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心食物银行”需要社会认同

03-14 09:26

近日,福建首家“爱心食物银行”在厦门开业。“爱心食物银行”探索临期食品监管新模式,既能减少过期食品回收时耗费的人力物力,又能为有需要的人送去温暖。(3月13日《海西晨报》)

“爱心食物银行”并不是金融机构,而是搭建了一个多方互动的公益平台。在消费社会,那些临期食品并不受消费者待见;然而,临期食品并不是没有用的资源,而是没有放到合适的位置、找到合适的人。“爱心食物银行”通过公共部门、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实现了互利共赢。

守卫“舌尖上的安全”,防范过期食品进入市场,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过期食品回收、处理不仅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厂商的负担,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努力压缩生活成本成为一种生存理性;“爱心食物银行”能够让三方各取所需,从而找到了不同利益群体最大的“价值公约数”。

千姿百态的社会流动,改变了许多人的生存生态;不同的人们在市场中拥有不同的机会和待遇,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对于那些物质丰盈、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们来说,临期食品显然难以接受;而对于那些捉襟见肘的弱势群体而言,临期食品尽管在口味和品质上有所欠缺,却不影响正常的食用;如果能够得到免费馈赠,自然乐于接受。

“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曾说,“当下中国有很多社会问题,但我们不该只是抱怨或者指责,我们还可以行动起来,联合各界,寻找解决方法”。公益这种“柔软的力量”看似微弱,汇聚起来却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达到“柔软改变中国”的目标。“爱心食物银行”既破解了过期食品的市场监管问题,也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还能够切实地裨益弱势群体,让他们“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

初衷良善的“爱心食物银行”,也需要在细节上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在一个人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的风险社会,“爱心食物银行”也可能遭遇“钻空子”,将套取临期食品作为一种利益变现的手段。就此而言,做公益不仅需要善意和激情,也需要规则与技术,要在保障隐私的基础上防范有的人“借机揩油”。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传统道德和利益诉求的矛盾不可调和;实际上,传统道德并不完全排斥牟利,只不过追求的是一种“道义经济学”。对于企业而言,参与“爱心食物银行”表面上有损失,实际上却一举两得,既降低了过期食品回收与处理的成本,也赢得了好的口碑与声誉。当“道义经济学”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当越来越多的厂商参与进来,弱势群体才会得到这个世界更多的“温柔相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乐福成立食品银行
食品银行:分享剩食,减少浪费
铁马冰河W:唐朝律法对制售有毒食品者零容忍
看看世界各国如何监管过期食品(图)
4种食物过期后,大胆放心吃!
用过期食品和二手货办超省钱婚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