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忘七中的人和事(二)

举重若轻的成都七中

成都七中副校长  毛道生










人文滋养 个性成长 全球视野 中国脊梁

  成都,一所两千多年未更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以厚重的天府文化著称。文化凭借教育来实现传承与创生,一部学校发展史就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史,一所学校的文化风格和厚度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风格和厚度,解读城市就从解读其代表性的学校入手。

  成都“479”,不是接头暗号的数字密码,但市民都知道那是成都的教育密码,代表着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三张成都教育名片。三所学校各有风格、风骨和风度,均是声名远播的中华名校。

   对于博大精深、底蕴深厚、魅力独特的成都七中,我以“举重若轻”来形容。何谓“重”,何谓“轻”,何以能“举重若轻”,我们可以用成都七中办学传统的三句话“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爱生育人”来简要诠释。



治学严谨——举重若轻之“重”

   “大音希声”之所以能“希”,是因其“大”。举“重”能若“轻”,根在其“重”。成都七中的“重”体现在厚重深沉的历史文化,而这又是七中人以“治学严谨”的姿态去挖掘、整理、凝练、沉淀、丰富而形成的。

   1905年,龚藩侯先生等社会贤达借清政府“废科举,兴新学”之机,合并墨池书院、芙蓉书院,在其原址创办成都高等小学堂。1906年,改名为成都县立中学。1952年正式改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2014年加挂“成都中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都七中育人已逾百年。

   1905年,是为成都七中创始元年,然而,成都七中的文化渊源则可追溯至西汉。

  受益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名句,扬雄可谓享誉天下。为纪念扬雄,在“扬雄洗笔池”原址兴办了墨池书院,后又在一墙之隔增建芙蓉书院。1905年,两院合并后,改制为成都县立高等小学,开启新学之路。

“重”,非谓历史久远,而在于思想和文化,在于根植于人灵魂深处的信仰与准则。

   “审是迁善,模范群伦”为七中校训,由原七中语文教师罗晓辉从扬雄所著的《法言》中凝练而来,而非原文引录,也非校外专家提刀代笔,由此可见七中教师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深刻的教育理解,也可见七中人素有治学严谨和学术至上的传统。

   “审是迁善,模范群伦”表明了七中人追求真理、向善修德、追求卓越、服务大众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境界,而这个思想,早在建校初期就已萌生,根基深厚。成都县中的首任校长刘辛甫(尊经书院高材生、进士、礼部主事)就曾在学校的二门石墙上书写一副对联:“酌古准今,阐扬学界;明体达用,陶铸国民”,其内涵与意蕴均非常深刻,且有时代穿越力。

   被校友李稻葵(著名经济学家)誉为“成都七中的灵魂缔造者”的解子光校长,也是七中校友,面对“母校教师薪火相传于我的究竟是什么?”的反思和拷问,他回答道:“当时曾归结为三句话:‘为学,要博雅而谨严’;‘为人,要把持住义、利之辨’;‘归到品格,则力戒浮躁、极反媚俗’”。这就指出了“治学严谨”的根源在于“力戒浮躁、极反媚俗”的价值约束。

   “重”,不能是躺在已有文化上而不思“新陈代谢”的沉重包袱,犯以“老学究”培养“小学究”的错误。成都七中追溯校史是从办新学为起点,而非简单地以墨池书院为起点,其本身就昭示成都七中是与时俱进,不吃老本。七中人对学校文化既“传承”,更“创新”,或用时代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或顺应时势进行补充或整合。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七中人根据“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原则,先后提出“三体”(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教育思想;“人文滋养,个性成长”的育人价值追求;“全球视野,中国脊梁”的培养目标;“建设为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奠基的卓越高中”的办学目标;“七中儿女,凌云直上”新校歌等等。

   教育,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的成长是检验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七中学子在学校文化熏染下,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去响应学校文化的感召。“七中没有超人,只有超人的意志”;“选择七中,就选择了一条艰苦奋斗的成功之路”;“你有多大能耐,七中给你多大舞台”;“成都七中,一所让你成为你的学校”等校园名言,都是七中学子提出,直抵孩子们的心坎而得到集体认可和届届传唱。真可谓七中之“重”,已是厚积薄发,已铸得重剑。



启迪有方——举重若轻之“轻”

  “举重”需外显为“若轻”,方是进入教育化境。“若轻”中的“若”意味着深得其“重”的精髓与要旨,从而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其教育智慧已由“自发”走向“自觉”。

   1940年6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立夫签署教育部训令,题颁“启迪有方”四字斗方给成都县中,以表彰成都七中在全国中学生联考连年取得优异成绩。“启迪”,意味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有方”,意味着“启迪”的合规律性,教师们的教育艺术和教学风格已卓然成形,运用自如。

   教无定法,处处得法。在很多学校流行于推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之时,成都七中坚持不提不推“课堂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文化来引领和导正教师的教学行为,而非用模式来固化,鼓励教师形成独具特色而实效斐然的教学风格。“启迪有方”就逐渐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只是用各种方式去表达这个思想。

   原成都七中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张道安曾提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非不要教师“讲”。首先应树立一个观念——教师的“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学”。其次,要明确“讲”什么和怎么“讲”。要讲学生之难,讲学生所需,把重点讲透,把难点讲清,把疑点讲明。“讲”应做到“四要”、“四忌”:一要新——传递新信息,引进活知识;切忌照本宣科,人云亦云。二要精——见解精到,一语破的;切忌简而淡,冗而杂。三要明——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切忌模棱两可,纷繁芜杂。四要情——以教师之情激活学生之情;切忌精气神不足,没精打采。做到张老师所说的“讲”的四字诀“新、精、明、情”,教师的“讲授法”就进化为“启迪有方”的“启发式教学”。

  我也对“启迪有方”教学文化做了个人诠释:文以载道,育心育德;主动参与,体验探究;对话生成,自主建构;循序渐进,张弛有度;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七中教师对“启迪有方”的“课堂”有着十分虔诚而执着的追求,把课堂教学质量视为教育人的生命。“教师最大的师德是上好课”,“上好课是好教师的首要标准”,“在成都七中,没有经过痛苦的磨课过程,不能成为好老师”,“在七中教书,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学校领导,而是来自学生轻蔑的眼神,那种眼神,让人最痛”,诸如此类的主张已成为七中教师的共同心声。

   “启迪有方”的课堂,表现为“低负担,高质量”,学生思维飞扬,情感饱满,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成为“有思想,会思考,有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

  当然,“启迪有方”绝不是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而是表现在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样态上。成都七中让学生在多元化社团、多样性课程、多渠道对话、多形式体验等过程中,通过比较、体验、对话、反思等过程,发现真实的自我,自己的优点特长,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人生理想,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价值观,等等,从而自觉、自醒、自励、自主地生活与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在“江湖”上有成都七中是“游乐场”的传言,其实这是一个暗带几分褒义的贬义词,充分说明了七中孩子在老师“启迪有方”的教育下做到了“玩中学”和“自主学”两点。七中孩子是“玩”的什么?“玩”的是“强身健体”、“发展兴趣”、“追求真理”、“探索未知”、“服务社会”等高雅情趣的东西,而不是“玩游戏”、“玩享受”、“玩网游”等低级趣味的东西,那是因为他们有责任感,有高目标,有大境界!

  在“宽”与“严”的问题上,成都七中从来是以辩证法来对待,绝不走极端。老校长张佐时(1941年1月到1946年2月任成县中校长,北平师范大学的第一届教育学硕士)就提出了“严格而不死板”、“宽松而不放任”的管理原则。老校长解子光则以“爱学生”为指导思想,恢复了对学生“敢管、管好、管细”的好传统。“管”与“理”的平衡与协调,其背后是“启迪有方”的实践智慧。



爱生育人——举重若轻之“根”

   “治学严谨”为“重”,“启迪有方”位“轻”,为什么能“举重若轻”?这背后不是“术”的问题,而是“道”的问题。成都七中抓住教育之道,然后循道而教,故能在教育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教育之道何在?《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上天赋予人类生命体以尊贵性、超越性、发展性、主体性、精神性等宝贵人性,而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组织的“育人”的实践活动,因此尊重人性,遵循人性,发展人性,让人成其为“人”就是教育之道。在诸多人性之中,“爱”无疑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师,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是师德的灵魂,所以“爱生育人”就成为“举重若轻”的“根”。

   成都七中的“爱”,不是面向“小众”,而是面向“大众”的大爱,鼓励教师和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七任校长吴照华提出“为学”与“做人”要高度契合的要求,他抓住“国难当头”的关键,制定了“国难教育纲要”,把《国耻小史》作为向学生给推荐的课外图书的第一本。在“九一八事变”后,吴照华亲自在校内做抗日宣传,并组建200余人的“学生救亡义勇军”,增设军事课程。文宗老师被尊称为“文叔叔”,也被戏称为“文疯子”。尽管年过50岁,成果和荣誉不计其数,但文老师依然“不熄火”,以“七中人,宁愿倒下,绝不趴下”为信条,为了“金牌胸前挂,七中要为国争光”目标,他周末和节假日都是和孩子们一起度过。早期的“陶铸国民”,现今的“中国脊梁”都是把师生引向更高远的地方,即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以“爱国”为核心和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七中校园里始终是旗帜高高飘扬。

   “爱生育人”更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的点滴言行之中。被老师们成为“刘伯伯”的刘正平老师有很多写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分别跟踪记录学生的作业、迟到、起身看座等良好习惯养成的情况,体现了“刘爷爷”(学生爱称)的爱心呵护和耐心守候。张君亮老师抱着“要再培养一个像王小川那样的信息学人才”的目标,退而不休,放弃其他地方的高薪诱惑,继续战斗在成都七中信息学竞赛最前沿。许勇老师被学生称为“职业励志师”,无论如何都是笑眯眯地给学生打气加油,还自掏腰包为来自大竹的贫困学生张伟购买牛奶。诸如此类爱的故事在成都七中俯拾即是,处处传唱。

   “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马科斯.范梅南),正因为七中人有着发自内心的、深沉的“教育爱”,把“人的培育”而非“知识的传递”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而他们自觉主动地去钻研和探究教育之“重”和教育之“轻”,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幸福而智慧地奉献在教育沃土上,让“成都七中”、“七中教师”、“七中学子”成为让人自生三分敬意的称呼。

    美好生活需要美好教育,成都七中,正行走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最前沿。学校不但以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为突破口来引领和示范,还以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对口援教、开门办学等多种形式来辐射和帮扶薄弱学校,从而推动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我们坚信“大爱无疆”的成都七中能在“新时代”的教育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做出新的贡献。

   成都七中,“大学式中学”,教育高地,育人圣地,可谓“宫墙万仞”。我在七中仅窥探三年有余,所视有限,所悟尚浅,以上感悟仅为个人浅见陋识,万望七中校友和教师包容和指正。

谢谢您,七中!

成都七中教师   龙红










   前几日的夜里,我突然失眠了,在半醒半梦之间头脑里闪现了一些文字,文字的片段已经模糊,但内容却清晰记得,那是感谢七中的心情,是对一些人的感怀。

   在年少时期,我从未进过七中校园,却久仰七中大名,有邻居的亲戚在七中就读,几乎要对其人顶礼膜拜了,仿佛七中孩子都是有超能力的,个个自带光环闪闪发亮。自小,我就景仰和膜拜这所学校,它在我心中神秘而高不可攀。

   后来,我来到了七中,成了一名七中人。时至今日,我依然感怀,感谢,感念诸人诸事,今日记下,内心激动,直抒胸臆。

   我要写的第一个人,是蔡泽勇主任,他是我进七中时的面试官。在这之前,因为我的先生工作地曾经先后在广州、重庆、成都三地,为了团聚,我其实已经在三座城市参加过非常多的学校面试笔试,也通过了一些学校的招聘,见到了不同学校不同风格的领导,见到了不同学校的招聘方式和面谈风格,也清楚学校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想要什么样的答案。但是,七中的面谈却让我今生都非常感动。在蔡主任和我聊天时,我觉得他非常随和,非常有亲和力。有一个问题我印象极为深刻,他问我年龄多大,有没有生孩子,我如实回答:年龄29岁,还没有生孩子,但是为了工作我可以推迟生孩子的年龄。按照以往经验,我已经猜到,面试官接下来一定会说我们综合考虑后决定录取你,但你多少年之内绝不能要孩子,如果要孩子我们就只能辞退你;或者说不好意思我们不能录取你,因为考虑到你29岁了还没有生孩子。但是,蔡主任没有说这些话,他是这样说的:“龙红,你29岁了,年龄不小了,你不能再拖了,人生路很长,生孩子这件事也是很重要的事,甚至比工作还重要,你把孩子们带毕业,想生就生吧。”很多年之后,我依然会为这句话流泪,包括现在,打字的时候,我是感动的,想哭的。

    后来,蔡主任来听了我两次课,评课时悄悄地说优点和不足,说信任和期望,既不会让人丢了面子,又激励我前进。时至今日,我依然尊敬、感谢蔡主任。师者仁心,师者人心,这便是七中给我最大的最震撼的教育影响!教育者当有同理之心,仁爱之心,怜悯之心,包容之心!在后来的教学生涯中,对待各种问题孩子,我会真正去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色,去思考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总是尽我所能地去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激励孩子,因为孩子首先是人,我们必须尊重生命。

   我要写的第二个人,是七中的肖志良老师。“花开不败,肖哥最帅”,这是一届届七中学子广为流传的经典语。肖老师是一位非常有个性魅力的老师,如若你是他的学生,很容易崇拜这种老师——一个非常勤奋而又治学严谨的老师,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对数学有深入研究的他,搞得了竞赛,上得好常规课,开得起玩笑,骂得了人,同时幽默感十足,学生们是非常喜欢这种老师的。他又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仗义、果敢、敢作敢当,就像数学家丘成桐一样,因为过于耿直且经常发声,有时候也会得罪人,会被不熟悉的人误会。但是,正如他所说,为师者,必须高度成熟自律,必须上好课,认真对待工作;这个工作不是干给别人看的,不是拿来作秀的,成熟的人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不要任何人督促考核就努力去做;当老师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孩子,要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孩子,包容孩子,努力把工作干好,自觉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铁饭碗真本事。肖老师是一位极善良的好老师,会为病房里素不相识的年迈的农村大爷捐医疗费,会热心地帮助有困难的同事和朋友。他还擅长写诗,擅长各种高段位的幽默,是一位真正的大侠和高人,以独特的个人魅力让学生折服。看到朋友圈里他的学生说:“肖老师,我要像你一样,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敢于为正义发声!”有肖老师这样的七中老师在,我们的学生未来会少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多一些铮铮男儿,多一些胸怀家国天下的正直善良之人,多一些实干兴邦的人。

   我要写的第三个人,是张铮老师。进七中开始,我一直在张铮老师所在的年级,张铮老师一直是我们备课组的核心人物,他后来去了教科院中学。张铮老师是一位非常务实的领导,他当备课组长时,各学校流行自己编书印资料,他一直不盲从,反对的理由是,编书会占用老师大量的时间,影响老师正常的教育教学;数学教学年年都有新题,编好书年年都要重新修改;老师们用业余时间编书,校稿时容易出错。他的这个决定,不瞎折腾老师,极大地减少了老师们的工作量,也保证了老师们有足够的教育教学时间。他当备课组长时,总是会把市面上各种资料书拿来叫我们看,然后拿笔慢慢画圈找题。选题选到足够多的时候,就需要编题排版,张铮老师往往豪气地说:你们不用打字了,打字这种事交给文印店的专业人员做。然后他就自己出钱把选好的题交给文印店的人打字排版,排好之后我们做一做看有没有错误,然后只需要调整顺序就可以了。那些年,无论是选题编题,或者是错题重考,张铮老师的理念都是不要瞎折腾老师,要务实,要脚踏实地,不要虚名。那时,他还总是提醒我们去图书馆借一些数学教学杂志来看,要求我们备课不能局限于教材和辅导资料。张铮老师作为分管领导,对我们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是一个有着铮铮铁骨的硬汉子,有时候我们做错了他会忍不住骂人,但是,虽然挨了骂,大家还是心服口服的。张铮老师给我的最大影响是,他在许多场合反反复复地说,我们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学生总是要变的,不变的是同事。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学生的事而影响同事感情,我们和同事在一起几十年,比陪伴家人的时间还多,要尽可能地理解同事,支持同事,尽量地团结友爱,不能因为工作中有竞争就只顾利益,对同事就要像对我们的家人一样好。

    张铮老师心地极好,是有名的热心人大好人,很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他能理解老师最需要的是什么,能拯救人于危难,救人于水火,他能尊重那些极有才华但性格有棱角的人。他曾经和一位老师发生吵架争执,但是,他由衷地赞赏这位老师并欣赏他的才华,并不因为和他吵了架就为难老师。他是一位非常大气的领导,能够足够尊重不同个性的老师,他的理念是你有才华,我就给你足够宽广的舞台;你有不足,我就给你机会让你成长。所以,张铮老师带队时大家劲儿往一处使,特别团结,特别努力。

   我要写的另外几个人是易国栋老师、刘书瓴老师、王雪梅老师、张守和老师、王朝霞老师、姜鲁宁老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见到百年七中优秀精神的传承。

   初识易国栋老师,他是七中高新校区执行校长。当时面试我,和很多领导不同的是,易校长待人特别温和,谦谦有礼,非常尊重人。我的个性是非常能包容别人,不记仇,但是受不得一点儿冤,曾经有一次因为孩子生了重病,值班时找人代值,当时报备给了年级,但是没有再向上一级报。学校为了这件事找我谈话,谈话还没有进行到一半我就很生气了,当时为了孩子我已经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状态了,就直接在学校大群里转发了一篇文章,大致内容就是学校管理要有民主和方圆。不到五分钟,易校长就赶到了教学楼,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你的孩子好一些没有?有困难给学校说。第二句话是,你放心,学校不会处理你,学校理解你,让你生气请你原谅。第三句话是,我理解你当时情况紧急,你也给年级请了假,只是学校工作流程要按照规定来,下次你记得报备就好了。我非常震惊,感觉易校长的气度真是令人感佩。另外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唐爽事件,在全世界都在非议毕业于成都七中的科学家唐爽时,易校长足够冷静理智,没有在唐爽受到非议时立刻将他撤下荣誉栏,而是静待官方调查结果。他发表演讲,号召学生们既要学习他的优点,又要从他身上学会自我反省。在易校的带领下,七中两校区发展越来越好,这和易校长低调、谦虚、务实、不媚俗、戒浮躁的办学精神是有关系的。祝福七中,致敬易校长。

    刘书瓴老师,就是传说中优雅与智慧并存的老师。他爱生如命,敢为学生请命,据理力争,教学特别讲究方法,学生负担轻,晚自习时孩子们总有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给优生足够多的自我管理和成长空间。王雪梅老师的高效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那时我们教一个班,王老师总是对孩子们说,数学非常重要,要孩子们优先写数学作业。初三时她每天让学生只用20分钟写语文作业,这20分钟她准点守着孩子们写,然后立即收作业,立即看,立即反馈改错,效率奇高,效果奇好。在刘书瓴老师和王雪梅老师的带领下,六班孩子们中考取得了七中初中历史中的最好成绩。六班的孩子们学习负担轻,孩子们自主学习时间长,即使不布置作业、没有老师守,也能自主学习。很多孩子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在高中时后劲好,后来很多孩子发展得很不错。王老师和刘老师的教学管理让我经常自省,我们的教育,是为了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我们的教育,一定要目光长远,一定要奠定孩子的终身学习力。

   张守和老师是数学组的灵魂人物,后来去了七中八一。他水平非常高,无论是做题、讲课、计算机、竞赛,水平都是一流的。他是教研活动中经常唱黑脸的人,对大家非常严格,为人非常正直正义,有问题敢发声,在利益和荣誉面前又经常退让,在他的带领下,数学组非常团结务实大气。七中高新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张守和老师功劳很大。他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七中精神,治学严谨,启迪有方。

    王朝霞老师是我非常喜爱的老师,积极乐观,幽默十足,爱生如子,教学风格民主又活泼,对待同事包容温暖大气,无论是小年轻或者是老一辈,都很喜欢她。我很喜欢她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时而幽默,时而严肃,尊重孩子的不同个性,包容有尖锐个性的孩子。有王老师的地方,仿佛空气都是快乐的,孩子们也是很幸福的。

   姜鲁宁老师是一名才子,高考作文满分,写文信手拈来,讲史滔滔不绝,数学功底深厚,是一个教数学的文综老师。他为人特别仗义,有着山东人特有的豪爽与大气。作为数学组同事和教研组长,他在团队建设中非常有大局观,数学组在他的带领下非常大气团结。他总是给科任老师足够的信任、理解、支持,从不越边界去干涉科任老师;在出现问题时勇于承担,从不横加指责。姜老师总是无条件地给人最大的支持和信任,即使给自己带来不便也经常帮老师的忙,还经常自掏腰包请老师吃饭,他用人格让每一个和他共事的人觉得,我必须干好这个事,不然对不起这样好的一个好人,也让周围的人明白什么叫“审是迁善,模范群伦”。

    想写的人还有很多,但篇幅所限。七中,是我年少时心中的灯塔;七中,让我的家庭得以团聚,父母得以安心;七中,让我遇到了很多值得感念一生的人和事。我将永远爱七中,并好好爱护她,珍惜她。我很感谢这些年在七中的经历,让我深深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并一直努力地做一个我内心想做的那种好老师。我期望我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就努力在做这样的老师。在七中这些年,也是我教育理念发生重大转折的几年:我真正地明白我们的教育出发点绝不是分数,分数只是我们教育中一个很小的结果,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用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用一朵云去碰撞另外一朵云,教育其实是一个老师全部人格的总和。

配角的快乐

成都七中教师   林玉蝶










   做老师的,常常想写点什么,又常常闷闷的一个字也不愿留下,于是久久搁置,直到三月春来,四月柳青,五月的阳光变成黑白胶片,六月自带柔光覆盖了整条林荫街,终于决定启动回忆的蓝色大门,让那些感伤的、温软的、幸福的小事,以这样的方式重见天日。

   我永远记得在一个7点40分前毫无惊喜的清晨,一切都被浸泡在常温里,一大口苦咖啡刺激,把我的神经挽成了满弓。一抬眼,就看到那个女孩,又是那个女孩,当所有人都在高声朗读的时候,她却一如既往地在走神。我只得走到她身旁,敲敲她的课桌,提醒她抓紧时间读书。那一刻的我,感觉自己严肃得像一面水泥墙。

   “哦。”她这才重新埋头,融入书声的涓流中。可没过两分钟,这个不听话的女孩又把脸抬了起来,并且好像要张口说话。

这孩子,怎么搞的!我有点生气了,正要再次提醒她时,她却比我先开口——“老师,节日快乐!”

   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已经若无其事地隐匿于我铺天盖地的慌乱中了。刚刚发生了什么?我只得临时撤换掉正在高铁上狂奔的台词,却已经来不及,本该优雅得体地回应别人的祝福,冲口而出的却是——

   “嗯,继续看书。”

   共同组成我的回应的,还包括一张比绷子还要紧的、来不及转换表情的脸。

  说完我转过身,对着黑板五味杂陈。我觉得自己傻极了。那一天,是9月10日,气候如春,日光倾城,我的眼睛快要锁不住眼泪,在早上的7点40分。

   我常常想起这件小事,想到这个不完美的女孩,也想到我自己。如果我否定这活生生爬过我们生命的教书生涯,这是不理智的。因为总有一些时与刻,如阳光般融烨,如银河般壮美。可是,如果认为拿着粉笔写写画画的生活充满感动与浪漫,又是那么地不切实际——至少在那些空了又满,满了又空的桌椅间,以三年一轮回的残酷方式,刻尽了悲凉。

   那天吃过晚饭,和公公婆婆一起聊天。公公是一名退休教师,谈起他曾经教过的学生们,满满的都是成就感。谈到兴起处,他拿出一封信,是学生考入北大后给他写的信,信纸连同信封,已经皱皱巴巴。

   这学生的字倒是清秀,密密的就像平齐的蜀绣针脚。公公特别得意的一段,是学生回忆起高考前公公对他的鼓励话语。我们一起读着,读着,到最后,我却不愿再读。

   公公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了,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北大的,清华的,香港的,国外的,成为行业精英的,自己做老板的……离开公公以后,都展开了各自的生活,一年,两年,三年……一届,两届,三届……那么多的人来了又离开,有多少人会在往后的日子里想起公公,给他写封信呢?即使写了封信,做学生的,仅仅只是写封信罢了,而做老师的,却把这封信当成宝贝,把信读透,读皱,读成了自己的存在。

   正如画家以自己的画作宣示他的存在,农夫以田野的丰硕粮食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如果有谁告诉他们,这些画作或粮食一旦长成便与你无关,想必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性,是不会答应的吧。

   我曾看过一群陌生的毕业生制作的MV,回忆他们的高中生活。当一张张同学间的照片随着音乐展开,那些既温暖又感伤的气味挟裹着回忆而来。这段MV是一位老师晒出来的,可当我在MV中寻找这位老师的身影时,却发现这是一件挺困难的事儿。好不容易才在一张集体照中,看到她站在最后面,只露出一张脸,小得快要变成一个质点。那时,我才第一次感受到,这些熊孩子无情地闯进老师的三年时间又无情地离开,连记忆里都不怎么有老师的份儿。青春是一条窄巷子。

   我自己也是如此。

   我已毕业那么多年,也只是在生活的边角余料里,想起我的高中老师,对他们的探望,也屈指可数。

   现在,我走上了我的老师们的路,走上了我公公的路。我将成为一张集体照中的质点,我将成为一个偶尔被探望的人……一个老师,必须习惯离别,必须接受遗忘。

   可无论被遗忘多少次,还是有人坚定地守在此处,静静地等待老去。那个让我慌乱的7点40分,想必也闯进过他们的时光里?想必也留住了一代又一代人,让他们甘愿在单调的四季里,一俯首,就白了头。

   也许,老师,就和父母一样,在孩子的人生中永远只是配角。而一个配角的快乐,不在于自己在主角心中的地位,而在于我们用三年的时间,共同出演了一场没有剧本的电影;而在于在这有限的时长中,我们曾以人类最温柔的方式,彼此相待过。唯其如此,做你的配角,我心甘情愿。

一幅画的教学

成都七中教师  陈帅










  “这幅《泉》中的人物动态非常地美,皮肤很光滑……”

  15班的一位男同学很认真地分析着《泉》,其他同学不时地窃窃私语,暗暗发出一些笑声,但是,当这位同学分析完后,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我也不由自主地为这位同学鼓掌了。

   这是我正式工作后的一堂课中的一个小小片段,深深地烙入我脑海。我让学生们在我列举的四幅美术作品或是书上的作品中任选一幅谈谈自己的感受,班上一下就沸腾起来了。过了一小会儿,一位男同学大声说:“老师,我想说说安格尔的《泉》。”班上顷刻间大笑起来。我示意让同学们先安静下来,听听这位同学的发言。于是出现了开始的一幕。我惊讶一位高中生可以将一幅世界名画分析得如此有个人独特见解。

   《泉》是安格尔在七十六岁高龄时完成的。当时曾有五个商人争相购买此画,闹得不可开交。1857年,《泉》被迪麦泰尔伯爵收购,成为私人藏画。后根据这位伯爵的遗嘱,他的家属于1878年将画赠给国家,成为巴黎卢浮宫内又一镇馆之宝。

    如何欣赏这幅名画?这幅画的奥秘在于画家表现了人体姿态从不平衡向平衡的变化,抓住了人体内部力的微妙关系,即向左倾斜的双肩和向右倾斜的胯部、向上的用力和向下倾倒的水罐,前趋的右膝和后绷的左腿都体现了力而打破了平衡。画家在处理轮廓边线时,始终本着虚——实——虚——实进行,这一方面是为了空间感和立体感的需要,同时,更体现了一种节奏感,从最高的右肘至最下面的右脚为止:强——弱——强——弱,清晰——模糊——清晰——模糊,这样就产生了美感。这幅画的姿势,从最高点肘关节开始,向下穿过头部,上升到右边的臀部,再向下走,直到左边的脚,是一根长长的S形曲线!从右手的手臂向左延伸,通过优美的左手指托住了瓶,然后这一条线非常流畅地随瓶口的水直泻而下。此画重心在左脚上,因此身体的两边曲线是不一样的。左边较平缓,右边曲得厉害些,尤其是右边的腰和骨盆处。这些都体现了变化和统一的规律。

   安格尔笔下的这个少女,纯洁、典雅、恬静、健康、美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朝气。画面左下角那朵含苞未放的雏菊是她的象征。头顶上的绿叶、脚下明净如鉴的潭泉、幽静的山都增加了这幅画的意境。从这幅画里,人们感到的是一个宁谧、幽静的抒情诗般的境界,心灵得到慰藉,感情得到升华。《泉》使人联想到山泉,联想到生命的源泉,联想到少女的纯洁……《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有一位评论家参观了《泉》后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年艺术的产儿,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更富生气也更理想化了。”

   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会遇到很多描绘人体的作品,就如安格尔的《泉》,相信学生对人体的认识很感兴趣,特别是绘画作品当中的裸体。但是我想大部分同学对美术、对人体都没从美的角度去欣赏,去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借助作品的小故事去引导他们,面对经典作品一定要讲深讲透,让学生能够很理性地对待这类作品,并且能从艺术的角度加以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课堂问题集锦|王添强教育戏剧小学老师培训初阶@成都day4
教育要泽被每一个孩子
小学教育热点话题
[精] 教师七怕
成都七中学习汇报发言材料
调查显示教师面临10大压力 51%教师患职业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