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韶关日报数字报

  引语

  每到饭点,81岁的杨淑威就会走出家门,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到曲仁园社区79栋一层铺面,路上遇到不少同行的“老伙计”,他都会热情地挥手打招呼,三三两两的老人不约而同去往的正是浈江区曲仁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长者饭堂。  

  “今天的菜不错,都是我喜欢的。”杨淑威是典型的独居老人,不方便下厨的他在饭堂去年9月运营伊始,就过来用餐,算得上是饭堂的“忠实粉丝”。“饭堂的饭菜合口味、划算,卫生条件也好,解决了我们老人的三餐问题,可以说我们是享受到新时代的福利啊!”他由衷说道。  

  由于长者体弱、行动不便等原因,导致买菜难、食材搭配难、均衡营养难,“长者饭堂”因此应运而生,这是近年来我市兴起的一种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的创新举措。长者饭堂主要是为纯老、独居、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兜底,也为了引导独居、空巢、孤寡老人走出家门交流,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能安享“舌尖上的幸福”。

  政府主导“搭起灶台锅”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越发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先来看一组数据,早在2012年底,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另据2018年12月底统计显示,我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536194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6%。其中,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约128511人,占老年人口的23.9%,高龄、失能老人照料需求日益增大。  

  要“炒好”这一道惠及老年群体的“菜”,首先还得搭建起好的“灶台锅”。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整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积极规划建立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使居家生活的老年人得到养老服务的广泛支持。2016年到2018年期间,全市安排市级福彩公益金1100万元,在浈江区、武江区的10个街道(镇)各建立了一个街(镇)一级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  

  去年至今,我市共投入资金591万元在有条件的社区开展长者饭堂试点工作。长者饭堂主要为社区内年满60周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午、晚两餐,并根据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原则,对五保户、低保、贫困户、孤寡老人和健康有需要的老人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同时为部分失能、高龄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目前,浈江区曲仁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浈江区风采街环园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曲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3个长者饭堂试点已投入运营,武江区新华街道长者饭堂正在建设中。  

  “对于每个长者饭堂试点,市民政局安排财政资金36万元。其中,18万元用于配置厨房设施设备,18万元作为运营经费,主要用于老人用餐补贴和购买社工服务补贴等,具体的用餐补贴标准是供应午、晚两餐(餐费标准为10元),特困、低保和80岁(含80岁)老人每餐补助4元,其他老人每餐补助2元。”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科科长徐湘田介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我市将再从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压减出1000多万元资金重点用于长者饭堂、儿童托管中心等民生项目建设,以便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今年5月调研时也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长者饭堂项目建设,把这件好事办好办实,把好食品安全关,让他们吃得放心,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安度幸福晚年。

  试行期间老人食无忧

  那么长者饭堂伙食如何?收费如何?环境如何?实际运营情况又如何?记者带着疑问进行了实地走访。  

  中午11时许,浈江区曲仁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飘出阵阵饭菜香,老人廖应泉用环保袋提着三个饭盒,早早就来到曲仁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廖叔,中午好啊!今天又这么早过来啊?”他刚一进门,饭堂社工邹凤莲就爽声打起了招呼。  

  “是啊,家里那位等着我打饭回去呢。”廖应泉笑着回应。  

  社工告诉记者,由于廖叔的老伴长期生病卧床,他又不擅长下厨,长者饭堂从去年9月试运营以来,他就一直过来打饭解决两口子的三餐。  

  过了一会儿,前来就餐的老人陆陆续续把面积不大的长者饭堂坐满了。据了解,在此就餐的主要都是曲仁园小区的老住户,今年77岁的周月娣是一位独居在此的老人,女儿、女婿都在外地,她在长者饭堂就餐已经三个月了。周月娣一边吃饭,一边和同桌的长者聊着天,“我现在腰不太好,买菜做饭比较辛苦,所以我就想着过来饭堂试试,这饭菜适合老年人口味,选择又多,每天还有汤,你看这几个月我在这里都吃胖了呢!”周月娣打趣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惹得同桌的长者也乐开了怀。  

  步入后厨,记者留意到在打饭窗口贴着一张张便条贴,上面写着:“李元静老人用餐前要提醒吃降糖药”“刘慧芳老人忌豆腐、萝卜、芥菜”“黄玉成老人牙齿不好,饭要烂一点”……这些细节都是饭堂工作人员们用心用情服务好老年人群体的真实写照。  

  每天中午11时40分左右,曲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的长者饭堂就陆陆续续迎来了许多老人家排队取餐,长者饭堂内设有开放式的厨房(含配餐间)、样式齐全的餐具、大容量的冰箱及消毒碗柜,宽敞的饭堂以大圆桌为主,可容纳60名老年人同时就餐。据该中心主任邹斌介绍,饭堂每天均有50多人(次)用餐,有时高峰期有近80人(次)用餐,超过饭堂现在的可容纳量,其中空巢、独居的老人较多,最高龄的长者已经90岁。  

  记者见到,在饭堂的墙壁上挂着“长者配餐中心菜单”——周一:肉末茄子、五花肉焖黄豆、蒜肉炒大白菜、虫草花肉丝汤;周二:炒三丁、冬菇蒸鸡、蒜蓉包菜、番茄鸡蛋汤……逢周一至五(节假日除外)饭堂都会提供荤素搭配的三菜一汤,只向60岁以上老年人收取5元/餐的低偿费用。长者们还可以通过前台登记报餐、电话订餐、微信群内报餐、办理用餐卡等4种形式预订午餐。  

  “长者饭堂实惠方便,我还在这里结交了许多朋友,吃完中午饭大家可以在这里下棋聊天开展活动,感觉心情好了很多。”说起长者饭堂,正在饭堂用餐的徐红峰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走访中记者也发现,老年人选择“长者饭堂”,除了食物更符合老人特点,心理需求的满足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长者饭堂运营之“惑”

  和很多新鲜事物一样,长者饭堂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一帆风顺”的。在近一年多的试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困难,概括起来,主要在于资金、人力、场地、接受度四个方面。  

  诚如老人们口中的夸奖:政府关心我们,给了补贴,才5元一餐的价格,在外面成本都不够。  

  邹斌向记者坦言,目前运营长者饭堂确实是个“亏本买卖”,她当场算了一笔账:1至6月的菜钱支出39429.21元,人工支出37831.2元,水电费2900元,而饭堂收入仅为32690元。该饭堂的每一笔运营费用,工作人员都得思忖再三,精打细算,这也是曲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目前每天只供应一顿午餐的原因。  

  “经常有老人问我们什么时候加开晚餐、加开周末餐,这是对我们饭堂的肯定,但也是一个挑战,至少单靠目前的资金是不足以支撑加餐的,不过我们会尽可能想办法满足长者们的需求。”邹斌说道。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曲仁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最开始运营也就2、3个老人来吃饭,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老人?该中心主任陈文洁想到了“办理午餐、晚餐月卡,就免费送早餐”的招数,那么早餐费用从哪来?她把记者领到了饭堂正门的公示栏,上面不仅写着免费早餐支出明细,旁边还附上了捐助人名单:热心人士捐助1万元;上海华侨基金会捐助5600多元;还有以个人名义捐款的。“资金紧张,志愿者们就想办法去凑,努力给长者们谋福利吧。”陈文洁解释道。  

  在运营资金有限的前提下,饭堂工作人员只能是“精简再精简”,一个主厨,两个帮手,基本就是长者饭堂的“标配”,这些工作人员可能还身兼营养师、洗碗工、送餐员等多项工作。68岁的肖菊红是曲仁园长者饭堂的食客,同时也是饭堂义工,负责给大家准备早餐。“我是今年1月开始到饭堂吃饭,5月开始做义工,主要是看到工作人员确实很辛苦,另外也想着能够发挥一下余热,我很乐意替他们分担,一起干活还是很充实、很开心的,希望大家一起把长者饭堂越办越好。”  

  在采访中,徐湘田告诉记者,目前长者饭堂的场地选择也是一个难题,面积要足够宽敞、属于国有资产、周围居住的老年人群体较多,三者缺一不可,而且最好是在1楼方便老年人群体出入。“另外,老年人用餐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譬如老人家在往来就餐路途中会不会遇上什么事情?老人是否有要忌口的饭菜?发生意外如何进行应急处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加强监管和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的地方。”  

  他还指出,不少长者心里可能还有顾虑——觉得去饭堂吃饭会被别人认为是子女不孝顺,有些长者认为自己在家做饭更省钱等等,类似这样的想法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老人家对长者饭堂的接受程度。  

  对此,民政部门将继续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微信等渠道加大宣传,在媒体上公开公布长者饭堂和配餐点的分布地点和申请途径,通过村居委、社工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居家服务、上门探访、志愿服务等契机宣传推广长者饭堂,提高知晓率。

  “中心厨房+配餐点”模式未来可期

  目前试运行的3间长者饭堂为我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可谓作出了有益探索,也给了我市民政部门开展下一步工作打了“强心针”。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下半年到2020年,我市将在继续做好现有的长者饭堂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浈江区和武江区各引入一家成熟的、有经验、有资质的餐饮企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贴)方式,建立“中心厨房+配餐点”模式的长者饭堂试点。市区原有10个街(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再新建4个长者饭堂配餐点,逐步在这14个长者饭堂开展配餐送餐服务,为有配餐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集中用餐服务。  

  同时,我市还将以简约、温馨为原则,融合韶关文化元素,统一长者饭堂的名称、标识及装修风格。建立覆盖食品生产、配送等各环节的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监管制度,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坚决筑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预计到2020年底,我市在市辖3区(武江区、浈江区和曲江区)将形成布局合理、满足需求、功能完善、精准高效、共建共享的“城区10-15分钟”助餐配餐服务网络,助餐配餐服务知晓率达到90%。基本实现市辖区中心城区老人都能享受到助餐配餐服务,助餐配餐服务与医养结合、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体娱乐等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叠加融合、协同发展的工作目标。

  记者手记 

  长者饭堂远不只“一日三餐”

  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事业的发展越发牵动着各界的心。  

  老年人的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食,说起来简单,但是,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却并非易事,尤其是在今天,更讲究怎么吃,吃的环境和氛围。纯老、独居、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做饭不容易,如果少了家庭的温情,就是山珍海味,吃起来恐怕也常常觉得寡然无味;而如果有人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就是粗茶淡饭,亦香甜可口。  

  长者饭堂,不仅能够在菜式的搭配上讲究,适合老年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里营造的同龄老人一起吃饭、聊天、休闲的环境和氛围,让老年人从彼此不熟到相互热络,成为搭伙吃饭的“饭友”,在茶余饭后畅谈,增加邻里感情,温暖了老年人的心,让他们少了点孤单,多了份温情。  

  难怪,接受采访的长者们都表示很喜欢到长者饭堂吃饭,也许他们最初真的是为了“饱腹”而来,最后却在这里收获了更加宝贵的东西——生活乐趣和温暖,希望能有更多这样有温度的长者饭堂出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史上最全“长者饭堂”名单出炉!392个助餐点等合条件老人来用餐
广州市今年将实施养老助餐配餐服务提升工程
奔走相告!这是广州为老年人准备的大礼包,户籍、非户籍都有!
每餐最高省3元!广州长者食堂拟实施就餐补贴
广州已建成285个长者饭堂:具体地址看这里!
广州老人福利与长者食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