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龙渊《道德经讲义》——不积章第八十一

不积章第八十一

此章为道德经终篇。分三段看。上六句为一段。自圣人至愈多为二段。天之道至末为三段。大意不欲以言显。又不得不以言明道。而自任者也。当出关将隐之时。众言争胜者。如杨朱墨瞿。禽滑里。宋銒尹文。彭蒙。田骈。慎到。惠施。桓团。公孙龙。黄缭之徒。各一其说。纷纷不已。然未必信。未必善。未必知。故五千言之终。明圣人。明天道以自况。又见道不在多言。必有益于道。乃为言之不可阙者也。

此章经旨。示人知立言非难。言能明道为难。以见不可恃其智。逞其辞。无益于世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言之有物。言之有征者。信言也。信言则句句着实。句句直朴。不为粉饰好听。自然不美。若美言则必巧好悦人。或称誉比拟以为工。而究其实。则虚诞无凭。故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可以发明天理。言可以道远人事者。善言也。善言则必与人心合。不徙以言争胜于人。不为巧辞奇说。自然不辩。若辩者。籞人取足于口。席上之机锋甚捷。人虽不得不屈。而是者能变为非。邪者能变为正。故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心领神会。明觉四达。真知也。知之真者。不必广搜远览。而此中之消息。原在不见不闻之地。知者自然不博。若务博者。以不知为耻。则无所不求知。或夸多斗靡。而性命之真知。实不能彻。故曰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凡若此者。皆世人之通病。故发此言以救之。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凡人之好言。好辩。好博者。皆欲其己之有积也。积是欲藏于己。而可为胜人之具。又欲为独得之奇。恐人取之。或至竭而不续。不知道理原是公共之物。亦是用之不穷之物。己与人无须分别。圣人知其然。所以不积者。不欲己立。而人不立也。不欲己达。而人不达也。以己之所有。以为人。人得我之有。而人亦进于有。有与有相证。则有与有必相长。人之有得于我。我之有愈进。故曰既以为人。己愈有。以己之多。以与人。人得我之多。而人亦进于多。多与多相勉。则多与多必愈进。人之多取于我。我之多。因人之多而愈多。故曰既以与人。己愈多。人之不解此义者。皆以为己之有。己之多。藏之唯恐不密。不知为人与人。不惟无损于己。且有益于己。奈何不法圣人乎。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不积。上文已详其义。其事固然。其理又可验之天之道。天以无为化生万物无日不生。生之者不穷。无时不化。化之者无尽。可谓利矣。有利必有害。利于物。必伤于己。万物无非天之所利。而天之高明。终古如是。天之运行。昼夜不忒。利者在天而何害于天。非天之不积乎。天不积。故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亦天道也。圣人以无心而正万民。于变者。感圣人之警诫。时雍者。乐圣人之裁成。可谓为矣。有为必有争。为在我。争必在物。万事无非圣人之所为。而熙熙者向化。皞皞者格心。为在圣人。而何有于争。因物付物。顺其自然。惟无争。愈知圣人之为。愈见圣人之不积也。然则欲积于心己。不以公诸人者。虽放其言。巧其辩。多其知。终不合于天。背于圣。究无益于人。亦无于己。经文已终。深着此义者。见人打破个私字。则知人己一体。得则俱得。打不破个个字。则人我必分。失亦俱失。深为万世致警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讲义81:《不积章》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八十、八十一章
【分享】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迷糊忧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