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绝无仅有的大展!13座国家级博物馆的234件精品文物,向你360°展示丝路文化!

大朋友小朋友们好,我是朵朵~

昨天上午,朵朵去国博看了刚开幕的“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展,最简单的感受就是“太难得了!”

国家级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历史的殿堂,而在这一个展览中,我们一次性就能看到13个国家级博物馆的文物!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朵朵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展览测评”视频,展览到底怎么样,一起看看吧!

建议在wifi下观看

你不仅能看到横跨欧亚的陆地丝绸之路和连接亚非的海上丝绸之路,还能看到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的文化到底是怎样流动的。

古代的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延续了几千年,它曾经怎样的存在过,这个展览就是最好的证明。

💡

「展讯」

殊方共享

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

图片来自@国家博物馆

🕣2019年4月11日 - 7月14日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7、南8展厅

🎫门票:50元 无优惠措施 

🏃入馆:官网预约、现场预约

我们这次能看到234件(套)文物,其中来自12个国家的文物188件(套),中国国博馆藏文物41件(套),还有千年沉船“黑石号”上的文物5件。

能看到的文物种类非常多,有青铜、瓷器、服饰、金银饰品、雕塑等多种类别,这些文物正是在丝绸之路沿线上的国家们商贸、信仰、生活、艺术、科技等方面交流的印证。

朵朵将参展的13个国家级博物馆做成了一张地图:

有些国家对于我们可能是“一辈子都不会去的地方”,但在这个展览上,你和它有了最直接的交流。

展览只有两个大主题: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按照国家分成小主题,每个部分展示的文物,主要是“从中国来的”以及“和中国相关”的。

这个展到底该怎样带孩子来看呢?其实朵朵觉得,展牌上的信息并不多,展览还是有一点难度的,我们也正在准备课程中~

在课程出来前,朵朵已经为你准备好了看展攻略,用“怎么看+看什么”两个部分的帮你梳理,让你在展厅里可以有东西告诉孩子。

 1 

 怎么看?

用宏观视角

看丝绸之路的全景

如果要让朵朵选取最喜欢的文物,朵朵会选这枚张骞的封泥。

图片来自@国家博物馆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但其实,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整个丝绸之路没有一个具体的起点和终点,中国是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不只是传播者,也是创造者和贡献者。

不管丝路上的文化来自哪又会去哪,但始终是源源不断的在流动变换。

在展厅里的瓷器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各个国家来的文物种类多样,但出现最多的是瓷器。

朵朵大概归了一下类:

  • 外国人购买的中国瓷器--文化的传播

  • 外国人定制的中国瓷器--文化的互动

  • 外国人制作的有中国元素的瓷器--文化的吸纳和创新

文化的传播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13世纪

阿曼苏丹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元青花是直接被购买到国外去的,对比一下地图,这件瓷器可是走过了很远的地方。在当时,还有很多商品都和我们的瓷器一样被各国的人购买,它们出现的地点,就是文化交流的印记。

文化的双向流动

三足纹章瓷罐 法国 19世纪

波兰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的瓷器一直很受国外的欢迎,他们索性直接来中国定制喜欢的样式,包括造型、色彩以及代表他们身份的纹样标志等内容,景德镇的工匠们按照要求进行制作。放到现在就是奢侈品的限量高定,有钱任性啊~

文化的吸纳和创新

青花茶叶罐和巧克力壶 1745-1760年烧制

拉脱维亚国家艺术博物馆里加美术馆藏

制造这组瓷器的厂家是全欧洲最早成立的陶瓷厂--德国梅森瓷器厂(也翻译成迈森),它可以说是瓷器界的劳斯莱斯。这组瓷器虽然是西方的造型,但用的却是中国的元素,非常巧妙的结合。

 2 

 看什么?

不可多得的感受

文物本身的文化密码

朵朵在前面说到,这个展是有一点难度的,所以带孩子去看的重点不一定是向孩子输入大量的历史知识,其实这个展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的感受。

这3个感受可以在看展的时候和孩子一起交流:

  • 他国文化的感受:第一次接触陌生遥远的国家

有些国家我们第一次听说,甚至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但在这里可以直接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文明。文明的语言,即使跨越时空也能够给人触动。

  • 相同的感受:同样的东西出现在不同的地方

比如曾在国博看到过的“铜鼓”,你会发现和柬埔寨的几乎一样。在展厅和孩子一起找相同,能给看展带来不少乐趣。

  • 不同的感受:相同之下的不同,区别

中国的狮子到了日本变成了什么样子?龙出现在罗马尼亚的盘子上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熟悉的元素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展厅中非常有意思的部分。

文物本身就是文化的密码,该怎样解读呢?朵朵挑选了5件文物,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角度来解读。

角杯 角杯台 5世纪

大韩民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它和你之前见过的唐代的镶金兽首玛瑙来通杯,是不是很像?这样的杯子都叫“来通杯”,来自古希腊,是倒酒器。不止在韩国,在中国陕历博、庞贝古城的壁画、 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你都能见到来通杯的身影,以下三张图片可以在展厅给孩子看:

向左滑动查看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重磅来袭
国博展讯 |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开幕
“秦汉文明”展
年末投票丨你心中的2019年度最佳展览是哪个?
“大美亚细亚
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的威仪与闪耀的明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