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条东交民巷,穿越百年屈辱近代史
点击上方石榴书桌关注我哟~

照旧是回顾式游记。

本次出行为2019年8月3号,因为东交民巷也是知名景点,想去打卡拍照。

元朝时,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一条胡同,因有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税务所和海关,成为南粮北运咽喉要地,故而得名“江米巷”。

明清时,分为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东江米巷是两个朝代“五府六部”所在地,并建有会同馆(即四夷馆,清代改名四译馆),但主要接待来自安南、蒙古、朝鲜、缅甸等四个藩属国使节。

从百度地图可知,东交民巷全长1552米,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 东至 崇文门内大街,是平行于东长安街的一条小胡同,也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我们的游览路线是,从王府井地铁口出来,先溜达到天主教堂,再西行到西端,再返回一直行进至东端。哈哈,有点绕远,从东端或西端开始游览比较合适。

在近代史上,东交民巷作为著名的使馆区,是绕不开的一个地理名词。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德国、比利时等国在东交民巷先后设立使馆,英法甚至直接明抢入住淳亲王府、安郡王府,强盗嘴脸暴露无遗。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洋人聚集的东交民巷受到攻击。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名行瓜分中国之实,攻入北京后更是奸淫掳掠,烧杀抢劫,东交民巷内的户部银库被日本侵略军抢走白银三百万两;东交民巷太医院的稀世珍宝――针灸铜人被抢走;御河西翰林院内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珍本也被毁劫殆尽。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仅让4.5亿国人每人身负1两白银外债,还“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由此,东江米巷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街),中方地图中则正式更名为“东交民巷”,列强窃取整个东交民巷地区自行管理行政权、驻兵权,成为国中之国,而原本居住于此的国人被粗暴赶走。

待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毛泽东命令解放军入城时必须经过东交民巷,洗刷了50年来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1950年,北京市内帝国主义兵营的占地一律收回,其建筑全部征用。1959年所有的使馆都迁往朝阳门外三里屯一带的使馆区,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历史才翻篇了。

意大利使馆旧址

从王府井地铁口出来,沿台基厂大街南行,路遇一座橘红色门楼,看石碑才识得是意大利使馆旧址,现在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使用办公。

石碑上写明,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此看来,东交民巷使馆区,并不只是东交民巷这一条小胡同,胡同南北都是它的范围。

大门两侧是四面坡顶方形门房,橘红色砖墙醒目,感觉应该重新上过色。

圣弥额尔天主堂

再往前,看到东交民巷小学,有种小巷深藏读书声的感觉,当然周末不开学。中间三层楼后的尖顶建筑,就是圣弥额尔天主堂。

走到与东交民巷交汇的十字路口,天气晴朗,绿树参天,周围安静而低调,很难想象这里与百年前狰狞血腥的列强使馆区是同一个地方。橙色建筑应该是比利时使馆旧址,真有种时空穿越之感。

转过路口,就看到圣弥额尔天主堂,也叫圣弥厄尔教堂、东交民巷天主堂、法国教堂,因为以前属于法国使馆。这座两层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901年,占地面积约2656.4平方米,是传教士在 中国 修建的最后一座教堂。

斗转星移间,100多年历史沧桑转眼而过,教堂依然古朴庄严,青砖立面,柳叶窗瘦长,尖顶高耸嶙峋,只是在现代化高楼衬托下没有那么高,有些失色。不知道历史上那些侵略者,祝祷时可对殖民掠夺有过一丝忏悔?

教堂以其正门上方精美的天使造像而闻名。据说这座教堂还在正常运营,但我们去的时候没有开门。

东交民巷介绍牌

这是位于教堂对面的一块介绍牌,图片即为天主堂,文字概述了胡同历史,1992年被列为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7月,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5月,东交民巷被列入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比利时使馆旧址

教堂对面的小洋楼是比利时使馆旧址,现在是紫金宾馆所在地。

大门挺对称,两边古树青翠环绕,阶梯式山墙层叠而上,深红色大门和红色砖墙映衬得更加鲜艳。

这也是它家的门,红色砖墙一以贯之,门两侧两座门楼,顶部阶梯状三角形山墙,一层是券柱式门廊,也是非常对称。

法国邮政局旧址

再往西走,是法国邮政局旧址。

签订《辛丑条约》之后,东交民巷成为使馆区,除了各国使馆和官邸,还建有各种配套服务设施和机构。法国邮政局就是其中之一,为单层砖木结构的西洋建筑形式,灰砖清水墙,建筑檐部用连续的三角山花装饰女儿墙,窗子宽大,窗子间饰有黑色吊灯,很适合拍摄民国风照片。

日本正金银行旧址

再往西走,在一个十字路口看到镶着“中国法院博物馆”几个大字的建筑,就是日本正金银行旧址。

它建于宣统二年,两层西洋古典式建筑,砖石立面,花岗岩台基和壁柱,转角中心设三层铁皮红色穹顶楼,内部为木质结构。现在是中国法院博物馆,可免费参观,记得提前预约,周一闭馆不要来。

写游记这天正好是国庆节,心情五味杂陈。一条传统胡同,遍布西式建筑,现代人可以拍照打卡,等闲视之,百年前的人们恐怕无法自由进出,倍感屈辱。

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交民巷话沧桑
2013.03.27 北京 东城 东交民巷
去东交民巷,看段老北京历史吧!
北京最长的洋胡同—东交民巷北京有一条很长的胡同,西洋建筑群比
无数的使馆曾在此矗立——东交民巷
胡同里藏着一个大教堂——东交民巷圣米厄尔天主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