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邑长寿文化探秘(下)


三、深厚的长寿精神滋养

长寿需丰富的物质保障,更需良好的精神作用。夏邑人长寿,得益于独到的精神因素和积极的行为方式。

仁德境界的修行

夏邑是孔子祖籍,厚重的儒学文化底蕴,深藏在夏邑人心灵深处。孔子曰“仁者乐山”、“仁者不忧”、“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仁”是一种为儒家所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大德。仁者的心态,安如泰山,静若止水,不为私欲所动,不为诱惑所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了这平和的心态,就可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寝能安席,食能甘味……从而达到仁德的最高境界。在一系列仁德思想的熏陶 下,夏邑历史长河中寿星辈出,他们有的积德行善,乐善好施;有的清心寡欲、安贫乐道;有的为人豪爽,豁达大度;有的谦恭温和,待人诚恳。老人们阅尽沧桑,气定神闲,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其心也悠悠,其乐也陶陶。
胸怀思坦荡,岁月自安宁。儒学文化的仁德思想一直深入人心,滋育着一代又一代夏邑人。105岁高龄的北京罗有名中医骨伤医院原院长罗有名,原籍为夏邑县曹集乡罗楼村,她一生从事救死扶伤的中医正骨事业,常给中央领导看病,因医术高明,名气大,周恩来总理曾给她起名叫“罗有名”。她常说“我一辈子救过很多人,善有善报,我也落个好身体”。107岁高龄的骆集乡夏庄村的戚王氏,一生乐善好施,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她说:“我要不是心眼好也活不到今天这把年纪。”109岁高龄的骆集乡溪北庄村的刘氏,从早年的农村接生婆到小商人,处处帮助救济别人,自得其乐。“爱人者人恒爱之” ,仁者寡欲心常乐,心到无求品自高……宽仁厚德无疑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孝贤思想的弘扬

夏邑是殷商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孔子文化的源泉。在孔子学说中,“孝”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善父母包括“养体”和“养志”两个方面。所谓养体就是使其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达到满意,所谓养志就是让父母生活得快乐、安心,没有忧虑。可见,养体是基础,养志是根本。
夏邑历史上贤孝之风盛行,涌现出许多著名孝子。《夏邑县志》记载,清代翰林庶吉士李薛日夜兼程从京城赶回故乡看望病重的母亲,衣不解带,席不暇暖,母亲病愈后自己却因过于哀痛、劳累去世。民国孝子段得富是历史上曾经获得朝廷表彰的诸多孝子之一,其墓位于李集镇段氏家族墓地。现位于桑堌乡吴庄村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百岁寿坊”,是清廷在康熙五十六年为表彰一品夫人杨氏所建造的。杨氏之夫在平叛耿精忠之时殉职,其子刘官统继承父志,常年带兵在外无法尽孝。刘官统之弟为侍奉母亲终生不入仕途,杨氏年逾百岁为夫守节,其一门堪称“忠、孝、节、义、寿”的集中代表,这座“百岁寿坊”也成为夏邑长寿文化、孝贤文化的历史见证。

杨氏寿坊  摄影 苗育才


深深植根于夏邑大地的孝文化,成就了夏邑绵延不断的长寿现象。而今,“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也在这块孕育孔子祖先的圣地上不断发扬光大。“儿女孝顺,父母长寿”已成为夏邑人的“口头语”。孝敬老人在夏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自豪,一种荣耀。母子之间、婆媳之间、翁媳之间、岳婿之间相依为命、共享天伦的百岁老人家庭比比皆是。在桑固乡代阁村百岁老人许氏家里,78岁的儿子代恭林悉心照料老人;北镇乡刘暗楼村的胡焦氏在孙媳的照料下寿登期颐;中峰乡的何先明老人在儿媳的照料下,度过了104岁的生日;业庙乡何楼村的高氏,在女婿的长期孝敬下,寿达103岁……夏邑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展评选好媳妇活动,2007年开始每年评选“十大孝子”,一直延续至今,已评出“十大孝子(媳)”200多名。“十大孝子(媳)”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十几岁的少年,有孝敬父母的儿、媳,有孝敬岳母的女婿,也有孝敬爷爷的孙女。在每年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进行隆重表彰,在众多获奖的颁奖奖项中,唯有颁发“十大孝子(媳)”奖时,会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尊老敬亲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夏邑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和谐意识的传承

“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先人及其后辈一贯主张和谐、和睦、和平。孔子的先祖弗父何就是一位礼让主和的代表,体现一种不争名利、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大义胸怀。他食采邑于栗(今夏邑)后,受到栗地人民的拥戴,在当地形成了一种崇尚正气、以和为贵的仁和之风。明嘉靖二十四年《夏邑县志》记载,夏邑“人得中和之气,俗有忠义之风,重礼义勤耕织,民俗醇厚勤而好礼,处家节俭尽力耕桑”。其崇义重礼、民风淳朴可见一斑。古往今来,人们之间相互帮助者、相互支持者、舍己为人者、济困扶危者,不胜枚举。嘉靖《夏邑县志·人物志卷七》记载有夏邑成立的“十老会”:明“弘治初年,邑之致政耆德者……咸以齿德俱隆,效香山九老故事为真率会,奕棋弹琴,赋诗唱酬……”清代夏邑著名书画家彭商愫为此曾绘制《邑中十老图》。生动反映了当时“十老会”成员德高望重、才艺俱佳、团结互助的真实情况。人们真诚率直,和睦相处,相互切磋,无后顾之忧,自然益寿延年。
在夏邑,“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家人与家人之间,家人与邻里之间,家人与社会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夏邑人热情好客,善于交流,注重感情,十万家比屋而居,三五代同堂相睦。夏邑老人大都人们和美生活,健康长寿。韩道口镇班则启、班胡氏夫妇年龄分别为103岁和102岁,婚龄达84年。申报中国长寿之乡时,全县金婚夫妇6386对,钻石婚夫妇871对。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家庭中度过,一个和谐、友好、愉快的家庭群体关系是长寿的原因之一。

康乐亭   摄影 贾晶晶

养生文化的实践

在夏邑长寿阁第三层里,专门介绍夏邑养生文化及其实践活动,被称为“夏邑养生十章”。从夏邑人的衣、食、住、行、环境、心态、锻炼等方面论述展示夏邑养生的传统及经验。从科学饮食的“八字方针”到运动健康的“四大基石”,从环境自然和谐到人际社会和谐,无不体现着养生的精髓和长寿的奥秘。
说起夏邑养生实践,夏邑百岁老人当为榜样。他们大都一生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始终以勤劳为本,与节俭为伴,以素食为主。他们钟情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多食五谷杂粮,鲜有鸡鱼肉蛋,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规律。曹集乡104岁的李曹氏每天起居自理,可缝补衣服、下地干活,自己手压井压水能提起一大桶,村民说她是“闲不住的老寿星”。北岭镇庄庄村103岁的庄韩氏,勤劳善良,性格开朗,爱唱歌,尤其爱唱《东方红》。城关镇105岁的孙陈氏热衷于自己地里产的红薯、青菜,饭桌上的红薯馍、蒸菜成为她饮食的最爱。大部分百岁老人操劳一生,含辛茹苦,锻炼出过硬的身板;很多百岁老人性格直爽,爱说爱笑,快乐一生;百岁老人得到了家人的孝敬,生活环境舒适,心情愉快,美意延年;多数百岁老人以素食为主,身体新陈代谢能力好,显现出良好的养生效果;有的百岁老人早睡早起,注重散步等活动,身体免疫能力强……身为百岁老人,有的仍能下田地、干农活,有的能治骨伤、医病人,有的能骑车子、赶庙会,有的能穿针线、缝衣服,有的能乘飞机、游港澳……在夏邑,“八十还种地,九十可下田,百岁能劳动”已不鲜见。
夏邑人有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经常组织县老年书画院、老年体育协会、老年鼓乐队、老年文艺队等开展活动。全县13名国家级书法会员中有6名是老年人,老年鞭陀表演曾上央视展风采,身手不凡,技艺精湛。县长寿广场、栗城广场、城湖公园等活动场所每天都有很多群众锻炼身体,村村建设的文化体育广场也让普通百姓有了活动阵地。城关镇80岁的司英祥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练太极,精神矍铄,不但祖孙三代都练,还举办太极培训班,在群众中形成了太极热。健康养生已成为夏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每到休闲时间,公园里、小河边、树荫下、村头上,到处可见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在跑步、打拳、舞刀、耍剑、打腰鼓、歌伴舞等,给城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勤劳的本性,良好的饮食,快乐的心态,积极的锻炼,形成了夏邑独特的长寿养生文化。

长寿轩   摄影 贾晶晶


长寿理念的积淀

夏邑人对长寿的追求从古至今一以贯之,长寿理念凝重深邃、根深蒂固。古有德高望重的长寿老人自发组成的“十老会”、《邑中十老图》、两度受皇恩“诰封”的“杨氏寿坊”以及散布乡村体现长寿内容的诗词书画、长寿养生典籍、长命锁、名师寿匾、旌表等文化物质遗存。今有自发组织宣传长寿孝道的“孔子爱心家园”、“永丰孝善联谊会”、“寿星林”以及用长寿命名的“长寿阁”、“长寿苑”、“长寿轩”、“长寿广场”、“长寿食府”、“长寿茶楼”、“长寿风情园”等,成为长寿理念的生动诠释。
在夏邑民间,嫦娥偷灵药、彭祖不老、秦始皇求仙、汉武帝炼丹……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耳熟能详。“行好得好,长生不老;行善得善,阎王不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心放宽,勤运动,活到百岁不是梦”、“管好嘴,迈开腿,好心情,别太累,好环境,保障随”等口头禅家喻户晓。给老人祝寿赠送的寿画,其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横批“松鹤延年”已成为传统习俗。祝寿用语更有万寿无疆、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福寿安宁等。“寿”字伴随人一生,出生时有寿诞、寿辰等,活得安康快乐有寿安、寿康等,过生日时有寿桃、寿酒、寿面等,为老人祝寿时有寿诗、寿联、寿画等,人“走”了也称寿终、寿寝。夏邑人过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中秋节时,人们喜气洋洋,拜见老人,看望长者,说不完的吉祥话,道不尽的祝福语。家家户户门上张贴的对联中,“五福临门”、“福禄寿禧”的内容比比皆是。
夏邑民间给老人祝寿别有风趣。60“花甲”,70“古稀”,80-90“耄耋”,88“米寿”,99“白寿”,百岁“期颐”等,成为流传已久的谐趣称呼。常有“六十六,吃块肉”、“七十三,吃个鲤鱼猛一蹿”的说法。祝寿时操办场景庄重、热烈,寿礼寿俗丰富多彩,寿堂、寿幛、寿联、寿文、寿烛、寿桃、寿面、寿酒等一应俱全,洋溢着浓郁的“寿”文化传统色彩。寿宴上“长寿面”必不可少,给老人加面条也称为“添寿”。“寿桃”也是祝寿的吉祥物,送8个寿桃,象征“八仙庆寿”,送9个寿桃,象征“长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老人祝寿还宴请宾朋,举行仪式,请唢呐班、艺术团庆贺助兴。


夏邑县委、县政府把长寿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站在历史高度,弘扬长寿文化。县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和美夏邑”、“长寿夏邑”的奋斗目标,倡导喝夏邑长寿水,吃夏邑长寿面,住夏邑长寿村,做夏邑长寿人。每逢节假日干部带头慰问长寿老人,全县范围评选“十大孝子”、“十大孝亲敬老领导干部”。举办首届农民丰收节时,专设一桌“百岁宴”,让百岁老人也感受到农民丰收的喜悦。举办第二届时,在设“百岁宴”的同时,又设十桌“老人宴”,老人们喜笑颜开,盛赞幸福生活,俨然一场当代夏邑“百叟宴”。在夏邑大地上,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
夏邑中国长寿之乡实至名归,夏邑长寿文化古朴深邃。正是有了夏邑博大精深的长寿文化,才使得夏邑成为一个健康长寿的魅力天堂。

20222

(全文完)

作者(右一)在全国长寿文化论坛上发言

作者 孙作军:县人大原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县长寿办主任,县长寿养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理事。)

来源《长寿探秘》(2022年第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邑:“中国长寿之乡”探秘
中国长寿之乡的长寿特点与长寿因素分析概要
河南夏邑老人长寿之谜
彭祖真的活了800多岁?相当于现今的140多岁
中国十大长寿之乡
寿星为何长寿,有哪些养生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