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常喝速溶咖啡有什么坏处?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醇香口味和提神、兴奋作用,逐渐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咖啡,大约15亿人每天都在饮用。

咖啡是最流行的非酒精饮料之一,采用烘焙咖啡豆制作而成。咖啡成分复杂,包含多种有机化合物和矿物质。由于生长环境和加工方法的差异,不同种类的咖啡中的成分含量各不相同,从而直接影响咖啡的营养品质。咖啡因的存在是人们喜爱咖啡的主要原因,然而长期或大量服用咖啡因会造成对肝、胃、肾等重要内脏器官的损害,诱发呼吸道炎症。咖啡中还包含有草酸等一些抗营养物质,这些成分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健康疾病(如肾结石)。因此,应适量饮用咖啡。

(图片来自网络)

咖啡含有脂肪12%-17%、蛋白质8%~14%、咖啡碱1.2%~2.1%,另还有蔗糖、葡萄糖等多种成分,经过焙炒的咖啡豆磨碎成粉后能散发出特有的浓郁香气。因其具有独特的醇香口味和具有提神、兴奋的作用,逐渐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

1901年,在美国芝加哥工作的日本科学家Saetori Kato发明了速溶咖啡,George Constant Louis Washington发明了大规模生产速溶咖啡的技术,并在1910年将其推向市场。

速溶咖啡由于其饮用方便,在中国整个咖啡消费结构上占大部分。其主要成分为咖啡速溶粉,植脂末,白砂糖等;速溶咖啡有多种,其营养成分种类基本相同,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但含量各异,且具有一定相关性。咖啡因在速溶咖啡中的含量比现磨咖啡的要高出2~3倍;草酸在速溶咖啡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现磨咖啡;矿物质元素镁、磷、锌在现磨咖啡中的含量分别比速溶咖啡低了25%,40%,40%,而现磨咖啡中的铜含量比速溶咖啡高出好几倍;糖类是速溶咖啡的重要成分之一,速溶咖啡中的糖主要有阿拉伯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蔗糖等。 在咖啡的生产中,糖是很重要的甜味添加剂,糖添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咖啡的口感,由此可见,长期喝速溶咖啡无形中会摄入过多的糖分; 植脂末的加入能够改变咖啡的苦味,使咖啡变得香滑,其添加量的多少对咖啡的风味和口感有一定影响。

咖啡的烘焙程度,如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决定了咖啡饮品的味道、香气和颜色等品质指标。但咖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丙烯酰胺也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物质,易溶于水、乙醇等,遇热稳定,室温下可升华,易聚合和共聚。丙烯酰胺是生产化工产品聚丙烯酰胺的前体物质。 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目前聚丙烯酰胺是世界上在水处理方面应用范围最广、处理性能最高的絮凝剂。然而在聚丙烯酰胺中残留的丙烯酰胺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 认定为致癌物质和神经性致毒剂,因而针对聚丙烯酰胺的使用计量和投加量也做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即在每升水体中投加量不得超过 1mg/L。 人体可通过消化道 、呼吸道(吸烟) 、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烯酰胺。

2002年4 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NFA)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率先报道,在一些油炸或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炸土豆片等中检出丙烯酰胺,而且含量超过饮水中允许最大限量的500多倍。之后挪威、英国、瑞士和美国等国家也相继报道了类似结果。由于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根据各国的摄人量,认为人类的平均摄人量大致为1μg/kg体重/d。丙烯酰胺是一个极性分子,在热水中易被提取。在美国,咖啡烘焙,咖啡粉末和速溶咖啡中规定丙烯酰胺含量的范围是 45μg/kg~539μg/kg。 最近的报告表明,在欧洲一些国家咖啡是丙烯酰胺摄入量最高的贡献者。在瑞典从咖啡中饮食的丙烯酰胺摄人量估计12μg/d,约占总摄入量3112μg/d的 39%。Dyb ing和 Sanner报道,估计咖啡中丙烯酰胺平均摄人量,男性为 28%的 38μg/d,女性为29%的29μg/d。瑞士总膳食通过研究调查14 名男性和13 名女性饮食的丙烯酰胺含量,表明咖啡贡献了总摄入量的36%。Granby 和 Fagt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煮好的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为2μg/L~l6μg/L,在速溶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为10μg/L,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丹麦从饮食咖啡中摄入丙烯酰胺的量为男性每天 10μg,女性9μg。

虽然里边的成分大量摄入对身体无益,但其中的咖啡也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VB、游离脂肪酸、咖啡因、单宁酸等有益成分,是一种较理想的低热量食品。适量饮用为佳。

参考资料

[1]陈华舟,许丽莉等.光谱分析法应用于咖啡成分的测定和咖啡种类的鉴别[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6

[2]杨阳,陈雷等.果味速溶咖啡的研制.

[3]Tran Van Cuong ,郭康权,鲁海霞等.咖啡中丙烯酰胺检测方法及含量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咖啡中有丙烯酰胺,那还能喝么?
速溶咖啡除了反式脂肪,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一定要知道
食研所| 速溶咖啡对身体好吗?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更健康的选择
速溶咖啡,到底是不是咖啡届的“垃圾”?
刷屏的“星巴克致癌风波”,了解一下
47款咖啡查出致癌物,雀巢这款含量最高!咖啡究竟还能不能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