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良、韩信、萧何,汉初三杰谁更强

张良、韩信、萧何,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是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他们都各有所长,功勋卓著,刘邦称帝后都因功封侯。那么这三个人到底谁更厉害?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出身

张良是韩国贵族之后,祖、父二代都是韩国之相,一共辅佐了五代韩王。张良是妥妥的官二代,世家子弟。只可惜秦始皇统一六国,韩国也被灭了,张良也就没机会在韩国当官了。

萧何起初是沛县的刀笔吏,出身不算很好,但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比布衣出身的刘邦起点还高一点。刘邦没发达前,萧何还经常照顾他,在刘邦困难的时候,萧何甚至还给过他赞助。

韩信就比较惨了,不仅出身布衣,一穷二白,品行也得不到官方认可,连小吏也当不成。韩信自己又不愿老老实实干活,结果只能靠人救济,寄人篱下。时间久了谁都烦他,都不愿给他白吃白喝了。更糟糕的是,连市井无赖都欺负他,看不起他,让他受了个胯下之辱。

单从出身看,张良第一,萧何第二,韩信最后。但是英雄可以不问出身,我们接着分析。

二、能力

张良擅长谋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其能力写照。张良作为刘邦的顶级智囊,常随刘邦左右,为其出谋划策,制定出刘邦的行动蓝图。可以说张良是大汉王朝的最初设计师,汉朝建国的很多战略部署,大都出于张良之手。

萧何是一个政务人才,行政能力超群。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这样的工作萧何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所以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在前线带兵打仗,萧何主要坐镇关中,搞后勤保障,源源不断给前线输送粮草和兵员。甚至有几次刘邦的人马全线溃败,萧何都能第一时间补充兵力,帮助刘邦重振旗鼓。

韩信是一个军事奇才,号称“兵仙”。其一生用兵,可谓百战百胜,无一败绩。刘邦曾问他能将兵几何,他回答“臣多多而益善耳”。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是韩信的常规操作。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军在前线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使楚汉力量对比迅速发生转变。刘邦能由弱转强,反败为胜,韩信功不可没。

三、功绩

(一)张良

张良的功绩,主要体现在他的谋略上。

刘邦起兵反秦时,张良曾献策瓦解敌人,帮助刘邦大破秦军,之后才有刘邦进军咸阳,接受子婴投降。

刘邦拿下咸阳后,想纵情享乐,张良向其申明大义,打消其享乐的念头,促使刘邦把精力集中到汉朝开国大业中来。后来刘邦在鸿门宴上遇险,张良设计通过项伯的关系使刘邦脱险,化解了一大危机。

刘邦封汉王,张良通过项伯的关系帮助刘邦取得汉中地,又劝刘邦烧绝栈道,通过示弱以迷惑项羽,使其放松警惕,为后来刘邦袭取关中赢得了机遇。

楚汉争霸,张良献策助汉拉拢韩信、英布、彭越三人,使楚汉力量对比发生根本转变,此三人也成为战争中击败项羽的决定性力量。

楚汉战争后期,刘邦驻军固陵与项羽对峙,战势不利,各方诸侯都趁势观望。张良献策,承诺分封韩信、彭越为王,在楚汉决战的关键时刻争取到了两支重要力量,最终成功击败项羽。

西汉建立后,张良力劝刘邦封功臣,定都关中,助太子顺利继位,为西汉政权巩固作出巨大贡献。

(二)萧何

萧何是汉初政权运行的直接操盘手,可以说没有萧何的打理,就没有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刘邦打进咸阳,受了子婴投降,诸将都忙着抢战利品,争夺财物,只有萧何第一时间收集秦朝的律令图书,为汉朝立国默默打基础。

楚汉争锋,刘邦急需用人之际,萧何向其推荐了韩信,力劝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使韩信成为汉方势力最得力的战将。

刘邦进兵关中,萧何留守巴蜀,刘邦出关与项羽争霸,萧何坐镇关中。刘邦常年在外征战,萧何则在大后方充分发挥其政务才干,助汉巩固后方政权,源源不断输送兵员、后勤补给。刘邦数次失军亡众,只身逃回,都是萧何从关中抽调兵员,帮助刘邦东山再起。

所以汉初评功臣,刘邦称萧何所立为万世之功,力压群臣,排名第一。

(三)韩信

韩信身经百战,战必胜,攻必取,战功卓著。

韩信拜将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首战告捷,一举平定三秦,为刘邦出关与项羽争锋奠定重要基础。

随后韩信率军出关,先后收复魏、河南,韩王、殷王望风而降,又联合齐国、赵国进攻楚军。汉王军在彭城被项羽击溃,韩信收拢部队,在荥阳与汉王会师,打退楚军的进攻。

汉王在彭城兵败,各路诸侯都叛汉归楚,韩信率军平叛,在蒲坂大战魏军,后袭破安邑,俘虏魏王豹,随后北击赵、代,在阏与擒获代相夏说。

而后韩信乘胜东下,攻击赵国。在井陉口背水一战,大破赵军,斩成安君陈馀,擒赵王歇。拿下赵国后,韩信用李左车之计,不费一兵一卒而使燕国屈服。

平定赵、燕后,韩信发兵击齐。项羽派将军龙且率军二十万救齐。韩信假装败退,引敌渡江,趁敌半渡而水淹楚军,击杀龙且,随后降服齐国。

楚汉垓下决战,韩信与汉王会师,合击项羽,迫使项羽兵败自杀。楚汉争霸以刘邦的胜利告终,这样的结果,韩信功不可没。

四、结局

汉六年,封功臣,刘邦让张良在齐国随便选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辞让不肯受,说不敢当三万户,愿得到留这块封地就足够了。于是刘邦封张良为留侯。张良死后,他的儿子承袭其爵位。

汉初论功行封时,刘邦力排众议,认定萧何功劳最高,位列第一,封为酂侯,食邑两万户,享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待遇。萧何父兄子弟十余人都受到封赏。萧何享尽荣华,终得善终,其子孙后代也能承袭爵位,数世显赫。

韩信在楚汉战争期间,依靠手握重兵,战功卓著,争得齐王之位,战争一结束就被迁为楚王,不久又被刘邦借故贬为淮阴侯。后来韩信企图联合陈豨谋反,被萧何与吕后合谋,斩杀在长乐宫。一代兵仙,就此陨落,最终身死族灭,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结语

张良、萧何、韩信,三人都是汉初最杰出的人才,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佼佼者,他们凭着杰出的才能,为汉室江山的创建立下不朽功勋。从这方面来说,他们可以说是不分伯仲。

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所作的贡献,本应可以尽享荣华富贵,只因个性和追求不同,导致最终结局各异。张良飘逸,萧何务实,都得善终。韩信在功名面前暴露出巨大缺陷,最终身死族灭,结局令人唏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西汉来说,汉初三杰谁最不可或缺?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历史规律,谋圣张良为何能够得以避免?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为何必死无疑?
“汉初三杰”中到底谁最杰出——萧何被囚、韩信被杀、张良遁隐
汉初三杰--读《资治通鉴》笔记之十八
韩信、张良、萧何被奉为「汉初三杰」,为何韩萧下场悲凉,只有张良能得以善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