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免费译制电影55部 10部关于二战的电影

  10部关于二战的电影

  1.《没有天空的都市》(南斯拉夫、法国、德国)

  写实:★

  反思:★★★★

  经典:★★★★★

  类型:荒诞

  备注:又名《地下》。看不懂剧情的人士建议看一下内容介绍或相关影评;反战情歌《莉莉·玛莲》在本片中总是在最不恰当的时机出现

  (本片正如德国的《铁皮鼓》、中国的《鬼子来了》、意大利的《西西里美丽传说》,是以荒诞、戏谑的形式来抒写本国的血泪史和文化的阴暗面。马高救了朋友们,但却在战后把他们安置在“没有天空的都市”——地下里,朋友们相信二战还没结束,兴致勃勃地制造军火闹革命,可马高却让军火成了自己的发财资本,他功成名就,甚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一个压迫者走了,又一个压迫者来了,走了虎来了狼,南斯拉夫的历史似乎就这样不断地重演着,被“解放”是家常便饭。转眼间又是一场战争,但这次是内战,敌人不再是纳粹,而是所谓的“同胞”……最后,曾经生活在没有天空的都市里的人们,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2.《英国病人》(美国)

  写实:★★


  反思:★★★

  经典:★★★★★

  类型:爱情

  备注:影片中的“英国病人”不是英国人

  (本片比较适合那些喜欢艺术片的观众欣赏,对于热衷于大场面战争的观众也许会觉得剧情很泛味。这部影片大胆地对各种人类的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如忠贞、爱国、民族主义、政治思想等等,这些都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并非大自然生来就有,故事剧情对这些意识形态并没有作出正面或负面的评价,而是冷眼旁观,让观众们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为了爱情挺而走险的欧洲贵族,擅离组织的英军护士,内心充满矛盾的锡克工兵,被砍掉手指的双重间谍”,这些无非都是灾难中“人性”的表现。“战争是一出丑剧,国家的血压升高了”,“病人”生病的地方不仅在身体,更在心灵……)

  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联)

  写实:★★

  反思:★★★

  经典:★★★★★

  类型:单视角战争

  备注:黑白片,部分彩色;改编自真人真事

  (苏联电影给人的印象一向是很浮夸、政治意味很浓厚,但也有例外的时候,《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并没有沦为政治服务的产品,它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影片中的红军战士们并不显得形象高大、慷慨激昂,而是趋于平民化,个性丰富多彩。德军方面也没有简单地脸谱化,基本上还是述而不评。本片取材于真实事件,历史上那五个战士是男性,而在影片中则是女性,这可以说是对“战争让女人走开”的概念作出反思吧。由于这部影片表现出了红军战士们也会害怕死亡,在当时引起争议,在中国甚至还组织人员对本片进行批判,其中那个女兵自杀的场景被痛批为“投降主义”、“自绝于人民”。)

  4.《铁十字勋章》(德国、英国、南斯拉夫)

  写实:★★

  反思:★★★

  经典:★★★★★

  类型:兄弟连

  备注:本片的主演詹姆斯·柯本等是美国人

  (德国的影片,美国的导演和主演,英语的对白,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协助拍摄,多元化的组合使得本片不会以偏概全。故事以德军的视角来看待战争,既不为纳粹“招魂”,也不把主人公们塑造成“反战义士”,而是抛开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从人性角度再现血腥战场。在战争的前线,没有所谓的光荣和伟大,只有生存与毁灭,只有失去战友的悲伤和人性的扭曲。铁十字勋章,在贵族军官心里是最高荣誉,在厌战老兵眼里却是破铜烂铁,两种情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当时德军中的两种心态。顺道说下,中文版配音挺不错~)

  5.《血战阿拉曼》(意大利)

  写实:★★★

  反思:★★★

  经典:★★★★

  类型:兄弟连

  备注:又名《沙漠兄弟连》

  (从意大利军视角看待阿拉曼战役的作品,斯皮尔伯格参与制作,影片风格与《决战斯大林格勒》相似。对于这部作品,我们不妨拿片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来作概括:“在学校他们经常这样教导我们:‘像英雄一样死去的人是光荣和伟大的’。在战场上我看到了很多这样的英雄,但那些死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光荣和不光荣、伟大与不伟大,他们就只是死了,他们在工事里腐烂,连一句赞美的诗词也没得到。死亡只有在课本上才是美好的,在现实生活中,死亡是悲惨的、可怕的、血腥的……而且还发出阵阵恶臭。”)

  6.《莉莉·玛莲》(德国)

  写实:★★★

  反思:★★★

  经典:★★★★

  类型:爱情

  备注:《莉莉·玛莲》是一首二战各国士兵都很喜欢的歌

  (如果你看过动画片《太空堡垒》的话,你一定会记得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女歌手——林明美,她用歌声征服了敌人,也感动了无数影片中和现实中的人士。实际上明美这种战地歌手的形象并非凭空捏造的,现实中真有其原形,如德国女歌手玛琳·迪特里希曾让无数美军将士为之着迷,她的主打歌正是英文版的《莉莉·玛莲》。以这首歌为主题的这部影片始终在战争、爱情、歌曲这三大主题之间来回切换着,三点一线,彼此密不可分。战士们各为其主,然而音乐无国界,一首歌的FANS不分国籍、种族、地域……)

  7.《欧洲!欧洲!》(德国、法国)

  写实:★★★

  反思:★★★★

  经典:★★★

  类型:历险

  备注:又名《欧罗巴,欧罗巴》、《希特勒青年队队员所罗门》。改编自真人真事

  (这个故事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意味,本片的导演出生于波兰,导演以一种非常冷静的态度叙述了这些真实的事件,同时揭示了波兰人在二战时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地位,主人公一再地改变自己的身份,一会儿是受到迫害的犹太人,一会儿是苏联共青团员,一会儿是德军士兵,一会儿是希特勒青年队队员,最后又回归到了犹太人的身份,几年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主人公曾一度想逃到苏军内部,可当他跑到苏军面前时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德军的“进攻先锋”,于是乎为了德军的“英雄”,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在现实中就是么可笑地发生了。这部具有批判性、反思力度很强的影片属于德国人,也属于犹太人和波兰人。)

  8.《父辈的旗帜》(美国)+《硫磺岛家书》(美国)

  写实:★★★

  反思:★★★★

  经典:★★★

  类型:人物传记

  备注:改编自真人真事

  (“英雄”是什么?英雄是伟大的,但绝不是媒体、御用文人所吹捧的那种伟大,英雄的伟大,是平凡的伟大,他们是充满人性的“伟人”,而不是十全十美的“神人”。英雄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也有对生活的烦恼。有人说,所谓的伟人,不过是一个和你一样尿过床的普通人罢,他们也得“亲自上厕所”。不少英雄的名字在书本上光辉四射,可在现实中却往往为生活所困,甚至死后也没有一个像样点的墓碑,他们都免不了沦为被媒体拿来吹嘘政治家英明的工具。本片的三个主人公被政客和媒体人为地塑造成“英雄”,可是他们的内心却很痛苦,他们认为在战场上牺牲了那些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连续推出了《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家书》两部作品,分别从美方和日方来描绘这场激战。分为上下两部的电影并不少见,但像这样从两个不同角度叙述同一事件的“联体电影”却是史无前例的大胆尝试。

  伊斯特伍德表示,这两部电影并不想突出战争的胜负,反而重点在于表现战争根本无所谓胜负的无意义性。影片所聚焦的是战争带给人的影响和那些因战争而失去生命的人。因此,对于战争双方的美军和日军,伊斯特伍德没有从战胜方和战败方的切入点去诠释,而是怀着人文主义的关怀,对战斗过的人们给予了同等的敬意。

  就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激烈战争中,海军士兵约翰·布拉德利(雷恩·菲力普)与战友艾拉·海耶斯(亚当·比奇)、雷内·加侬(杰西·布拉德福德)以及另三位不知名的战友共同冲上硫磺岛的制高点苏利班奇峰,并且六人合力将一面美国国旗插了上去。美联社战地记者乔·罗森塔尔将六名士兵奋勇举旗的场景拍摄下来,并将照片发回国内,此照片已经流传大大鼓舞了美国士兵的士气,最终为取得整个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六位美国士兵也立刻成为国民英雄。然而他们中的三个在随后的战斗中牺牲,永远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代表爱国主义精神的不朽传奇,另三个幸存下来的人却对那次战役只字不提,他们不是为当英雄才走上战场的,他们是为国家而战、为并肩在前线的兄弟而战,当他们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时,生命的意义似乎也在一点点消失,就算是从战场上凯旋而归的人,也已经如同行尸走肉,因为他们虽然保住了信仰,保住了国家,却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失去”而丧失掉了人类弥足珍贵的感情。如果能选择,他们宁可幸存的不是自己,宁可陪在战死的战友身边永远静静地沉睡于曾奋死战斗过的那片土地。

  在《硫磺岛家书》中,我们不会看到大量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影片着重刻画了日军中几个不同阶层不同个性的代表性人物,用他们的命运交织出这场战役的前前后后。

  作为硫磺岛之战的美国篇和日本篇,两部电影各自独立,但也有若干重合呼应的场面,暗示出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本片的灵感来自一本书信集,伊斯特伍德在筹备《父辈的旗帜》时,对硫磺岛之战的日方指挥官里栗林忠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栗林下令在岛上挖掘了大量洞穴和地道,把军备力量埋伏其中。这种战术简直是“异端”。在当时,防御战中的日军往往会在登陆点摆开防线,集中炮火猛击海上的敌人。然而就是凭借栗林的奇特策略,美军原以为5天就能结束的战斗整整拖了36天。另外,这位日本陆军中将曾经前往美国和加拿大留学,有不少美国朋友,并一直反对与美国开战,但在硫磺岛之役中他却表现出了相当坚决的抗击态度。

  伊斯特伍德不断挖掘栗林的资料,一直找到了《“玉碎指挥官”的信》这本书。书中收录了栗林驻美期间寄给家人的信件,信中随处可见有趣的图画,这位武官对妻子儿女的深情跃然纸上,令伊斯特伍德大受触动,于是“信”就成了本片的关键词。

  本片中另一位历史传奇人物是人称“西男爵”的西竹一。此人曾经勇夺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马术金牌,并由此获得了洛杉矶荣誉市民的头衔,在欧美的社交界颇有人缘。伊斯特伍德将硫磺岛之战中的西男爵设定为一位立于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军人——他一方面率领部下全力作战,同时又毅然下令救助美军伤病员,最后断然拒绝向美军投降,饮弹自尽。这个人物身上矛盾的各个侧面体现出战争所造成的无奈境地。

  9.《纽伦堡大审判》(美国)

  写实:★★★

  反思:★★★★

  经典:★★★

  类型:庭审

  备注:又名《新纽伦堡大审判》。本片并非翻拍60年代的同名黑白影片,故事剧情发生在更早之前

  (和黑白片“特别版”一样,本片对战胜国与战败国双方都进行了反思。对角色的刻画很细腻,人物形象丰富,影片大胆地走入战犯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但又不是为纳粹辩护,相比之下《东京审判》则显得单调,战犯形象苍白,审判以被告一次次被检察官驳得灰溜溜而告终,但在本片中我们却看到法庭的辩论是何等的激烈,甚至法官一方也免不了被战犯气得暴跳如雷。要说本片有什么不好,就是爱情线太偶像化。战后德国人能够诚恳地反思自己,而日本人却不会,归根结底,还是日本只受到了审判而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东京审判是失败的,麦克阿瑟放走了数十名主要战犯,其中还包括731部队的。梅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经典战争影片:硫磺岛血战
二战经典影片第634部《硫磺岛浴血战》,美国,战争,中文字幕
德国视角的二战影片
7部经典二战电影,场面残酷震撼,战斗相当激烈
关于二战的经典电影你看过几部
好看的二战电影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