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小故事——赤小豆

【故事】


北宋仁宗年间的一个春天,皇帝赵祯一日起床时觉得耳下两腮部发酸、隐隐作痛,用手一摸,感到有些肿胀,遂唤来御医。御医跪着给赵祯切脉后,又细细地察看了两腮,然后奏道:“陛下此证,名谓痄腮(腮腺炎),乃风湿病毒之邪,由口鼻而入所致。当以普济消毒饮内服,如意金黄散外敷,可保龙体安康。”

不料三天以后,赵祯病情恶化,恶寒发热,倦怠呕吐、两腮肿痛坚硬,张口困难。御医们慌了手脚,一个个走马灯似的为之诊治,然后研讨方剂,有的说:“陛下乃邪与气血相结,当服软坚消肿之剂。”有的说:“万岁系湿毒内袭,需用清热解毒之法”。

赵祯怒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尔等如此微疾都拿不定主意,反而越看越重,要你们何用?”御医个个面如土钯,浑身筛糠,跌跪在地,连说:“卑职死罪”。

不久,一张皇榜飞出宫门:“凡能治愈皇上之疾者,必有重赏,”那京城之内,名医不下百余,然“伴君如伴虎”,又有谁敢去冒这个风险?一晃二日,京城有个姓傅的走方郎中,看到那张皇榜,他想:在京城近日生意清淡,无人问津,衣食无着,这皇帝既是痄腮之病,有何难哉?于是返回住处,取出赤豆若干,研成细末,以水调成糊状,美其名日“万应鲜凝膏”。然后去揭下皇榜,给皇帝敷上,一连三天,居然治好了痄腮。自此以后,傅郎中名闻京城,病人络绎不绝,应接不暇。

【概览】


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全国各地均产。

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起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

【性味】甘、酸,平。

【归经】归心、小肠经。

【用法用量】煎服,9~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功效】功能解毒排脓,利水消肿。适用于痈肿疮毒,肠痈腹痛,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

《金匮要略》赤小豆当归散,治狐惑脓成,脉数心烦,默默欲卧,目赤眦青,汗出能食。

《伤寒论》瓜蒂散,治胸有寒瘀,心中痞硬,气冲咽喉,以其涤胸中之湿淫也。

《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太阴病,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以其泻经络之湿邪也。

【用法用量】9~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奇的赤小豆,生活中的小惊奇
赤小豆是“心之谷”,能消除水肿
赤小豆治愈宋仁宗的腮腺炎
赤小豆及其治愈宋仁宗皇帝“痄腮”的传奇故事
红豆粉(专题介绍)
小儿“痄腮”赤小豆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