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北五省市消化会议|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新分型指南解读(上)

2016-10-27日至29日,由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北五地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河北省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分会、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每2年一次的华北五省市消化会议在石家庄隆重召开,有哪些精彩内容?小编带你看一看……

作者:糖糖

本次会上,北京协和医院李景南教授就胃NET的分型及其形成原因、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了专业而详细的讲解,精彩非凡。那么就和小编一起跟着李教授学习下胃NET。

李景南教授

流行病学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s, NENs)曾被认为是一类特别罕见的疾病,而在所有的NENs中,胃NET仅占6%(下图所示),更可谓“九牛一毛”。

图片来自李景南教授PPT

而目前国外报道胃NET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在过去35年中,其发病率增加了10倍(下图所示),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胃NET发病确实增加,另一方面应归因于消化内镜诊断技术的巨大进步及广泛应用。

图片来自李景南教授PPT

那胃NET都有什么特点呢?

胃NET分型

1型2型3型4型占G-NET的比例(%)70-805-614-256-8

肿瘤特征

小(<1-2cm)、多发性、息肉样病变

小(<1-2cm)、多发性、息肉样病变

单发,病灶通常较大(>2cm),息肉或溃疡样

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胃泌素瘤/MEN-1无无胃内pH值明显升高(胃酸缺乏)明显降低(胃酸过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正常(胃酸分泌正常)血清胃泌素升高升高正常大部分正常病理NET G1/G2NET G1/G2NET G1/G2/G3NEC/MANEC转移(%)2-510-3050-10080-100

其中,1-3型胃NET分化较好,4型分化差。日常工作中我们所见、检出最多的是孤立且体积较大的3型胃NET。1型及2型胃NET常常易与胃多发息肉相混淆。仔细阅读上表分型及各型特点,我们可能会产生以下困惑:

1.为什么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会导致胃NET的发生?

2.为什么1型及2型胃NET均伴有血清胃泌素的升高,但胃内pH值(胃酸水平)却存在差异?

3.为什么好发于十二指肠和胰腺的胃泌素瘤会引起2型胃NET?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下1型及2型胃NET的发病机制。

图片来自李景南教授PPT

如图所示:胃模拟图内蓝色部分为胃体,绿色部分为胃窦。在胃体内含有分泌胃酸的壁细胞及形成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细胞——ECL细胞(胃窦中无此细胞,故此2型胃NET只发生在胃体)。而胃窦中存在G细胞,可分泌胃泌素,以刺激胃酸的分泌。

1型胃NET的发病机制

图片来自李景南教授PPT

正常生理情况下,G细胞分泌的胃泌素可通过两种途径促进胃酸的分泌:1.作用于ECL细胞促使其释放组胺,这些组胺与壁细胞上的组胺受体结合,促进胃酸的分泌;2.直接作用于壁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而分泌的胃酸可作用于生长抑素D细胞抑制G细胞继续分泌胃泌素。

图片来自李景南教授PPT

当存在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时,壁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使得生长抑素D细胞对G细胞的负反馈调节减弱或消失,进而胃泌素水平增高;胃泌素效应细胞之一的壁细胞的缺失,使得大量胃泌素作用于ECL细胞,导致ECL细胞的大量增殖,故1型胃NET产生,伴胃泌素升高,胃酸减少。

2型胃NET的发病机制

图片来自李景南教授PPT

如图所示:在胃泌素瘤存在的情况下,G细胞分泌大量的胃泌素,作用于ECL细胞导致胃NET的发生。同时作用于壁细胞,使其分泌大量胃酸,胃酸随可作用于生长抑素D细胞,但其对G细胞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失效,无法抑制胃泌素的表达。故2型胃NET伴胃泌素升高,胃酸增高。

由上述可见:

★1、2、3型胃NET与4型的关键区别在于分化好和分化差;

★1、2型和3型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存在高胃泌素血症;

★1型和2型的关键区别在于引起高胃泌素血症的原因不同。

临床特点

搞清楚发病机制后,其临床表现也就呼之欲出了。

1型胃NET

1.常见于女性,多为非功能性,70-80%患者在50岁和70岁时被诊断;

2.临床表现:嗳气、上腹饱胀或头晕乏力(恶性贫血所致);

3.常因消化不良(胃排空减慢所致)、大细胞或缺铁性贫血(胃酸分泌进行性减少致VitB12吸收障碍所致)就诊;

4.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发现。

2型胃NET

1. 中位诊断时间为45岁,男女比例相似;

2. 约35%的患者在诊断过程时已发生转移;

3. 临床表现:卓-艾综合征,烧心反酸、胃痛、腹泻,应用PPI药物后症状可缓解,停药后复发;

4. 23-29%为MEN-1患者;

5.胃泌素瘤常见于胰腺和十二指肠,胃窦及其他部位少见,胰腺胃泌素瘤往往是MEN-1患者。

3型胃NET

1. 确诊平均年龄为45岁;

2. 半数以上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发生转移;

3. 患者无高胃泌素血症、胃酸分泌正常、无萎缩性胃炎/胃泌素瘤等;

4. 3%-8%的患者可伴有非典型性类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伴瘙痒;

5. 肿瘤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病灶单发,呈息肉样或溃疡型,多数情况下病灶直径>2cm。(未完待续)

会场花絮:

主持开幕式中的张晓岚教授和姚希贤教授

肝硬化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治经验

姚希贤教授和她的弟子们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内镜图像学习A型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前世今生
生理学┃胃内消化(一)胃液的分泌
考点复习 · 胃液的分泌调节
兰索拉唑肠溶片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内镜、病理特征 (来自台湾地区文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