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养生

  话说中医养生。

  一、养生学的狹义概念

  所谓养:育养、护养、保养、调养、补养、修养等。生:生发、生长、生息、生态(自然和社会环境)。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谓保养生命之意。其内含是如何增强保障提高人的机体功能与生活质量及抗衰水平。

  亦即依据生命发展规律,针对人体生老机理,以“传统养生文化现代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基本原则,通过可行途径,采取实用方法,以求正人品、理情志、活气血、通经络、调五脏,而臻经脉通畅气血调和精神保满百疾不生祛病延年系列 活动综合的统称。

  先天禀赋,乃父母生发;少儿成长接受培养;成人体壮该当保持;虚弱年迈讲究补养;湿邪入侵需要调养协和;和谐生态务须珍惜维护;生命常青之树在于养。

  此乃狹义养生之谓。

  二、养生学的社会属性

  养生,是一门管理的学问。是对生命历程的管理。养生,伴随一生。于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愈之后,均有其养生的必要。不同性别、年龄、体质、职业、地位、地区的个人均有其需要而适宜的养生。

  养生,是一个社会问题。健康不仅属于个人家庭 ,更属于国家社会。养生学是一门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学问。

  三、养生学的基础理论

  传统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泱海。所誊衹语,有如泱海之粟,难免管窥之见。

  (一)引导方针

  继承经典,中西结合;融汇贯通,推陈出新;辩证道简,普益众生。

  (二)指导思想

  纲要《黄帝内经》,真释其经典学说,衍生其基本法则。

  1、学说

  太极说、五行说、脏腑说、元气说、经络说、脏象说;

  体质观、生命观、整体观、辨证观;

  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如佛家“养心”、道家“养德”、儒家“伦理”)等。

  现代能量医学、量子科学等等。

  2、法则

  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动静合一;

  因天之序、天人相应、阴阳平衡;

  法天遵道、 贵生重己、修心养德;

  顺其自然,合时养生;神与形倶,内外兼修 ;运动有度,活力留余;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清心寡欲,勿妄作劳;清积中和,通经活络;节育保精,护肾养元;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未病先治,未老养生。等等。

  3、人身“三瑰宝”:精、气(血)、神。

  4、养生“三部曲”:气血充盈、经络通畅、脏腑平衡。

  5、养生“三因子”: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6、养生高境界:“治未病”。

  四、养生的实质内容

  修性格、正人品、理情志、节饮食、慎起居、适寒暑、和喜怒、通经络、活气血、调五脏 。“清积”、“和中”、“养元”。

  五、养生的主要途径

  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培养、教育,得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熏陶和滋润。

  禀先天之赋,将后天所获精神和物质食粮(天地灵气精髓)不断吸纳、消化、升华、置换、集聚成内在生命能量而臻“身心合一,神与形倶”(德智体美劳全面有成)。这是人体组织结构有机协作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成果过程。

  六、养生的一般方法

  (一)方式

  饮食、运动(体操、舞蹈、武术、球类、棋类、水上等)、药引、气功、易筋、洗髓、禅武、按摩、理疗、针灸、书法、音乐、阅读、睡眠等。

  (二)方法

  顺时养生、经络养生、调气养生、固精养生、静神养生、修身养生、动形养生、饮食养生、进补养生、药引养生、减毒养生、等。

  七、养生的理想目的

  一般要求——健康。

  普遍期待——长寿。

  理想目标:

  性格柔、人品正、情志安、心旷神怡、精神保满。

  经脉通畅,气血调和,精力充沛、百疾不生、祛病延年。

  身心康泰。生活和谐。胜任担当。强国安家。促进文明。

  (原作/卢国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7大养生术 不生病的生活 从这几招做起(组图)
想不生病?从这几招做起!
中医漫谈|太极拳的中医养生原理探索
太极拳文化拳与道合
中医治病及养生的特点
日常养生:抗疲劳五大招 轻松消灭亚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