去很多。

当了皇帝,首先失去的,就是自由。

永远处理不完的朝政,永远批阅不完的折子,永远在进谏,永远在发言的大臣。

你会发现,当上皇帝就意味着失去自我,而变成一个工作机器,从你睁开眼睛开始,你就要一刻不停的工作。

睡觉?不好意思,这种事对皇帝来说,是奢侈的。

你想要吃顿大餐,大臣们会说你耗费民力,你想要纳个妃子,老百姓们会议论你是色情狂魔,你想要在宫里玩耍一番,你会发现,不是没人跟人玩,而是没人敢跟你玩。

皇帝该干什么,皇帝不该干什么,不是由皇帝本人决定的,而是由朝廷来决定的。

什么是朝廷?是悠悠众口的大臣,是祖宗定下来的成法,是王朝的制度和氛围,这些东西都牢不可破的限制着皇帝。

人生不自由,情感同样不得意。

人做了皇帝,人就基本上失去了人世间的所有情感。

你的子嗣盼着你早死,你死了他们才能登基。

你的妃子咒骂你暴毙,因为你暴毙了他们的位份才能得以提升。

大臣们平时见到你就要下跪,但大臣们从来不会拿你当自己人,他们只会拿你当冤大头,拿你当猴耍。

皇帝能信谁?皇帝能相信谁?

皇帝要日日提防别人算计他,所以他谁也不能相信。

他甚至连自己都不能相信,因为皇帝也是人,他自己的判断力也会出问题。

古来帝王,功成名就者少,而功败垂成者多,如果再摊上了地狱模式的开局,搞不好还会混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前燕慕容儁 形象)

慕容儁的一生,就是这么度过的。

作为一代帝王,又是开国皇帝,慕容儁十分深刻的觉得,帝王霸业也未必就是好事儿,这世间芸芸众生,普通百姓,无忧无虑,要少多少厮杀烦恼,多多少逍遥快活?

所以,在此时此刻,慕容儁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放弃了传统的父死子继,踢开了自己的儿子,而是把皇位直接传给了弟弟慕容恪。

明月有心,清风无意,那些对世界报以美好和热烈的人,往往会被这个世界蹂躏的体无完肤,而那些一开始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的慕容儁,却享受到了这个世界带给他的温柔。

面对哥哥慕容儁的让位,慕容恪义正言辞的表示了拒绝。

他告诉慕容儁:

《晋书》:国有储君,非吾节也。

别说天位已定,你已经把慕容暐立为了储君,他就应该当皇帝,就算皇帝这个位置是空缺的,我也不愿意干,因为我的理想就压根不是这个。

(前燕慕容恪 形象)

三皇五帝到如今,史书浩瀚如烟,但归根结底,只有四个字,那就是:争当皇帝。

历史上的斗争,那是很多的,有的是观点斗争,有的是方向斗争,但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权力斗争。

十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那些人物,张轨,李雄,刘渊,石勒,冉闵,赫连勃勃,这些人的一生,又折腾又跌宕,他们是为了什么?

说白了,就是为了当皇帝。

然而,面对近在咫尺的皇位,面对十分诱人的权力,慕容恪却选择了拒绝。

在当时,很多人认为,放着皇帝不当,放着大位不享受,放着功业不去建立的慕容恪,纯属是疯了。

但在作者看来,在被权力和欲望冲昏头脑的人群之中,慕容恪才是那个最清醒的人。

某位哲人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疯了而不自知,他们在演正常。

是啊,斯人千万种,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有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禄,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连爹妈都可以出卖。

有人仓皇一世都醉心权力顶峰,为了成为帝王,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一切。

然而,就算大多数人都是权力修罗场的斗兽,可既然有斗兽,那就一定也会有观众。

慕容恪就是那个清醒的观众。

不过很可惜,此时的慕容儁,已经听不到,也看不到慕容恪的表态了。

因为,他已经死了。

前燕王朝的未来,走上了一个关键的节点。

是年幼的少年慕容暐走上帝位,还是俗世奇人慕容恪成就霸业?

内容很精彩,但那将是下一篇文章的故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有意让朱棣继位,为何最终放弃?
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或许谁都行,就只有朱棣不行
康熙的“九子夺嫡”,到底是怎么回事,雍正真的改了密诏吗?
朱元璋儿子众多,为何非将皇位传给孙子?史书中的一句话揭开实情
为与慕容熙斯通,她力保其登上皇位
朱元璋临死前,问了大臣们1个问题,连问三遍,无一人敢回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