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疫情过后如何进行心理问题干预?北大心理学家为你支招

开 栏 语

新冠肺炎疫情下,怎样做好心理疗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联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组织的10位心理学家,共同推出抗疫心理疏导专题《疗愈心理课》。“文明武威”微信公众号从即日起将连续转载,敬请关注。

  


今天借助我们的音频课希望与大家探讨一下,在新冠疫情后,我们的大众、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群体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
首先,在这种公共健康危机或者我们叫它集体灾难过后高发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睡眠障碍、强迫类障碍,比如说过度清洁,以及生活转变适应不良引起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那么如果有人亲历了亲友的去世,还可能会有哀伤的问题。那么如何判断疫情过后我们的心理反应是否已经严重到我们可以称之为问题或者紊乱的层面?大家可以从两点来判断。那么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一些异常的,过度的负性情绪,想法和行为时,首先您可以问一下自己,您是否觉得您的痛苦程度已经超越了你的承受极限,这是第一点。那么第二点,如果你或者你周边的人认为您的这些反应已经影响到了你回归正常的生活,妨碍了你的社会功能,使你无法正常的进行工作、娱乐、生活,那么这个时候您可能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了。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与集体灾难,公共健康危机最相关的心理障碍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简称PTSD。当年汶川地震过后,PTSD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那么根据诊断标准,第一点就是需要经历过创伤。所谓创伤。在这里希望大家了解,并不是所有的负面事件都是创伤。创伤的定义是亲历或者目睹了对生命产生威胁的事件,例如自然灾害、暴力、车祸、战争等等,这些经历会对我们的生命产生直接的威胁。那么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这些事件,但是目睹了亲人、朋友的类似创伤经历,及你目睹了他人生命受到威胁的事件,其也符合创伤的标准。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在此次疫情中的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可能是疫情结束后患发PTSD的高危人群。总体来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根据创伤事件的性质以及个体在创伤中的暴露程度,以及测量时间的不同,可以在2%-30%左右。可见,大部分人在经历过创伤事件之后,是可以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会发展为PTSD。随着现代信息网络与社交媒体的发达,在此次疫情中,很多人通过电视节目或者新闻网络,社交平台等等看到了一些与疫情伤亡相关的内容,也会出现类似PTSD的反应。在疫情还未结束的时刻,这样的一些症状叫做替代性创伤,即你没有亲历创伤,也没有亲眼看到亲历创伤的人。但是因为你从图片新闻中看到了他们的经历,间接地看到了他们的经历。如此生动像在你面前一样,你自己也感同身受,也可能会产生类似PTSD的症状。所以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替代性创伤以及在疫情结束后发展为替代性、慢性的替代性创伤可能会出现在我们这次所有经历疫情的民众中。随着疫情的结束,如果替代性创伤没有很好的处理,也会变成类似PTSD的心理问题。那么我们在这里说的无论是PTSD,还是慢性的替代创伤,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我们需要知道这些问题是如果在疫情结束后超过一个月,你还没有感觉到任何的好转,才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标准。因为在疫情结束后的一个月内,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逐渐恢复,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也会逐步消退。但是如果超过一个月以上,你觉得你的以下症状并没有任何好转,那么我们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上面我们讲的这些症状主要有四大类,第一类叫做闯入侵扰症状,就是创伤的反复体验。比方说,在你没有主动想要记起与疫情相关的事物的时候,或者明明在做其它无关的事情的时候,脑海中却突然出现了与疫情相关的情景。那么关于疫情的记忆不请自来,甚至会做疫情的噩梦等等。那么第二类是回避和麻木类的症状。当你感受到了与疫情相关的信息和内容,会使你的生理、心理以及情绪产生巨大的困扰,这时你会刻意回避任何一点点与之相关的事物,并变得十分冷漠,尝试从情感上与之隔离、隔断。那么第三类是高唤起症状,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度敏感。我们在疫情期间都会有意识地进行防护,当疫情结束后,有这类症状的人可能还会停留在这种过度警觉的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像惊弓之鸟一样,比如对自己任何不舒服的症状都极其敏感、恐惧,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类似的传染病,甚至自己的症状,是不是可能是一种新的传染病,或者一提到肺炎就产生极度愤怒的情绪。一看到有人不舒服就远远的跑开等等,那么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伤或者伤人的情况。第四类症状是认知与情绪的负性改变,这种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疫情过后,你可能会深深的觉得这个世界一点都不安全,任何一个人都是病毒的携带体,你时时刻刻都处在极度的危险之中等等。并且随着这种认知的一直都存在着愤怒、不安、焦虑、恐慌等一些极其负面的情绪。
那么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或者部分症状,针对于PTSD我们有什么样有效的干预或者应对方法?首先,目前对于PTSD的临床研究表明,心理治疗的效果要优于药物治疗。在心理治疗中,暴露类疗法是经过反复临床验证的被一线推荐的治疗方法。这类方法包括延长暴露治疗,叙事暴露治疗等等。通过在安全的环境中反复体验创伤相关的内容,逐步降低心理生理的唤起水平来减轻我们的症状。所以,如果有人出现了上述PTSD的症状,首先可以寻求可以开展暴露治疗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
其次,最近的研究发现,通过写作暴露,即把你的创伤经历以及与创伤相关的感受写下来,就可以有效的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在这里我们也组织了线上写作干预,如果你没有听说过可以自己在家尝试写作。那么暴露写作的要点就是要将自己不想面对的经历直接写下来,直面你的恐惧与回避,同时也要将与之相关的负面情绪写下来。这是一种自助的暴露干预方法。如果你出现了PTSD的症状,但是却没有理会它,有小部分的可能这些症状会随着时间逐步自愈,而大概率的情况下,其会变成一种慢性心理疾病,并由此引发一些其它的比如抑郁、酗酒、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共病,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所以希望大家对其有所重视。
还有一点是可能人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的,也希望与大家强调的就是社会支持始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临床心理学的研究中,社会支持不仅与我们是否会得PTSD有关系,还与得了PTSD之后的康复有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很强的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人、朋友、单位、组织和国家的支持,那么这些支持就可以保护我们,使我们在疫情结束后或者创伤结束后不发展成PTSD。那么即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患有了PTSD,如果有强大的社会支持,也会帮助患者较快较好的恢复。
所以在这里要呼吁大家理解,关心支持你周边的人,不要因为他们与你的反应不一样不同就嘲笑或者远离他们。在这种大型的公共危机过后,其对每一个人的影响以及每个人的应对都是不同的,可能取决于我们过去每个人的经历。但是你的理解和接纳就有可能改变他人,帮助他人。那么对于单位和组织来说,如果某些员工和成员出现了一些你们觉得过激过度的反应,请一定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不要歧视,而是应该最大程度上提供资源和帮助。总而言之,让你们的家人、朋友、员工和成员感觉到自己被关心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么最后希望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可以尽快控制住疫情,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尽情享受余下的2020。谢谢大家!(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臧寅垠)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型肺炎传播期可能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如何自助及求助?
经历不同创伤事件后患PTSD的概率不同,最高的是绑架和强奸,发病率能到50%​
替代性创伤
对 PTSD 患者如何进行心理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 医学百科
灾难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心理创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