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潍坊市政府门户网站

  在省人普办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通力配合,5万余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艰苦努力、无私奉献,广大普查对象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圆满完成了普查准备、登记复查和数据处理等主要工作任务,潍坊市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得到了上级人普办的充分肯定,普查结果客观反映了我市人口实际情况。

  一、普查工作基本情况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七人普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参加了人口普查登记,并分别作出了指示。市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七人普工作专班,多次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普查相关工作。

  潍坊人口众多,与历次普查相比,此次普查情况更为复杂,还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和冷冬严寒的影响,各项工作难度都非常大。尤其是普查摸底刚开始,邻市青岛就通报了3例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市普查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但是全市广大普查工作者充分发扬大无畏的精神,顶风冒雪,执剑逆行,取得了疫情防控和普查工作双胜利。

  普查期间,我市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普查机构;层层制定了普查工作规划和进度图;开展了普查综合试点和专项试点;制作备齐了普查所需物资;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跨级进行了业务培训;完成了4.54万个普查小区划分、138.95万个建筑物标绘;开展了户口整顿工作;完成了摸底和入户登记;组织了部门行政记录比对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全市广大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质量第一,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做到了“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错项”,打赢了人口普查攻坚战。

  二、普查主要数据

  根据国务院人普办和省人普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并报省人普办、市政府批准,我市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以公报形式发布,共分一号至六号,分别为全市人口情况、县市区(开发区)人口情况、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人口受教育情况、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

  下面,我将公报主要数据介绍如下。

  (一)全市人口总量。全市常住人口为9386705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908624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00464人,增长3.31%,年平均增长率为0.33%。十年来潍坊人口增量位列全省第五,总人口位列全省第三,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二)户别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174295户,家庭户人口为8879183人,集体户142819户,集体户人口为50752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0人,比2010年的3.15人减少0.35人。家庭户规模大于全国0.18人、全省0.10人。

  (三)县市区(开发区)人口。16个县市区(开发区)中,人口超过100万人的有2个市,分别是寿光市1163364人、诸城市1078178人。在100万人至80万人之间有4个县市,分别是青州市960882人、高密市877393人、安丘市840553人、临朐县806314人。在60万人至50万人之间有3个县市区,分别是昌乐县583799人、昌邑市564501人、潍城区521368人。在50万人至10万人之间有7个区(开发区),分别是奎文区475103人、高新区389041人、坊子区361737人、寒亭区334403人、峡山区159288人、滨海区136714人、经济区134067人。

  与2010年相比,常住人口增加超过10万人的有高新区、潍城区;10万人至3万人的有经济区、坊子区、滨海区、奎文区;减少3万人以上的有安丘市、峡山区、昌邑市、昌乐县。城区常住人口除峡山区外均呈增加趋势,市县常住人口仅寿光市和青州市正增长,其他均呈减少趋势。

  潍坊市城区(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奎文区、高新区、滨海区、峡山区、经济区)人口为2511721人,比2010年增加467693人,8个县市减少167229人。潍坊市城区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加强,中心城市核心地位不断巩固。

  (四)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772791人,占50.85%;女性人口为4613914人,占49.1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44,与2010年的102.56相比,提高0.88个百分点。比全省102.67高0.77个百分点,比全国105.07低1.63个百分点。

  (五)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30039人,占17.37%;15-59岁人口为5713595人,占60.87%;60岁及以上人口为2043071人,占21.7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83602人,占15.81%。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2.2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41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九;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7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55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七,劳动力人口资源依然充沛;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6.5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87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5.71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68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六,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成为我市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市情。

  (六)受教育程度。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56456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97524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7923人上升为14451人,比全省多67人,位列全省第七;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4994人降低为14888人,比全省多554人,位列全省第七;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10年增至9.94年,比全省多0.19年,位列全省第七;文盲率由3.80%下降为1.62%,降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7个百分点。表明过去十年我市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改善,教育事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普及和人才引进成效显著,人口素质持续提高。

  (七)城乡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046086人,占64.4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6个百分点,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40619人,占35.59%。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779590人,乡村人口减少1479126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7.4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11个百分点。十年来,我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效显著,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

  (八)流动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2719610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344115人,流动人口为2375495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478139人,增长119.06%,高出全省14.46个百分点,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222263人,增长182.40%,低于全省25.98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增加1255876人,增长112.17%,高出全省29.19个百分点。说明受我市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及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流动人口规模大幅增加。

  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成功,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工作人员的勇于担当,得益于各级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普查一线,多视角、全方位、高密度对人口普查进行宣传报道,使“大国点名、没你不行”深入人心,为全市人口普查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更离不开广大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正是900多万潍坊人民的积极参与,如实提供普查信息,我们才能顺利地完成普查任务。借此机会,我代表市人普办、市统计局,向给予人口普查工作支持和帮助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向积极配合人口普查的广大普查对象、向辛勤工作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更详细的数据,正在整理、分析中,我们将以百倍努力,充分挖掘普查数据价值,发挥普查数据作用,为促进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为建设高品质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口数据支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潍坊市人口突破900万
太原常住人口超420万
苏州总人口:1176.91万
乐山人口“家底”公布 全市常住人口323万
龙岩市常住人口2559545人
大连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出炉 常住人口669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