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高中必读 | 这种学习方法帮你4小时的作业1小时完成

对于现在的初高中学生来说,每天晚上写作业写到11、12点,基本是习以为常的操作,而且总是处于睡眠不足的情况。但很多人忽略了,这种方式看起来很努力,实际上有大量的时间被浪费。

这种学习方法帮你把4小时的作业1小时完成,节省出来的时候,多睡1、2个小时,让你的精力更充沛,学习效果更好。

正确的循环是:

70%远在自己能力水平之下的作业直接抄答案;

20%会做但是还需巩固的作业扫一眼,做一些有意思的题目,其他抄答案;

10%难题着重思考,不仅做,还想多种解法做,一边看答案、看同学解法一边思考。

当老师在闲聊或者说你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的时候,你做作业;

下课放松活动完的富裕时间,你做作业;

自习课身边同学都在说废话的时间,你做作业。

这样别人放学花4个小时写作业的话,你1小时就能做完,然后保证娱乐和睡觉时间。

(如果作业你不会的题特别多且量大,更应该放弃大部分题,腾出所有时间,每两天针对一个专题查漏补缺,直到达到上述水平为止)

错误的循环是:

40%远在自己能力水平之下的作业慢慢做,一直做一直爽;

40%努力就能完成的作业由于时间不足,着急赶工,其中一半的题没做出来;

20%的难题,反正肯定有人没做我也不做了,考试也不见得考。

当老师闲聊给大家放松的时候,听得特别起劲;

当老师讲重要知识点的时候,好困想睡觉;

下课时间聊八卦;

自习课玩手机;

放学后躲在外面吃鸡农药;

晚上10点:卧槽,这么多作业,今晚又要熬夜了!奋斗,努力!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能行!!

我衷心地劝告各位小初高学生:

你是人,不是机器!

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机器只能按别人的指示执行。

许多老师奉行庸才教育,把学生当成不思考、不主动学习、需要设置任务才会运转的机器。这只能让不上进的学生达到二本水平,绝不能让上进的学生成为真正的强者。

你是人,你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模式,哪里是你的薄弱环节,你应该最清楚。如果你不清楚,就花时间去把它搞清楚。

学习是一项不断突破、不断改变的工作,而大部分老师和家长,正在从事一项永恒不变的工作。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我1小时搬800块砖,10小时就搬8000块砖,学习肯定也是一样。

完全不一样好吗?学生的知识水平每上升一个层级,学习方法都要改变一次,更不用说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方法。学习时时刻刻都要思考,而大部分熟练工的工作状态都很机械。

如果你总能敏锐地制定非常适合当前情况的学习战术,那么我相信你至少超越了95%的学生。

对于学生,疲劳作战绝不是一个好的模式。

我上文说到了两种循环,并不是说第二种人就不努力,只是两类人已经适应了两种不同的模式。

长跑不变的规律就是平衡。你熬夜多做了功课,总是会在白天通过睡觉和娱乐找补。更何况睡眠不足的人本身自控力和注意力都会降低。

你觉得自己熬夜状态好,很可能是一种错觉。因为你突然开始不熬夜,白天可能还是会疯狂玩农药或者睡觉。

但是你要去克服。所谓习惯,陋习是有惯性的。譬如跳高,习惯跨越式的人,刚开始练背越式,可能连1米都过不去。但如果你想突破你的瓶颈,就必须从这个1米重新开始。

我记得我高三的时候,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去找班主任,说我在学校晚自习效率不高,想回家学习,这样休息、锻炼、吃点心都比较方便。而且学校21:50下课,回家太晚了,我想早点睡觉。

班主任说:“你早就该来找我了!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怎么样有效率你最清楚。

我现在研一了,每年给班主任发节日短信,大学毕业了还给他送过酒。

他说过,改变是很难的事情,但想要提高,首先要跳出惯性、从众的思维。

他说,学习方法要自己试,不试怎么知道合不合适呢?一般坚持1个星期,看自己的状态就知道方法对不对了。

暂时就说这些,我也不知道大家能信几成。

我想起来一个亲戚找我给他孩子讲学习方法。我听说过他家打骂小孩的光辉事迹,所以在酒桌上,我花了1个多小时给他和他的孩子讲兴趣、讲效率、讲作息,最后说了一句:当然,你还是要能投入进去,要认真,要相信学习的意义。

然后亲戚总结说:看,听到姐姐说的了吗?要认真努力,不要怕吃苦,你就是不够努力!

我看到那个小孩快要哭了……

谈学习方法,有时候越真心越不落好。现在就算家长问,我都不怎么愿意讲。希望还是学生的你们,思想能更包容一点吧。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肯定,回答一下评论区和私信提的问题,同时接受大家意见补个漏。(不是学生的可以绕过以下部分)

1、请正确理解“远在自己能力水平之下”的含义。

特指抄写类作业(有胆子就交空白,没胆子就鬼画符吧),和一看就知道方法、只缺计算、如果考试做正确率超过90%的题目。

还有一种,就是知道这一专题自己的掌握程度远超出班里同学,可以不做题,等老师讲题时看看老师提到错误率高的题。

很多人说自己看题时看不出来哪道简单哪道难,在我看来这类题都不叫“远在能力水平之下”,而是属于第二类“会做但是还需巩固的作业”。

2. 上述比例问题。

比例是一个参考值,我写答案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请根据实际情况为准,并不是说一定让你跳过70%的题。

可能很多人达不到这样的比例,大概只是30%远在能力水平之下,40%会做但是还需巩固,30%难题不会做。

这种就像一些评论说的,好高骛远追求难题反而会让那40%的分丢掉,所以千万不要忽略基础概念。

3. 注意看上文加粗部分,理解时间分配的概念。

你觉得你不会的东西特别多,老师布置的题都不会而且根本做不完?那就是另一种情况,即对你来说老师布置的难题太多,没时间看书理解概念。

你自己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断做题好,还是花时间归纳总结、查书和教辅的知识点、并辅以少量题目好?

我这是讲时间高效分配的回答,不是教学生如何偷懒的回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播文字版【从初中逃学逆袭北邮公费硕士的经验分享】
初中、高中数学偏科怎么办?90天初高中数学提分火箭速
解决以下问题冲刺中考
布置作业和做作业的智慧与策略
【新高一】暑假如何预习数学?
一份结合数据和体验的在线教育竞品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