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 | 现代人的周末乌托邦——城市露营
以前,人们燃起篝火、支起帐篷,只为抱团取暖,生存在荒野中,
现在,我们身处城市、择地扎营,只为融入自然,释放自由天性。

户外运动就像一根弹力十足的纽带,一端是日常生活中按部就班的轨迹,另一端则连接着我们内心深处偶尔按捺不住的狂野。


为自由,重返山川湖海,露营成了许多人贴近自然的选择。

一个晴空,一片草地,一顶帐篷,用篝火做饭,与好友围坐说笑,正如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周末晒图,露营正在成为一种潮流的户外休闲方式。而实际上,一个多世纪以前,现代露营活动开始悄然萌芽。


不同于早期露营主要满足人类在荒野中生存的诉求,现代露营往往以家人为单位,以休闲度假为目的。

1870年《纽约时报》中写道:“因工作疲惫和家庭琐事受累的成千上万男女需要夏天离开一段时间,人们需要的是户外空气,需要的是环境、职业以及活动的改变。”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人们被枯燥的工作与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搭帐篷露营逐渐演变成一种时尚的度假方式。


20世纪初,现代休闲露营创始人Thomas Hiram Holding编写了第一本专业露营书籍——《露营者手册》,正式宣告了露营进入了休闲露营的新时代。

在城市钢筋水泥的背景下,这本书激发了人们对自由自在露营生活的向往,掀起了全球范围的露营热潮。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也成了现代露营的新时代定义。


而随着民用汽车开始在欧美普及,露营变得更加方便。人们携家带友,开车抵达距离城市不远却风景怡人的目的地,在帐篷里聊天、打牌,体验生火做饭的乐趣,一起进行徒步、登山、钓鱼、划船等活动。


尤其是到了二战结束以后,经济的逐步繁荣让露营文化进一步在发达国家盛行。人们通过这种方式,享受与亲人朋友相处的宝贵时光,也缓解战争带来的精神负担。

20世纪60年代之后,帐篷愈加畅销,露营产品也越发丰富起来。能快速搭建的帐篷、背包可携带的轻量帐篷、时髦的彩色框架帐篷、车载帐篷……五花八门的帐篷种类,还有各式各样的露营工具和配件,满足着人们对露营的个性化需求。


再说到亚洲的露营文化,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期的日本。

当时,经由基督教青年会、美国童军组织等国际青少年组织的传播,露营文化由欧美地区传入日本。

历经数十年的沉淀与发展,露营文化在日本逐渐形成本国风格与特色。以学校为主体的露营活动风靡全国,民间团体与行政机构也开始积极推行露营文化,高规格露营地与户外用品店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在追求生活细节的日本,露营粗犷的属性被进一步减弱,逐渐成为精致、小资的代名词。自然原始的环境、现代文明的家具,共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休闲氛围。

而这,也是现在国内流行的“精致露营”的蓝本。


在2020年以前,中国的露营还停留较为“野性”的阶段,是徒步登山爱好者在野外过夜的无奈选择,露营体验也与“虐”和“不舒服”紧密联系。

直到疫情发生之后,越来越多人开始探索既不必远行又能满足亲近自然需求的新的出行模式。从“搬家式野餐”发展到“搬家式露营”,一年多的时间,人们逐渐找到了心仪的方式——精致露营。


与传统露营不同,精致露营更强调舒适程度和美学情调。

来到城市的边缘,寻一片山间的草地、湖边的树林、或是海边的沙滩、星空下的荒漠。


先搭起具有设计感的帐篷和天幕,然后摆上木质桌椅、便携烤炉、陶瓷餐盘、格纹桌布,挂上波西米亚风格的手工挂毯,再放几个文艺气息十足的靠垫。夜幕降临,复古的煤油灯和温暖的灯串渐次亮起,成为黑暗中的明亮点缀。

在短暂的周末时光,亲手为自己打造一个梦想中的乌托邦,尽情享受自由游走在现代便利和自然野趣之间那种暧昧又奇妙的感觉。



百余年间,露营这项活动从未衰败。小小的帐篷,承载着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渴望,也撑起了我们对美好生活始终不变的向往。

一场说走就走的自在露营,你心动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露营风”能刮多远
美国人到底有多爱露营?带你走进美国的房车露营文化
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休闲体育的共通性
野餐、自驾、户外、房车…哪个露营方式最酷?
我的民乐园广场
休闲文化产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