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典作曲家排行榜 笔记及英语名词术语】

  想说前50没有拉赫玛尼诺夫TAT……

  A. 声音的组合

  六要素

  1.节奏(Rhythm)

  由希腊“rhein” 衍生

  节拍(meter)

  速度(tempo)

  广板(Largo) 非常缓慢

  庄严而缓慢的(Grave)

  慢板(Lento) 慢速

  柔版(Adagio)

  行板(Andante) 中速

  小行板(Andantino)

  中板(Moderato)

  小快板(Allegretto) 适当快速

  快板(Allegro) 快速

  很快的快板(Allegro molto) 非常快速

  活泼的、轻快的(Vivace)

  急板(Presto)

  最急板(Prestissimo)

  2. 旋律(Melody)

  有一个中心音叫“主音”

  3.结构(Texture)

  取得结构的一个办法是使用和声(harmony)

  和弦(chord)由 “协和”音(consonant)组成为多

  主音音乐(homophonic)[源于希腊文homophonos,即齐奏]单一旋律为主、有和弦伴奏 (贝多芬和李斯特)

  复音音乐(polyphonic)使一个旋律与另一个旋律重叠起来(巴赫)

  使用复调(counterpoint)创造结构

  单音音乐(monophonic)没有和弦、和声

  4.音色(Tone Color)

  配器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艾尔森(Arthur Elson):

  小提琴——表现所有情感

  中提琴——表现浓浓的愁思

  大提琴——表现所有情感,但比小提琴所表现的更加强烈

  短笛——表现狂欢

  双簧管(oboe)——表现质朴的欢乐和悲怆

  小号——表现大胆、勇武和骑兵渐近的声音

  大号——表现力量,也可能是粗犷

  英国管(English horn)——表现朦胧的愁思

  竖笛——在中音区表现流畅的温柔

  浪漫主义时期(1825古典时期结束开始)的作曲家更注意音色,重点从绝对(absolute)转到标题(program)

  5.曲式(Form),包括歌剧(opera)、神剧(oratorio)、弥撒(mass)和清唱剧(cantata)等声乐形式

  基本法则:重复和对比与统一和变化(unity and variety)

  文艺复兴时期(声乐作品比器乐作品重要)

  经文歌(motet)

  牧歌(madrigal)

  巴洛克时期(管风琴、拨弦古钢琴、古钢琴为主)

  帕萨卡利亚舞曲(passacaglia)

  赋格(fugue)

  古典派作曲家   奏鸣曲   交响曲   弦乐四重奏   协奏曲 浪漫派作曲家   前奏曲

  波兰舞曲(polonaise)

  柯普兰《如何欣赏音乐》(What to Listen For in Music)

  乐章(movement)

  段(section)

  完全重复和对称重复:

  二段式(1650-1750占大比例)

  A-A-B-B,B通常是对A略加变奏

  17世纪的组曲(suite)由4-5个这类作品组成:阿勒曼德舞曲(allemande)、库朗舞曲

  ( courante)、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和基格舞曲(gigue)

  三段式(海顿和莫扎特的小步舞曲(minueut))

  A-B-A,B段和A形成鲜明对比,第二次出现的A可以一样,也可以是之前的变奏

  变奏式重复:帕萨卡利亚舞曲和沙松舞曲(chaconne)

  赋格式重复:赋格、大协奏曲、圣咏前奏曲、经文歌和牧歌

  发展式重复:奏鸣曲

  乐思(musical idea)

  音符(note)

  6. 调性(Tonality)

  属于一个调的和弦与和声内的关系


  7个白键5个黑键的12个音,按音阶(scale)使用

  大调

  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小调

  三种小调音阶

  主音、属音(dominant),即所选音阶的第一个和第五个音之间的心理效果。

  主音和弦(tonic chord):从主音开始,并且包括第三个和第五个音在内的三音和弦(1600-1900大部分)

  变化音(chromatic tone)[源于希腊文,意为”染色“]:变化和弦,作品调性以外的音。

  不协和音:曾在文艺复兴时期十分活跃

  双调性(bitonality),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和普罗科耶夫斯基

  多调性(polytonality)

  无调性

  十二音列(twelve-tone serial music)

  B.五个时期

  1. 文艺复兴晚期

  教堂音乐

  基本结构

  节奏:合唱音乐

  结构:复音音乐

  管弦乐色彩:Lute

  调性:教会调式转向大小调音阶(少有强弱音变化)

  音乐形式:声乐

  弥撒曲:每个段落首先是格里高利调式圣歌,然后根据第一旋律谱写的复音音乐第二段旋律。后来逐渐采用其他来源

  垂怜经(Kyrie)、荣耀经(Gloria)、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羔羊经(Agnus Dei)

  经文歌:划分若干声部的无伴奏合唱

  牧歌:无伴奏的世俗歌曲,形式较自由

  香颂(chanson):法语”歌曲“之意。相当于意大利语的牧歌。通常以爱情为主的复音音乐的世俗歌曲

  音乐形式:器乐

  舞曲

  奏鸣曲:一种乐器独奏

  无插入赋格(ricercar):按复调法谱写,几个声部轮流模仿主旋律。

  2. 巴洛克时期(1600-1705)

  基本结构

  节奏:强烈、活跃、持续和反复

  旋律:颤音(trill)和其他装饰技巧

  结构: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

  和声:数字低音(figured bass)法。

  速度和力度变化:标出速度

  调性:大小调

  管弦乐与器乐色彩:弦乐器得到完善,古钢琴有改进

  声乐

  歌剧

  神剧:关于宗教问题的合唱,由独唱者、合唱团和管弦乐团演出

  经文歌:宗教合唱音乐的一种

  清唱剧:比神剧短的合唱剧,包括咏叹调、宣叙调、二重唱和合唱

  受难曲(passion):比清唱剧更接近神剧,歌词内容是新约中耶稣的故事(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圣咏前奏曲(chorale prelude):器乐形式,受到声乐支配,源于德国。定旋律、花腔圣咏、变奏圣咏和幻想圣咏。

  器乐

  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17世纪末18世纪初最流行的器乐形式。由不超过四种乐器的弦乐团演出,并由若干独奏乐器组成另一组,包含3-5个乐章

  独奏协奏曲

  歌剧古序曲(opera sinfonia)

  帕萨卡利亚舞曲:由缓慢的西班牙舞曲发展为在一个固定低音旋律上添加许多变奏的乐曲。

  前奏曲、幻想曲(fantasy)、托卡塔(toccata):风格自由的段乐曲,通常是键盘乐器谱写的,常与赋格同时演奏。

  组曲:头三个乐章包括三首独立的舞曲: 阿勒德曼(中速的严肃乐曲);库朗特(较快);萨拉德班(源自西班牙的缓慢舞曲)。其他舞曲的两三个乐章——小步舞曲、加伏特舞曲(gavotte)、布雷舞曲、里高东舞曲、鲁尔舞曲(loure)或歌调(air)——每一个乐章有不同的音乐结构。最后一个乐章通常是基格舞曲。

  管弦乐组曲:为管弦乐团谱写的组曲。

  赋格[源于拉丁文Fuga,意为飞翔]: 从复调法以及与它相配合的旋律产生的。以模仿为基础的,由两三种或以上声部回应。固定模式为:一个声部(女高、女低、男高音或男低音)陈述一个主题;由另一个声部进行模仿,叫做答题(answer);第一个声部则同时出现对题(countersubject)。如果是四声部,主题将在第三声部中出现,并在第四声部中答题。同时,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结合成为与它们对应的复调结构;在开端的表达之后,作曲家以固定的形式从一个调转到另一个调,一个用于主题,一个用于答题。

  巴洛克奏鸣曲(baroque sonata):通常有4个乐章:慢、快、慢、快。大部分为小提琴,通常用拨弦古钢 琴作为低音伴奏(也有长笛、双簧管和低音维奥尔琴(viola da gamba))。(亨德尔《E大调小提琴和数字低音的奏鸣曲》)

  3. 后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

  基本结构和声乐、乐器形式与巴洛克时期相同。

  4. 古典时期

  1750(巴赫逝世)-1827(贝多芬逝世)

  通常说1755-1830

  基本结构

  节奏:以“极其精妙和敏锐的手法” 来处理的。

  旋律:均衡的,比较简单。“均衡的乐句和终止式”:乐句(phrase)为旋律的一部分,比音型(figue)但比乐段(period)短;“终止式(cadence)”是结束一个旋律的一连串音符。

  结构:单旋律主音音乐结构第一次占支配地位。

  音色:注重整个安排的统一性,使用音色使形式更加完美。

  力度变化:巴洛克“阶梯式力度变化” 被“在一个段落中强音和弱音有更多突然和戏剧性的变化”所取代。

  器乐

  奏鸣曲式:呈示部

  提出三个主题

  发展部

  把主题加以重复和结合,选择某些片段加以扩展,并转入不同的调,引出某些高潮。

  再现部

  把第一部分的主题加以变化

  交响曲:使用奏鸣曲式谱写第一乐章,第二乐章采用慢速度,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或诙谐曲,最后一个乐章采用较快的速度,这被称为回旋式(mondo form:副歌refrain和之前对比的段落交替出现,可以是A-B-A-C-A)

  室内乐(chamber music):开始在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中为每种乐器谱写分谱。

  嬉游曲(divertimento):在古典时期也叫小夜曲、梦幻曲式遣兴曲(cassation),是为室内乐团式小型 管弦乐团谱写的器乐曲。

  序曲(prelude):一部歌剧的开端,一出喜剧的附带音乐。

  协奏曲(concerto):通常有三个乐章,由一种乐器演奏,并由管弦乐团伴奏。钢琴取代小提琴成为最常用的独奏乐器。

  声乐

  歌剧:更接近生活

  神剧:与巴洛克时期形式差别不大

  受难曲:不再那么流行

  弥撒曲:得到改进,吸收了歌剧和交响曲的新发展。(海顿《d小调第九号弥撒曲》)

  5. 浪漫时期(包括了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超越了20世纪开始)

  早期:柏辽兹

  门德尔松

  肖邦(最早的钢琴音乐作曲家)

  舒曼

  李斯特(浪漫时期最早的键盘音乐家)

  瓦格纳(乐剧music drama)

  威尔第   中期:弗朗克   斯美塔那   布鲁克纳   施特劳斯   鲍罗丁   勃拉姆斯   圣桑   比才   穆索尔斯基   柴可夫斯基   德沃夏克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后期:福莱   普契尼   马勒   理查施特劳斯

  (跨越了19世纪末)

  基本结构

  节奏:浪漫主义音乐的薄弱环节

  旋律:极为强烈的,抒情

  结构:单旋律加主音音乐原则

  和声:比古典时期不协调得多,复杂。有更多转调和半音体系(chromaticism,即七音音阶以外的)

  配器法和音色:管弦乐团规模扩大,乐器制造进步。配器法和音色第一次成为一些自由派作曲家的主要目标

  调性:大体上是环绕一个中心调建立的调性。

  力度变化:突然的变化

  器乐

  交响诗(symphonic poem):由李斯特发明,属于标题音乐的一种长篇交响曲,只包含一个乐章,用相互对比的段落叙述一个音乐故事。

  钢琴曲:钢琴的黄金时代。

  波兰舞曲——各种仪式上的庄重而欢乐的波澜宫廷舞,有中等速度和稳重的节奏。

  夜曲——抒情曲,深沉忧郁,速度较慢。统称为“风格小品”(character piece)

  圆舞曲——基本上是一种双人交际舞,总是三步或四步。

  练习曲——为学生谱写的,包括特别难以弹奏的成分。

  玛祖卡舞曲——最初是波澜的一种民族舞曲,18、19世纪流传到欧洲其他地方。以第二或第三拍作为强拍,而专业人士说这通常是弱拍。

  前奏曲——很短的曲子,引导作用。

  叙事曲(ballade)——在结构上比较自由的戏剧性器乐曲,通常与一个历史传说有关。

  诙谐曲——最常见的是奏鸣曲、交响曲或四重奏的第三乐章,取代原先小步舞曲(海顿)的位置

  交响曲:德国交响曲体系由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和后来的勃拉姆斯延续下来。

  协奏曲:规模可以和交响曲相比较。

  室内乐: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以古典主义风格谱写室内乐。

  奏鸣曲:不那么死板。

  序曲:音色较丰富,更加强调配器法。

  交响变奏曲:由一个主题以及和声、旋律、结构、节奏等方面的几个变奏所构成。

  交响组曲:标题音乐作品,与之前的相近。

  舞曲:18世纪末,维也纳成为欧洲的舞蹈中心。舒伯特“兰德勒舞曲” 迅速发展为圆舞曲。

  声乐

  德国艺术歌曲(german lied):结合了抒情诗、歌唱者和钢琴伴奏(由于马勒由管弦乐团演奏的歌曲而流行)。诗与歌曲的结合。

  歌剧:罗西尼、唐尼采蒂

  神剧:门德尔松《圣保罗》、《以利亚》

  弥撒曲:少(威尔第《安魂曲》)

  6. 20世纪时期

  随着浪漫时期的结束,德国音乐的优势也结束了。爵士乐对本世纪的古典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基本结构

  节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变化更多,复杂、有活力。

  旋律:几百年来第一次不受重视。

  结构:返回巴赫潮流,不协和音的复调。

  和声:新形式的不协和音,和声的叠加

  配器法:打击乐变得重要,很多作曲家不重视弦乐器

  调性:无调性、双调性、多调性

  器乐

  交响组曲:20世纪初开始出现,是一种乐器协奏曲。事实上是交响曲和交响诗的混合物。(拉威尔《鹅妈妈》)

  交响诗:结构和浪漫时期的交响诗相似,气势略逊,更现实主义些。

  芭蕾音乐(ballet):歌剧的分支。(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协奏曲:倾向于回复到浪漫时期以前的风格。(普罗科耶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

  交响曲:设法使传统的交响曲形式与正在变化中的音乐风格、和声和节奏相适应。缺乏一种典型。

  室内乐:激进派紧抓室内乐,进行试验。没有庞大的交响曲结构。(巴托克的6首弦乐四重奏)

  声乐

  合唱音乐(choral music):回复到巴赫的复调法风格,突显唱腔而不是乐器演奏。(斯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

  C. 管弦乐团

  从交响曲本身谈起。交响曲传统上有主旋律或主题,在习惯上氛围四个乐章。交响曲一词源于希腊文的“syn”(一起)和“phōnē”(人声或声音)。

  欧洲最有名的管弦乐团:

  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管弦乐团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慕尼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百科】学会听交响曲
好听的古曲音乐有哪些推荐?
马勒交响曲最动人的是他流露的软弱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演出官网
古典音乐鉴赏
你真的了解莫扎特的交响曲吗?(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