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血战士”赖嘉河,深圳市300次献O型血第一人

2020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当天,被称为“热血战士“的赖嘉河走进深圳市血液中心进行无偿献血,成为深圳市300次献O型血的第一人

从1998第一次无偿献血至今22年来,赖嘉河的无偿献血量已经高达12万毫升,相当于25个成年人全身的血液总量

在6月14世界献血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要向赖嘉河,以及和他一样参与无偿献血的志愿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世界因为有了他们的热血而更加温暖

↓↓↓

现年61岁的赖嘉河出生于广东河源一个医务人员家庭,从小就受父母亲医者仁心的影响,培养了他这一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1998年1月1日,赖嘉河第一次走上街头的献血车,经体检合格后献出了200毫升热血,开始了他定期献血奉献爱心的历程。同年,赖嘉河还协助深圳市血液中心设计、编印了深圳第一套无偿献血宣传画,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血液也是有限的,只有动员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才能挽救更多生命。

2004年,赖嘉河的母亲病重,医院几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在抢救的最后关头,医生为赖妈妈输了1200毫升鲜血,赖妈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赖嘉河永远忘不了妈妈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同时,献血救人的信念也在他的心里愈加坚定。

2005年,河源血库告急。当时,赖嘉河正担任深圳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宣传队队长,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马上组织了60名志愿者到河源进行无偿献血,为家乡的医院解除了燃眉之急。“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是赖嘉河经常说的一句话。每每看到某地的血库告急,他都会第一个站出来献血。

这些年来,除了广东省内其它各市,赖嘉河还到过北京、哈尔滨、青岛、杭州、南充等许多城市参加无偿献血,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其他城市的无偿献血事业,希望各大城市都能像深圳这样,无偿献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006年,赖嘉河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父亲去世后,遵照父亲的遗愿,赖嘉河在母亲的支持下捐献了父亲的角膜,移植给一位香港人和一位海南三亚的妇女,使他们重见光明。赖嘉河说:“父亲生前没有到过香港,死后能到香港看看,这对我家人也是莫大的安慰。”

也因此,赖嘉河成为深圳最早的一批填写身后捐献器官和遗体申请的市民之一。在赖嘉河的钱包里随身带着一张黄色器官捐献卡,上面有他的签名和女儿的联系电话,以备在遇到突发事件不幸离开人世时,红十字会能及时联系到他的家人,完成捐献的愿望。

2009年,赖嘉河被深圳市红十字会任命为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

22年的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让赖嘉河获得了无数荣誉,从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的全国“无偿献血金杯奖”到年度“中国好人”到 “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这些荣誉让人们谈到赖嘉河时总会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诸如“热血战士”、“献血状元”、“爱心大使”之类的美名。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赖嘉河总是很谦虚,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市民,我能做到的,每个人都能做到。”对他来说,献血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他的业余时间,大多花在捐血车、捐血站宣传无偿献血和器官捐献工作上。

22年的无偿献血,也让赖嘉河认识了一群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热心无偿献血的朋友。“虽然大家血型不同,但大家的心和我们的血都是炽热滚烫的,大家献出爱心,收获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

为了支持赖嘉河,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于2020年1月将赖嘉河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无偿献血宣传口号
首都献血刊文称赞光明网疫情期间多篇无偿献血报道反响良好
坚持21年,她用最后一次献血庆祝60岁生日
无偿献血倡议书
改变自己(此文无价)
献血口号大全(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