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真是如何在大明眼皮子底下建国的?

辽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控制东北亚的跳板。

如果辽东有失,那么中原王朝将无法控制广袤的东北大地。

明朝建立之前,汉族政权失去辽东长达六百余年。

比起失去幽云十六州的时间,还要多出近两百年。

明朝建国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汉家故地,发动了一系列的北伐。

洪武二十年(1387年),宋国公冯胜率军征讨辽东,降服北元太尉纳哈出。

自此,辽东纳入明朝版图。

故土新归,明朝自然要大力经营,可不敢再弄丢了。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和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下旨,两次向辽东大规模移民。

在移民的同时,朱元璋还制定了藩王戍守辽东计划。

也就是委派韩王朱松、辽王朱植、沈王朱模分别进驻开原、沈阳、广宁。

算上此前进驻大宁卫的宁王朱权,明朝初期总计在关外部署了四位藩王。

理论上讲,册封藩王式的大规模迁移,无疑是控制辽东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这一政策能长期延续,明朝有一定几率吞掉整个东北亚。

不过,在皇权强势时代,藩王戍边计划注定是昙花一现。

建文元年(1399年),随着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开始强力削藩,洪武年间的扩张战略随之废弃。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由于担心其他藩王仿效自己“清君侧”,因此继续实行削藩。

从结果上看,朱棣的操作明显比朱允炆要高明许多,没有闹出动乱。

但受到削藩影响,原计划戍边的东北三王,以及宁王朱权,被全部迁入了内陆。

迁走了藩王,朱棣改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在东北扩张领土。

从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明朝不断往松花江、嫩江、鄂嫩河、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流域派驻军队,屯垦戍边,招降女真各部。

至永乐九年(1409年),明军在东北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卫所130余个。

以这些卫所为基础,朱棣设立奴儿干都司,使得东北基本纳入明朝版图。

可是朱棣的武力扩张,在明朝中后期偏保守的政治环境下,最终也半途而废。

宣德九年(1434年),明宣宗朱瞻基以休养生民为由,下旨撤销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被放弃,标志着明朝从东北苦寒之地撤军,事实上放弃了女真地区。

女真民族与明朝的关系,也由军事隶属转变为朝贡关系。

所谓朝贡,就是周边的小国或部族将自己的土特产进贡给大国,大国通过丰厚赏赐加以笼络。

在朝贡体系之下,大国要是有钱赏赐,结果当然是“万国来朝”,一副盛世景象。

但大国要是没钱赏赐,被迫缩减朝贡数额,甚至是禁止朝贡,后果自然很严重。

就拿明朝和建州女真来说。

朱瞻基撤销奴儿干都司之初,建州女真与明朝的关系还算紧密。

各部酋长仍奉明朝皇帝为主,凡卫所官员的任命、升降和承袭,皆由明廷批准。

但好景不长,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伐瓦剌,在土木堡吃了大亏。

自此开始,明朝财政紧张,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见明朝削减赏赐,建州女真三卫首领董山(努尔哈赤的五世祖)、李古纳哈、纳郎哈便不断出兵袭扰辽东都司,抢劫人口和牲畜。以弥补他们因朝贡受限而受到的损失。

面对建州女真三番五次的骚扰,朱祁镇应对处置失当,导致辽东被侵扰搞得经济残破,人心惶惶,几乎没有安宁之日。

到了成化三年(1467年),明宪宗朱见深一改先前的忍让政策,决定出兵报复。

这一年九月,朱见深令总兵赵辅、左都御史李秉率军五万征剿建州卫。

同时,又通知朝鲜国王李瑈出兵万人渡江截击。

后来经过一个月的围剿,明军和朝鲜军破寨四五百座,斩杀建州女真1700余口。

在围剿期间,建州卫首领李古纳哈及其父亲李满柱被朝鲜军击杀。

建州右卫首领董山被明军俘虏,后被处死。

一战被干掉了两大首领,建州女真不仅未有收敛,反而继续挑衅。

成化十五年(1489年),朱见深忍无可忍,决心彻底解决问题。

这一次出征,明军统帅是太监汪直和总兵朱永。

大军临行之前,朱见深做出指示:“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此战,明朝军队攻破450个寨子,斩杀建州女真695人,俘虏486人,获得牛马上千,盔甲无数。将建州三卫有威望、有号召力、能统辖各部一致行动的首领全部打死。

经过两次犁庭扫穴,建州女真一蹶不振,衰落了近一百年。

此后,为了防止女真人再次犯边,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不断在辽东修筑边墙,将女真各部与辽东都司隔离了起来。

嘉靖后期,建州女真恢复元气,在王杲领导下,再次兴风作浪。

王杲的性格,与董山类似,属于典型的给脸不要脸。

明朝对他其实很好,不仅封他当建州卫指挥使,还允许他进贡。

前面说了,明朝的朝贡贸易对周围小国和部落有好处。

靠着朝贡,王杲收入很高,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王杲靠着明朝发财后,却对现状不满意,竟然出兵洗劫抚顺,还诱杀了抚顺守将。

王杲给脸不要脸,明朝自然要揍他。

派谁去揍呢?这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李成梁。

李成梁,据说祖上是陕西人氏,后来迁移到朝鲜。

明朝建国初期,朱元璋派人在朝鲜境内设立铁岭卫。

就是在这时候,李成梁的高祖加入明军,后来又随军归国内附,做了铁岭卫世袭指挥佥事。

四十岁之前,李成梁只是个穷困潦倒的秀才。

四十岁时,靠着巡按御史资助才入京拜码头,承袭了铁岭指挥使。

但自此之后,李成梁突然否极泰来。后来更是攀上高枝,成为张居正心腹,连连高升。

万历二年(1574年),王杲勾结蒙古土默特、泰宁等部,大举进犯辽东都司。

得到消息,当时已升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率军讨伐。

此役,明军攻破王杲所在的古勒寨,斩首一千余级。

王杲吃了大亏,决心报复。

万历三年,王杲纠集人马,复欲犯边。

辽东副总兵曹簠得知消息,发兵征讨,再次击败王杲。

短短数月,两次被重创,王杲赔光了老本,只能逃往蒙古察哈尔部寻求庇护。

但从建州到察哈尔,需要途经海西女真哈达部的地盘。

而明朝与哈达部首领王台早有约定,如果能擒获王杲,明朝就允许哈达部入贡。

为了利益,王台便毫不犹豫将王杲绑了献送京师。

万历三年八月十一日,万历皇帝下旨,将王杲凌迟处死于午门。

建州女真刚刚崛起的一颗新星,就这么被明朝一巴掌拍死了。

解决了不听话的王杲,李成梁随即将听话的王台视为扶持对象。

有了李成梁的支持,哈达部迅速壮大,成为明朝控制女真诸部的打手。

值得一提的是,明军暴打建州女真期间,俘虏了王杲的两个外孙。

王杲的这两个外孙,一个叫努尔哈赤,时年15岁;一个叫舒尔哈齐,时年10岁。

李成梁见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聪明,便将他俩收留,充当仆役。

万历十年(1582年),王杲的儿子阿台占据古勒城,又跳出来与明朝作对。

次年二月,李成梁发兵攻打古勒城。

战斗期间,努尔哈赤的爷爷觉昌安为了救出孙女(阿台是觉昌安的孙女婿),便求见李成梁,表示自己可以帮忙劝降阿台,不劳烦天朝费心。

李成梁觉得如果可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自己倒省事了,便欣然同意。

但不料,就在觉昌安和塔克世进入古勒城内劝说阿台投降时,建州女真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故意搞事。

他跑到在城下大呼“太师(李成梁)有令,若杀掉阿台者,就是此地之主!”

结果,古勒城中瞬间大乱,明军趁机攻城,在城内一通滥杀。

战斗结束后,人们发现不仅阿台被乱刀砍死了,就连觉昌安和塔克世也未能幸免。

得知觉昌安和塔克世遇害,李成梁自知理亏,只好将塔克世的地盘、人马送给努尔哈赤,并让努尔哈赤承袭都督指挥衔,以为补偿。

得到李成梁的赔偿后,努尔哈赤自知惹不起明朝,便以祖父的十三副遗甲起兵,攻打尼堪外兰,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

万历十四年(1586年)七月,努尔哈赤与尼堪外兰展开大战。

尼堪外兰打不过,最终兵败被杀。

击败了尼堪外兰后,努尔哈赤又与萨尔浒部的两位酋长诺密纳、鼐喀达合兵进攻巴尔达城。

合兵之前,努尔哈赤假称向诺密纳、鼐喀达借甲胄兵器攻城。二人不知是计,将兵器铠甲都交给努尔哈赤。

但不料交出兵器后,努尔哈赤当即翻脸,将二人杀死,夺取了萨尔浒城。

万历十六年(1588年),努尔哈赤又接连攻破兆佳城,完颜(王甲)城。

自此,努尔哈赤用了五年时间,便相继征服建州各部。

到了万历十七年,随着苏完部长索尔果、董鄂部长何和礼、雅尔古部长扈尔汉率三部军民前来投奔。努尔哈赤通过六年时间,积攒了17个牛录,约五千人马。

努尔哈赤的悄然崛起,李成梁并没有放在心上。

一直以来,他都很善于“养寇”、“玩寇”。

也就是在消灭一股反叛势力时,总要对敌人网开一面,保证自己年年有仗打,年年都可以找朝廷要赏赐。

努尔哈赤攒下五千兵丁,在女真小部落看来,简直太厉害了。

但在李成梁眼中,这还远远没达到需要自己出马削弱的地步。

明末的辽东形势,三面环敌。

西边的蒙古察哈尔,东边的女真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建州右卫,都不是善茬。

李成梁坐镇辽东,做不到四面出击,只能对那些完全不听从命令,且屡次侵犯边关的部族进行打击。

相比上面提到的势力,早年的努尔哈赤堪称是乖宝宝。

他对李成梁一直恭顺有加,每年不惜血本贿赂,无所不用其极的讨好李成梁。在李成梁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在这种多重因素影响下,李成梁便没有把努尔哈赤视为敌人。

对其不仅未有限制,反而在客观上帮助其发展壮大。

万历十九年(1591年),海西女真哈达部在王台死后,发生内乱,势力日渐衰落,已经不能胜任李成梁赋予的打手角色。

于是,李成梁便出兵攻打海西女真,将自己一手扶持的哈达部主力歼灭。

趁着哈达部被李成梁打得奄奄一息,努尔哈赤立即筹划对海西女真用兵。

对此,李成梁依旧不在意。

在他看来,削弱了哈达部,现在急需再物色一个政治新秀,要求就是听话,能作为朝廷的爪牙去讨伐那些不忠顺的部落。

不管怎么看,当时的努尔哈赤当时都符合标准。

李成梁又要“养寇”,正在事业上升期的努尔哈赤无疑是撞了大运。

而恰在这时,明朝文官和丰臣秀吉也在客观上帮了他一把。

这一年的十一月,有御史上书,弹劾李成梁“杀良冒功”、“兵权太盛”、“藩镇割据”

当然,这不过是朝内文官修理李成梁的借口。

李成梁被弹劾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他当年与张居正的关系太近。

戚继光在万历十三年(1585年)受到弹劾,罢免回乡,也是这个原因。

文官的弹劾,动摇了万历对李成梁的信任。

很快,李成梁被罢免一切职务,仅保留宁远伯爵位。

李成梁卸任后,辽东军群龙无首。辽东总兵一职竟然在十年之内换了八个。

分别是杨绍勋、尤继先、董一元、王保、李如松、李如梅、孙守廉、马林等人。

这其中除了李如松是战死沙场外,其余七人,都是因为指挥不动辽东军而去职。

李成梁免官的第二年,丰臣秀吉纠集十五万大军入侵朝鲜。

为了救援朝鲜,明朝派出四万大军入朝参战。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辽东军。

而随着大批辽东军进入朝鲜作战,辽东一时之间成了真空地带。

趁此机会,努尔哈赤大肆扩充地盘。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努尔哈赤挑起古勒山之战,击败了海西女真、叶赫女真以及蒙古科尔沁联军。

战后,海西女真一蹶不振,而建州女真则顺势而上,取代了海西女真,成为辽东霸主。

挑落了旧霸主,努尔哈赤并没有因为形势大好而丧失理智。他继续向明朝装孙子,并且还亲自跑到北京朝见万历皇帝。

在朝见时,努尔哈赤一脸赤诚地向万历请命,表示加藤清正劫掠女真,自己与倭寇有不共戴天之仇,希望朝廷批准,准许他率军入朝,驱杀倭寇,为朝廷分忧。

见努尔哈赤如此懂事,明朝的大臣很高兴,一致认为此人浓眉大眼,一看就是个忠君爱国的好同志。

万历皇帝也很高兴,赏了努尔哈赤一个龙虎将军的封号。希望其能像当年哈达部的王台一样,帮助大明守卫边疆。

见大哥面见皇帝捞了个大官,后来舒尔哈齐也带着使团前往北京进贡。

他到达北京后,受到了明廷的隆重接待,万历皇帝不仅赏赐给了他许多金银绸缎,还封他为指挥使。

万历虽然长期不上朝,但他心里对辽东问题还是有数的。

此次厚赏舒尔哈齐,万历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尽力拉拢和收买反对努尔哈赤的势力,在两者间进行挑拨,以激化彼此矛盾。

万历的挑拨,很快有了效果。

舒尔哈齐感激明朝恩宠,在政治态度上越来越倾向于明朝。希望借明朝之手打败努尔哈赤,然后自己坐上建州女真最高统治者的宝座。

可是,正当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时,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作战中阵亡了。

李如松之死,比较蹊跷。

按理说,堂堂辽东总兵战死,朝廷应该要派钦差到前线调查事情原委,在史料中也应该留下详细的调查记录。

可是我们最终看到的,却只是一句模糊不清的说辞。

这就不得不令人生疑,李如松是不是被自己人阴了?

估计是了解一些内幕,看穿了官场险恶,李如松死后,李成梁两耳不闻窗外事,再也不关心辽东战事。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八月,辽东总兵马林因与税使高淮争执而被弹劾获罪。

万历撤掉马林后,终于意识到辽东这片池子,水太浑,一般人根本镇不住场子。

于是在这一年九月,万历采纳内阁建议,重新启用已经77岁的李成梁。

李成梁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万历对其给予了厚望。

但时隔十年再镇辽东,李成梁遭已经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

这时候的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希望自己晚年能平稳着陆。

李成梁的这种消极心态,后来酿成大罪过。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因害怕深入女真腹地的宽甸六堡有“遂开边衅”之嫌,竟然主动放弃了。

宽甸六堡是李成梁早年镇守辽东的杰作,亦是辽东铁骑发家的本钱。

只要六堡在明军手里,努尔哈赤就很难冲入辽东,他最多只能像播州的杨应龙一样,在白山黑水当几年土皇帝,然后被明朝联合其它势力绞杀。

然而,如此重要的地方,李成梁竟然放弃了,导致十几万边民,七百里肥沃土地,近万匹精良战马,皆落入努尔哈赤之手。

不久后,李成梁意识到自己错了。

可这时的努尔哈赤已攒下了四十个牛录,四旗人马。实力今非昔比,不再是李成梁当年可以轻易玩弄于鼓掌的小角色。

为了亡羊补牢,制衡努尔哈赤,李成梁想到了万历六年前布下的棋子,决心扶持舒尔哈齐。

李成梁的拉拢,让舒尔哈齐感激涕零。

随之,舒尔哈齐便暗下决心,要以明朝为后台,推翻努尔哈赤。

舒尔哈齐明目张胆地往上爬,这让努尔哈赤很不满。

很快,两人便从打嘴仗,上升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舒尔哈齐正式宣布独立,李成梁随即上奏,请朝廷册封舒尔哈齐为建州右卫首领。

可是,就在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闹掰的第二年,熊廷弼巡按辽东,发现辽东存在诸多隐患,李成梁的问题也不仅仅只是“杀良冒功”、“兵权太盛”、“藩镇割据”那么简单。

后来,熊廷弼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上书朝廷,称李成梁罪可至死。

言官们逮住机会,再次对李成梁进行大规模弹劾。

面对百官弹劾,万历很清楚,在这个最关键的节骨眼上,别说是处死李成梁,就算是罢免他也是不合时宜之举。

但言官们态度坚决,拿出了当年“争国本”的架势,非要跟万历讨个说法。

最后,万历在与言官的较量中,各退一步,李成梁罪不致死,但被勒令退休,永不再录用。

失去李成梁的支持,舒尔哈齐很快被努尔哈赤打败,最终在囚禁中暴毙而死。

而随着李成梁的退休,以及舒尔哈齐的暴毙,明朝在辽东以夷制夷的策略,至此宣告破产。

此后十年间,明朝官场内部的倾轧,始终找不到能力比肩李成梁,能够镇住努尔哈赤的人才。

努尔哈赤彻底没了限制,其崛起之势无可阻挡。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率三万大军讨伐乌拉部。

乌拉部不敌,被努尔哈赤吞并。

当年九月,努尔哈赤率领四万大军征讨叶赫,掳掠三百户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李成梁去世,终年八十九岁。

同一年,努尔哈赤将四旗扩充为八旗,正式确立了八旗制度。

根据《八旗通志》的记载,八旗建立之初,共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总计400牛录,兵丁约八万。

从数据上不难看出,努尔哈赤的军力已经超过了辽东明军。

辽东明军即便是与还未被征服的叶赫部联手,恐怕也打不过八旗军。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登基称汗,建立后金汗国,正式宣布脱离明朝独立。

努尔哈赤在李成梁死后称汗,这说明他还是给自己旧主面子的。

至少给了几个月的面子。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

同年四月,努尔哈赤采纳皇太极建议,趁明朝开放马市之际,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攻占明朝辽东重镇抚顺,掠夺财物无数。并正式致书明朝,要求明朝对他进行册封。

得知抚顺沦陷,明朝震骇。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万历下旨,任命兵部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调七省精兵,又通知朝鲜、叶赫部出兵策应,发动对努尔哈赤的反击战争。

此战,便是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二月十一日,杨镐在辽阳誓师,然后将大军分为四路,分别由杜松、刘斑、马林、李如柏率领,从四个方向发起进攻,意图直捣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

关于此战双方兵力,一般认为明军有十二万人,后金军六万。

但根据李光涛先生的考证,明朝实际动员的兵力只有十万左右,加之李如柏部和朝鲜、叶赫军又未参战。

而后金军兵力,在综合了明、清、朝鲜三方史料后,可以得出努尔哈赤在当年起码动员了八万人参战。

因此,此役双方的兵力,并不是十二万PK六万。实际应该是七八万PK八万。

在兵力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杨镐在战略上也犯了错误。

以八旗军的战斗力,明军就算拧成一团,集体迎战也未必打得过。

但杨镐却来了一个四路出击。

面对多路并进的明军,努尔哈赤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就一路去”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逐步击破明军,令杜松、刘铤、马林两死一伤。

根据事后清点,明军损失士兵四万多人,阵亡将领三百一十二人。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品尝到了养虎遗患的恶果。承平了多年的中原大地,从此开始了长达将近百年之久的兵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努尔哈赤的崛起和辽东问题的形成
中国皇帝故事——明朝错杀谁让努尔哈赤含恨起兵致明亡清兴?
人物||努尔哈赤青少年时期的三次磨难
明朝错杀谁让努尔哈赤含恨起兵致明亡清兴?|尼堪|塔克世
明朝的名将名臣 辽东大将李成梁
明亡清兴六十年5满洲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