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是周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诸侯国,分为姜齐和田齐,齐桓公乃是春秋五霸之首。
在齐桓公去世后的40年内,他的儿子们争权夺位,竟然先后换了5位国君。
等到齐灵公这一代时,对外受到晋国的压制,对内的继承人问题上,又出现了很大的纰漏。
他在太子无过的前提下,废了公子光,另立公子牙为太子。
最终,公子光夺权上位,残杀了公子牙,齐国大权落入了权臣崔杼的手中。
那么,这其中有什么曲折?
齐灵公是个奇葩,平日最爱看宫妃女扮男装,认为别有一番英姿飒爽的气质。
齐国的女人知道了他这个爱好后,也都穿着男装走在大街上,慢慢的,这种风气竟然开始流传了。
可是齐灵公却不喜欢宫外的女人都这样做,认为这不成体统。
于是,齐灵公下令禁止女人穿男装出行,若是在街上遇见,吏卒便要上前割断其衣带、撕裂其衣裳。
虽然街上有许多女人的衣裳被撕毁,但是这种行为却没能禁绝,官吏每天在街上忙的满头热汗,百姓却看得哈哈大笑。
齐灵公对这种现象感到非常不解,便询问晏子,自己的命令为什么没有成效呢?
晏子向其解释,因为宫内的女子还在穿男装,宫外自然还在效仿,所以这事应该从根源开始禁止,否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齐灵公恍然大悟,即刻下令“宫内女子不得着男装”,很快,宫外的女子听到了风声,也不再穿着男装上街了。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父子相残、道德沦丧的事情屡见不鲜,齐国也不例外。
齐桓公的孙子庆克,为了和齐灵公的母亲生孟子私通,特地男扮女装混进了后宫。
原本这事做得还算隐秘,并不容易被人察觉,可偏偏有次被鲍叔牙的曾孙鲍牵撞到了。
随后,鲍牵便将这事禀告给了国佐。
国佐是齐国上卿,地位显赫,虽然心直口快却很识大体,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声张,便私下将庆克找来骂了一顿。
庆克原本是被生孟子的美貌吸引,这时候被国佐一骂,也后怕不已,不敢再胆大妄为,只是闭门不出了。
生孟子看着庆克一连多日不来,焦急了起来,经过查询,才知道是国佐在“从中作梗”。
于是,生孟子的心中非常记恨国佐。
不久,国佐陪着齐灵公出国开会,鲍牵和高无咎负责守护国内。
然而,齐灵公回国时,却发现城门紧闭。
原本这是检查旅客的巧合之举,可是偏偏生孟子在旁边挑拨,说这是高无咎和鲍牵对齐灵公有二心,想要趁机另立公子角来当国君,顺便污蔑这都是国佐指使的。
齐灵公是个昏聩的君主,听完了母亲的一面之词,便令人把鲍牵的双脚砍了下来,同样无辜的高无咎也被驱逐出了齐国。
由于国佐是陪同他一起出国的,所以,齐灵公并没有处罚国佐。
而齐灵公的一通操作,导致高无咎的儿子在卢城发动叛乱。
齐灵公派了崔杼和庆克前去平叛,国佐听说此事后,寻思着自己和高无咎等人是属于利益共同体,便也举旗造反,还顺手斩了庆克。
齐灵公害怕国佐的军队,发誓若是国佐他们投降,便不予追究,还恢复职位。
可是,在事情过去后,齐灵公又偷偷派人杀掉了国佐。
一场风月事,造成了齐国内乱,齐灵公的母亲不着调,齐灵公也同样如此。
齐灵公有个非常宠爱的姬妾,叫做戎子,长得娇媚,善于讨齐灵公欢心。
戎子是陪同姐姐仲子一起嫁到齐国的,她们出身于宋国公族。
然而,姐妹两个的性格却天差地别,姐姐饱读诗书,却不受宠。
妹妹虽然受宠,却没有孩子,姐姐为了让妹妹宽心,便把自己的儿子牙过继给了妹妹。
戎子是个有野心的,希望公子牙能够继承国君之位,到时候自己老了也能保持荣华富贵。
在她三番五次的煽动之下,齐灵公便考虑将公子牙立为太子。
可是要立公子牙,便要将原本的太子公子光废去。
公子光是鲁国女子声姬的儿子,她是齐灵公夫人颜姬的侄女,属于一起陪嫁过来的。
那时候公子光已经成年,且能力出众。
早在公元前572年,晋国要派兵攻打彭城,原本已经答应了晋国出兵的齐国却没有派兵前来,因而惹怒了晋悼公。
在晋国的施压下,齐灵公开始害怕了,便把太子光送到晋国做人质。
因而,太子光常常跟晋国打交道,还被派去参与诸侯会盟,多次出国参加会议,见过大世面,领兵作战和执政经验都很丰富。
在公元前555年,因为齐灵公多次派兵攻打自己的小弟“鲁国”,使得晋平公对他非常不满,并率领诸侯前去讨伐。
兵临城下,晋国用草人等虚张声势,齐灵公胆子小,看他们人数众多,害怕不已,想要立刻逃跑。
太子光却拦住了他,并表示,晋国此次行军速度这么快,只是想要劫掠,并不是真的想要打仗,很快就会退兵的,让齐灵公不要害怕逃跑,若是逃跑则会让齐军失了主心骨。
然而齐灵公并没有被太子光说服,仍旧准备前行。
无奈之下,太子光用宝剑砍断了马鞅,以此阻止了齐灵公。
果然,晋国并没有打算攻打齐国,在行军沂水处,晋国联合其他诸侯国的大军便停了下来。
等到第二年春天,因为楚国攻打郑国,诸侯国便不得不退兵了。
由此可见,公子光的胆识和远见在齐灵公之上。
因为朝堂中有很多权臣已经将宝押在了公子光的身上,所以群臣强烈反对齐灵公废立太子的做法。
就连公子牙的亲生母亲仲子也来谏言,认为随意废立太子是不好的征兆,不能如此草率行事。
齐灵公被美色迷得神魂颠倒,自然谁的话都不肯听了,他狂妄的说道:“我看哪个敢不服!”
于是,公子光被流放到齐国边境,公子牙成为了太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公子牙的身旁很快也簇拥了一批支持的臣子,其中,以公子牙的大师傅高厚为首。
灾祸很快就来临了,在公元前554年,齐灵公卧病在床,原本支持公子光的崔杼便将公子光悄悄的接了回来。
公子光掌控朝政后,便把戎子杀死,将公子牙流放,在流放途中派人将其杀死。
高厚等公子牙的党羽自然被崔杼给清除干净了,齐灵公知道了公子光的所作所为后,气得吐血而亡。
公子光即位后,被人称为齐后庄公。
经过一番操作,齐后庄公在朝堂清除了异己,又率领大军攻打晋国,利用内应趁着晋国混乱之际,夺得了朝歌。
晋国缓过神后,不能忍受齐国的欺辱,便率领诸侯联军伐齐。
虽然齐国较弱,但是齐后庄公与楚国结盟了,楚国趁着诸侯联军伐齐的时候派兵攻打郑国,与此同时,诸侯联军又遇上大水,因而,晋国伐齐失败。
暂时没有了外患的齐后庄公原本应该能活得久一些,却因为看上了一个女子,而遭来了杀身之祸。
东郭姜是一个美女,原本嫁给了棠公,在后者去世后,崔杼将东郭姜娶了过去。
由于齐后庄公经常去崔杼家里商谈事情,一来二去,就和东郭姜有了私情。
东郭姜也是齐桓公的后裔,所以齐后庄公和东郭姜的偷情,也算是乱伦。
齐后庄公没有丝毫为此感到尴尬的意思,还随意的将崔杼的帽子赏赐给他人。
身旁的侍从担心崔杼发觉,上前劝他,齐后庄公却浑不在意。
果然,崔杼知道了此事。
崔杼在朝中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早在齐灵公开始,就重用崔杼了,齐后庄公更是仰仗着他,因此,他一直在朝中积累权势。
如日中天的崔杼,也说过些大不敬之语,曾经传到过齐后庄公的耳中。
因而,这对君臣早就是面和心不和了。
崔杼无法容忍齐后庄公给自己戴绿帽子,更何况还这般猖狂。
可是齐后庄公出行都有勇士相随,自己即便是想要对齐后庄公动手,也没有这个机会。
在多方打听之下,崔杼联系上了齐后庄公的近侍贾举,贾举因为曾经被齐后庄公鞭打,因而记恨,愿意为崔杼做事。
一切准备就绪后,崔杼便开始称病不上朝。
齐后庄公下朝后,便美滋滋的借着探望崔杼的由头来到了他的家中。
贾举适时拦住了保护齐后庄公的侍卫,这些勇士知道齐后庄公来此是为了和东郭姜约会,便也没有多说什么。
果然,齐后庄公进屋后直接奔向了东郭姜的房内,原本他正高歌着等待东郭姜来迎接他,没想到一群杀手闯了进来。
齐后庄公发觉大事不妙,连忙逃命,登上了高台的齐后庄公,看着院内的众人,苦苦哀求,希望饶自己一命。
可是,这些人却表示,崔杼正在生病,没有办法听您的命令。
最终,齐后庄公被院内众人杀死了。
齐灵公晚年的“国君之争”,让崔杼最终掌权,齐后庄公没能及时清除权臣隐患,又做出丧德之事,最终难逃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