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渔用中草药这里最全了!(收藏)

又一个大收集整理,没有配中草药和具体鱼病的图,怕出错。基本上已经很全面了,有中药理论,有实验数据,还有不足之处,请联系我探讨!


一、养殖上常用中草药及其功效



中草药的主要功效汇总起来主要有:促进动物产品产量、防治传染性疾病、治疗脾胃肠症状、治疗体表伤病等,不同中草药种类的功效有所不同,临床上多将不同种类的中草药配合使用,以增强功效或减少毒性等。

(一)大黄

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本品抗菌作用强,抗菌广谱,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有收敛、泻下、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及抗肝瘤作用。用于防治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及抗肝瘤病等。

使用方法: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5g/m3~3.75g/m3水体,临用前,先将池水需用的大黄量用0.3%的氨水1∶20的比例,在温室浸泡下以12~24小时,取药液加入池水中,可有效防治鱼粘细菌病。

三黄粉的配制与使用:大黄、黄柏、黄芩按5∶3∶2的比例配制均匀的药物。使用时,每100kg鱼饲料中添加三黄粉1kg,食盐0.4kg,加适量的水, 制成颗粒饲料药饵投喂。每天投喂1 次,连续投喂5天,在鱼发病初期使用 效果较好。鱼病进入晚期后,可将三黄粉配制成浓度为1mg/L~1.5mg/L的药液全池泼洒,若配合泼洒浓度为0.5mg/L的硫酸铜,效果更佳,每天1次,连续3~6天。

(二)大蒜及大蒜素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以鳞茎入药,具有特异的辛辣味和蒜臭,其有效成分为大蒜素。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鱼类肠炎病等,对革兰氏阴性菌、多种真菌和病毒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内服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强食欲。

使用方法:每100kg鱼用鲜大蒜0.5kg~1.0kg捣烂拌入饲料中投喂,6天为一疗程,或按吃食动物体重的1%~3%添加大蒜或0.2%添加大蒜素,连续投喂4~6天;若加入等量的食盐,可提高其作用,用于防治烂鳃病、肠火病;也可用大蒜素加水全池泼洒,药物浓度4mg/L~20mg/L;或取大蒜晒干加水煎汁,以10g/m3~30g/m3

水体浓度浸洗鱼体1小时,可杀锚头鳋,防治鲤鱼竖鳞病。

(三)地锦草

又名奶浆草、血苋悉、红茎草,为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折断茎杆后有乳白色奶汁液体流出。地锦草有很强的抑菌作用,抗菌谱很宽,并有止血和中和毒素的作用。药用全草,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病和细菌性烂鳃病。

使用方法:每100kg鱼用鲜地锦草2000g~2500g煮汁,连渣拌入饵料中投喂,连续3天为一疗程,每天投喂2次。在投喂前,用20g/m3水体的石灰乳全池泼洒,疗效更佳。

(四)水菖蒲

又名水敛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系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品含芳香挥发油1.5%~3.0%,油中主要为油辛醇、细辛酸、甲基丁香酚、倍丰萜烯等,含有非结晶性苦味。可防治鱼类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水霉病等。

使用方法:每亩1m水深,用捣碎的菖蒲4kg~5kg,用蓖麻叶4kg~5kg,裹在10kg左右的松树叶上,扎成2~3捆,旋转于食场及上风口进水处,浸没在水中,每天翻动1次,促使其腐烂。每亩1m水深用菖蒲量1.3kg~2.5kg,加食盐0.5kg~1.0g,全池遍洒,可治愈水霉病。 

(五)苦楝

又名楝树,为楝科落叶乔木,高15m~20m。本品含川楝素、生物碱、岩藻糖、萘酚等,有杀虫、杀菌作用。药用根、茎叶,用于防治车轮虫病、寄生虫性鳃病、隐鞭虫病以及锚头鳋、中华鳋、毛细线虫病等。

使用方法:每亩1m水深用马尾松、苦楝树叶、皮或果各10kg~12.5kg,全池遍洒,每日1次,连续使用2~3天。取苦楝树枝叶30kg~40kg,直接在池塘中堆沤,5~7天后捞出残渣,能有效防治上述各种病。

(六)五倍子

又名倍子、百药煎、百虫仓等,为漆科植物盐肤本的叶上的干燥虫瘿,由五倍的蚜虫寄生而成,含大量鞣酸,有收敛作用,能使皮肤粘膜、溃疡等局部的蛋白质凝固,能加速血液凝固而达到止血作用,能沉淀生物碱,对生物碱中毒有解毒作用,有较强的杀菌能力,抗菌谱广,作为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外用药,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病、粘细菌病、氧单胞菌病、假单胞菌病、白皮病、赤皮病、疖疮病等。

使用方法:先将五倍子捣碎,用开水冲溶,全部溶解后,用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g/m3~4g/m3水体。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g~3g,煎汁取液全池泼洒,或将采集到的新鲜的五倍子叶堆放于池塘一角,每亩用量为15kg~20kg,10~12天后搅拌池水1次,具有杀菌功效,对防治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等有良好效果。

(七)乌桕

名油子树地、白乌桕、木梓树等,为落叶乔木。其果、叶的拔毒消肿和杀菌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

使用方法:每50kg鱼用乌桕叶干粉250g混入饲料中制成药饵投喂,连续投喂3~6天,可防治氏于烂鳃病;也可用干叶粉按4g/m3计算用药量,兑20倍饱和石灰水,浸泡6~12小时后全池泼洒。

(八)黄芩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有粘毛黄芩、滇黄芩、川黄芩、丽江黄芩、甘肃黄芩等,含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5种黄酮成分。此外,黄芩还含有β-谷甾醇、苯甲酸、黄芩酶等。黄芩具有抗炎、镇静、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烂鳃病、疖疮病、打印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尾柄病等。

使用方法:取黄芩粉碎成细末,按5%的比例加入到饲料中投喂,5天为一疗程;或将黄芩切细加水浸泡24小时后煎汁3次,使水溶液浓度成1%,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

(九)铁苋菜

铁苋菜又名马菜、血见悉、蚌壳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坡、 原野较阴湿的地方。夏季采集全草可入药,味辛、苦、无毒;全草含铁菜碱,具有止血、抗菌、止痢、解毒等功效,药用全草可防治鱼类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等细菌性疾病等。

使用方法:每100kg鱼用水辣蓼、铁见菜各2kg,加水20kg煎煮2小时,取汁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

(十)黄连

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具有消炎、抑菌、解毒功效。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疾病。

使用方法:每 100kg 鱼用黄连300g、百部200g、鱼腥草200g、大青叶200g,切碎煎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

(十一)黄柏

又名案木、聚皮、元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止痛等功效。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使用方法:每100kg饲料中添加“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1kg、地榆粉100g,拌均匀后制成药饵投喂。

(十二)穿心莲

又名一见喜、苦胆草、四方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有消炎、解毒、消肿止痛、抑菌止泻及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功效。常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病等。

使用方法:每100kg鱼每天用鲜穿心莲2kg,煮汁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

(十三)辣蓼

又名水蓼、辣蓼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湖边、沼泽地、水田边。夏季或采集全草入药;味苦、性辛、 温、无毒;有杀虫灭菌作用。可用于防治草、青鱼肠炎、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寄生虫性鳃病、白头白嘴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鱼虱病等。

使用方法:防治细菌性烂摊子鳃病、赤皮病、白头白嘴病和寄生虫性鳃病时,每亩1m水深用辣蓼10kg,切碎煎汁25kg,加入肥皂300g,搅拌均匀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防治中华鳋病、鱼虱病时,每亩1m水深用40kg辣蓼,扎成若干捆,浸泡1在池塘中。用于治疗细菌性烂鳃病、肠炎时,药量为每100kg青鱼或草鱼用干地锦草、辣蓼各250g混合,加水5kg煎汁2小时,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续3天。

(十四)鳢肠

又名旱莲草、墨莲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边、水边和湿地等。夏季采全草入药,味凉、淡、无毒,具有抑菌消炎功效。可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使用方法:每100kg鱼每天用鳢肠(或蛇莓)2kg,煎汁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投喂6天。

(十五)马尾松

马尾松又名枞树、松树。常绿乔木,生于山间。取枝叶入药,性苦、温、无毒;所含松节油、坎烯、二戊烯等,有杀虫杀菌功效。可用一类防治鱼虱病、锚头鳋病等。

使用方法:每亩1m水深用松树叶10kg,苦楝树果(叶)10kg,加水熬汁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每亩1m水深的养殖水面用马尾叶1.5kg,捣碎后加食盐50g,拌青饲料投喂;也可每亩1米水深的养殖水面用鲜马尾松叶40kg,切碎后研细加水25kg全池泼洒。

(十六)马齿苋

又名齿菜、酱板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田野、路旁。夏季采集全草入药,味酸、寒、无毒;有杀菌作用。常用于防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病。

使用方法:每100kg鱼用鲜菖蒲10kg、马齿苋5kg、大蒜头3kg,切碎、捣烂、挤汁,加适量食盐,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

(十七)大青叶

多年生十字花科植物。以叶入药,含大青叶素、靛苷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作用。用于防治疖疮病、腐皮、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使用方法:治疗草鱼出血病,每亩1m水深,用大青叶1000g、贯众5000g,加水30kg,煮沸15分钟,兑水全池泼洒。

(十八)仙鹤草

蔷薇科植物。全草入药。有止血和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可用来防治草鱼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病等。

使用方法:每100kg鱼用仙鹤草5kg,捣碎成粉末拌饲料投喂,每天2次,连续投喂5天为一疗程。

(十九)夏枯草

唇形科植物。全草入药。具有清热散火、抑菌制毒的作用。常用来防治病毒性疾病。 

使用方法:每亩1m水深,用夏枯草、甘草各2kg,用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10kg,取药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 连续5天。 

(二十)石榴皮

即石榴的干果皮。其所含生物碱有收敛止泻、杀虫抑菌作用。用于防治 车轮虫病、波豆虫病、三代虫病、线虫 病、绦虫病等。 

使用方法:每100kg鱼用干石榴皮150g,碾成粉末拌入饲料中投喂,每天 2次,连续5天为一疗程。亦可每亩1m水深,用5kg~8kg石榴皮煎汁,然后兑水全池泼洒。 

(二十一)青蒿

一年生菊科植物。全草入药。所含蒿酮等有驱虫、杀菌作用。用来防治细菌、真菌性鱼病和驱蠕虫类寄生虫病。 

使用方法:每亩1 m水深,青蒿5kg、黄芩1kg、丹皮2kg、水100kg,用文火煎至60kg,分二次全池泼洒。

(二十二)乌蔹莓

又名五爪麻龙、母猪藤。多年生蔓草,灌木丛中卷攀树枝等其它物而生长。以藤枝叶入药,有杀菌作用。主要用来治疗鱼类白头白嘴病。

(二十三)蓖麻

又名大麻子、红蓖麻。一年生亚灌木,到处都要有栽培。鲜嫩枝叶入药,有杀菌作用。可配合治疗鱼类疾病。

使用方法:每亩1m水深,用蓖麻鲜嫩枝叶15kg,分扎成数小捆浸泡在饲料台周围的池水水底,连用2次。或每亩1m水深,用菖蒲、蓖麻各4kg~5kg,打碎成浆液状,稍经浸泡后连渣全池泼洒。每亩1m水深的养殖水面用蓖麻叶(杆)2kg~3kg,切碎打浆后全池泼洒,每隔4~5天用1次;也可将蓖麻叶捣碎拌饲料投喂,或也将蓖麻叶扎成把,每把2kg,每亩1m水深的水面投放2~3把浸于水中,能有效预防鱼病的发生和流行。使用前1天应停止投喂。泼洒浆汁时要均匀,并选择在晴天进行。

(二十四)蛇莓

别名龙吐珠、三爪龙、蛇果草。多年生伏地草本植物,喜生活在田野、水沟边。全草入药,具有消炎灭菌作用。可用来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病。

使用方法:每100kg鱼每天用鳢肠或蛇莓2kg煎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6天。或每100kg鱼,每天用蛇莓1kg,加水汁煮沸30分钟,取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6天。

(二十五)韭菜

韭菜具有温中、行报、散血、解毒、杀虫、杀菌等功效,对各种鱼病均有较好疗效。可防治肠炎、白皮病等。

使用方法:一般是每亩1m水深的池塘,用韭菜3kg~4kg,捣烂后加食盐0.3kg,拌匀后全池泼洒,可防治肠炎、白皮病。每亩1m水深用韭菜3kg~4kg、食盐2kg~3kg、清凉油6~7盒,与黄豆浆混匀后全池泼洒,可防治气泡病。

(二十六)大叶桉

该药可防治青、草鱼烂鳃、肠炎等病症。用法是将大叶桉树叶25kg~50kg扎成1捆,放入食场一角或每50kg鱼用干桉树叶50g捣碎,拌入饲料中投喂。

(二十七)枫树

又名香枫,可防治青、草鱼肠炎及防除泥苔。用法为每亩1m水深用枫树叶30kg,加水100kg,煮沸煎汁半小时,全池泼洒,两天见效。

(二十八)芭蕉

可治鱼类烂鳃病。用法是取芭蕉心50kg切碎,加食盐1.5kg~2kg,拌饵投喂,每100kg鱼投5kg药料。

(二十九)雷公藤

防治草鱼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用鲜雷公藤2g煎水,加生石灰4g、食盐4g拌匀,连汁渣全池泼洒。

(三十)板蓝根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对多种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均有良好效果。

使用方法:1.防治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到来前1个月起,每半个月投喂 1个疗程的板蓝根、穿心莲合剂,预防出血病有特效。第一天,按每100kg鱼用板蓝根2.5kg、穿心莲1.5kg,加开水浸泡1小时,取汁加食盐0.5kg,然后拌入麦麸或玉米粉4kg,制成药饵投喂;第二天取第一天留下的药渣放入锅中加 水煮1.5小时,取汁按第一天的方法再

投喂1次。或每100kg鱼每天用0.5kg大黄、黄柏、黄岑、板蓝根及盐各0.5kg拌成药饵投喂,连续投喂7天,防治草鱼出血病。或用板蓝根70%,苦木30%,按比例混合,每100kg鱼每月投喂药饵2.5kg~5kg,其中每天用药粉0.5kg,加磺胺类药物5g~10g,连续投喂5~7天。2.防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与肠炎病并发症:先按每亩1m水深用生石灰15kg全池泼洒,然后每亩1m水深用黄边须根50g、板蓝根100g,加水2.5kg煎煮成药汤,再用药汤煮大米或稻谷投喂,每天1次,连续投喂2天。病情严重者连续投喂3~4次,每天1次。3.防治长吻鮰赤皮病、烂鳃病与肠炎病并发症:每100kg鱼用板蓝根、黄连、半枝莲、穿插心莲、侧耳根、茅草根、甘草各100g,按适当比例配伍煎煮成汁,加入土霉素2g,均匀拌入饲料中投喂,每天1次,连续5天,结合外用杀菌消毒药物,可有效防治此病。4.防治甲鱼鳃腺炎病:板蓝根40g/m3水体水煎剂全池泼

洒,可有效防治甲鱼鳃腺炎病。病情严重时,甲鱼注射复方大青叶和根蓝板注射液,剂量为2mL,每天2针,然后将其浸入60g/m3水体的大青叶和板蓝根的比例为1∶2的合剂中,疗效显著。

(上述方法多为实践经验的总结,但目前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原料药,且中草药的剂型已列入国家标准的有71种左右,应选用国家标准渔药中相应的中草药剂型。)



二、渔用中草药的配伍禁忌

从理论上讲,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时,可能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 发生混浊、沉淀、产生气体及颜色变化等外观异常现象,被称为配伍禁忌。 

1.中药的配伍禁忌

按中医药理论,中草药的配伍禁忌主要是:不要将配伍禁忌的药物配合使用。因为将这些药物配伍时,会使它们原有治疗作用减弱或消失,甚至产生新的毒副作用。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一是增效、减毒配伍时应避免的配伍禁忌。增效组方应选用相须、相使药物配伍组方,可达到增效的目的,此为最常用的组方原则。减毒组方时,在用某些有一定毒性及不良反应的药物时,可以相畏、相杀药物配伍组方。

二是相反相成,阴阳配合。一些药性或功效相反或截然不同的中草药配伍后,某些药物功效反而会得到增强,这就叫做相反相成,或称阴阳配合。如一些血虚症,用当归补血汤(黄芪5份,当归1份)治疗,就是重用补气的黄芪为主药,实现补气以生血,从而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三是主次药有机配合。治疗应分析和抓住病因和主症,按君(主)、臣(辅)、佐、使组方。主药就是在组方中,对病因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主药使用量较重或药力专一或针对性较强的药;辅药是指辅助主要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药物;佐药是指方剂中治疗兼症或起监制作用的药物,如消除或缓解方剂中某些药物的毒性或偏性等;使药是指能引导他药直达病灶或起协调作用的药物。

2.中西药联用禁忌

在临床实践中,有些养殖户往往在应用中草药治疗疾病的同时,搭配使用西药,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但是,大家在使用渔药时常忽略了部分中西药结合的危害和禁忌,中西药联用后,非但没有提高治疗效果,反而出现一些不良后果。如梅花K胶囊是黄柏的提取物,与四环素配伍后可产生毒性很大的化学物质,对动物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中西药联用必须严格把握配伍原则,分清药物的酸碱性,有无螯合物、络合物的形成及一种药物在体内的
形成环境对另一种药物作用的发挥、代谢产物的排泄有无影响等。 

随着兽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中草药提取剂越来越多,在实际养殖生产应用中也越来越广泛。目前,中西药联用在临床中存在的许多不规范使用情况,如参肽+黄芪、参肽+丹参、川芎嗪+丹参、黄芪+川芎嗪、黄芪+香丹注射液等的配伍应用,从中药角度看是可行的,但从西医角度分析则是不科学的,甚至存在问题。

中西药联合应用必须把握用药原则,这样才能在实际使用中取得好的效果。有人通过查阅资料,认为中西药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含重金属离子和Ca2+、Mg2+和Al3+的药如朱砂、砒霜、龙骨、牡蛎、寒水石、明矾等中药不宜和四环素等药物配伍使用,会影响疗效。也有学者发现,不同的中草药含微量元素不同,发挥作用不同,西药和这些微量元素结合,破坏了正常作用的发挥。

二是中药和西药的协合作用,如石决明、龙骨、牡蛎、石膏、蛤壳等含钙高的中药和洋地黄配伍有中毒的可能,不宜同时服用。

三是与鞣酸易结合的西药不能与含有鞣酸的中药一起使用,如大黄和利福平、硫酸亚铁、红霉素、维生素B,不能一起使用,否则降低药物浓度,影响疗效。

四是酸性成分的中药渣引起体内内环境的pH值下降,影响部分西药在肾脏的排泄,出现毒性蓄积,对机体不利。如含有机酸的五味子、山楂、乌梅、女贞子与氨基皂甙类磺胺类药不宜同时使用。五是中药片剂和抗生素片剂相互拮抗,不宜同时服用。如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穿心莲、黄莲素片、双黄片、牛黄解毒片不能和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诺氟沙星)一起应用。 


三、国标渔药中草药制剂介绍

特别注意:本条资料属于旧版,请以最新版的国标渔药表为准!具体以【多图慎入!】关于国标渔药的一切都在这里了(收藏)为准!

时间不早了,直接上图了。。






四、科学选用渔药中草药制剂

1、适用于鱼类疾病防治用的中药制剂 

目前,国标渔药中适用于鱼类的中药制剂多数是适用于防治细菌性疾病的,适用于防治鱼类真菌性疾病、病毒 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的种类为数不多。 

具体如下:

1.1 适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用的中药制剂 目前,对于鱼类烂鳃病、肠炎、赤皮病、白头白嘴病、竖鳞病、出血病、败血症、打印病、疥疮病、弧菌病、赤 鳍病、腐皮病、溃烂病等细菌性疾病,分别有以下适用的中药制剂:

适用于鱼类烂鳃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

山青五黄散、青板黄柏散、蒲甘散、大黄芩蓝散、板蓝根末、大黄末、烂鳃灵散、根莲解毒散、健鱼灵散、穿心莲末、大黄五倍子散、穿梅三黄散、五倍大青散、大黄末。

适用于鱼类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山青五黄散、板蓝根大黄散、双黄白头翁散、青板黄柏散、蒲甘散、大黄芩蓝散、清健散、板蓝根末、地锦草末、大黄末、根莲解毒散、健鱼灵散、大黄五倍子散、穿心莲末、穿梅三黄散、青连白贯散、五倍大青散、大黄末。

适用于鱼类赤皮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

山青五黄散、大黄芩蓝散、根莲解毒散、健鱼灵散、穿心莲末、青连白贯散、穿梅三黄散。

适用于鱼类白头白嘴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

健鱼灵散、根莲解毒散、黄芩苦参散。

适用于鱼类竖鳞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蒲甘散、青板黄柏散。

适用于鱼类细菌性出血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大黄解毒散、大黄芩蓝散、板蓝根末、五倍大青散。

适用于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制剂主要有大黄解毒散、山青五黄散、板蓝根大黄散、青板黄柏散、蒲甘散、地锦草末、根莲解毒散、青连白贯散。

适用于鱼类打印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大黄芩蓝散、青连白贯散。

适用于鱼类疥疮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大黄芩蓝散、大黄五倍子散。

适用于鱼类弧菌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地锦草末、穿心莲末。

适用于鱼类赤皮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山青五黄散、大黄芩蓝散、根莲解毒散、青连白贯散、穿心莲末、穿梅三黄散、健鱼灵散。

适用于鱼类腐皮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青板黄柏散、蒲甘散、大黄末、大黄五倍子散、大黄末。

适用于鱼类赤鳍病和溃烂病的中药制剂有大黄芩蓝散等。

1.2 适用于鱼类真菌性疾病防治用的中药制剂

国标渔药中仅适用于鱼类真菌性疾病的中药制剂不多,只有黄芩苦参散。该中药制剂适用于鱼类由水霉、鳃霉、肤霉等引起的真菌性疾病。

1.3 适用于鱼类病毒性疾病防治用的中药制剂

目前,对于黄鳝和鳗鱼发狂病、鱼类病毒性出血病、病毒性败血症、白底板病、腮腺炎、草鱼出血病、鲤春病、虹彩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分别有以下适用的中药制剂:

适用于黄鳝和鳗鱼因病毒或药物中毒引起的发狂病的中药制剂是连翘解毒散。

适用于鱼类病毒性出血病的中药制剂是穿梅三黄散和清热散。

适用于鱼类病毒性败血症的中药制剂是以南板蓝根为有效成分的南板蓝根末。

适用于草鱼出血病、鲤春病、虹彩病毒病的中药制剂是银翘板蓝根散。

1.4 适用于鱼类寄生虫病防治的中药制剂

对于鱼类因孢子虫、车轮虫、隐鞭虫、斜管虫、小瓜虫等原虫,绦虫、线虫、指环虫、三代虫等蠕虫以及锚头鳋、中华鳋等桡足类引起的寄生虫疾病,分别有以下适用的中药制剂:

适用于因孢子虫引起的疾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百部贯众散、驱虫散、苦参末和青蒿末。

适用于因车轮虫引起的疾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青蒿末、苦参末、雷丸槟榔散、黄芩苦参散和驱虫散。

适用于鱼类因隐鞭虫、斜管虫、小瓜虫引起的疾病的中药制剂目前只有青蒿末。

适用于鱼类因绦虫引起的疾病的中药制剂目前只有川楝陈皮散。

适用于因线虫引起的疾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川楝陈皮散和黄芩苦参散。

适用于因指环虫、三代虫引起的疾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是驱虫散和苦参末。

适用于因锚头鳋引起的疾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是苦参末、驱虫散和雷丸槟榔散。

适用于因中华鳋引起的疾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是苦参末和驱虫散。

1.5养殖鱼类保肝类用中药制剂

适用于养殖鱼类肝胆疾病的中药制剂主要有肝胆利康散、龙胆泻肝散、鱼肝宝散和柴黄益肝散。

2、适用于养殖甲壳类疾病防治用的中药制剂

适用于养殖甲壳类疾病用的中药制剂不多,仅有以下几种:

适用于防治虾、蟹类的细菌性疾病的中药制剂是具有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的功能的苦参百部散。

适用于虾、蟹类的红体病和白斑病综合症的中药制剂是具有清热燥湿、健脾理气功效的六味黄龙散。

适用于促进虾蟹退壳、生长的中药制剂是虾蟹脱壳促长散和脱壳促长散。另外,虾康颗粒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的功效,适用于虾类增强免疫力。

3、适用于养殖爬行类疾病防治用的中药制剂

适用于鳖类的中药制剂只有七味板蓝根散一种,七味板蓝根散具有清热解毒、补气生津的功能,适用于中华鳖、台湾鳖的白底板病、腮腺炎等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另外,青板黄柏散和大黄五倍子散除了适用于鱼类一些疾病的防治以外,也分别适用于中华鳖白底板、腮腺炎疾病的防治和龟鳖类由气单胞菌引起的细 菌性疾病的防治。 

4、适用于养殖贝类疾病防治用的中药制剂 

蚌毒灵散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三角帆蚌瘟病的防治。 

5、适用于多种养殖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用的

在国标渔药中,有些中药制剂没有明确适用于那种养殖水生动物,具有一定的广谱性。这些中药制剂适用的病症如下:

5.1适用于细菌性疾病防治用的中药制剂

适用于水产动物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出血等细菌性疾病的中药制剂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功效的双黄苦参散。

适用于水产动物由假单胞菌、弧菌、嗜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的中药制剂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三黄散。

适用于水产动物的烂鳃、肠炎等细菌性疾病的中药制剂是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功效的十大功劳末。

适用于水产动物肠炎、赤皮、出血、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的中药制剂是具有清热泻火、消肿解毒功效的加减消黄散。

5.2适用于真菌性疾病的中药制剂

五倍子末具有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适用于水生动物因水霉、鳃霉等引起的真菌性疾病的防治。

5.3适用于病毒性疾病防治用的中药制剂

银翘板蓝根散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水生动物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如:虾蟹白斑病、桃拉综合症,河蟹抖抖病,草鱼出血病,鲤春病,鱼虹彩病毒病,甲鱼腮腺炎、出血病、白底板病等。

4.适用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中药制剂

虎黄溶液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杀虫的功效,适用于病毒、细菌、真

菌、原虫感染或多种因素混合感染引起的鱼、虾湿热性疾病的防治。

南板蓝根末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适用于水生动物因细菌

性、病毒性因素引起的肠炎、败血症等疾病的防治。

5.适用于健体、促生长、增加免疫力的中药制剂

六味地黄散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适用于增强免疫,提高水产动物
对细菌、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 

芪藻散是一种天然免疫刺激剂,适用于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力。
芪参免疫散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增强水生动物机体免疫功 能,调整和提高机体抗病、修复功能,提高抗应激能力,促进生长。 

首乌散具有补益气血、强健助长的功效,适用于促进水生动物生
长,提高肉质,增进鲜味。 

龙胆泻肝散具有泻肝胆实火、清热燥湿的功效,适用于水产动物脂肪肝、肝中毒、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及胆囊肿大、胆汗变色等病症的防治。 

利胃宝具有健胃的功效,适用于水生动物增强食欲,辅助消化,促进生长。 

苍术香连散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适用于水产养殖动物胃肠道疾病
的防治。
 

6、选用渔用中药制剂的注意事项

目前,不论是渔用复方中药制剂还是单方制剂,还缺乏对有效成分、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的机理和作用的研究,在防病治病过程 中,主要是依据中医药历史资料记载以及传统经验来确定。所以,目前 大多数渔用中药制剂的适用对象和适用症还缺乏针对性。因此,广大水 产养殖者在用药过程中还应该不断积累药效经验,为有效防病治病提供 技术支撑。同时对于药效差或有不良反应的现象应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以便采取妥当的处理措施。 

另外,目前我国渔用中药制剂中的单方制剂种类不多,绝大部分为复方制剂,复方制剂是在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并且充分考虑到配伍禁忌的前提下组方而成的,因此,使用复方制剂要注意不要再与其他中药制剂混用,以避免违反配伍禁忌。

其次,人们一直认为中药制剂对水生动物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其实不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许多后患,所以在使用中药制剂时一定要遵循使用说明书上对用法、用量和休药期的要求。


五、渔用中药制剂与药敏实验图

提醒说明:由于实验的地址、时间、致病菌株、渔用中药的产地,实验项目的不同故以下图有交叉性,仅供参考!抑菌圈越大证明效果越好!


上图为4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上图为各种中药对罗非鱼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上图为:用水煎煮法提取的中草药对 7种海水养殖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杀菌结果表明: 五倍子、石 榴皮 的 抑 菌 杀 菌 效 果 最 好,MIC 分 别 为 0. 78 mg /mL( 2 株) 、1. 56 mg /mL( 5 株) 和 1. 56 mg /mL( 4 株) 、3. 13 mg /mL ( 3 株)



上图为:中草药对微生态制剂的药敏性实验

时间关系,先更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鱼类肝胆综合症好治不好治?这要看你怎么治!
关键词:中草药、鱼病治疗(学习笔记)
中药抗病毒作用不容忽视
鳙鱼花鲢养殖常见病菌性烂鳃病防治技术
鱼病防治110
鱼病分类防治效果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