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代超长柄剑的刃柄比例


青铜剑因为材质过脆的先天性不足很难做长,春秋时期青铜剑总长不过60厘米左右,著名的越王勾践剑也不过总长55.6厘米,到战国晚期青铜剑有所加长,达到70多厘米,至秦代,青铜剑可以达到总长90多厘米。

战争之中一寸长一寸强,个中道理不言而喻。要把剑做得更长只能用另外一种材质――钢铁。铁的冶炼比铜要晚,铁剑自西周开始出现,进入东周春秋时期缓慢发展,直到战国时期,冶铁技术有了较大发展,铁剑的制作和使用也相应有所发展,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铁兵器的应用以楚、燕、韩为最广泛。秦汉,铁剑代替铜剑的节奏明显加快,铁剑也越做越长,目前已知出土最长的铁剑是西汉南越王墓的一口剑,长146厘米。

南越国,本是秦将赵佗据岭南地区建立,秦亡后,与西汉保持了若即若离的关系,后为汉武帝所灭。广州南越王墓共出土铁剑15件,皆是剑身狭长,有中脊,茎为扁条形,夹木后缠丝线髹漆或再加金丝嵌砌图形,多数有玉剑饰,鞘黑漆。剑有长有短,较长的剑长80-100厘米,茎10多厘米,剑刃部分7090厘米,即还有一种柄超长的剑,这类剑剑身尺寸与其他长剑无别,但柄长在30-40余厘米,加上剑身(含鞘)长度,通长达到130厘米以上,最长的达到146厘米。这类剑刃柄比例与山东巨野红土山西汉墓出土一口长剑类似。


南越王墓剑

 长身长茎剑共7口,均可视为超长柄剑,尺寸如下:

D70:已残断为6段,全长121.7厘米,身长85.2厘米,宽(连鞘)3.6厘米,茎长36.5厘米。如下图:

D90:已残断为3截,通长132.2厘米,剑身(含鞘)长93.3厘米,宽(含鞘)3.3厘米,茎长38.1厘米。如下图:

D141:也已残断为数段,通长116.5厘米,身长81.5厘米,宽(连鞘)3.5厘米,茎长34.5厘米,柄加格的长度为35厘米。如下图:

D143:尖部因锈蚀有残,残长146厘米,身长(含鞘)103.8厘米,宽(连鞘)3.5厘米,茎残长34.8厘米,加上剑格的高度及后面的木柄则柄长共计42.2厘米。目前出土最长剑。如下图:


另外还有D145D169D91

D145:残断为5段,剑锋与剑茎不全,类似于D143,无玉剑具,剑身残长70.5厘米,宽(含鞘)3.6厘米。

D169:残断为9段,残长110厘米,身宽4厘米(连鞘)、茎长41.5厘米。

D91:窄细型,通长125.5厘米,无格,身长88厘米,茎长37.5厘米。

关于剑身与茎长的关系,在《考工记》中记载桃氏之剑(主要是指青铜剑),“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大意是个头高的人剑身可以用得长些,个头矮的人剑身便要短一些,但实际出土的剑来看也没有严格按这种理想化的规矩来执行。关于古剑剑身与剑柄长度的关系,表面看似没有直接关系,但仔细观察也会发现有一定规律可循。其一,一般而言剑柄较长的剑剑身较长;其二,剑柄的加长相对自由而剑身的长度则受到一定限制。

关于第一点,可有大量出土实物为佐证。春秋青铜剑剑身较短,剑茎长度10厘米左右,基本仅容一手,即为单手剑。后来随着剑身的增加,剑柄也有增长,比如秦兵马俑出土完整的17口秦剑中,剑总长为8194.8厘米之间,而茎长均在16厘米以上,绝大多数茎长在20厘米左右,盖因长茎可以起到平衡剑体重心位置的作用。汉代铁剑剑身更长,长茎剑比例亦相应增加,如涪陵点易出土111.2厘米长剑(茎长24.4厘米),永城保安山出土117厘米长剑(茎长24厘米),云南大关出土126厘米长剑(茎长23厘米),江苏徐州铜山出土109厘米长剑(茎长20.5厘米),河北满城出土104.8长剑(茎长18.3厘米)、111.3厘米长剑(柄长23.6厘米),等等。总得看来,短身短茎剑常有,长身长茎剑常有,长身短茎剑也有,而短身长茎剑则至为罕见。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长剑看似剑茎不是特别长,但可能是要安装长柄的,也可以归入长柄剑。

 


汉剑长柄透视图·龙哥藏品

 关于第二点,剑身不可无限制加长,窃以为主要缘于剑身长度的增加受到身高和臂长的限制。由汉景帝阳陵南区丛葬坑出土的陶俑佩剑明器140件来看,根据人剑比例可以推测,110120厘米的长度属于较为实战的剑,前述出土实物也多在这个长度范围内。汉代尤其西汉盛行佩剑之风,战争之中一般为剑盾配合,剑长则强,但过长则回转不便,反为敌所乘。而社会生活中贵族喜好长剑,平素不必持盾,佩剑主要是为了显示英气和礼仪的需要,那么自然而然地就把剑做得更长,而且常以玉做剑饰。剑要做长无非是加长剑身或者剑柄,但是加长剑身却有个限度,主要受制于身高和臂长,汉剑采用璏式佩带法,将剑束在腰间,相比后来的悬挂式佩带法,剑在腰间腾挪的空间很有限,象刘备这样垂手过膝者极为少见,绝大多数人还是臂长与身高正相关的,剑长臂短则不容易拔剑,荆轲刺秦时秦王因为剑长一时拔不出来还差点丧命。

 


 拔剑图·河南唐河出土画像石

 关于臂长与用剑的关系,曾有一则历史往事,据《战国策》载:“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缩剑将自诛,乃曰:‘人臣不得自杀宫中。’司空马门,趣甚疾,出门也。右举剑将自诛,臂短不能及,衔剑征之于柱以自刺。武安君死,五月赵亡。 当赵王中了反间计将李牧赐死时,李牧因病而胳膊伸不直,导致身长臂短,自杀时都难以做到持剑将剑尖瞄准自己,只好用嘴含住剑尖撞柱子上自杀了。臂越长则用剑和拔剑越方便,道理不难理解。

因物质生活条件不如现代发达,可以想见,汉代人平均身高不会高于现代人,以现代成年男子假定一米七五的个头,要想拔出以璏式佩带法佩在腰间的刃长超过1米的剑来实属不易,而且剑刃和剑鞘过长也容易拖到地上,这也是出土的汉剑极少见到刃长超过1米的缘由。剑要做长,剑身长度既然受到限制,那么就在剑柄上下工夫。前述那些总长在110120厘米的剑,茎长20多厘米,剑身长度90厘米左右,但当南越王墓中剑柄的尺寸从20多厘米增加到三四十厘米时,相比起来剑柄长度几乎增加了近一倍,但剑身变化不大,有的不过增加了几厘米而已,即使加上因尖部残断而延长的部分也增加并不明显,如D90D143,残段组合起来基本保持了剑身原应有的尺寸。

类似的超长柄剑实物,还有山东巨野红山汉墓出土剑,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角剑;类似的超长柄剑形象,在徐州北洞山佩剑俑上也有体现。

山东巨野红山西汉墓出土一口玉具剑,通长129.5厘米,剑身长90.7厘米,剑茎长38.8厘米。此剑剑柄超长,剑柄先用线密集缠绕,然后缠10组金丝,并用两根金丝将10组金丝穿连。



 

汉玉具长剑·山东巨野红山西汉墓出

 马王堆汉墓出土长角剑用木、角、玳瑁等制成,通长140.4厘米,其中鞘长90.5厘米,最宽3.3厘米,柄长约占全剑通长的1/3,剑身较短材质为角制,此剑属于明器,推断应是模仿死者生前曾佩带的真剑,根据鞘的尺寸可以推断真剑身长度应不会超过90厘米。知名战汉刀剑研究爱好者陈克垚先生(网名:八萬)曾对该剑进行了复刻,剑身是按照龙哥所藏一口汉剑进行等身模仿仿制,刃长96厘米,在保持总长140厘米的前提下将剑柄适当缩短,较好地再现了超长柄汉剑的应有风貌。

马王堆汉墓长角剑



马王堆汉墓长角剑复刻品

 马王堆汉墓长角剑复刻品与原剑对比图

 


徐州北洞山佩带长剑汉俑形象

 综上可知,汉代贵族喜配长剑,超长柄剑颇受青睐,正所谓“修剑拄颐”(语出《战国策》),即佩带的长剑甚至可以达到腮部。有若干出土长剑显示,剑身因受限于身高和臂长不可能无限增加,而剑柄则可以在普通实战的双手剑剑柄长度基础上可以加长到全剑1/41/3的长度。目前已知中国最长的汉剑实物是南越王墓一口长剑(146厘米),也许未来随着田野考古的进一步深入还将会有更长的汉剑出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式长柄剑与马王堆复刻剑
骑马与砍杀:中国环首刀的兴衰
双手握柄?
中国剑的长短之说
九鍼形制之五 鍼 鈹
九鍼取法之五 鍼 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