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滴灌,让玉米田节水又增收
          7月的玉米田,一片翠绿,丰收在望。

  “这得益于玉米地里铺设了节水新设备:滴灌。如果没有它,今年春季天气干旱,别说丰收,玉米能够活下来都不会特别容易,这要感谢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是他们在这里安装了先进的节水设备。”天津市农业局玉米良种场技术员杨永安一边弯腰检查着滴灌设备,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我们这套节水设备主要就是采用滴灌方式给玉米浇水,并实现了自动化。一是可以做到及时浇灌,二是比采用普通大水漫灌方式节水50%以上。”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专家郑玉锁告诉记者。记者发现,茂密的玉米地,被分成了一垄垄的长条,上面覆盖着黑色的塑料膜,底下就是一根根输水的“毛细血管”:黑色的滴灌细管。郑玉锁指着一个个滴灌喷头告诉记者,它们遍布整个玉米田,只要地头的开水阀门一开,这里立即就会滴水,而且全部滴到了玉米的根部,做到了精细化浇水,蒸发量很少,达到了节水目的。水里还有肥料,做到一次性浇水施肥,特别省工、省时。杨永安说,过去滴灌一般都用在设施农业当中,用在大田作物的很少,其实大田农作物节水潜力更大。为此,他全天候负责玉米良种场滴灌等设备的使用、维护,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一块西瓜田里,成熟的西瓜已经进入采摘期。郑玉锁告诉记者,西瓜是一种耗水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多次浇水。现在使用了滴灌设备,只把水滴灌到西瓜秧的根部,确保了西瓜对水分的需求,还使西瓜田里干湿分离,根本不影响田间管理,西瓜采收也不受影响,农民们特别欢迎。

  “除了滴灌,我们还有微喷带,效果也很好。”郑玉锁带着记者来到一块夏玉米田,只见一条条黑色的塑料管已经铺设好。记者弯腰拿起微喷带看到,一个个针眼一样细密的水孔布满水管。郑玉锁说,别小看这些细密的针眼,它们是节水的“功臣”。浇水阀门一开,它们就会喷射出雾状的水花,浇灌在玉米叶上。好处是雾化效果好,节水60%,每亩最少能够增收100多元。

   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郭云峰说,农业节本增效已成为让农民增收的关键,也是促进传统农业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工作,采用现代高效节水新设备、新技术就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措施。为此,他们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节水新技术,新设备,为津沽大地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出力献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铺设一亩节水滴灌设备需多少钱?
现代农业中浇地还是应该灌作物?
中以专家解析水肥一体化,千人游学以色列
《经济半小时》 20160401 来自创新一线的报告:水肥“携手”润大田
科学应对玉米瘤黑粉病
水肥一体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