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远的赛金花

   文/郭凤祥

北京的四合院和八大胡同是我们这些外地人耳熟能详,却难得一见的地方。

如今,当我来到北京著名的前门八大胡同街——铁树斜街,这在清朝以至民国时期著名的风月场所,仔细搜寻目所能及的逼仄的街巷,残破的楼舍,一砖一瓦,仿佛述说着曾经的故事。

就是这个花街柳巷曾留下过一代名妓的脚印,流传着那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叫赛金花。其实,她姓赵,名彩云、灵飞。赛金花是她的艺名,也是百姓送给她的名字。她是苏州人,祖籍徽州,家中世代从商,生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

赛金花出生的时候,家道衰落,生活陷入贫困,父亲不得不靠出卖苦力给人挑水为生。

为了贴补家用,赛金花在十几岁的时候,便跟着邻居女孩“出条子”,也就是到花船上当妓女。正是在花船上,她认识了影响了她一生命运的人物——她的第一任丈夫洪钧。

洪钧,宇陶土,号文卿,吴县人,历任授翰林院修撰,内阁学士,曾纂修穆宗毅皇帝实录,陕西、山东乡试正考官,提督湖北、江西学政。适逢洪钧回乡服母丧期间,在花船上与彩云一见钟情。出于对彩云的喜爱,洪钧以隆重气派的婚礼将之迎娶为妾,并为她改名“洪梦鸾”。婚后,两人回到北京。这时,清政府委派洪钧为出使俄、德、奧、荷四国大臣,升任兵部左待郎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作为家属,赛金花随洪钩出使各国,以外交官夫人的身份往来于欧洲的上流社会阶层。

到德国两个星期之后,在洪钧举办的一次宴会上,赛金花与铁血宰相俾斯麦及其夫人、克林德公爵及其夫人、瓦德西上校及其夫人等一大批军界要员相识。

宴会上,彩云身穿地道的状元夫人大礼服,长垂及地;梳了标准的清朝贵妇的发式;她还按照中国习俗,让四个提了宫灯的卜头在前后左右为她照明引路。她用的是洋丫头,却让她们穿上了中国使女的装束:紧身的绿缎子袄,宽大的红绸长裤,头上则一律梳两边对称的羊角譬,使她们显得俏皮而活泼。德国客人不禁在惊叹之余深深地赞赏这位公使夫人的独具匠心。人们称她为“东方玛丽亚”。

光绪十六年 (公元1890年),洪钧任期己满回国。

不久,发生了一件改变洪钧和赛金花命运的大事:洪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俄国人存心作了修改的国界图献给朝廷,真相大白后,洪钧因羞愧难当,抱病而亡。此所谓“中俄国界图”事件。洪钧死后,彩云被逐出了洪家。

本来,她是可以过平静的生活的。因为洪钧死前,曾将五万两银元的银票交给自己的族弟洪銮保管,以作赛金花以后独自生活的费用。但是这个洪銮,开始时有意拖延,后来就不见彩云的面,所以五万两的银票也就被洪銮侵吞了。

无依无靠的赛金花不得不操起了旧营生。到了上海之后,她改名曹梦兰。洪府的人认为彩云重操旧业是给死去的状元老爷脸上抹黑,于是在上海滩利用媒体对其大加中伤,赛金花不得已辗转天津最后来到北京。

此时,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兴起和八国联军入侵,烧杀掠强,无恶不做。北京城成了一座火焰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天,有一些德军士兵闯到赛金花家里,要抢一些值钱的东西。因为在德国呆过一段时间,金花以德语作答,让德国士兵十分惊讶。赛金花还拿出自己与德国皇后的照片。见是前大清国驻德国公使洪钧的遗孀赵彩云,德国士兵立即回去禀报。

时任联军统帅的瓦德西与赛金花见面。

旧日的交情,使得赛金花成了瓦德西的红人。赛金花借助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北京城里的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一次她在东单附近骑马时,看见五辆囚车过来,后面还有一队洋兵压阵。每个囚车的木笼里都囚着一个中国人,旁边还插着牌子一一杀头的标志。赛金花一看,立刻拦住带队军官,说这些洋人手中的拳匪都是自己的朋友,要将五个人救下来。众军官知道赛金花的来头,只得放了囚车里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趁着瓦德西请求她替联军采办粮食的机会,赛金花曾要求瓦德西以八国联军总司令的名义发布一条公告:“停止烧、杀、抢和凌辱妇女,违令者军法处置!”

类似的事情当时发生很多,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赛金花被称赞为“中国的珍妮”、“救世女侠”、“护国娘娘”。

据传,赛金花在庚子年间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应该是她对克林德夫人的劝说,最终以 “克林德”牌坊换了慈禧太后的命的故事。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逃难路途中的慈禧在 “以拳灭洋”策略失败的情况下,迅速改变策略,希望与侵略各国议和。但是,慈禧不知,她己经闯了大祸:庚子年五月二十四日,义和拳将德国公使克林德公爵杀死于崇文门外。公使夫人坚决要让慈禧抵命,因为德国人态度非常蛮横地提出议和条件:“必将太后正法,令皇上赔罪”。

清廷当然无法接受这样的条件,他们一心要息事宁人,于是想到了瓦德西面前的红人赛金花。赛金花虽是个伎女,但国事当头,李鸿章也顾不得许多,就派盛宜怀去找赛金花,想让她调和此事。

赛金花使出浑身解数,先是说服了瓦德西,接着对克林德夫人苦苦相动,终于双方最后达成共识,清廷会在克林德遇害的地方修建一座纪念碑,让后人瞻仰,并以此抵消了和议中要慈禧抵命的要求。赛氏果然不辱使命,对克林德夫人动之以情,最后终于说服克林德夫人。于是,清廷开始与德军议和,和议中有一条就是“德国公使被杀,由中国派亲王专使谢罪,并于被害处树立纪念碑”。这也可算是庚子年间,赛金花的一条功劳。

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

年届四旬的赛金花当年的青春风采不在,特别是连续两次婚姻的不幸使她几乎已经对生活失去信心。

这时一位叫魏斯灵的男子出现在她面前,两人曾经两情相悦。魏斯灵和赛金花在北京前门外的桃斜街租了房子,过起了恩爱的生活。据刘半农写的《赛金花传记》中记载,赛金花回忆说那几年才是她一生中最安稳平静的时光。民国六年的夏天,赛金花随着魏斯灵回上海举行了隆重的新式婚礼,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原本指望和魏斯灵平平静静地过完自己的后半生,只可惜好景不长,民国十一年,命运又向赛金花伸出了黑手。

她春天丧母、夏天丧夫,双重的精神打击让她迅速变得苍老了许多。自从魏斯灵死后,魏家所有人都把赛金花视为红颜祸水,对她连打带骂,经常用“扫帚星”等恶名来侮辱她。赛金花被迫搬出了魏家,在居仁里租了一处平房,又开始过上了寡居度日的孤苦生活。这时赛金花已经50多岁,邻居们看到的,可不是当年那红遍北京城的名妓了,而是一个病容憔悴、两鬓斑白的老妇人,甚至有人怀疑她根本就不是赛金花。

赛金花租住在北京天桥北区一个平房小院,每月的房屋租金是8角钱。这价钱在当时并不算高,而赛金花根本没有经济来源,靠典当过日子,常常吃了上顿没了下顿,生活穷困不堪,再加上她的腰痛病和肠胃病越来越厉害,生活十分凄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五四运动时期冲锋陷阵的刘半农博士前去登门拜访她,听她谈天宝遗事,并且提笔为她写了一本传记,给了她一些补贴生活的钱。

1936年冬天,赛金花因为所拖欠的房租太多,被房主轰出门去,她也因贫病交加而死在大街之上。

赛金花死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在陶然亭"香冢"旁草草下葬。赛金花墓在锦秋墩南坡上,香冢、鹦鹉冢之西。墓为大理石砌成,墓碑为高1.8米的花岗岩,据说墓碑是著名书画家齐白石所题。

一些文人学者,陆陆续续创作出不少以她为题材的作品,有人贬她为“娼妇”、“国家的妖摩”;也有人称赞她是“中国的珍妮”、“救世女侠”。

吴承炬《东园诗钞》:“八国联军庚子年,夫人城比帝城坚。百官接踵触尘雾,万户伤心生野烟。毅力换回清社稷,温言镇定汉山川。只因解作德人语,亿兆生灵恃保全。” 

林语堂《京华烟云》:“你做过一些义举,于社会有功,上苍总会有眼的。”“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有赖于名妓赛金花的福荫。” 

胡适《新青年》:“北大教授,为妓女写传还史无前例。”

夏衍《懒寻旧梦录》:“朝堂上的大人物的心灵还不及一个妓女。” 

刘半农《赛金花本事》:“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可恨,一个可怜。” 

一代名妓赛金花为自己留下了一句话,简单明了,但一针见血,她自己说:“我这一辈子,是眼望天国,身居地狱,如此苦苦挣扎。”这句话字字扎心,道出了所有艺妓们一生的血泪心声。

在历史的蝶变中,赛金花荣毁与共,褒贬相加。有人说她阻止过八国联军屠城,封她“护国娘娘”;也有人说她是卖国妓女,对她鄙夷有加。她的历史更像一段故事、一个传奇,值得后人扼腕叹息!

赛金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 ,她说过:“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我觉得作为社会最底层的甚至是“卑贱”的小人物,从她说过话和她为百姓所做过的好事来看,她是伟大和高尚的!

她的故事应该成为“精彩e品,精彩华章”,并永放光芒!

历史会铭记——永远的赛金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床上救国”的赛金花
古代美女(59)赛金花
赛金花
一个命运多舛的传奇女人——晚清名妓赛金花 作者/诗心点点
寻找陶然亭里的陈年旧事
三次嫁人,三落风尘,赛金花为什么这么有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