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他,和他们的自助图书馆

没有一艘船

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马

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

把人带向远方

静静地打开一本书吧

阅读这条路

最穷的人也能走


 ——艾米丽·迪金森(美)


书籍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早就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社区,每所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都唾手可及。
孩子拥有喜爱的书籍,日常有书相伴的时光,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但在城市的边缘,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城乡结合部,还有一些这样的家庭,书籍属于奢侈品的范畴,这些孩子大多跟随家庭住在距离城市核心区域三十四十公里开外的村庄,进城看书耗时费力,如果他们不用辗转大半天的时光进城,自己家里就拥有一个小小的自助图书馆,邀请同样喜爱阅读的小伙伴,一起进行图书借阅,开展读书分享会,这会是怎样的一种阅读体验呢?
请您跟随协作者一起来听一听她,他,和他们的自助图书馆的故事。

邂逅自助图书馆

阅读越快乐

小宇(化名),安徽籍流动儿童,12岁,妹妹小露(化名)7岁,爸爸和妈妈来南京打工已有十五年,一家居住在秦淮区银龙翠苑,周边是流动人口与拆迁安置居民混合的社区。周边没有地铁,没有书店,最大型的便民商场所坐落的苏果超市内,设有一个儿童书籍摊位,小宇很喜欢阅读,他说:“我们平时都去那里看书。”这便是周边社区儿童的书籍来源。

2016年秋季,那时小宇刚进入四年级,南京协作者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走进小宇家中。经过东南大学建筑系志愿者对小宇家的空间进行测量、绘图,完成书架定制后,小宇迫不及待地参与到南京协作者组织的图书上架、图书馆管理员实操技能培训等活动中来,小宇一家对这个面积不足5平米的小小图书馆充满了期待。

图书馆建成后,小宇便主动担任起了图书馆管理员,也更加喜爱阅读,不只因为可以看更多有趣的书籍,更是因为自助图书馆吸引了一批同样喜爱阅读的伙伴的到来,一起阅读和探讨,汲取知识的过程充满了更多的乐趣。他为这个小小图书馆取名“友谊图书馆”,希望能带动家附近更多的伙伴一起爱上阅读,一起成长。

图书馆管理是接力长跑

爱心阅读收获多


作为“友谊图书馆”的管理员,小宇说:“平时管理图书馆,要把图书的各种系分出来,摆整齐。每周还要定时打扫,做宣传。”三年走来,小宇及一家人将这小小的家庭图书馆搭建成了社区儿童互助交流、链接大学生社团等社会资源的爱心平台。

小宇喜爱阅读,但在阅读中分享快乐、传递爱心更让小宇觉得有意义。整理图书,阅读活动宣传,做好借阅登记……小宇对于图书管理工作,乐在其中。图书馆的书籍经常不久就被孩子们翻阅了多遍,所以常需要到南京协作者君子兰童缘公益图书馆进行更换,虽然要历经1个小时多的公交车程才能到童缘,但小宇总能合理安排周末时间,在爸爸妈妈的安全陪护,背上借书神器——两个大背包,将看过的书籍背回童缘换新书。

每个全家集体还书、借书的日子,背包被装得满满当当,沉甸甸,小宇总是充满了喜悦。他知道,这是一项爱心长跑,能量接力,知识的传播就从一本本图书开始!

每个周六,对小宇一家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南京邮电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如约到家里为周边流动儿童开展阅读主题课堂,历史人物、人文百科、思想启迪就在这小小的家庭图书馆里讨论着,碰撞着,也让图书馆在社区里宣传开来。

为了让更多伙伴加入阅读成长队伍中来,小宇说他会把厚厚的书籍带到班级进行宣传,邀请学校的伙伴来借阅图书,参加阅读活动。

在小宇一家的爱心行动中,“友谊图书馆”的阅读氛围从社区拓展到学校,读者多了起来,小宇传递着知识的接力棒,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就感。

在南京协作者开展的社区阅读推广活动中,策划组织活动的幕后力量不只有专业社工、大学生自愿者,图书管理员小宇和妈妈也是主力。小宇将自家的桌子、椅子都搬到了附近的居民广场,为这次活动开展提供了后勤保障,同时积极的向现场参观的儿童、居民积极答疑,并鼓励他们常去家里的自助图书馆借书。

2018年99公益日,为了动员更多伙伴加入公益队伍,小宇带领银龙翠苑社区儿童开展了“公益阅读在行动”社区阅读推广活动,小宇在现场分享了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吸引了不少社区周边爱阅读、重教育的儿童与家庭参与进来。

“我以前参加南京协作者的许多公益活动,也来过金陵图书馆做图书志愿者,我希望参与到公益阅读行动,让更多人从书籍中获得力量……”如今小宇已经六年级,三年下来在管理自助图书馆方面积累了经验,也在南京协作者陪伴下以多元的方式参与公益,原来内向不善表达的小宇也变得更加勇敢、主动。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对管理员儿童的健全人格发展、公益理念和能力培育带来了巨大改变。

小宇妈妈看到孩子的成长,也很开心,“自己的孩子参加这些公益活动能够得到锻炼,也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这种爱传播给别的孩子。”

书籍能给人以巨大的精神慰藉。在缺乏阅读资源的边缘流动人口社区,协作者培育流动儿童及家庭成为图书馆的核心力量,发掘社区自身力量,让小图书馆活络社区居民,互助交流、支持前行!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自助图书馆落地,也有更多让小宇一样的孩子成长自强!

小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图书馆


小然(化名)山东籍流动儿童,11岁。父亲因为疾病不能工作在菏泽老家养病,一家人靠母亲一个人上班来维持生活。小然最珍爱的宝贝是一个“晕车贴”,说起来这里面有个温暖的故事。2018年7月小然参加了协作者公益夏令营,在这次难忘的旅程中,然然最害怕的是坐大巴车,她晕车。“协作者的姐姐知道了我的情况后,特意给我准备了一包晕车贴,我特别感动,回来我就把没用完的晕车贴保存起来,我很感谢这位姐姐”……一次贴心的照料,成为小然2018年的最美记忆,也让她成为协作者的小粉丝,她说:“我希望可以成为协作者姐姐那样有力量的人,长大以后能去帮助其他人”。

虽然母亲因为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带小然参加协作者服务,但通过交流活动尤其是夏令营这样的集体活动,积极、阳光的小然经常仔细观察社会工作者带服务时的工作方法、分享心情的语言,团结协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渐渐在这个孩子心里扎下根来。最终经过评估,社会工作者在和小然、小然家人讨论后,决定在小然家中建立一座新的“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

8月24日,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协作者与企业志愿者代表走进小然家中,开展流动书桌助学走访,陪伴小然度过了美好的一天。交谈中协作者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了小然自己在“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建设中的想法和接下来的筹备计划。

对于图书馆建设,小然说,“我肯定会去村子里征求其他小伙伴的意见,因为这个图书馆不是我一个人的图书馆。”而在走访结束后的当天晚上,小然就给社会工作者发来一张图片,上面是小然记录的自己已经完成的对四个小伙伴的细致走访。

记录中不仅有小伙伴的姓名、性别、年龄这些基本信息,还有他们喜欢的书籍类型与阅读频率。潜移默化中,小然已经掌握了一些社工姐姐们的基本工作手法。细心的小然发现身边的小伙伴每个月阅读的书籍不会超过5本,有的小伙伴甚至一本也完不成。因为阅读资源有限,孩子们喜欢的书籍大多是“暗黑漫画”“恐怖故事”这些书籍。小然说:“在学校里都是传着书看,大家看的都是这些,有的书我觉得有点恐怖,我希望图书馆里有一些积极的书籍;比如我喜欢写作文,希望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写的作文就会更好”。

小然的妈妈不认字,有一回把喜欢写作文的小然写的一篇文章直接给丢弃了。小然说:“我不怨妈妈,在那之后妈妈扔我的东西都会和我商量下。她知道不认字不学文化不行,所以支持我在家里建一个自助图书馆,看更多书,学习更多知识”。

为了支持小然筹备自助图书馆,社会工作者8月29日再次来到小然家里,和小然一起走进社区,在小伙伴玩耍比较多的社区广场召集社区儿童,围绕“自助图书馆运营规范”与“社区开放日图书借阅活动注意事项”两个主题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从人员召集,到分组讨论,在社会工作者的鼓励下,她越来越来放松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不仅分享自己的观点,还根据有意愿参与图书馆建设的伙伴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工。

在村子里活动广场上参加这次自助图书馆建设的讨论中,不仅流动儿童,本地儿童也加入了进来。小磊今年12岁,是一个北京籍的男孩,高高大大的他说:“我们平时经常在一起玩,这儿附近没有能读书的地方,我可以把家里的书带出来给大家看,像搬书这种‘力气活儿’我能多出力”。小磊的话引起大家的共鸣,纷纷表示“我能把我的玩具带过来”,“我家可以贡献凳子,要不要桌子,我跟我妈商量商量”。看着小伙伴们的激烈讨论,小然说:“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汇总起来,反馈给协作者的姐姐”。

在孩子们可爱的小脸上,对要在小然家里建立这样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充满了喜悦与期待,期待这个小小图书馆能成为社区儿童互助融合的一个平台,成为儿童参与社区建设的载体。

一个从15本书到1600多本书的乡村图书馆

“哇,这本书好好看!我要借,我要借。”一位一年级的小姑娘看见一本《儿童剪纸大王》,高兴得一直嚷嚷着要借书。这里是位于江西省新余市马洪乡的江西协作者乡村留守儿童自助图书馆。

江西协作者的办公场地原来是一所乡里的幼儿园,2019年初江西协作者正式注册后把这里改造成了办公地,而这本剪纸书是在整理场地时收拾出来的15本书,就是当时是江西协作者留守儿童图书馆的全部藏书,其中包括上海一位爱心妈妈捐赠的10本书籍,以及协作者专家顾问曹保印老师捐赠的3本《小猪吃十彩》童话故事。孩子们翻看已经磨损严重的《唐诗》,每读到一首自己学过的诗,会很激动的和社会工作者说,“这个我们学过,我会。”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书可以阅读,社会工作者从村小图书室、村里农家书屋借了72本书籍。此外还有社会工作者收拾出来的34本幼儿园小朋友使用过的教学书,10本宝宝图画书。

社会工作者说:“这些书之所以没有放到书库里,是因为可读性不强,但乡村的孩子们一般除了课本外没有其他书,发现这些书,也都争着抢着借来看。一些画画书,上面已经描过很多次,但孩子依然很开心,认真的在上面涂色,描线。这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孩子们对书籍的强烈渴求,以及为孩子们准备一些更高质量书籍的迫切性。”

江西协作者的服务点集中在新余市马洪办事处下辖区域,辖区有一个村小、一个中心小学、一个幼儿园、一所初级中学,学生总数为660人,多是50岁以上的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女生活,平时爷爷奶奶到市区加工厂上班或在家里务农,兼顾照顾孩子。

“老师,你们这里没有书吗?”

“为什么这里没有书,我可以把我学习的书捐过来。”

这是参加江西协作者课业辅导服务的孩子,她希望在作业完成之后,有书可以看。而江西协作者适合这个年级段阅读的仅有《小猪吃十彩》等为数不多的几本书,刚拿出来时就被孩子们轮流借走了。

刚刚建立的江西协作者,还未有足够的资金为服务儿童购置书籍,但社会工作者一直在为孩子们的阅读梦做一些努力。

4月中旬,江西协作者积极联络当地农家书屋,并筹借到了一些童书。有了童书,社会工作者希望孩子们有一个适合的阅读环境,于是将幼儿园原有的一些桌椅清洗整理后,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简易图书馆。但图书资源很有限,农家书屋社会工作者已经跑了两次,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很少。简易图书馆里急需不同年龄段儿童阅读的图书。

江西协作者的愿望就是尽快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小型图书馆,里面有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阅读的优质图书,更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小小图书馆,让孩子可以从图书分类到上架借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社会工作者期待着这个小型图书馆由孩子们自主管理,辐射周边乡村,并以此为依托,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把图书资源流动到附近不同的村庄,服务更多的乡村留守儿童和村民。

2019年7月15日,协作者通过新媒体发布了江西协作者这个只有15本书的乡村图书馆的需求信息。

在很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江西协作者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赠图书,有爱心人士网上直接购置邮寄过来的童书,有爱心妈妈整理孩子看过的优质图书,有社区退休叔叔阿姨在社区募捐来的图书,15本书的图书馆迅速增容到了1643本书!2岁儿童小然的妈妈是其中一位捐赠人,她说:“看到这个只有15本的乡村图书馆的故事,看到孩子们对书的渴望,心里面沉甸甸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享受读书的乐趣。在网上给孩子们购买邮寄去了一套书籍,希望有一天他们们可以像书中的孩子那样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

这一箱箱的书陆续运到江西协作者时,孩子们欢呼雀跃!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书籍,让孩子们感到神奇和兴奋!孩子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有了这些书,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都愿意放下手机,关上电视三三两两结伴到江西协作者看书,孩子们喜欢听社会工作者讲述捐书人的故事,每个故事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并且拿起画笔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捐赠人绘制卡片,还一起讨论要制定图书借阅规则……

“有这么多书了,我同学借了一本书看,我也想借,这些书都很好看。”  

 “我第一次知道了儿童绘本,里面的插图真好看”。儿童小易兴奋地说。

“这些书装饰得真精美,里面的故事特别吸引人。”孩子们常常摩挲着新书的封面感叹。

书,真的为这群孩子打开了不一样的天地,村外边的世界有那么多的热心叔叔阿姨,书里有那么多神奇的人和事。看书之余,孩子们在一起分享、讨论,想象着自己的未来世界。这是多么幸福而美好的事情!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

书籍能给人以巨大的精神慰藉。在缺乏阅读资源的边缘流动人口社区,协作者培育流动儿童及家庭成为图书馆的核心力量,发掘社区自身力量,让小图书馆活络社区居民,互助交流、支持前行!

未来

我们期待更多的自助图书馆落地

让更多像文中小主人公一样的孩子

成长自强

我们邀请您成为

她,他,他们的超级英雄

让更多孩子成为改变社区的小领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六年,我们做了这些事,让孩子们的童年有书为伴,有梦可逐
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5479人次参与捐赠的“最美图书馆”有新动态了
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法兰克福市立儿童图书馆
如何买适合儿童阅读的书?
温馨的社区图书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