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保民:俄罗斯在重回大国道路上艰难爬行

重振大国雄风是俄罗斯国家发展和民族精神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它带给俄罗斯的,不仅是光荣与梦想,也有苦难与哀伤。

自沙皇俄国至苏联,俄罗斯享有大国地位、充当欧洲和世界历史的主角已经数百年之久,俄罗斯人自然已习惯了作为领导者的角色,习惯了起大国作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了艰难的社会转型,国家分裂、政治失范、经济衰败、国际影响大幅下滑,甚至有沦为二流国家的危险。大国自豪感不再,引发失落和不平衡心态。

俄罗斯人为了追求复兴,他们选择了普京。

俄罗斯几乎拥有各种自然资源,经济部门齐全,科技潜力巨大,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众多国际机制的重要成员,这为其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重要条件。但较之上述因素,精神层面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因素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俄罗斯的自我认同与国际诉求,给了俄罗斯更多追求大国梦的动力。

列强角逐的胜负体验更让俄罗斯认识到“强大国家”对国家安全和民族自尊的重要性。加之俄罗斯文化中蕴藏着“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固有冲动,因此追求大国地位、避免受制于人,始终是俄罗斯谋求国家发展和处理对外事务的重要出发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俄罗斯对自身的国际定位是:在国际政治中,不仅要成为“全球议事日程”的“参与者”,更要成为“制定者”;在世界经济中,不再做“被剥削者”,而要做“得利者”;在对原苏联国家关系中,不再做“供养者”,而要充当“主导者”。

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是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俄罗斯对国际战略环境和自身处境的看法发生了重要变化。3月18日,普京在接受克里米亚“入俄”的讲话中,火山喷发般地道出了俄罗斯人长期积累的愤懑与不满:“1991年,大国已不复存在,当时俄罗斯感到自己不是被偷光了,而是被抢光了。”普京以北约东扩和美国加紧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为例,指出尽管“俄真心希望与西方对话,希望相互关系是平等、开放且诚实的。但没看到西方为此所做的任何努力。相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欺骗,别人在我们背后替我们做决定,留给我们的都是既成事实。”他表示“无法容忍这种令人发指的历史的不公正”。

俄罗斯实现大国复兴的道路并不平坦,在经济、社会、安全等领域困难重重。

在对外关系领域,普京近年来一直推行的是务实、平衡、多元化的外交,力求广泛参与国际安全、经济和政治事务并谋求主导权,以成为多极世界中的独立一极。然而,在乌克兰危机之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全面恶化,俄多年来融入西方轨道的努力付诸东流。

21世纪,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将是全方位的综合国力竞争,决定一个国家发展前景及其国际地位的将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制度活力以及全体国民才智的充分发挥。俄罗斯能否在这场竞争中胜出还需要拭目以待。历史显示,俄罗斯是一个愈挫愈勇的国家,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它仍将在实现大国梦的道路上顽强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国情结与国际格局中的俄罗斯
专家解读:苏联解体30年 “俄式政治道路”仍处探索阶段?
俄罗斯的2014,成为西方的“他者”
入俄4地公投,俄罗斯或将被“反噬”
俄罗斯对外强硬下有着何种无奈
“俄乌战争”下一步的局势,就在普京的一念之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