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植物物语

当我们面对一朵野花蔓草或园艺师的杰作时,有谁会去追问那些花语、微风、蝴蝶、草木间的秘密及它们的过去未来。

当我们吃着新鲜的蔬菜,鲜美的果实时,谁会想它们来自哪里,经历过怎样的山水、阳光、雨露、及它们生长时的喜悦哀愁,离开“家”时悲欢离合。

它们又是经过多少温暖辛劳之手,带着花开成果的喜气或是落寞寂寥而又丰实的心,才会辗转到我们面前。我们该怎么样面对它们给与我们的这份欣美与甘甜。正如日本电影《橙沙之味》中,那位德江老人做红豆馅时那份虔诚、细微、温和的态度。她倾听豆子在锅里翻滚声,仿佛得知它们经过多少光合流水,如一个旅人般到达这里。植物亦是有灵之物,它们大概领会了她的意图,所以才那么可口美味与众不同。

    经朋友推荐几天内读完阎连科的《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不敢想像北京三千多万的人口密集之地,居然有一方世外桃源。让作者有幸在那里聆听、观察、写作、阅读、记录一部植物与动物昆虫飞鸟间风物,密语。这的的确是一种“奢靡“。比那些拥有豪华别墅的人们更要富有的多。

听他写园子里菠菜,南瓜,芹菜等蔬菜静夜里的蜜语、掠夺、及明争暗斗,根部的吵闹声响,是沟通,是争辩,亦是调节。它们你来我去,此起彼伏,和谐有致。它们不仅仅只是给人以味觉享受。在一年中,春夏秋三季,所给予作者及我们的,真是一个丰美精彩纷呈,鲜活,处处生香的世界。

作者不只小说家,在这里也可称得上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园艺师。腐朽的榆树桩上,种上小白菜,柳树上挂满吊兰,引的无数雀鸟合唱的聚集地。还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种植一棵柳树的疏忽所致,把树头树脚跌倒,居然长成了倒挂柳,别具特色的一个景观。

从迎春花写到桃红梨白,连翘花蔓延至野草花。月季花长成树木。楝树与槐树的恋情。他的711号园,让我想起一首阿多尼斯的诗来:

              《风的君王》

   我的旗帜列成一队,相互没有纠缠,

  我的歌声列成一队。

  我正集合鲜花,动员松柏,

  把天空铺展为华盖。

  我爱,我生活,

  我在词语里诞生,

  在早晨的旌旗下召集蝴蝶,

  培育果实;

  我和雨滴

  在云朵和它的摇铃里、在海洋过夜。

  我向星辰下令,我停泊瞩望,

  我让自己登基,

  做风的君王。


 他就是风的君王。在自己的王国里听风吟雨,与花与鸟,与各种有名无名的草木果蔬对话。人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者。

 草木之情,或许并不亚于人类。它们有深情,感知亦有相互爱恋之情。如枯槐与楝树的生死恋,它们的根与茎叶相互缠绕,相互给予,直至槐树彻底死去,楝树也就没有支撑力,没有爱的汁液,也日渐枯萎而死。一定会有泪水,落在根部,一定会有伤别离,久久不愿散开的相握着的手。读到此,我们会和作者一起感慨。树犹如此,人情何以堪。

 这世间有很多人类无法诠释的现象。诸如轮回,灵魂,诸如我们人所看不见的世界,是怎么样影响我们,引导我们,一步步走上探寻之旅。作者也是,他不愧是出色的小说家,不仅具有叙述的感染力,还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力,理性之外又有着丰富真诚的感情。

 他不止一次实验证明,“植物的确是有感情并有语言,能发出声音的”它们有惊慌,有恐惧,有忧伤,还有欢乐,微笑和歌唱。使我们不时感到淡淡凉意扑面而来。他随意播种着粮食,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与猫狗,杨柳为伴,举目望去皆是生命的律动我们不由得被作者感性所使,被他渐渐同化,真有身临其境之感。被他带入园子里观看树木就如各种不同类别的军队。有战争,有和混共进,上演着另一度林间的悲喜剧。他拥有一支统领千军万马笔,可决不是虚幻墨影,而是真真切切自然里生死存亡的实录。

 我们要承认和尊重一棵草与一棵树的生存权。而不是在这个充满形式主义的演化下,淹没自我的良知与慈悲。当园子里无名湖,渐渐枯竭,木筏搁浅在芦苇畔时,纵使作者有天大的善良与爱,也换不回曾经那片水域,所带给他的灵气,轻盈,唯美的遐想构思境地。已至此,园子的命运也就随之而亡。政府的强迫拆迁,使得这座世外桃源带给作者三年欢乐时光,终沦为最后的人间天堂,成为了人间的“失乐园”。

 当然,作者笔下对农具的退场或搁浅式存在的观点。令人不敢苟同。在北京因城市的发展,农耕农具自然越来越式微。虽然大多年轻人都涌向城市,这不代表农村就没有农耕。现在农村很多也渐渐现代化或半现代化了,那些农器具以后真会被科技所代替。但也不是一种哀伤。应该对农人来说是一种体力劳动的解脱。

还有作者做梦所向往的那种农家小庭院,在城市可谓是最奢侈的生活。711即使号园不存了,回乡或者其他村落,未必不可。可见作者也是常人。这正如古往今来大多数文人雅士归隐梦一样。没有几个人如陶渊明般真正活在田园中。连我们的大诗人东坡先生为了使得自己有酒喝,一家老小有个安顿,纵使从黄州惠州儋州一路贬谪,也无法实现自己与兄弟的风雨对床之愿。古人有诗曰: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有时我们不敢看新闻。不是这里地震,就是那里海啸,不是干旱少水,就是森林火灾,人类到底对自然做了什么?世界到底怎么了?是自然的无情,还是人类无情?真的很难说清。作者通过对园子万物生长的描写有意无意引发了更深的思考,他说万物皆有情有生存权。这是一个比较高深的哲学问题,

人是可以超越尘嚣繁闹的,可以超越一切围困我们的钢筋混泥土,唯一的途径就是爱。

   作者以栖居一隅之地,把自身也真情融入自然,这是不置可否的。以自然之眼,自然之身,自然之灵,呈现给我们的这部盛宴,不单单是供我们享受一隅之乐。当然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荐书|植物告诉我们的事
诗意在身边,去公园寻找甬城自然之美
校园草木记
向阳花木
20201121教学手记——学生为什么走不进文本?
草木与人文的深情交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