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学习的本质》21个要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1.当学习者的心智活动和他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起丰富的互动实时,他的知识水平就会有所进步。环境能刺激学习,并附以学习以意义。

2.理解一个新知识,意味着将它纳入已有的思维结构。学习者的自身知识先于教育(文化)情境存在。

3.对学习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学习者关于自己将要涉足的领知识领域的先有认知。如果没有这种认知,那么他虽然学习了知识,这些知识也只能是以根深蒂固的现有观念作为背景。

4.符号化和图视化是对知识进行远观的另两个较高的要求。

5.学习具有四个维度:认知(对信息的处理)、情感(意图和个人卷入程度)、元认知和社会(人们学习的东西取决于其生活方式和当时的科技水平)。学习者对任务处理的思考越多,就越能找到并修正其中的错误、局限和紊乱,进而很快就能分析正在发生的事情,阐明使用的策略及其恰当性,使最高效的状态得以出现。

6.对于成人而言,研究隐喻、进行类比或角色扮演可以激发思考和想象。

7.学习需要灵活性以及对心智策略的使用。在完成具体任务时,学习者需要调动很多程序:论证、记录、建构、预测或做决定。在此过程中,他们都受制于某一或某一时代的文化。

8.我们从四个维度来研究学习:首先是生物学维度,其次是认知和社会文化,最后是意向维度。

9.面对新情境或新信息,学习者会犹豫不决、不知所措。正在发挥作用得先有概念,也就是帮助他理解新情况得先有概念,在他看来显得片面、有局限性。不再经得起推敲。学习者由此进入第三个层次“失稳阶段”。借助一系列活动和信息补充,学习者炼制出一种更为恰当的概念。

10.只有在学习者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时,用事例来解释抽象概念才具有意义。

11.记忆是知识网络间的关系建立机制和联结机制运作的结果,也是互动、对质、重组的结果。获得意义之后,记忆就会得到促进。

12.学习者必须意识到,知识只有能够被应用和被批评的时候才具有价值。我们再重复一次,即使学到的知识存在错误和局限,这种学习也不是对时间的浪费。

13.认知经验形成后,并不是被简单地储存起来。它必须可以随时被调用。,并经常处于调用状态。我们已经看到,大脑总是在不断的粉碎记忆,不断地对记忆进行重组。这种组织方式反过来会影响接触新情境的方式。

14.学习者在自身思维结构和新信息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些新信息仅仅是丰富了他的知识,而且这种作用往往很短暂。学习者需要用思维能力对这些信息进行解析。

15.一个新概念不会自动取代旧概念的位置,但它会紧贴着旧概念,然后两者在人的眼皮底下共存。

16.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教学不能直接作用于学习者,它们的作用一定是间接的。我们可以采用两种相反的教学思路:第一种是以个体的经历和先有概念为立足点。;第二种是对环境进行干预,以促进学习。

17.又说服别人,单一的信息是不够的,就像柔道比赛中,必须借助对手本身——在这里是学习者——或借助制约对方的东西才能让对方“放手”。

18.学习设计必需直面一定程度的干扰,又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辅导。了解孩子得先有概念,教师或知识传授者就可以设计、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环境,以提供辅助条件。

19.教师必须适应情境,处理突发事件,照顾暂时处于困难之中的学生。同时还必须表现出创造性、决断力、人情味和坚定的信念,以促进学习者投入学习。

20.这种划分在方法学层面上留下了不可接受的空白。所有人都应该的掌握的能力,最终没有去有一个人去教,如学习技巧(字典的使用、快速阅读、记笔记、作陈述、掌握辩论规则等)。

21.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学生间的知识共享网络,组织一个信息交换平台,每个学生既是“供方”也是“需方”,展现出他多少已经掌握的东西和他想要了解的东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就是在大脑中进行概念架构——读《学习的本质》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
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学习材料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人是如何学习的
视觉化认知,可视化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