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国简史(1)——从七国时代到都铎王朝

七国时代(公元5世纪到9世纪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

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盎格鲁人(Anglo)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谐音England,英格兰名称的由来),即盎格鲁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语,则是继承了他们的语言而来。

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 由肯特王国、萨塞克斯王国(南撒克逊)、韦塞克斯王国(西撒克逊)、埃塞克斯王国(东撒克逊)、诺森布里亚,东盎格利亚王国和默西亚王国七个小王国组成。

肯特王国大约在公元5世纪中叶由入侵英格兰地区的日耳曼部落中的朱特人建立。肯特王国的埃特尔伯特一世在6世纪末在英格兰称霸,据说他的霸权范围一直延伸到杭伯河以南区域。在公元597年,埃特尔伯特在其首都坎特伯雷接待了罗马教皇格里高里派出的传教使节圣奥古斯丁,并在圣奥古斯丁的影响下,接受了洗礼,成为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中第一位接受基督教的国王。公元825年时,肯特被韦塞克斯王国的国王爱格伯特(796年—829年在位)征服,被迫承认韦塞克斯的君权,随后肯特成为韦塞克斯王国的一部分。

埃特尔伯特一世

东盎格利亚是盎格鲁人在5世纪末叶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它的领土范围大体相当于英国的诺福克郡和萨福克郡,盎格鲁人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和北德地区。东盎格利亚王国的国王里德瓦尔德(他大约死于公元627年)接替肯特的埃特尔伯特成为南英格兰的霸主,里德瓦尔德曾帮助埃德温击败了诺森布里亚王国的国王埃特尔弗里特,并让埃德温登上诺森布里亚王国的王位。但东盎格利亚王国的主导地位却随着麦西亚王国的崛起而削弱。

公元650年以后,东盎格利亚王国长期沦为麦西亚王国的附庸国。公元825年,东盎格利亚人在韦塞克斯王爱格伯特的援助下发动了对麦西亚王国的起义,尽管他们随后摆脱了麦西亚的统治,但又沦为韦塞克斯的附庸国。最终韦塞克斯国王长者爱德华(899年至924年间在位)在917年最终征服了丹麦法区,统一了英格兰,从那以后,东盎格利亚就成为英格兰一个伯爵领地了。

长者爱德华

诺森布里亚是盎格鲁人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它最初由两个独立小王国组成,这两个小王国以迪斯河为界。其中的一个独立小王国是伯尔尼西亚,它的领土范围包括今天的东苏格兰、英格兰的伯维克、罗克斯堡、东诺森布里亚以及达勒姆地区。另外一个独立小王国是德拉,它的领土范围包括今天英格兰的约克郡的北部和东部地区,这两个王国都是盎格鲁人在公元500年左右时建立的。

麦西亚是盎格鲁人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它的领土范围大体相当于英国的米德兰地区。该王国大约在公元500年左右建立起来,但其早期历史含混不请,只有到了国王彭达统治时期,麦西亚的历史才变得清晰起来。874年,当入侵的丹麦人严重破坏了麦西亚后,麦西亚耻辱地屈服于丹麦人,其东部地区通过886年韦塞克斯和丹麦人的和约,成为丹麦法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西部地区则为韦塞克斯的阿尔弗雷德大帝控制,至此,麦西亚的独立历史宣告结束。

阿尔弗雷德大帝

埃塞克斯是撒克逊人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它可能于公元6世纪初期建立。825年,埃塞克斯和其它东部盎格鲁-撒克逊王国一道,臣服于韦塞克斯王国,并作为韦塞克斯的一个伯爵领地。886年韦塞克斯和丹麦人的和约,使得埃塞克斯沦为丹麦法区的一个部分,但在917年为韦塞克斯国王长者爱德华收复。埃塞克斯伯爵领地最著名的伯爵是比尔特诺特,他在991年的麦尔东战役中阵亡。

苏塞克斯是撒克逊人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它的领土范围在今天英国东南部威尔德地区的南部。苏塞克斯王国在5世纪末期建立(按照传统的说法是在477年)。685-688年时,韦塞克斯国王卡德瓦拉征服了苏塞克斯,而在卡德瓦拉以后为王的因尼统治期间,苏塞克斯继续臣服于韦塞克斯。771年时,麦西亚的奥发已经将包括苏塞克斯王国在内的邻国征服,从那时起直到825年,苏塞克斯一直处于麦西亚的统治下。825年时,苏塞克斯和其它东部盎格鲁-撒克逊王国一道,臣服于韦塞克斯王爱格伯特。

爱格伯特

韦塞克斯是撒克逊人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它可能在495年由塞尔迪克领导下的撒克逊人建立。直到8世纪末叶时,韦塞克斯王国一直处于强国的阴影下——先是肯特,然后是诺森布里亚,最后是麦西亚。不过这一时期韦塞克斯也并非毫无作为,国王卡德瓦拉(在位期间685年-688年)对邻国开展了几次成功的战役,他的继承者因尼一方面向西面的不列颠人小王国扩展领土,一方面迫使肯特进贡。因尼死后,韦塞克斯陷入了混乱状态中。

直到爱格伯特为王时(802年-829年),韦塞克斯的国势再次振兴起来,他成为了全英格兰的宗主,不过他的继承人被迫放弃了一大部分霸权以集中精力来防御丹麦人的入侵。到了阿佛列大帝统治时,韦塞克斯的历史和英格兰的历史联系起来,到了10世纪长者爱德华、埃特尔斯坦、爱德蒙、埃特尔雷德相继为韦塞克斯国王时,韦塞克斯逐渐对包括丹麦法区在内的整个英格兰建立了巩固的统治。但在国王爱德加平静的统治后,新国王埃特尔雷德(在位期间978年-1016年)再也无法抵抗维京人的入侵,维京人首领也是丹麦国王的克努特在英格兰建立起丹麦人的统治(1016年-1042年)。克努特家族的消亡导致忏悔者爱德华成为英格兰的最后一位韦塞克斯王系国王(1042年-1066年)。

879年,阿尔弗雷德大帝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

诺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

诺曼王朝

1066年表亲英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大贵族哈罗德被拥立。诺曼底公爵威廉以前曾救过哈罗德,哈罗德为报救命之恩,答应如有朝一日当上英格兰国王,便让贤于威廉之事,淡然渡海侵入英国,10月14日在黑斯廷斯与英国国王哈罗德二世决战(黑斯廷斯战役)(在欧洲,有一件与中国《清明上河图》齐名的作品—— 贝叶挂毯。这幅挂毯(原件)全长70米,记录了一场改变英格兰命运的重要战争—— 黑斯廷斯战役),同年10月诺曼底公爵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 开启诺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简称诺曼王朝,是英格兰的第一个王朝。

哈罗德二世

贝叶挂毯:这幅挂毯(原件)全长70米,记录了一场改变英格兰命运的重要战争—— 黑斯廷斯战役

1085年,威廉一世派人调查整个英格兰地区贵族和自耕农土地的实际情况及经济力量,并于1086年颁布《末日审判书》,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土地和军事改革。威廉一世重用并分封土地给诺曼人,压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强令领主效忠;编制《末日审判书》,是欧洲中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君主之一,影响包括统治者的改变,对英语的改变,社会和教会的上层等级的变化,并且采用了一些大陆上教会改革的观点。

威廉一世

《末日审判书》

威廉二世(又名“红脸威廉”,号称“胡佛”)(1056年至1060年之间-1100年8月2日)是征服者威廉的次子,自1087年成为英格兰国王直到1100年。其势力也覆盖诺曼底,在苏格兰也具有影响力。但他在扩大威尔士的控制上表现并不是很成功。

威廉二世

1096年,威廉的哥哥罗贝尔二世·柯索斯参加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他需要金钱去提供这冒险活动的资金,所以他向威廉抵押他的公国以换取10000马克的付款;等于威廉的整年税收的四分之一。为展示由征服者开始、有力的诺曼税收,威廉征收一个特别繁重和更怨声载道的税款于全英格兰以筹集金钱。接着,在罗贝尔二世·柯索斯不在管理国家的情况下,威廉以摄政王身份统治诺曼底。在1100年九月,威廉死去一个月后,罗贝尔才回到诺曼底。

1100年在威廉二世因狩猎事故神秘死亡后,征服者威廉的幼子贤明者亨利即位为国王。史称亨利一世(1100年8月2日—1135年12月1日在位)1106年进攻诺曼底,击败兄长罗贝尔二世并将其永久监禁。1120年继承人威廉·艾德林去世,1126年亨利一世指定其女玛蒂尔达为新继承人。

亨利一世

斯蒂芬1135年12月1日—1154年10月25日在位),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外甥,法国的布鲁瓦伯爵之子,母亲阿黛拉是威廉一世的第四个女儿。亨利一世死后第一个赶到英格兰宣布继承舅舅的王位,与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作战。得到他的兄弟布洛瓦的亨利的大力支持。亨利说服已故国王亨利一世的皇家管家休·比高德宣誓,休·比高德说国王亨利一世改变了对临终前继承的想法,改为提名斯蒂芬而不是玛蒂尔达。1135年12月15日,布洛瓦的亨利和教会达成了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斯蒂芬将给予教会广泛的自由和权利,以换取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和教皇的支持。1135年12月22日,斯蒂芬的加冕礼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

斯蒂芬

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继承权,1153年,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伯爵亨利率领军队在英格兰登陆。经过几场战斗,他与斯蒂芬达成协议,斯蒂芬继续担任国王,死后由亨利继承王位。1154年10月25日斯蒂芬驾崩,亨利即位(称亨利二世),斯蒂芬成为诺曼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金雀花王朝开始。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1154年–1399年

亨利二世1154年即位为英格兰国王,是金雀花王朝的首位英格兰国王(1154年10月25日-1189年7月6日在位)、诺曼底公爵(1150年-1189年7月6日在位)、安茹伯爵(1151年-1189年在位)及阿基坦公爵(1152年-1189年7月6日在位)。号称“短斗篷亨利”。

亨利二世

1155年英格兰籍的教皇艾德里安四世在一份文件中把爱尔兰赠给亨利二世。这份文件后来被认为无效。

1164年,当亨利二世试图把教会的司法权也收回时,他与昔日的密友和顾问,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发生了冲突。贝克特请求教皇的干预,触怒了亨利二世。1170年12月29日,四个男爵骑士,显然是在亨利支持下,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刺杀了贝克特。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威胁要对亨利二世处以绝罚。亨利不得不屈服,他赤身表示悔罪,于1172年5月21日在法国阿夫朗什大教堂公开忏悔,并表示要领导十字军去巴勒斯坦。

1171年,亨利二世首次侵入爱尔兰,令在都柏林之围中获胜的理查·德·克莱尔臣服于自己。 1188年,亨利二世在英格兰推行什一税。在亨利二世晚年时,他的几个儿子争权夺地,时常叛乱。亨利二世认定自己的妻子怂恿儿子们反对他,遂秘密请求教皇允许他与阿基坦的埃莉诺离婚,未获同意。他在悲痛中去世于法国希农,葬在法国。

亨利二世所创立的金雀花王朝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一个封建王朝。该王朝本名叫安茹王朝。但是因为纹章用金雀花的小枝做装饰,所以通常人们叫它金雀花王朝。从他开始的几位国王也被称作安茹国王,因为英格兰只是他们那没有多少实际统一性的巨大领地的一部分。他与同时期的德皇腓特烈一世及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被认为是全欧洲最有权力的三个人。

理查是亨利二世的第三子,出生于其父登上英国王位以后的第三年(1157年)。1168年,时年11的理查受封为阿基坦公爵,为了得到阿基坦他向法王路易七世效忠并与法王的女儿艾丽斯订婚,四年以后到封地就任。

1182-1183年,理查与父亲亨利二世联手,平息了他的兄长小亨利和弟弟若弗鲁瓦发起的叛乱。1189年7月3日,亨利二世与法王腓力二世谈判,并答应了腓力二世的所有条件。其中就包括确立理查为继承人。回到希农后,亨利二世无力承受自己最宠爱的儿子约翰倒戈到理查那边的打击,病情恶化,陷入幻觉,胡言乱语。在1189年7月6日与世长辞。理查也于同年的9月13日即位,号称理查一世。因骁勇善战而被称为“狮心王”。

理查一世

理查一世在位10年,仅到过英国两次:一次是举行加冕典礼,住了四个月;另一次是在被虏获释后回到英国,住了两个月。其余时间除参加十字军东征外,主要是住在法国的领地上。他把治理英国的事务委托给亲信大臣,起先是担任政府和教会首脑的威廉·马歇尔,随后是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兼监督长的休伯特·沃尔特;自己则全力投入十字军东征和大陆上的军事活动。马歇尔对理查极为忠诚。休伯特·沃尔特的治理则有明显的政绩。他沿袭亨利二世的改革措施,并对许多城市颁发特别许可状,在农村依靠乡绅以维持治安。因此,尽管理查长期远离国土,但英国境内仍能保持大体安定的局面。

第一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以毫无结果收场后,穆斯林世界的势力日益增强。1171年,埃及大臣萨拉丁夺取政权,统一了埃及、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在埃及和西亚建立了阿尤布王朝。

1187年,萨拉丁攻取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围攻战),迅速占领地中海东岸的许多城市。耶路撒冷的沦陷,使教皇和欧洲各国帝王大为震惊。教皇克雷芒三世遣使四出,在欧洲煽动群众性的宗教狂热,组织第三次十字军。宣誓参加东征的有三位有名的欧洲君主——德皇“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二世和英王理查一世。

德皇腓特烈在1190年5月以劣势兵力攻占罗姆苏丹国的首都科尼亚(科尼亚战役),整个伊斯兰世界为之震惊。但造化弄人,腓特烈一世于1190年6月在小亚细亚的一条山溪里溺毙。法王腓力二世在攻占地中海东岸的阿卡城后先行回国。只有理查一直同萨拉丁军队作战,在这次东征中起着组织和领导作用。出发之前,理查采取种种手段,筹措战争费用,他在英国征收名为“萨拉丁什一税”(其父亨利二世曾经用此积攒了10万镑巨款)的一般动产什一税;他大量卖官鬻爵,还兜售城堡、城镇、土地。据说,理查曾经开玩笑称,只要有适当买主,他愿将伦敦卖掉。

理查在1191年9月7日的阿苏夫会战以少胜多击败萨拉丁的军队。据说穆斯林在战场上留下了超过7000具尸体,并且包括32位埃米尔。1192年8月5日的战斗中,理查以少量兵力(当时理查麾下的骑士中,只有54人能立即投入战斗,总兵力也不到3000人,战马也只有15匹)击退了萨拉丁主力的攻势,保住了雅法。1192年8月28日,互相怀有敬意的双方达成和约:基督徒可以保有先前收复的国土;耶路撒冷对基督徒开放;十字军国家与伊斯兰国家互开商路;双方停战5年。9月3日,《雅法和约》正式批准。凭借理查力挽狂澜,耶路撒冷王国的国祚又延续了一个世纪。

阿苏夫会战

1192年秋,他与少数随从化装成朝圣者回国,但在维也纳附近被人识破,成为利奥波德的俘虏。次年初,利奥波德把他解送给德皇亨利六世。1194年2月4日,理查终于恢复了自由。1194年3月,理查回到英国,伦敦市民热烈欢迎他的归来。约翰投降并得到赦免。但是因为法王腓力二世不断蚕食英格兰王室在法国的领地,理查返回英国以后,只作了短暂停留,又重返大陆,继续同法王腓力二世角逐。

1194年5月,理查率军击退法王腓力围攻韦尔纳伊的军队。他为防御法军对诺曼底的进攻,于1197年夏季开始,在塞纳河上修建雄伟险峻的加亚尔城堡(盖拉德城堡),这是中世纪最著名的要塞之一。1199年4月6日,理查一世在母亲埃莉诺的怀抱中与世长辞,时年42岁。在之前,他亲自赦免了射中他的“凶手”。临终前,他要求将遗体分为三份,心脏、头、身体分别埋葬,其中身体埋在其父亨利二世脚下,以示忏悔。

理查一世去世后,亨利二世之子,理查一世之弟约翰一世即位(1199年-1216年在位)。他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最失败也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他曾受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唆使,试图在理查一世被囚禁在神圣罗马帝国期间夺取王位,但后来理查宽恕了他并指定他为继承人。他的执政期间是英格兰王国实力极度衰弱的一段时期,失去了英格兰国王在欧洲大陆(大部分位于法国西部)上的大部分属地,并在贵族的进逼下,签署了著名的《大宪章》,失去了作为国王的一部份权力,造成了诺曼王室封建集权运动的失败。

约翰一世

亨利三世是约翰王(号称“无地王”)与昂古莱姆的伊莎贝拉的长子。约翰死时他才九岁。(1216年—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但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

爱德华一世:金雀花王朝的第五位英格兰国王(1272年—1307年在位),亨利三世的儿子。又称“长腿爱德华”、“苏格兰之锤”(因他对苏格兰人民的镇压)或“残忍的爱德华”。

爱德华一世

爱德华一世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的大儿子,英格兰贵族1258年迫使亨利三世签署了牛津条例,在国内实际形成了贵族寡头统治。亨利三世拒绝遵守牛津条例,导致了他在1263年与诸侯开战。1264年,由贵族首领西蒙·蒙特福特(法语原名西蒙·德·孟福尔)率领的义勇队(包括骑士、市民和农民)在刘易斯战役中击溃了亨利三世,亨利三世被迫交权且以爱德华为人质。1265年,爱德华一世以其智勇成功逃走。

1265年8月,爱德华一世独自率军与蒙特福特在伊夫舍姆战役交锋获胜,蒙特福特阵亡。亨利三世恢复了权力,但他把实权交给了爱德华,命其监国。1268年,爱德华试图参加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率领的第八次十字军东征而去法国。这次东征完全失败。路易九世1270年进攻突尼斯时因瘟疫去世,爱德华滞留东方无处可去,遂发动第九次十字军东征,但并未取得多少战果。

1272年亨利三世去世,英格兰贵族一致拥护爱德华继位。但爱德华直到第三年才回到国内,1274年8月加冕。1277年爱德华一世率军入侵威尔士,卢埃林·埃普·格鲁福德战败,丧失大片领土。1283年,爱德华一世完全征服威尔士,并改建了著名的卡那封城堡。

卡那封城堡

1284年的“威尔士法”使威尔士处于英国法律之下。爱德华一世又把威尔士亲王之爵位封给自己新出生的儿子,以后该称号一直由王位继承人沿用至当代。1295年,为了筹措军费而召集「模范议会」(Model Parliament),包含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伯爵、男爵、以及各郡与各自治镇代表,总计人数达四百名以上。1298年,爱德华亲自率军讨伐苏格兰,在福尔柯克会战击败苏格兰叛军领袖威廉·华莱士。1307年,年近七十的爱德华在再次征讨由罗伯特·布鲁斯领导下的苏格兰的途中,死在苏格兰边界布鲁夫。

《勇敢的心》里的华莱士

1307年爱德华一世死后,爱德华二世即位(1307年—1327年在位)。英格兰国王,爱尔兰领主,阿基坦公爵。

爱德华二世

1314年,爱德华二世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讨伐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企图再度将北方邻国置于英格兰统治之下。然而在班诺克本战役中,英格兰大军被苏格兰人打得人仰马翻。爱德华二世名声受损,从此更加受到贵族摆布。1327年1月,国会废黜了爱德华二世。王后逼爱德华二世把王位传给他们的儿子爱德华三世,将众叛亲离的爱德华二世关进大牢。

班诺克本战役

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是英国最令人生畏的国王之一。1327年2月父王已遭废黜后,爱德华三世由坎特伯雷大主教沃尔特·雷诺兹(此人是爱德华二世的宠臣之一)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实权被摄政的太后和其情夫马奇伯爵掌握。然而,爱德华三世很快聚集起实力惩罚杀死他父亲的人。1330年,爱德华三世亲政,立刻下令处死罗杰·莫蒂默并没收其财产(但1348年他又重新将马奇伯爵的爵位授予了罗杰·莫蒂默的孙子)。

爱德华三世

1332年,爱德华三世派兵支援苏格兰流亡贵族爱德华·巴里奥,在杜普林战役取得胜利,并在苏格兰的斯特林自立为王。1333年,爱德华三世亲自率军支援,在哈利顿山战役大破苏格兰军,巴里奥的权利达到顶峰,势力范围达到了苏格兰东部的较大区域。1334年初,巴里奥与英格兰签订协约,出让苏格兰领土中的八个郡。爱德华三世然后“慷慨”的把这八个郡分封给巴里奥,但是是以英格兰贵族而不是苏格兰国王的身份领有这些土地。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至1453年)爆发,英格兰从此没有力量再组织大军进入苏格兰,巴里奥也随之失势。

1336年,为报复法国国王腓力六世侵犯在佛兰德的英国商人,爱德华三世曾下令禁止向法国出口羊毛。由于对腓力六世继承法国王位不满(爱德华是法国卡佩王朝最后一代国王查理四世的外甥),爱德华三世对法国怀有越来越大的敌意。1337年,爱德华三世正式自称为法国国王,而且此后直到1801年,每个英国国王也都自称是法国国王。

当1338年腓力六世宣布没收他在法国的一切领地时,爱德华的怒气爆发了。1339年、1340年他从法国北部发动了两次失败的进攻尝试;1340年6月,英国舰队在斯鲁伊斯海战中却大获全胜。但军费开支过于巨大使爱德华三世无力持续作战。1344年他甚至宣布破产,导致佛罗伦萨的两家大银行倒闭。1346年,爱德华三世携长子黑太子爱德华卷土重来,在克雷西会战中打败法军。这次战斗是杰出的将领黑太子爱德华初次亮相。到1347年,爱德华三世已攻占法国重镇加来,并准备进军巴黎加冕。1348年,他拒绝了竞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邀请。

1348年,爱德华三世统治之下的英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之一—黑死病。他颁布了一些法令来强迫人们继续劳动。1353年,英格兰国会通过法案,禁止民众向教会法庭上诉及向教皇交纳什一税。大约在1348年,爱德华三世创立了嘉德骑士团。设立嘉德勋章,并在第二年建立起骑士团,嘉德勋章、嘉德骑士团还有嘉德勋位成为了英国荣誉制度的重要基石。

英国女王身穿嘉德骑士服装

1356年英军在普瓦捷会战中再度取得大胜,并俘获了法国国王约翰二世。爱德华三世即与法国贵族各有盘算的签订了加来条约,控制了法国北方的大片领土,但承诺放弃法国王位。

1359年爱德华三世再次入侵法国,围攻兰斯,而后更推进到巴黎;在那里,他与法国摄政王太子查理(后为国王查理五世)签署了布勒丁尼和约。1360年,他在法国封黑太子爱德华为阿基坦公爵。

1364年查理五世正式即位后,拒绝承认加来条约,爱德华就又开始使用法国国王的称号。但查理五世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对手,他采取了不少有力度的改革措施。同时,在法国出现了迪·盖克兰(贝特朗·杜·盖克兰)这样的优秀将领。爱德华三世的战争计划从此就开始失利。他的扩张活动到此为止了。

爱德华三世是一位明君,但在统治的最后十年患上了中风,在晚年变得昏庸,并受到情妇佩雷斯夫人的控制。也是在这时,被认为是异端的罗拉德派宗教改革运动盛行起来。爱德华三世最著名的军事成就就是开启了百年战争,从法国夺取了大量土地。

理查二世(1377年—1399年在位,1399年被废)出生于波尔多,是黑太子爱德华最小的儿子。其父及兄长昂古莱姆的爱德华先后早于祖父爱德华三世逝世,所以于1377年,爱德华三世逝世后,由年仅10岁的理查继承英格兰国王王位,冈特的约翰摄政。

另一个叔父格洛斯特公爵托马斯也野心勃勃,企图摄政。理查成年后对他们进行报复。1397年,托马斯被捕后未及受审就暴死在狱中,公爵头衔被废除;还驱逐了冈特的约翰的长子、自己的堂弟博林布鲁克的亨利,并在1399年约翰去世后没收了兰开斯特家族的领地。1399年,亨利在国王远征爱尔兰时举兵拘捕了国王,并让国会同意将理查废黜,由亨利即位,即亨利四世。由此,金雀花王朝结束,兰开斯特王朝开始。

兰开斯特王朝(1399年-1461年):

兰开斯特标志

亨利·博林布鲁克,爱德华三世之孙、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约翰·冈特)的长子。兰开斯特王朝的首位英格兰国王,史称亨利四世(1399年—1413年在位)。由于受议会拥戴而即位,开创了国王尊重议会意见的先河。

从亨利四世登基到1407年间,战争不断,税费繁重,每年亨利都要与下院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才能获得税金,而下院也为付其付出的每一分税金而对亨利的各项政策进行指责。兰开斯特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在47岁就死了,王位得来如此容易但是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和快乐,因疾病缠身而痛苦,被国家事务搞得精疲力尽。

亨利四世

亨利五世(1413年—1422年在位)是英王亨利四世之子,1413年即位。亨利五世在英格兰相当受欢迎,他在尚未正式加冕之前议会就请求向他宣誓效忠。亨利五世上台后立刻进行了宗教政策上的大转变。他不再支持罗拉德派,训斥了他的朋友约翰·奥尔德卡斯尔(福斯塔夫的原型),转而支持天主教会。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重燃百年战争战火,而他甚至取得了比爱德华三世更大的胜利。1415年8月亨利率领1万多名弓箭手和士兵从南安普顿出发在诺曼底登陆,先是攻下哈弗勒尔(哈弗勒尔攻城战),接着渡过索姆河向加来进军,但是与法军在阿让库尔(Azincourt)遭遇,当时的法军三倍于英国军队,但是法国骑兵在一个狭窄的正面进攻英国弓箭手,灾难性的战术让法国的骑兵血染黄沙,六千多人战死,更有无数人被俘,而亨利只损失了四百多人,包括约克公爵和萨福克伯爵。阿金库尔战役几乎摧毁法国人的斗志。此战也让英国在谈判桌上的地位空前提高,国内也一致支持国王。

百年战争

1417年的第二次远征之前亨利五世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西吉斯蒙德的支持。当年8月,他再次登陆诺曼底,在卡昂围城战中攻克卡昂,又攻克瑟堡和法莱斯,而约翰公爵则在北方威胁巴黎袭击加来。一年后,也就是1418年8月亨利控制了整个下诺曼底,接下来就是夺取诺曼底的坚不可摧的首府鲁昂。1419年元月的时候鲁昂弹尽粮绝而投降,这时诺曼底的抵抗结束了,亨利成为这片公爵领地的主人。

1420年,英法签下特鲁瓦条约,根据条约规定,法国成为英法联合王国的其中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拥有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的权利。条约签订后,实际上的法国领土分为由英王、勃艮第公爵,以及查理六世的太子控制的三部份。英国统治著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北部,查理六世的太子则控制着法国南方,导致了法国领土上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特鲁瓦条约

1421年7月他重新回到了战场,率大军渡过卢瓦尔河,意图重演阿金库尔的辉煌,王太子查理拒绝交战,英军因而无功而返。他转而致力拔除巴黎周边仍然忠于王太子的据点,次年5月,他取得莫城围城战的胜利,此时的亨利五世可谓青云得意,然而他的辉煌转瞬即逝。当他在政治上达到权力的顶峰时,死神悄悄走近了他。1421年12月6日,圣尼古拉斯节,日后的亨利六世出生于温莎城堡。

亨利六世(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在位)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和王后瓦卢瓦的凯瑟琳惟一的儿子。根据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签订的特鲁瓦条约,英国人几乎是单方面的宣布他也成为法国国王。他的两位叔父分别在英国和法国摄政: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在英国;贝德福公爵约翰在法国。前者死于1447年,后者任摄政至1435年。1435年贝德福德公爵去世,贝德福德公爵的早年战功堪与亨利五世媲美,这让国王失去了左膀右臂。

亨利六世

对于亨利六世来说有一项王室职能是他不能摆脱的,各种恩赐都要由他来决定,这是成为悲剧的一半原因。亨利出手很大方,而且常常给错了人,结果1437年之后大权旁落。接下来的法国问题上国内又出现分歧,亨利的顾问们希望得到和平解决问题,他们让国王娶了查理七世的侄女。这场婚姻没有和平却是战争再起,并且很快导致加来之外的在法国领土的全部丧失。

1451年查理进攻加斯科涅并占领波尔多,1453年塔尔博特伯的军队被击溃,阿奎丹公国在英国人手中近300年后永远丧失了。

1460年加来的约克派军队卷土重来并在北安普敦战役击败了王家部队,理查认为不能再和解,因为只要宫廷派再次强大自己就没有活路了,他向议会要求继承英格兰王位。1461年,爱德华成为约克王朝的第一位国王(爱德华四世)。1465年亨利六世国王在兰开夏郡被俘,关进了伦敦塔。1470年亨利六世被他的敌手沃里克伯爵从伦敦塔内放出,沃里克伯爵向亨利六世请求饶恕,亨利六世复辟了,复辟期间亨利都是个傀儡,而沃里克才是操纵者。1471年3月爱德华重新在约克郡登陆,并迅速打败了沃里克,进入伦敦,亨利再次陷入爱德华的手中。随后亨利六世在伦敦塔内被杀害。

约克王朝(1461年-1485年):

约克王朝标志

爱德华四世,约克王朝首位国王(1461—1470年,1471年—1483年在位)。是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之子,爱德华三世第四子兰利的埃德蒙的曾孙。

爱德华四世

1475年,爱德华四世打败法国,签下皮基尼条约。1482年,爱德华四世联合苏格兰的奥尔巴尼公爵亚历山大推翻国王詹姆斯三世,虽然其后詹姆斯三世因爱德华四世与奥尔巴尼公爵亚历山大决裂而复位,但是苏格兰亦无力对抗英国。

1483年爱德华四世病逝,在遗命中任命自己的弟弟理查为护国公,来辅佐他的儿子爱德华五世。爱德华五世在他父亲死后即位为英国国王,但不到一年,就和他唯一的弟弟约克公爵理查一起神秘失踪。由他们的叔父,护国公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即位。

理查三世,约克王朝最后一位国王(1483年—1485年在位)。爱德华四世之弟。理查三世在英国历史上一直颇具争议,执政时间虽短,他作为暴君的形象却深入人心。理查三世在历史学家托马斯·莫尔撰写的编年史中首次被刻画成暴君。自那之后,他的负面形象不断被放大。莎士比亚的剧作《理查三世》把他描绘成一个跛足驼背的君王,面容扭曲,内心邪恶。但也有一些学者表示,事实上他是在一些大臣请愿后才即位的,并且为人公正,重视教育。

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在博斯沃思之役的死最终导致了始于1154年的亨利二世的金雀花王朝(约克王朝和兰开斯特王朝同属于金雀花王朝的旁支)的灭亡,这个王朝统治了英格兰331年。

博斯沃思之役

都铎王朝1485年-1603年):

亨利·都铎是英格兰的兰开斯特王室的后代,是亨利六世的同母异父弟弟埃德蒙·都铎和玛格丽特·博福特郡主的儿子。1485年,8月1日,亨利·都铎在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的资助下,在阿夫勒尔起航。随他同行的有他的叔父牛津勋爵贾斯珀·都铎和一些与他共同流放的骑士,他的舰队满载着大约2000名法国雇佣兵。他于8月7日在米尔福德港附近的米尔贝登陆。8月22日,亨利·都铎在博斯沃思战役打败理查三世,随即称王即位,建立都铎王朝,史称亨利七世(1485年8月22日—1509年4月21日在位)。

亨利七世

为了缓和政治矛盾,并加强自己成为英王的合法性,1486年1月18日,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亨利七世同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举行了结婚典礼,他们原本就都是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亨利七世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平息了对其继位的争论,更以这场敌对家族之间的联姻,结束了蔷薇战争(玫瑰战争)。并将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合并组成都铎王朝的王徽,红白“都铎玫瑰”。

红白“都铎玫瑰”

在历时三十余年的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随着政治的统一,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封建农业开始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导致英国农村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他们把积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工业,使得英国的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亨利七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创建者,他结束了蔷薇战争,他开创的都铎王朝被认为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他统治英国24年之久。他充实了英国财政,限制贵族拥有过多的权利。他奖励工商业发展,创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在英国有贤王之称。

亨利八世,英王亨利七世与伊丽莎白王后的次子1509年4月22日继承王位。英格兰国王(1509年4月22日—1547年1月28日在位)及首位爱尔兰国王(1541年—1547年1月28日在位)。

亨利八世

在其统治初年,他的某些作为受到文艺复兴新思潮的影响。他写了两本书,并且还会写诗作曲,他登基不久创作的民谣《绿袖子》成为众口相传的流行歌曲。亨利八世亲自拜访《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并一直任用他为亲信大臣。他也支持维护英国司法权,反对罗马教廷干涉,声称“在英国国内除了上帝,国王是最高威权。”

1533年9月,王后安妮·博林生下女儿伊丽莎白,也就是后来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亨利八世晚年在国内外政策上均无建树。他企图控制苏格兰没有成功,随之在1542到1546年间重与法国开战。依靠大规模征税、借债来维持战争,结果毫无成就,带来的只是财政破产,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王室没收修道院所获地产,大部分被抛售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手中。

爱德华六世(亨利八世和第三个妻子珍·西摩的儿子)于1547年1月28日即位,同年2月20日加冕时,年仅九岁,由舅父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摄政。是英格兰首位信奉新教的统治者。爱德华六世于1547年1月28日即位,同年2月20日加冕时,年仅九岁,由舅父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摄政。

爱德华六世

爱德华六世坚持其父亲的英国国教政策。1549年萨默塞特公爵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诺森伯兰公爵约翰·达德利摄政。由于国王年轻病弱,在位六年便去世。由于爱德华并无遗下任何子嗣,便由他祖父亨利七世的外曾孙女简·格雷继承王位。

简·格雷,都铎王朝的第四位英格兰国王及第三位爱尔兰国王(1553年7月6日—7月19日在位),在位仅仅十三天,英国历史上首位被废黜的女王。1553年7月6号,英王爱德华六世去世,因为政治和宗教原因,简·格雷被推上了英国国王的宝座。同样也是因为宗教原因,1553年7月19日英国议会废黜了简·格雷的王位,并拥立玛丽一世为女王。1554年2月12日,简·格雷在伦敦塔内被秘密处死,时年16岁。

简·格雷

玛丽一世1553年7月-1558年11月17日在位),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之女,丈夫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玛丽一世是极其虔诚的天主教徒,即位后在英格兰复辟罗马天主教(旧教),取代她父亲亨利八世提倡的英国新教。为此,她下令烧死约300名反对人士。于是玛丽一世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后来,Bloody Mary在英语中就成了女巫的同义词。

玛丽一世

根据婚约内容,腓力得到英格兰国王的称号,所有文件必须同时有腓力及玛丽二人的签名,国会也只会同时听命于两人联合的命令,甚至连货币上也同时雕有国王与女王的肖象。婚约也指明英国在西班牙有战役的时候,没有义务为西班牙提供任何军事援助。为了使腓力的头衔可与玛丽看齐,查理五世把那不勒斯及耶路撒冷的王位赠予腓力。玛丽因而成为那不勒斯王后及名义上的耶路撒冷王后。

1556年,查理五世退位,腓力继位,玛丽则顺理成章成为西班牙王后。婚后,玛丽一世先后两次出现假性怀孕,但终究她亦没有诞下任何子女。

1558年11月17日,玛丽一世逝世,伊丽莎白继位。伊丽莎白于1559年1月15至16日在伦敦西敏寺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为女王,称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及爱尔兰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

伊丽莎白一世

在即位之初,即位后依靠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支持,加强专制统治,恢复新教法案。对外则集中力量打击西班牙海上霸权,大力发展航海贸易和殖民事业。

都铎王朝建立后,英国海军日渐完备。但到爱德华一世、玛丽一世在位时期,英国海军建设出现短时期停滞以至衰落。伊丽莎白一世即位后展开了英国海军建设,组成了由皇家海军、私掠船和武装商船等构成的英国海军。平日里,皇家海军的威慑力量、私掠船的掠夺行动和武装商船的商业行为三者紧密联系又互相转化;海战时,三者互相协作,实现了英国海军规模化,加强了英国的海上力量。

1585年支援“尼德兰革命”。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英国的海上霸权。1600年批准成立“东印度公司”。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培根等文化巨人。

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但在她统治末期,旷日持久的英西战争形势恶化、爱尔兰危机、埃塞克斯伯爵叛乱、农业歉收和饥荒、议会反专利权的风暴,不健全的地方政府及中央官僚机构的腐败,社会下层的贫困、流离失所的难民,给这个辉煌的时代染上黯淡色彩。

伊丽莎白一世在世时就以“The Virgin Queen”(“童贞女王”)著称,她一生都保持独身没有结婚。终其在位时期,她的婚姻问题始终是人们所关注的。由于她终身未婚,没有子嗣。伊丽莎白的顾问屡次请求她结婚,议会亦如此。而对别人的追求,伊丽莎白从不拒绝,也不同意。她利用她未婚待嫁的身份,对先后向其求婚的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法国、瑞典等王室虚与委蛇,以自己的婚姻为筹码,在欧洲大陆各国,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这两大强国之间进行权力平衡,为英国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利益。据说她即位后,把加冕指环戴在左手无名指上,作为自己把一生献给自己的国家与人民的象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口气看完英国中世纪史
苏格兰之锤∣金雀花王朝30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议会政治中的大宪章与王权
英国历史上的那些王朝是怎么一回事?
世界最多女性君主的国家,至今有九位女性君主,以后还可能增多
英格兰---金雀花王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