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剪纸】陕西省周至县赵恩毅作品欣赏(一)青铜器(青花系列)
赵恩毅染色剪纸青铜器(青花系列)

了解青铜器


       青铜器在古时候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
      青铜器的使用历史久远,中国青铜器开始于马家窑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在中国仰韶文化早期和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
     中国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5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中国的青铜形式多样,基本包括:礼器、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青铜器上布满了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纹饰,形成神灵的图纹,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一种过渡。

原创剪纸青铜器作品欣赏

《豆》    26cmX20cm    2021年10月  赵恩毅

青铜豆:

     豆器古时候食器的一种,是盛装肉酱一类食物的器皿,豆最早源于陶器。青铜豆盛行于两周,它既可以用来盛放干食如煮好的肉类,也可盛放调好的汤汁如羹类。在祭祀场合,豆是礼器之一,并是向神灵供献牺牲食品的最后一道器具,即将肉从鼎中捞出在俎案上切好再置于豆中才可敬奉。

《鼎》    23cmX18cm    2021年10月  赵恩毅

青铜鼎:

     青铜鼎,是由红铜和锡等金属铸造而成的一种炊器,是古代一些地方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青铜器则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它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鼎'(炊器)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

《簋》    23cmX18cm    2021年10月  赵恩毅

青铜簋:

     青铜簋又叫做琏,相当于今天的碗,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出土的簋也是以偶数为多。这件铜簋出自陕西省扶风县周原遗址,是西周早期青铜铸造业的典范之作。

《鬲》    24cmX18cm    2021年10月  赵恩毅

青铜鬲:

     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斝》    23cmX12cm    2021年11月  赵恩毅

青铜斝:

     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觯》    24cmX17cm    2021年11月  赵恩毅

青铜觯:

     觯是中国古代汉族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西周时,出现方柱形的觯。春秋时,觯演变成长身,形状像觚。从字形特征不难看出,这类酒具大多源于上古兽角制作的水器。《礼记·礼器》“尊者举觯。”郑玄注称:凡饮酒时,”三升曰觯”。

《编钟》    22cmX15cm    2021年10月  赵恩毅

青铜编钟: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卣》    22cmX15cm    2021年10月  赵恩毅

青铜卣:

    卣为古代重要的盛酒器,古文献与铜器铭文中常有'秬鬯一卣'之说,可见卣是专门盛'秬鬯'这一祭祀用的香酒的。

《爵》    21cmX12cm    2021年10月  赵恩毅

青铜爵:

    爵,饮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夏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圆腹,也有个别方腹,一侧的口部前端有流(即倒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下有三个锥状长足。

《觚》    23cmX16cm    2021年11月  赵恩毅

青铜觚:

    觚,饮酒器和礼器。盛行于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造型为圆形细长身,喇叭形大口,侈口,细腰,圈足外撇。抓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靡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觚的器身较为粗矮,圈足」部有一“十”字孔。器身常饰有蚕纹、饕餮、蕉叶等纹饰。

《铺首》    20cmX14cm    2021年10月  赵恩毅

铜铺首:

     铺首,是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建筑门饰。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其形制,有冶蠡状者,有冶兽吻者,有冶赡状者,盖取其善守济。又有冶龟蛇状及虎形者,以用其镇凶辟邪。而兽首衔环之冶,它是兽面纹样的一种,有多种造型,嘴下衔一环,用于镶嵌在门上的装饰,一般多以金属制作,作虎、螭、龟、蛇等形。

《盉》    21cmX16cm    2021年11月  赵恩毅

青铜盉:

     青铜盉是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形状多样,一般是深腹、有盖、前有流、三足或四足。商周盉多后有执鋬,或在盉口下两侧置贯耳;而春秋战国时期盉上多设提梁,即所谓提粱盉。

《壶》    23cmX17cm    2021年11月  赵恩毅

青铜壶

     壶为古时候盛水或酒的器皿,呈椭圆形略高形,垂腹,圈足,盖顶有捉手。器盖四边皆有勾曲的棱脊,盖沿和圈足各饰对称弯曲的蛇纹,器颈饰对称的鸟纹,盖面及腹部饰对称的变形卷体龙纹。全器以细雷纹装饰

《钺》    23cmX17cm    2021年11月  赵恩毅

青铜钺:

     钺是古代用于砍杀的长柄兵器或刑具,是贵族的权利象征。体扁近长方,长略大于宽,上厚下渐薄,形似斧。上方正中伸出厚内,其中有一穿,两旁肩上亦各有一穿。两侧渐张,弧刃最宽。上边和两侧饰目雷纹,侧脊浮凸鱼形几何纹。钺中央镂出大口,上角翘,下角圆,上下各布1排利齿,口围一周鱼形几何纹。镂空大口为兽面简省,仅取呲嘴咧牙形状。

《罍》    24cmX18cm    2021年11月  赵恩毅

青铜罍:

     罍,大型盛酒器或盛水器,形状为小口、宽唇、广肩、圈足、深腹、有盖。颈部饰以凸弦纹,肩部饰以目雷纹、腹部配有饕餮纹、圈足饰有云雷纹。

      赵恩毅,号冰泉,陕西省周至县人,中共党员,一级美术教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文促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西安市非遗保护协会会员,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教学能手,西安市先进班主任,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名师,西安市基础资源应用名师,国家“一师一优课”部级奖获得者,西安市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全能一等奖获得者,区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有多幅/件作品在省市区获奖。在国家、省市期刊、杂志、书籍发表论文9篇,参与研究各级课题10项。从教十多年来获得国家、省市区等各级奖项140余项,欢迎近距离交流和探讨。

图文来源于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西安教师赵恩毅染色剪纸
藏礼于器:夏商周青铜器礼制思想
国家博物馆馆藏中的绝美商代青铜器鉴赏
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青铜篇上:九州铜人分享
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带着这份攻略去看特展
青铜器铭文拓片(临摹)腾侯方鼎 折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