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妖魔化的“牙套脸”——如何防治?

我写科普不是因为我勤奋,而是因为我懒。

懒得一次次重复回答相同的问题,所以才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写成科普文章。


关于正畸一个被经常问到的问题是“牙套脸”。



“牙套脸”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患者心理作用?


抱怨“牙套脸”的人群主要是成年女性,其主要特征为:颊部变凹,颧骨变突出;太阳穴变凹;脸变瘦,法令纹加深。


正畸学里并没有“牙套脸”这一概念,但我的老师赵志河教授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临床现象,并经常提醒偏瘦的成年女性这一正畸潜在风险。然而,究竟“牙套脸”是患者由于过度关注自我面容产生的错觉,还是正畸治疗的真实效应?是个例,还是普遍情况?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完成了一个临床回顾研究,发表于国内最权威的正畸专业期刊《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该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正畸治疗后成年女性患者颊部丰满度确有下降,即脸颊部确有变平,这是真实存在的,并非患者臆想。



“牙套脸”是拔牙造成的吗?


这似乎是很多患者与牙医的共识。得出这一推论无外乎出于两点理由:1)拔牙后牙弓宽度缩小;2)拔牙后咬合力下降。由此得出结论:为避免“牙套脸”,应尽量不拔牙。


然而,根据我们的研究,实际上无论拔牙与否,颊部丰满度都会下降,且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这一结论似乎让人难以相信:对于非拔牙矫治,很多时候往往会扩大牙弓,为什么还会发生颊部凹陷?


无独有偶,该杂志同期刊登了上海九院房兵教授团队用面部三维扫描进行测量的研究,同样发现成人非拔牙矫治后,颊部(颧弓下)软组织凸度减小。这两个“背靠背”(即双方研究人员事先互不知情)的研究相互印证,表明“牙套脸”不是拔牙矫治的专利



事实上,让我们发挥想象,如果面部软组织的总量不变,拔牙内收后,前突的嘴唇后退,理论上应该有更多的软组织堆积于颊部,更不易凹陷。由此也能推测,拔牙不是“牙套脸”的罪魁祸首。如果拔牙矫治患者的“牙套脸”程度真的较非拔牙矫治严重,那也只可能是因为拔牙矫治时间更长,对咀嚼的影响更大。



“牙套脸”的原因


首先,正牙移动的是牙齿,相应的改变牙槽骨形态,但无论如何改变不了颧骨的高度。因此,“牙套脸”不是让颧骨增高了,只可能来自软组织改变。


在该文中,笔者曾提出了3个可能原因:(1)肌肉萎缩;(2)增龄性变化;(3)垂直向高度增加。目前笔者认为,正牙后肌肉、脂肪的萎缩应该是首要原因——尤其是考虑到有些患者在正牙3-4月即出现明显的“牙套脸”。


正牙期间,由于牙齿移位、疼痛等原因,食物硬度下降,咀嚼运动减弱,顺理成章导致咀嚼肌的萎缩。


负责上提下颌骨的主要咀嚼肌是颞肌咬肌





如图所示,颞肌萎缩的直接后果就是“太阳穴变凹”。




咬肌萎缩呢?其结果恰恰是很多女性朋友梦寐以求的——脸变小——准确的说,下颌角变柔和。



也就是说,上帝是公平的,通过正牙让你咬肌萎缩瘦脸的同时,有可能也会让你颞肌萎缩太阳穴变凹。


但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得当,正牙提升颜值的一面效果是明显的。


拔牙矫治,内收前牙,嘴唇变直,侧貌改善



同时,咬肌萎缩,脸变小(注意看眼睛宽度,图片没有压缩)。而且,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牙套脸”



其实,“瘦脸针”也是同样的原理——通过麻痹咬肌使其缩小。



有妹纸在想,岂不是正牙就可以当“瘦脸针”了?事实上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效果因人而异。


那么,“牙套脸”的颊部凹陷是否也与肌肉萎缩有关呢?完全可能。比如颊部参与咀嚼或表情(笑容)的颊肌颧大肌等,都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



另一方面,肌肉萎缩后,也会伴随脂肪的减少。比如“苹果肌”、颊脂垫的萎缩,会直接造成颊部丰满度下降。


图中三角所示为“苹果肌”位置



对于颊部原本丰满(如“婴儿肥”)的患者,这些脂肪的丢失其实是好事,会令颊部轮廓更分明——笔者一直都在考虑是否要手术去除颊脂垫以变得更有型。




还有一点,正牙中“垂直向高度增加”,是否也是“牙套脸”的原因之一呢?


有些大夫认为,垂直向高度增加,必然造成颊部软组织被拉长,从而发生凹陷。因此,强调通过垂直向控制预防“牙套脸”。


笔者认为,垂直向控制当然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需要的。但正牙后一般垂直向高度增加有限,不会是颊部变凹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也解释不了太阳穴变凹等其它改变。


下面这个深覆合病例,矫治后咬合打开,垂直向高度必然增加,但面颊部反而较正牙前更丰满、更显年轻。






当然,垂直向高度增加这一因素对“牙套脸”的影响也不能完全排除。


“牙套脸”如何防治?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牙套脸”主要源于肌肉和脂肪的减少,便应该意识到它本身是一种增龄性变化。20岁之后,即使没有正牙,面部脂肪也会逐渐减少。而如果你在20岁以下,那几乎不用担心“牙套脸”,因为此时你脸上的“婴儿肥”足够对抗。


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正牙,减肥、消瘦也会发生类似“牙套脸”的面部变化。但如果你本身是个可爱的胖子,还用担心“牙套脸”吗?


那么,唯一应该担心“牙套脸”的人群只剩下:20岁以上、偏瘦、本身颧骨较高或太阳穴较凹。而即使是这些朋友,也没必要将“牙套脸”视为洪水猛兽。毕竟,虽然正牙后颊部丰满度下降普遍存在,但绝大多数程度轻微,不易察觉,有些甚至反而对美观有利(如改善婴儿肥)。真正因为明显“牙套脸”影响美观的发生率其实非常低,据粗略统计,在我的成年女性患者中不到5%,属于“小概率事件”。


当然,也应正视并接受“牙套脸”这一潜在风险,毕竟成人正畸有些副效应是很难完全避免的。但无论如何,只要治疗得当,正牙的综合效果通常仍是利大于弊。


如何防治“牙套脸”?


首先,既然肌肉萎缩是主要原因,正牙期间便应吃正常的食物而非只选软食,可以多嚼口香糖或是“咬胶棒”(只要关节正常)。当然,这也要求正畸大夫施力轻柔,减少患者疼痛。只有不痛,才可能正常咀嚼。另外,多做一些面部表情肌的训练,如笑容练习,或是采用有些牙友发明的“牙套操”,应该都能减少面部肌肉萎缩。


其次,既然脂肪丢失也是主要原因,理所当然应增加脂肪摄入,保持正常体重。


最后,在正牙结束后,恢复了正常的咀嚼和表情,一段时间后“牙套脸”可能会有所恢复。同时,还可以通过面部注射改善。即使是从没正牙的人,若发生类似“牙套脸”的增龄性改变,也可通过注射保持面部年轻化。


成年女性正畸后“牙套脸”经面部注射改善



总之,“牙套脸”真实存在,但并不可怕,甚至可以说有利有弊,而且有相应的防治措施。因此,不要让“牙套脸”成为阻碍你接受正畸治疗的阴影!




感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医疗美容科郑玮博士提供相关病例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脸型瘦颧骨高容易出现“牙套脸”
“牙套脸”和正畸到底啥关系?这些研究告诉你真相
一根手指测美丑,长得漂亮的人都试过了!你敢试试吗?
尹星博士谈正畸——唇腭裂患者的牙颌发育特征
本想戴牙套瘦脸,结果瘦成了「牙套脸」?
你的牙齿真不用矫正?看完这些再说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