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对露营的一些思考

今年精致露营很火。

ps-红薯给下的定语,精致露营…

了解过去的朋友会知道,订单来了的前身是易露营;2014、15年吧,算的上国内相对较早的一站式露营预定平台,可以支持非标营地的线上预定以及租帐篷、租房车等等。

没扛住,16年去做了订单来了,17年易露营转型去做了团建来了。

有这么段经历,心理总有些底;总之要比一众帐篷都没搭过的兄弟 讲的道理更贴近实际一些。

   最近有在跟蛮多朋友有在交流,露营这事儿能不能做,能做到多大。

有渠道端的,要么不想被超车、要么不想错过布局的机会;有商家侧的,有吃鱼的、有观望的,总之也是不想错过这阵距离自己如此之近的风口;有媒体端的,有流量、有生意,单子多多益善;有装备厂家,款付的慢一丢丢,未必能拿的到货。

先站商家视角来看,我把大伙常会问的问题,整理了下无非这几类。

1、精致露营类项目,投资低、筹建快,现在该不该上这辆车?

2、客群与乡村度假民宿的客群有一定重叠度,那么城市近郊度假类供给快速提升,是否会影响到民宿类商家生意经营?

3、受短期优质供给相对稀缺,Ugc平台持续高热影响,露营类产品的售价要远高于同等投入的其他住宿项目,三两千块一晚去亲近自然,是否是常态?合理定价应该是什么水平?

4、往远了看,出境开放,这生意会不会受影响?

5、订单从哪里来?

6、做露营地,生意天花板有多高?

7、当下以及未来,对露营的政策怎么看?

经验有限,简单表达下观点,大伙有兴趣的可以做下参考。

1、存量小、增量快,鱼龙混杂难辨优劣

5、6年前易露营上架的露营地,野营地以及山庄、农家乐居多,更多是以满足户外爱好者的亲近自然、野外露营的功能需求。出行成本低,烧烤+露营,200块/人。帐篷选择相对简约,帐篷、睡袋、防潮垫,迪卡侬居多、好一点用黑鹿的。当时华东地区的露营地项目,少说能有两三百家;另外,全国范围内已建成、在营业的房车营地也就一百出头。

前一阵,我很意外。这波火起来的商家,跟前些年认知里的露营地没有半毛钱关系。有个小半年时间,再看小红薯、马蜂窝,却能寻觅到非常多前些年不温不火,这两天改头换面的项目了。

照这么看,保守点算,可以自诩为精致露营的项目,国内起码有三两千家。1/3 野营地换汤不换药,换了下露营装备、宣传渠道;1/3 农家乐小范围升级,同一款天幕、同一个“行军壶”;1/3 全新打造,新生意人、新经营理念,这批老板甚至以前没露过营。

三两千家是啥概念,一年行业Gmv 3-5个亿。对于大平台来讲,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与之对应的,乡村度假民宿保守点有8万家+,200万间夜;城市民宿有250万间夜。

不过增速确实快。三两千家,起码有2/3是21年窜出来的,不过多半是由山庄、农庄、农家乐、素拓基地乔装打扮。

对于新事物,让消费者获得满足感通常不怎么难。所以对于多数露营地来讲,做的也是一次性的生意。

2、需求爆发、别指望复购,早入局可抢行业认知

倘若单纯看露营地,当做个生意来做,现在入局时间刚刚好。能吃到个不受疫情影响的旺季,快的话三个月、慢的话半年能把成本收回来。

消费者侧的需求爆发。然当前政策宽松,供给侧门槛低、增长快。同时,露营也可以作为纯C行为,买顶帐篷找些公园也能尝鲜。产品质量扛不住的项目,也只能吃一小阵热度。

从大热荒野拿到融资后,每次提到露营,总绕不开这个品牌。可一个赛道上,只有一家拿到钱,并不是什么好事。热度没共振,早晚要消停。对于先入局的项目,仍然拥有抢夺行业认知的机会。

对于此前经营民宿的老板,与其另起炉灶,新做个品牌参与露营生意;不如现在项目附近找空地,搭俩帐篷尝尝鲜。既可以吃到露营场景宣发的流量红利,又低成本扩充了客房量,且没有增长额外的运营成本。

3、受众有偏差,存量小,对民宿影响不大

这个阶段的露营项目,存量小。且仍有不少露营项目的主要的订单来源是旅行社,或者高校学生的春秋游。

4、优质供给稀缺,成本结构有别,贵有贵的道理

相对正规的精致露营产品卖的贵点,有当下的原因;一来产品有一定稀缺性、二来 会存在一价全包的可能性、三来 露营装备损耗超预期。露营帐篷的损耗,这个与民宿、酒店的确有差别。日晒的,一顶帐篷能用半年够可以了。

投多少成本,成多大气候。建营地又不是搞光刻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并不会长于一个春秋。

5、出境开放,日子该怎么过怎么过

民航局1月7日发的报告,有讲 2023-2025年开放国门。取个中间值的话,还有2年时间。

这两年时间,倘若您的项目规模起来了,十有八九,您的品牌足以在露营圈里站的住脚了。消费者的习惯一旦养成,无关乎国门开放与否,总会有生意。Hicamp的估值快速增长,跟疫情、跟谁家关国门影响真不大。

倘若是个单体项目,那也更不用操心了,不差咱十几个、几十个营位。

没有疫情影响、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大伙生意最好的保障。

6、散装流量,各凭本事,普适性差、运营门槛高

小红书带动了精致露营的兴起,平台也给予了品类高规格的支持;然小红书现阶段的交易认知、成交闭环尚不足以支撑露营地商家的订单获取。Ugc平台的运营门槛,仍要高于传统的Ota平台;露营地玩家可以玩明白小红书、抖音的少之又少。在新媒体平台上,要持续拿到订单并不是件容易事。

另外,有种草平台,但拔草路径太单一。

蛮多消费者在抖音、红薯种草后,会选择到交易认知更强的携程、飞猪、美团下订单,可当下几家Ota在露营这一相对小众领域投入的力度并不高。

这就跟公司里定目标一样,当任何一个部门都只是把某个任务作为顺手可以做做的事儿,这事儿铁定玩不转。露营之于诸多平台,看起来状况差不多。

当然不排除,供给进一步增长后,会有大平台对露营另眼相看。

散装流量,也给了先入局者,更长建立品牌壁垒的时间。在增长路径并不是很清楚的境况下,可以手握流量密码,对于单体品牌是好事儿,对于行业并不是什么好事。

没有更为普适的经营阵地,露营类产品很难从单点火爆过度到普遍意义上的行业繁荣。

7、露营景区化,十有八九

现阶段,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前一阵问了一圈,做营地拿到特行证的只碰到一家,其露营项目都落在景区内的。

倘若站普通消费者视角,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户外露营装备市场,2C的销量也远远大于2B的销量,看牧高笛的股价也知道。红薯的初衷自然不是行业里有多少成功的露营地,露营却可以成为消费者品质生活的组成部分。

露营的热潮会“卷”民宿老板们,一点都不奇怪。收益快,投资回报周期更短;门槛低,单营位5-10万,要远低于单客房30-100万的投入;服务上甚至还有优势,做惯了民宿服务的 拿捏露营用户也轻车熟路。

往远了看,倘若露营这个行业拼杀到最后,一定有不少做民宿出身的老板可以站住脚。现阶段,大伙做不是“野”的生意,做的只是个“享受”的生意。玩到哪,家在哪,Camp Anywhere,可拆卸式帐篷生意,在消费者“露营”认知觉醒的时候,去耍户外好了。吃喝拉撒方便,服务周到,睡的舒服,非标住宿轻度假的生意,会融入到大住宿 小而美迭代的潮流中持续向前。 

最后。

这两年民宿生意确实不好,前一阵做行业报告的时候,心还挺凉的。行业均值二十几的入住率有八成的老板去年都亏钱了,又回到了看天吃饭的年代,期待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祝各位老板,虎年大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宿之后,住酒店不如“打地铺”?
个人如何开出第一个民宿
为什么OTA平台订单一般,但这些客栈的入住率却火的不得了
青旅和民宿:谁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被露营盖过风头?2022年民宿生意不“香”了
【电融宝】“订单来了”一年完成两轮近7000万元融资 有赞为战略投资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