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系图说家族:2500年的孔子家族,铁打的孔家,流水的王朝

孔氏家族被誉为“天下第一家族”,2000多年来,历代封建王朝对其封赏有加。孔氏家族能够被如此厚待,都与孔子的努力密不可分。

孔子虽是宋国王室后裔,但其先祖木金父为了避难逃到鲁国,已经失去了贵族待遇,到孔子这一代时,孔家早已落魄。孔子幼年丧父,青年丧母,命运相当波折。但这一切并没有击倒孔子,反而激起他挑战命运的决心。他除了勤奋读书外,对一切不懂的事物都虚心请教、认真学习。长时间的日积月累,使孔子的知识变得非常渊博,许多人慕名而来向孔子学习,这其中就包括鲁国的权贵青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

孔子讲学

孔子的家境贫穷,为了生计,他做过季氏家的仓库管理员和牧场管理者。虽然雇主夸他工作出色,但他还是辞掉了工作,准备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当他目睹社会上因礼崩乐坏、战争频发使人民生活非常困难时,便决心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离开了鲁国,去外面闯荡。然而初次尝试就到处碰壁:在齐国时受到官员的排斥;在宋国、卫国时直接被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差点搭上性命。孔子的第一次尝试就遭受如此挫折,他只好返回鲁国。

回到鲁国的孔子,在弟子南宫敬叔的帮助下,来了趟镀金之旅。他们去东周都城洛阳,拜会了皇家图书馆馆长老子,老子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这次会见让孔子的身价倍增。孔子回到鲁国后,找他拜师求学的弟子纷踏而来,孔子在鲁国的政坛上也开始崭露头角。

孔子讲学

孔子从政之路并不顺坦,鲁国的朝政被几家大夫把控,孔子一直得不到鲁君的重用。直到孔子50来岁时,由于鲁国几家大夫相互攻打,鲁定公才启用孔子来维持局面。孔子由中都长官一路升迁到大司寇,并兼任国相之职。正当孔子准备在鲁国大干一番事业时,鲁君却沉迷酒色、不理政务,不管孔子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孔子愤而辞职。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50多岁的孔子带着弟子们开始周游列国。他们一行历经14年,到过卫、曹、宋、郑、陈、蔡等国,均没受到重用。此时,60多岁的孔子政治热情慢慢消退,于是他返回了鲁国。孔子并没有因政途的不顺而意志消沉,他开始在故乡教书育人,把自己的知识和理念传承下去。

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带着他理想国的信念离去。孔子去世后,被葬在泗水岸边。弟子们怀念孔子,纷纷举家搬到墓旁居住,慢慢形成了叫“孔里”的村落。孔子的弟子及其后代们每年都定时到墓前祭拜,儒生们也经常来这里讲习礼仪。孔子的故居后来改成孔庙,收藏孔子生前穿戴的衣帽,及使用过的琴、车子、书籍等物品。

孔子逝世两百多年后,做过泗水亭长的刘邦来到泗水岸边的孔庙祭拜,并封孔子的嫡系后人为奉祀君。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孔庙及孔氏家族的地位慢慢显赫起来。

为何历代封建王朝都热衷加封孔子及孔氏家族呢?这与儒家提倡的“忠君爱国”及“三纲五常”思想有关。封建王朝除了通过法制体系和官僚体系来管理人民外,还通过这些思想从道德层面来约束人民。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后代,孔氏家族自然成为封建王朝加封的对象,成为树立“忠君爱国”的标杆。

我们常说“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我们反对的是封建特权,而不是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儒家提倡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及“仁、义、礼、智、信”等理念,放在任何文明时代、任何文明国家都永不过时。


附:


参考文献:

《史记 孔子世家》【汉】司马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文化】曲阜孔庙
叩开孔庙半扇门
四配十二哲:奇怪的孔庙排位
时光流转,世事易变,从衍圣公的日常看孔府的衰落
话题
这里是曲阜,孔子于此诞生,儒家思想由此发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