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窗幽记》:越有本事的人,越懂得这四条规矩,人生定有大出息
儒家文化经典《小窗幽记》是明代大家陈继儒所作,本书被列为三大处世奇书之一,教导人们如何处世。书中格言短小而易于理解,读后给人以警示作用。无论是对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那些经商从政者,都有很大帮助。
下面小编精选了儒家文化名著《小窗幽记》中经典的四句话,和大家分享。生活中,越有本事的人,越懂得这四大处世,人生定有大出息。
一、知过能改,抑恶扬善
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小窗幽记》
[译文]知道自己的过错,能加以改正,便是圣人的弟子;指责攻击恶人过于严厉,终究会成为君子的过失。
[评点]每个人都会有过失,若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自己的过错,不怕丟面子,有闻过则喜的胸怀,就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儒家文化名典《菜根谭》中说:“攻之人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意思是说惩治恶人也要适度,不可过于严厉,人要用大度的胸怀对待别人身上的过错和缺点,要循循善诱,遵循宽以待人的原则。
二、做人,要先认识自己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小窗幽记》
[译文]把自己看得太高,就很难有所长进;把自己看得太低,便不能振兴起来。
[评点]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太低,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自己。过高地估计自己,容易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误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这样就很难取长补短,在德行上自然难有长进。
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容易让自己灰心丧气,自甘堕落,难以振兴起来,只有树立起自信心,眼光既向上看,又向下看,我们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才会永远有前进的动力,才会在追求中趋向完美。
三、真正的行善,是不求回报
偶缘为善受累,遂无意为善,是因噎废食也;明识有过当规,却讳言有过,是讳疾忌医也。——《小窗幽记》
[译文]偶尔因为做善事受到连累,就没有再做善事的想法了,这就好比曾被食物鲠在喉咙,从此不再进食一般。明明知道自己有了过错应当纠正,却忌讳谈及自己的过错,这就如同生病怕人知道而不肯去看医生一样。
[评点]有时做善事不仅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反而会引起别人的误解,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不能因为这些就因噎废食,中止行善。我们最初行善,就应该明白,行善本无所求。相信自己做善事是一种高尚的品行,行善可以提高我们的道德境界,这也是一种回报。
一个人明知道自己犯下的过错应当改正,却忌讳谈及自身的过错,甚至粉饰自己,就像一个人有了疾病而不愿医治,时间长了,身上的缺点就会越来越多,等到恶习缠身,就很难改正了。
四、交友得交真君子
宾入幕中,皆沥胆披肝之士;客登座上,无焦头烂额之人。——《小窗幽记》
[译文]凡是能够宴请到府中商议事情的朋友,都是能够相互信任,忠心耿耿的人。凡是作为知己引为上座的人,必然不是一个言行有缺失的人。
[评点]朋友之间要坦诚相待,肝胆相照,古代曾有“范张鸡黍”“管鲍之交”等被世人所传诵的典故。交友之道,贵在相知相与,志同道合,共患难相扶持,不以富贵贫穷为标准。
唐代诗人李白曾说“人生贵在相知,何必金与钱”,唐代诗人李贺也曾说“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于升沉中路分”,以财势结交者,很难长久。三国时诸葛亮曾说“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与人谋事也是这样,要做忠人之事,不以利害相趋避,这才是一个值得信任和托付大事的人。
所以,世人交友必须谨慎,要别人帮忙做事一定要选择好,隋代王通曾说“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忧,小人多怨”,只有学会择君子而交,才能共患难,不以势力而分合,才能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也只有这样才能长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玉盘珍馐,历人生百态,且看处世奇书——《菜根谭》(二三)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二十五史名句摘录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译文
处世三大奇书《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
《易经》20大名言,暗藏人生大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