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2015年12月,第一部收藏过百万的大馆普查登记目录——《国家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正式出版,标志着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进入普查登记与成果出版并行的新阶段。

  作为全国最大的古籍收藏单位,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古籍特藏已经达到280余万册/件。在该目录出版之前,国家图书馆陆续编纂出版过《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在此基础上,2012年正式启动古籍普查登记,由古籍馆负责组织,对全馆古籍进行全面彻底的核查。普查人员坚持入库有序核查,目验架上每一部古籍,核对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缺卷数等,并将登记信息与书目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对于著录存疑问题进行考订、修正。随后又组织编目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普查数据进行反复审校,力争数据著录准确、规范。经过一年多艰苦努力,完成全部古籍数据的普查登记、校对工作,最终形成了这部《国家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经过此次普查,国家图书馆藏古籍状况得以全面清晰的呈现:就总量而言,国家图书馆现藏古籍133354部,其中善本古籍30766部,普通古籍102588部;就版本时间而言,宋元以前1703部,明本16892部,清本114759部;就版本类型而言,稿本1852部,抄本16051部,写本(含绘本)756部,刻本98618部,活字本2714部,铅印本7732部,石印本4433部,影印本892部,油印本87部,钤印本等219部。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收藏单位参与最多的全国性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首要任务,也是全面开展古籍抢救、保护和利用的基础。《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是古籍普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旨在摸清家底、揭示馆藏、反映古籍的基本信息。

  随着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深入,全国范围内,天津市已完成全部普查工作,今年年底将完成所有《目录》的出版工作,《中华古籍总目》(天津卷)初稿编纂完成;重庆市普查工作全部完成,《目录》出版进入收尾阶段;浙江省全省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进入收尾阶段,《目录》将陆续出版;其他省、市、自治区普查工作都在有序进行,省馆普查登记目录已出版7部,包括天津、黑龙江、陕西、青海、湖南、北京、内蒙古等,福建省馆、贵州省馆的《目录》预计在2015年年底出版,南京图书馆已出第一辑样书,争取2016年完成馆藏目录的出版,山西、新疆等地区的省馆普查登记目录也已提交出版社并进入审校阶段。

  截至2015年12月,全国已完成170余万部古籍的普查登记工作,88家古籍收藏单位的18种40册《目录》正式出版,共收录古籍数据351068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0%以上的汉文古籍已经完成普查
国家图书馆八成古籍善本明年底将可网上免费阅览
全国图书馆上线7.2万余部古籍 读者可在线免费查阅
碑林博物馆2150部古籍登录全国古籍普查平台
普查员手记 | 纸上得来终觉浅
古籍数字资源库新增中医药古籍善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