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日一字一故事(37)
一日一字一故事(37)
单(dān)
“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出自《水浒传》。意谓一条丝是不能成线的,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比喻势力单薄难以成事。
这里的“单”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形体大致相同。上部是带着两个耳朵的拍子,下部是一木柄,古人用它捕鸟。这个字发展到小篆时,字形有了一些变化。木柄上多了一横,也许是防止其左右转动。至于说楷书的形体由小篆直接演变而来,就很难看出是捕鸟的工具了。
“单”是古代捕鸟的工具。而用这种工具捕鸟一次只能捕到一只,所以“单”字的本义是“单独”的意思。如陈寿《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诞窘急,单乘弓,将其麾下突小城门出。”意思就是:诸葛诞感到情况紧急,单独骑着马,率领他的部下从城门突击出去。
单字也可作形容词,当“单薄”讲。如《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阴察》:“唇亡齿寒,毛落皮单”。这句话的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受寒,羽毛脱落了,皮就显得单薄。
“单”是一个多音字,当读shàn(扇)音的时候,则用于地名和姓氏。
单母成字
汉字的标音方法由“反切”一变而为“拼音”,这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大革新,第一个发明汉字拼音的是卢戆章。
卢戆章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须提倡科学,普及教育,而汉语拼音是普及教育最有效的办法。基于此,他从28岁开始“屏弃外务,朝夕于斯,昼夜于斯”研究切音学。有人嘲笑他说:“子真撼树之蚍蜉也,一点一画无非地义天经。”他一笑置之,仍孜孜以求,十余年后,他仿拉丁字母笔画形状自造了一种“切音新字”的字母,1892年出版《一目了然初阶》一书,此书为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的开始。在此之后,他又将字母改用汉字偏旁的简单笔画。
1905年,他又到北京将所著《中国切音新字》呈缴学部,请求清政府审定,结果第二年驳回,卢戆章遂自向社会宣传,“有从而问字者,不惜焦唇敝舌”。最后印行《中国新字》和《中华新字》两书,继续宣传其“单母成字”的个人改革文字方案,在19世纪末,他就发明了汉字拼音,不能说不是一个创造性贡献。
你在本篇停留
 
·
冷月无声欢迎您
更多精彩等待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输入法的由来:汉字拼音
你知道汉语拼音是谁发明的吗?我们都应该跟他道一声感谢
反切音是什么意思
影响每个中国人读书识字的人,就长眼在鼓浪屿
半年就可以看书写信,我国第一个拼音方案是这样来的
中国拼音之父 卢戆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