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什么是“一服二浴三饮四药”吗?

  前一阵浩然偶感风寒,当时就觉得喉咙疼痛,身上也起了几个硬币大小的湿疹。略一思衬,知是外寒内热、伤风湿热所致,也没多想,去药店里买了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冲剂服用。几天之后,感冒症状由重而清基本是见好了,不料湿疹却日益严重起来,前胸小腹上竟发出一大片来!

 

  这就不能不重视了,又去药店买来专门治湿疹和荨麻疹的中成药服用,吃了两天,一点也没有见好的意思,突然想起家中有友人相赠的香草茶饮,寻思我这病症属于湿发于体表,而香草专门解表散邪,驱寒化湿,对体表的风、寒、湿等邪气有特别的疏散发挥作用,于是把药停了,泡了一大壶香草饮,喝了整整一天。第二天起床后再看身上,果然湿疹的颜色淡了很多,又去买了点紫草加入香草饮中,又连着喝了好几天,眼见着湿疹一天天消隐下去了。

 



  每年8月立秋过后,天气又燥又热,地气为太阴湿土,湿热交织,再加上早晚温差大,气温忽热忽凉,很多人稍不注意就会感染风邪,导致体内湿热散诸于体表,所以这段时间特别流行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疾病。如果施治不对路,不但费时费钱,还徒增病人的痛苦,如果施治对路,甚至不用服药,仅以花草之饮就能迅速见效,或者防患于未然,提前预防湿疹的发生。

 

  今天,浩然就给大家分享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药的煎泡方法很重要


  看过中医的朋友们不知道留意过没有,有时候抓药时,药房的人会单独把一两味药单另出来,告诉你在药快煎好时再放,或者直接让你用开水冲泡,不能煎煮。

 

  这些药大多属于“芳香性药物”,它们一般都具有特殊的芳香或辛香之气,其中的植物类也被称为“香草”。那么,为什么这些药物不宜长时间煎煮,而最好泡饮服用呢?

 



  这和这类药物的特性有关。芳香性药物一般都含有挥发油,挥发油是香草最宝贵的东西,香草的很多药用价值就体现在它上面,所以说保留它的挥发油和善于利用挥发油,才能把香草的价值用到了最好。

 

  但挥发油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散发出去,所以在煎煮中药时,香草类药物大都最后投放,或者用开水冲泡,这样才能保留它的挥发油不会被挥发掉。




 自古香草多入药

 

  中国人对香草的发现与应用已十分久远,在5000多年前的炎黄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香草来治疗疾病,其后经过无数代医药专家的实践和发现,越来越多的香草被引入到中药中来,也诞生了很多香草组方的名方灵药。

 



  在魏晋以前的《周易》、《管子》、《山海经》、《后汉书》、《三国志》、《神农本草经》等著作中,都有有关香草的描述。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和香方》一书问世,它是现知的中国第一部香类方药专著,对后世药物学的影响非浅。隋唐五代时期,香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香方》、《杂香方》、《龙树菩萨和香法》香药医方对当时宫廷、民间、寺院使用香药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宋代时,香药贸易鼎盛一时,朝廷还成立了专门的香药局,对香药进行管理,当时的医药书籍中记录有大量的香药本草和香类医方。明清时期,香药应用在民间广泛普及。此时记载香药本草最全面的著作当首推《本草纲目》,它共收录药物1892种,其中芳香类药物就有100多种。此外,日本也收藏了8部宋、元、明三代的芳香类本草专著,书中记录了大量的香药应用法。

 



  目前人类已知且使用的香药有三千六百多种,常用的也有四百多种。而以香草组方的验方更是不计其数,古人们根据这些香药的药性,按照君、臣、佐、辅组成各种方剂,我们从小到大吃过的中成药之中,常常能看到香草的踪迹。


 

一服二浴三饮四药


  我们常常把吃药叫做“服药”,但大家知道这个“服”字是什么意思吗?

 

  “服”原义本指贴身穿的内衣,在上古时代,人们生了疾病,采来的药物可不是用来吃的,而是晒干后装入香包,然后挂在内衣上,靠“闻”来治病,所以被称为“服药”。后来延伸到吃药也用“服药”来统称。既然主要以药物的气味治病,可想而知当时的药方主要是芳香类植物为主。

 



  除了“服”药,很多疾病采取“药浴”的方式也效果奇佳。这种方法是将以香草类植物为主的草药放进浴桶中,以热水浸泡,然后人体浸没在草药水中洗浴,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这种情况下,香草中的挥发类物质即可直接通过皮肤毛孔进入身体,又可随蒸腾的水汽进入呼吸道中,所以效果十分良好。

 

  再其次,对香草较为有效利用的方式就是“泡饮”了,主要以香草为主的组方,在自古到今的大量医书中都有记载。其中大量成方都可以长期饮用,类似于现在的保健饮料,可以有病去病,无病预防,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调节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解表防邪,强身健体。

 



  对香草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中药煎服了,也就是和其他类药物组方,然后火煎汲药而服用。这个很常见,也就不多说了。

 

  香草的“一服、二浴、三饮、四药”,主要针对一些常见的特定疾病,这个下边会说到,可不是所有的疾病和组方,都按这个顺序论其疗效。

 

  不仅是在中国,国外也对香草的应用十分广泛。欧洲人早在300年前,就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色香味俱全,又有一定保健功能的植物调配成日常饮料(称为芳草饮或香草饮),并且渐渐将香草饮发展成一种休闲情趣饮品。

 



  香草饮不同于中国传统茶,也不同于药用保健茶,因为它很少或不采用中国茶叶,全部的入茶材料是香草,因此它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却不苦口,而是非常香甜,喝后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香草饮在美国、日本、港台等地十分风行,近些年来也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始流行,在市场上,有关的香草类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

 


  那么,为什么香草自古以来一直被高度重视,很多组方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呢?

 


香药的六大特性

  

  中医将芳香类药物的气味称之为“辛香之气”,并发现凡有芳香、辛香味的药物,不仅有能行、能散、能行气血的功用,而且还有辟浊除秽、开窍、醒神的功效。并依其特性,将之分为六大特征:

 



解表散邪

  

  所谓“表”就是我们的头、面、肌肤。外界环境中的风、寒、湿、暑、热等邪气伤害人体,最初都是先侵犯盘桓在人体之表。我们都学过的《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前两次警告蔡桓公:“你的病在腠理和肌肤,不治将往身体内部发展。”这个腠理和肌肤,指的就是体表,疾病会先潜伏在这个位置。




  感冒一般都是肌肤外感风邪引起,所以中医的感冒药中,大都含有银翘、薄荷、香薷、白芷、竹叶等香草类植物,其方利用了香草的辛味和温性,可以开泄腠理,解表散邪、驱寒疏发,从而达到了治疗各种感冒的作用。

 

化湿健脾


  很多香草入脾经、胃经,其性温燥,其祛湿驱寒的功效特别显著。现代人因为饮食过于肥甘美味,加之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常吹空调、吃冷饮等,很容易造成寒湿积聚体内,使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机体代谢功能失调,从而形成痰湿体质或患上糖尿病、痛风等疾病。而常饮那些具有芳香化湿、疏通气机、扶脾健运、消胀除痞的香草药物,例如厚朴、藿香、草寇等,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

 

温阳散寒




  香药大都味辛热,气芳香,所以温通的能力较强,可以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对于治疗阳虚寒凝、血滞痰阻、脾胃虚寒具有显著的效果。常见的香草有肉桂、丁香、小茴香、花椒、吴茱蓃等。

 

通经止痛


  香草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在人体内循经走络,打通能量阻隔之处,让能量透达经络。例如女性因为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胁胀满、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常选用香附、乌药、乳香、没药、玫瑰花、桂枝、羌活、麝香等香草,就可以调经止痛、行气活血、消肿散结。

 

活血散瘀




  香草的活血散瘀功能特别显著,例如乳香、降香、郁金、没药等,都能苦泄温通、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所以它们是治疗跌打损伤方面的良药。对于头部瘀血所致的顽固性头痛,中医也常用芳香药物。

 

开窍醒神


  芳香开窍是香草的一个很强的功效。中医认为人体内的五脏,通过“关窍”连通于人的五官,如果关窍被封,例如邪阻心窍,可致人神志昏迷、胡言乱语;上窍蒙蔽,让人鼻塞流涕、耳聋耳鸣、目生翳障等等。而治疗这些疾病,多利用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等的辛香走窜之性组方治疗。但这类药不可久服,久服易伤人之元气,临床上只做急救治标之用。



怎样安全服用香草饮

  

  上边我们给大家介绍了香草的六大功效,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香草类植物可以入药与保健身体的有很多种,但不是所有香草都能用来当保健饮品常喝的,有些香草植物必须和其他类药物组方后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万不可擅作主张自行配制饮服,一定要遵循医嘱或按方服用。

 



  前文说过,目前市场上流行各种香草饮,例如橙花茶、甘菊茶、丁香茶、红花茶、紫苏茶、肉桂茶、茉莉花茶、百里香茶、洛神花茶、罗勒茶、马郁兰茶、金盏花茶、薄荷茶、玫瑰花茶、迷迭香茶等等,喝这些应该没问题吧?

 



  原则上说很安全,但能不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或者说是不是适合于你的身体,则未必了。因为这些饮品都是单方,而人的体质又分给很多种,即使同样的亚健康症状,在中医辨症中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原因引起的,所以不同体质的人如果长期饮用并不适合自己身体的香草饮,那最终必然会引起身体健康上的问题。

 



  从中国古代香草饮的发展历史来看,复方的香草饮一般比较安全可靠,过去古人喝的香草饮一直都是由多种香草配制而成的,兼顾了不同体质的人,并将单方的偏性加以中和,调和到对人体既有益又安全的地步。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目前这类复方香草饮已经不流行了,在药店里或购物网站上,充斥的都是单方的香草饮,几乎见不到复方的香草饮,过去的很多香草配方几乎失传,而在民间,特别是山区或少数民族中,一直有饮用复方香草的传统。




  浩然在文章刚开始提到的香草饮,其配方就来自于终南山中,组方是由浩然以前给大家介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秋实先生配制的。 

 

 

终南秘传香草饮

  

  记得第一次喝他配制的香草饮是在他的工作室。那天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去拜访他,宾主落座后,他从茶壶中给我们一一沏上了一杯热茶。

 

  还未及喝,一股浓浓的草香之味已飘入鼻中,我忙问赵先生这是什么,不会给我们喝中药吧?赵秋实先生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让我先喝喝看。

 


  入口略显一点苦涩,然后就有一股清凉的香气萦绕在口腔之内,只能说不难喝,但也绝非美味。赵先生这时告诉我们:“这不是茶,这是我用终南山里的17味香草,按照古方配比而成的‘终南香草饮’!

 

  我实在搞不懂这草药饮有什么好喝的,为什么赵先生会请我们喝这个东西。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问,笑着说:“这个香草饮虽然口味难以和好茶比较,但妙处一会你就知道了。

 

  果然,喝过五六杯后,一股热气从腹部丹田处升起,全身发热,手心、脚心都冒出了汗,而精神感觉特别清爽。我问了同来朋友们的感受,大家纷纷说出了与我类似的感觉:“我感觉身体通透,浑身发热”、“我感觉热气循经而走,特别舒服“、“我的后背在发热,脚心的涌泉穴好像在跳动,身体很轻松!”……

 



  赵先生听了我们的感受后说:“有这种感觉是对的,这款香草饮是我根据祖传秘方配制而成的,并且对香草进行了‘易蛰香坊’特有的酵头发酵工艺,使其性更温和,更纯正!并让香草通经络、祛寒湿、合脾胃、调心肾等效果充分得以发挥。”


  这时,与我同来的一位朋友插话问:“那你这里面用的是中药吗?”


  赵先生说:“严格意义上说,我用的材料应该叫做香药,也就是平时用来制香的香草植物,这款香草里有野菊花、桂花、桑叶、茉莉、野生茶树叶等多种香料,都是可以安全饮用的植物,而且它们都是生长在终南山里的纯天然野生香草,是真正的无污染,每一种香草的叶、茎、花、果、根等部位,都保持了最天真、最本性,而且这款香草也不含咖啡碱物质,喝后不担心睡不着觉,男女老少、各种体质的人都适宜长期饮用。”

 



  喝了半天,赵先生又对我们说:“耐泡是这款香草饮的一大特点,普通的茶四五泡就没味了,可这款香草饮十多泡依然味道很足。”可不是吗?我们已不知不觉得喝了十多杯,只见赵先生不停地往茶壶里续水,从未换过香草,但它的味道依然不错。

 

  “要充分品味这款香草饮,它的泡饮方法很重要”赵先生接着说:“最好先用沸水冲泡上几次,每次焖上1-3分钟,时间逐渐加长,然后再煮着喝,因为香草的叶、花用开水很容易泡开,而其根、茎、果则需要通过煮才能将其药用成份析出,当然,如果没有煮茶的工具,可以多闷一会,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香草饮的功用。”

 



  在香草饮气味四溢的氛围中,我们和赵先生兴致勃勃地畅聊了一下午,期间他给我们讲了很多有关香草的知识,我也是那次之后,对于芳香类香草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其功用做了细致的研究,如此,我才能在身发湿疹之际,想起他的香草饮来。

 

  最后再说一点:为什么我要加“紫草”一起饮用?因为在易医中,红色的湿疹属于“兑卦”,五行为金,而火能克金,火对应的颜色为紫,紫草为离卦,就能对治皮肤湿疹,再和专门祛湿、解表的香草饮配合饮用,自然效果就很明显了。


  对本文中的“终南秘传香草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祛斑小秘方
分享一些常用的四味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病症 1、腰痛四药:狗脊、
杀菌灭蚊,既可观赏还能吃——租个农家小院,就种这些芳香的花草
冠心病要用对“救心丸”
五脏六腑用药浅谈,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看!
五脏六腑用药各不同,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