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翻译杂谈】本地化/翻译公司喜欢什么样的译员?
昨天在后台看到一则留言,来自这些天收到几十封简历投递的Freeunion。本地化公司喜欢什么样的译员,先看看J先生是怎么说的——

1. 本地化/翻译公司喜欢什么样的译员?

“其实对于我们本地化公司而言,我们喜欢招具有其他专业背景,英语理解能力强,中文表达能力好的译员,因为本地化公司大部分是英中项目。”

其他专业背景+英语理解能力强+中文表达能力好,其实应该不仅仅Freeunion这一家本地化公司,其他本地化公司包括翻译公司,应该也都喜欢这样的译员。

这种喜欢,多半从筛选简历阶段就会有所体现,在实际派稿时也会有所倚重。

有专业背景,说明能对某一领域的理解和把握远超过纯英专生;英语理解能力强,说明对英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基本与英专生持平;更要命的是中文表达能力好,恰恰跳出了很多英专生在学了多年英语之后被欧化句式严重带偏的局限。

试问,这样的译员哪家不喜欢?

2. 身边优秀译员多半有其他专业背景加持

我之前半年在刷其他公众号的时候,也刷到过类似的文章和说法。一些非英专生,在翻译这一块儿做得风生水起,在谈及TA们自身经验的时候,也经常见到类似如下的回答——

有金融/医学/IT等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加上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不错,中文表达能力也很可。

其中有的说,“我去考CATTI,十有八九不过,因为中译英不过关,一条腿走路,CATTI就别想了”。其实只要一个方向做得出色,能收获客户的认可,一条腿走路又何妨(好几位朋友问到CATTI与翻译入行的关系,回头另写一写~)

再想想身边做得非常出色的几位译员朋友,确实如此,多半都有其他专业背景的加持,比如法学、中文系或者其他专业出来的,有的选修了英语作为第二学位,有的本身英语能力出众。当英语与其他学科碰撞时,相比完完全全的纯英专生出来做翻译,要更容易做出成绩。

3. 略举数例谈谈非专业的茫然隔山之感

如果我当时没有选修法律,想必在接触法律类翻译的时候也会感到痛苦和无从下手,毕竟法律术语在很多方面都与日常用语不同,它们自成系统,比如“provided……that”这种基本的但书条款,已经是再老生常谈不过。

当时学校本身法律学科比较过硬,所以会派出一些大咖来上课,当时学过的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海商法等,知识呈现系统化的灌输和吸收,再加上毕业论文的写作,这种法学背景知识是沉淀在内心的,与接到法律类稿件再去了解背景知识的那种匆忙大不相同。

比如outstanding claims and liablities,平时几乎不做法律稿的可能第一印象是“未解决的宣称和责任”或者“悬而未决的索赔和责任”,但做惯了法律稿的第一反应会则可能是“未了的债权和债务”。

还有Party A agrees to indemnify and hold Party B harmless against any and all,这一句我遇见过大概不下百次,审校时也还真遇到过译员翻译成“甲方应当赔偿并使乙方不受……损害”,我一般的做法是如果赔偿内容只涉及金钱方面就译为“赔偿”,如果还涉及非金钱赔偿就译为“使乙方不受……损害”(请参阅《鏖战英文合同:英文合同的翻译与起草》)。

最常见的大概要属terms and conditions,不少译员都会直接word for word地译成“条款和条件”,其实译成“条款”即可。如果对英文法律文件的同义替换和赘词没有了解,也就不敢单单就译成“条款”,因为有的公司会说你漏译,而这个时候要是没有背景知识,想要challenge一下都没有底气。

没有背景知识的支撑,想要找点理论依据都无从找起,隔行如隔山,大概就包括这种非专业人士对专业知识的茫然无措。

由此又想到之前几个月翻译群讨论过的一个例子,有译员问起知道BMU(Building Maintenance Unit)是啥没。我脑海里反应的第一个词是“建筑维护设备”,后来这位译员朋友说是“擦窗机”,我又接着去问了土木工程系一位专门做幕墙的朋友,还真是“擦窗机”。

没有专业背景,我想不到“擦窗机”,也不敢用“擦窗机”,就像上面提到的,没有法律专业背景,不懂同义替换和赘词,也就不敢直接将terms and conditions译成“条款”。

4. 就简历而言,如何体现专业背景?

简历筛选时,对方多半会考虑专业背景,这个从简历的教育背景可以体现一二。如果教育背景一栏无从体现的,从项目经历一栏也可以下点功夫,如果对方不是招general而是招某一领域,简历用较大篇幅体现自身在某一专业领域的丰富项目经历,也是很好的做法。

我在之前公号文也提到过,对方要求的领域,我会用简历60%以上的篇幅,较详细地写在这方面做过的项目(点击文末附上的超链接即可直达该文)。这些项目经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你在该领域积攒了相应的知识。另外建议用强动词,比如successfully completed之类(如果是英文简历)。

另外在实际派稿时,VM和PM也会考虑译员的这些背景知识,比如一位熟悉的VM就曾跟我说:“法律领域(审校)你肯定是第一首选的”,很荣幸在这一领域的专长和经验得到了认可~

5. 我的大脑敞开了——深耕专业领域,活跃其他领域

专门做法律类稿件,会不会导致其他领域无从下手?其实不会,虽然法律稿与市场稿看似两个极端,但做法律稿时的严肃严谨,与做市场稿时的灵活灵动,恰恰让我成为一个多面体。我的大脑敞开了,是对我自身在领域探索方面最好的形容。

比如最近几个月做marketing类得到了客户的多次表扬,包括原创团队对译文的认可——因为一般写英文原文的并不懂汉语,遇到既会英文又会中文的原作者认可译文,简直是对译文无上的嘉奖。

所以就我来看,选一领域深耕,全方位动用和发挥在这一领域的精深知识,做到让对方提到某领域就能想起你的程度,然后再持一种“我的大脑敞开了”的态度,尝试其他二三领域,思维活跃,功夫到位,就不愁得不到客户的喜欢。

作者简介:

*自由译员

*中国翻译协会会员

*英语硕士+法学学士

*CATTI一级英语笔译

*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一级

*译著《ZARA引领快速时尚》

(二人合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曾任全球顶级视觉设计艺术月刊

Computer Arts《视觉设计》译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前翻译行业的出路:规范准入门槛、改变付费方式
译论||国内翻译行业市场与译员现状分析
10天创业经——第1天:确定公司业务方向
私信回复 | 给今年找工作换工作的英专生一点建议
你最关心的翻译问题都在这里啦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译员?(文末招自由译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