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9年中医资料10 程门雪 阴阳五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三亿文库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阴阳五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上海中医学院院长 程门雪

  钱部长上一次向我们指示:“中医学术研究,必须提高到理论方面,不仅是文献上

  的理论根据,而且要有临床上的实践证明。”这指示是非常正确的,我们中医治病,

  运用规律,不外乎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等等,每一个病都在灵活地运用着,要在

  大会上一一汇报,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选择一个比较难治的病,而病例又比较多

  的举一个例来说明中医理论规律的实际应用。当然是不全面的,是有缺点的,只能

  就我们工作中所得的体会,向各位汇报,以便交流之后,使我们工作更有进展,取

  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所选择的,是中医学院附属第十一人民医院所治疗的慢性肾炎,从建院至

  今,一共治疗过三百多例,现将其中(五五年至五八年)一百例的疗效分析与总结,送

  给诸位作参考。其余因疗程尚短,观察不够,以后再向诸位汇报。一百例中治愈者

  百分之十七,显著进步者百分之廿七,进步者百分之四十一。总的疗效,百分之八

  十五。

  当然成绩是微小的,不够满意,仍当进一步加以研究提高。但是我们对慢性肾

  炎,一方面运用中医理论,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已得出了一个初步规律,这规律

  不但证明中医理论能指导实践,而且通过实践对原有理论有所提高,是值得注意的

  一件事。

  中医没有慢性肾炎的名称,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与水病属肾一部分,非常符合。

  根据古人文献,各家学说,得山一初步印象,即水肿病主要是属肾的,而与肺、脾、

  三焦、膀胱等经,都有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这关系就在经络学说上说明。内经上

  说:水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又说:少阳(三焦)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又说:三焦者中凟之府,属膀胱;又说: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又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根据上说,说明三焦之脉属肾属膀胱,肾脉既上连肺,又与膀胱相表里,因此构成一气化周流的密切路线。必须说明人身气化功能,重在肾中元阳,温养脾土,故水饮入胃之后,由脾散精,上归于肺,由肺下降,下输膀胱,都必须经由三焦的道路。因此我们可简括其重点如下:即肾为水脏,膀胱为水府,肺、脾有升降水精的作用,肾为气化之根本,三焦为气化之道路,水化则为气,气滞则聚水,依此理论,进行治疗,所以能够获得相当成就。

  其次,中医既没有肾炎名称,更没有急慢性等分别,但在治疗水肿时,就分标本缓急来辨症论治,所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是中医确定不移的规律。我们治慢性肾炎,也运用了这个规律。

  根据我们临床体会,慢性肾炎,可分五个类型,也可以说是五个阶段。譬如在水肿病浮肿得很利害的时候,我们叫他“水湿泛滥型”,就应用急则治标方法,遵守内经中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原则。如身热无汗咳嗽气喘的,用开肺发汗以退肿,就叫做开鬼门;又如小便短赤的,兼用利水泻膀胱的方法,就叫做洁净府;倘如二便秘结,肿势甚剧,更用泻下逐水方法,就叫去菀陈莝。总之,治标的治急的是治其末在肺的办法,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水之上源,这些方法,都可互相为用,并且同时达到疏通三焦气分壅滞的效果。经过治疗以后,高度水肿虽见减轻,但肿仍未退,我们就叫他“水湿逗留型”。这时就要用治本法了。其本在肾,肾有阴阳,阳虚阴盛,故为水肿。温阳利水,肾与膀胱并顾,是为正治,温阳尤为重点。盖温阳可以消阴霾,温阳亦所以助膀胱气化,气化能出,小水畅则肾阳恢复,肿自退清。同时温肾化气之法,亦有助于三焦气化之流畅。如果还不能取效,即须进一步来处理。所谓进一步的方法,就是运用五行学说中亢害、承制一段理论。内经说:“亢则害、承乃制,水位之下土位承之。”就是说:肾水的亢害,必须利用脾土来承制,所以内经又说:“脾为肾主”。脾为肾主四字,在治慢性肾炎病中,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十分注重它。例如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数病人,胃口总是不好的,易呕易泻,而胃口好的病人,就比较容易恢复,可见脾胃两经在本病的重要。脾与胃是表里藏府络属相连的,水邪泛滥,原由脾土之虚,土不制水,但脾土所以不健,亦原于肾阳之衰,火不生土,所以在一面温阳利水之中,一面必须增加大补脾胃之品以培土制水。如参、芪、术之类。这一方法,不但适合于水湿逗留时期,即在水湿泛滥时期而见虚象者,也应用有效。我们在临床实验中,经常用这一类药物,就是这个原理。同时因为黄芪是补气入三焦经的主药,张洁古的“珍珠囊”上,就明白指出过。因此他的作用,不但培土制水,并且益卫气推动三焦气化,在本症治疗中居主要地位。用得多用得重,

  是有其特殊原因的。等到水肿全退之后,邪去正虚,转入调理阶段。我 们就称他为“邪退正虚型”,所表现的都是一般亏弱症状,专用扶正方法补气补血来调理善后。经过长时期的调理逐渐复元全愈,这是最顺利的了。还有在水肿减退之后,阳伤及阴,发生肾阴亏损,阴不涵阳,肝阳上僭现象的,每见高血压、脑晕、遗精等等症状,我们称为“上盛下虚型”,采用育阴滋肾平肝潛阳等方法,好的多,不好的亦间有之。 必须说明,从前中医治病是以症状消失体力恢复即为治愈,现在可不同了。根据化验证明,尽有症状消除起居如常,病根仍在,不能算他全愈。这在中医看来,是一新的工作。我们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力图进步,运用培补脾肾调肝和胃益气补血等等方法出入加减,经过长时间调理后,如无他故,是可以完全恢复健康的。 根据临床经验,在调理期间,一般温肾阳的药,采用较少,这一点我们理解,认为在水肿的治疗过程中,所用药物不论温阳也好,利水也好,都是对阴分有所损害的。因此在肿退以后,阴分必然受损。另一方面,人身中的阴阳,是互根的。阴损久必及阳,阳损久亦必及阴,本病阳气久伤,必及于阴,因此在调理阶段,应当考虑益阴方法。就是兼有阳虚见证的,也只能益气,不利温阳,这是我们治疗本病临床所得的一些体会,从前文献上很少提到。

  还有“逆”的一面,我们称他为“正虚邪实型”,正不胜邪,其病必凶。有两逆征象:一属阳微,即肾藏水邪泛滥,心肾阳气衰微,命火衰败不能生土,土不制水,水反尅上;一属阴竭,即邪传厥阴,反从热化,这个类型的病情,十分危险,治疗非常困难。属于阳微火衰水侮土败的,尚能用大剂益气温阳健脾扶正一类的方法挽救,我们经验个别还是有效;属于阴竭一方面的,邪传厥阴,反从热化,内陷包络,引动肝风,肾病及肝,子来乘母。症见呕逆神昏谵语,动风痉厥等等危候,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挽救,终于无效。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尚无办法解决,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目标之一,在过去文献方面,关于这一类的病情也很少记载,是否我们的孤陋寡闻,那就要请诸位指示的了。关于这点,我们理解可用中医学上开、阖、枢原理来阐明,即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枢可以转开,也可以转阖,故肾水泛滥,横侮脾土,是从开的一面,还是逆中之顺;而当内陷心包,煽动肝风,病转厥阴,是从阖的一面,即是逆中之逆,因此本病到这一阶段就难于挽回了。

  通过本病逆症的观察,更说明三焦与包络的表理关系。三焦与包络的经脉是互相络属的,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三焦主气化,故主气所生病;包络主血,故主脉所生病。水病初起多在肺、脾、肾、膀胱等经,属三焦范围,也是气的范围;病势逆展,由气分转入血分,从三焦到了包络,就发生神昏谵语动风抽

  掣等险恶症状,这又充分地证明了内经经络学说中三焦与心包络的藏府表理关系以及气血浅深的病邪转入过程。

  这对难经上所说的气先病血后病的规律,也是完全符合的。我们从临床上又一次证实了内经的藏府表理的学说。

  上面五个类型,是我们从临床体会中所定出来的名称,不够全面,或者还不妥当,但是我们从一百例病例来分析,大概是如此状况。可以分见,也可以转化。总而言之:本病的全部治疗过程,处处都运用着阴阳、五行、经络学说,首先确定本病主要是肾藏阴阳之不平衡(阴盛阳虚)发生水肿。继因肿势之缓急,而定出治标治本先后方法。更进一步,即是脾肾亢制之不平衡,因而定出培土制水的主治方药。至于肿退以后,邪去正虚,又分补气补血育阴潛阳两类方法来调理善后。其逆症者,正虚邪寡,更分阳微阴竭两种:阳微可治,阴竭难痊。在目前来讲,还只能做到这个阶段。

  我仅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中医对于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的实际应用。是很肤浅的,其他各病,虽繁简不同,只要有足够的病例,详细的中医记录,都可说明规律。至于我说的规律是否对,是否妥当,如有错误之处,还请全国中医界老前辈加以指正。至于中医固有规律,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来说明他,提高他,那就更有待于全国西医界的专家们教授们的大力帮助,中西医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本文发表在1959年10期第4页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脏腑别通”知多少
中医经络学
“肾主骨”“少阴主骨”理论源流
抢救疼痛大作战--疏通你的经络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
中医气化理论源流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