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匠之园—萧朗艺术作品展(三)

萧朗先生的花鸟画艺术,格调清醇自然,立意新颖高妙,风貌潇洒超逸,笔法遒劲洗炼,墨色古雅酣畅,题材丰富多样,形象生动活泼,章法严谨精当,既富于民族性、传统性、经典性,又具有时代性、情趣性和鲜明无偶的艺术个性。他始终坚持中国画的审美特征,认为“作画本旨在于美,唯美才赏心悦目,味之无极。




191. 秋原- 1990



192. 墨鸡-1990


193. 藏娇-1990


194. 小息-1990


195. 信笔为之-1990


196. 苍鹰图-1990


197. 荷塘清趣-1990


198. 芙蓉-1990


199. 秋声-1990


200. 紫葡萄-1990


201. 梅花小鸟-1991


202. 芙蓉香-1990


203. 秋红-1990


大写意花鸟画笔墨极其概括,意蕴却异常丰富,可谓笔少而意丰。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萧朗先生结合自己创作实践,总结归纳,奉献给世人十几部花鸟画技法著作。特别是他在花鸟画构图上创立了具有重要贡献的“一大一小,一长一短,一多一少,一纵一横”的十六字法则,揭示出中国花鸟画构图中的辨证法,使复杂多变的传统构图法具体化,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因而被称为“萧氏构图法”。

204. 清芬幽远-1990


205. 姣美图-1990


206. 飞扑-1990


207. 荷塘-1991


208. 野趣-1991


209. 顶天立地英雄汉-1991



210. 和平-1991


211. 长春-1991


212. 丹顶鹤-1991


213. 吉利-1991


214. 英雄得志-1991


215. 雀跃-1991


216. 比翼双飞-1992


217. 觅果-1992


218. 清供-1992


219. 松枝双雉图-1992


220. 鱼鹰图-1992


221. 闲适-1993


222. 大吉图-1993


223. 迎风-1994


224. 戏水-1994


225. 灵寿图-1994


226. 晨曲-1994



227. 依样-1994


228. 双雀-1994


229. 龙寿-1995


230. 老姐俩-1995


231. 桐声-1995


232. 啄痒-1995


233. 葫芦-1995


234. 旧津郊-1995


235. 草丛-1995


236. 幽兰-1995


237. 秋瓜-1996


238. 鱼汛-1996


239. 观虫-1996


240. 暖-1996



241. 蝶恋花-1996


242. 黍趣-1996


243. 玉簪-1996


244. 瓜棚蛐声-1997


245. 红冠-1997


246. 秋意-1997


247. 相随-1997


248. 绣眼-1997


249. 天香-1998

萧朗先生的花卉作品给人的又是一种想象与感觉。如果说他笔下的叶子有颜色从里往外散发着生生不息感,他的花儿越见花气润泽,色深时,温润如玉,暖人眼目;色淡时,如花拓纸,沁人心脾。较之重色之作《天香》的浓郁季节本色和画家显而易见的炽热情感。


250. 绶带-1998


251. 秋瓜-1998


252. 秋趣-1998


253. 寻香-1999


254. 独立-1999


255. 红叶-1999


256. 加冠图-2000


257. 红芍绽香苞-2001


258. 夏红-2001


259. 和平万岁-2004


第五部分:馆藏作品

“大匠之园—萧朗艺术作品展”中有16件作品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藏品。这些作品以复制的形式展出。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系列丛书--萧朗书画艺术》一书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为此书书写了前言。原文如下:


《中国国家博物馆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系列丛书--萧朗书画艺术》 前言

吕章申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2008年3月,我国著名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萧朗先生,将自己不同时期的花鸟画代表作25幅,慷慨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这位在津门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报国之举给予高度评价,特为其举办了隆重的捐赠仪式,记得我向萧朗先生颁发了捐赠收藏证书。今年适逢萧朗先生百年诞辰,萧老先生的子女们又将其65幅绘画精品和10幅书法力作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非常值得褒奖。为此,我馆决定举办萧朗百年诞辰书画艺术展,并出版这本《萧朗书画艺术》图录,以表纪念和感谢。


萧朗先生生前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他青年时代师从花鸟画大师王雪涛,入室学画十余载。同时得到齐白石、陈半丁诸前辈口授亲传。他进而钻研明清诸名家的传世之作,将师法古人与师法自然结合起来,潜心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努力把王雪涛花鸟画“帅、巧、俏”等特点继承并发展形成其自己“严整、厚重、凝练”的艺术风格。同时他在创作中注入浓烈的生活情趣和灵动的生命活力,形成他取材广泛、形象简括、笔墨洒脱、设色典雅、韵味生动、风格秀润清醇的艺术特色。在王雪涛艺术的基础上走向萧朗鲜明的艺术新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构成师徒并称的誉满中外的“王萧画派”。

萧朗先生的艺术生涯与其美术教育事业紧密相连。他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执教。在长达七十年的教学与创作生涯中,他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花鸟画创作的专家和才俊,而且总结归纳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萧氏花鸟画教学法和萧氏构图法则,出版了十余种花鸟画技法著作。

萧朗先生毕生重视人品与画品的修炼,尤其钟情于中国小写意花鸟画的继承和创新。他以赤诚而又炽热的情怀,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和书画创作,他在谈艺录中深情地写道:“我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受到新中国的教育,自觉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画花鸟的人,怎么为人民服务呢?就是多画人民大众喜欢的画,多画子孙后代喜欢的画。我朝思暮想的事情,就是如何真正画出几张好画来。……这几张令我满意的画,也得到观众的好评,我视为自己亲生儿女一样,都要献给国家,给这些画找个好婆家,让她们为人民服务。”在今天萧朗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回顾先生之言行,无疑他已经忠实地践行了自己诺言。他的高尚品德和高超技艺,一定会引起人们长久的喜爱与崇敬。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是中国梦的发源地,也是国家的文化客厅。国家博物馆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15年被美国和英国有关机构评为世界最受欢迎的博物馆,排在第二位。国博馆藏已达130多万件,萧朗先生100件书画作品的入藏,更加丰富了国博的馆藏。在此,我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萧朗先生和其子女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我也期望更多的书画艺术家向国家捐赠自己的作品,为时代留下自己的精品力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繁荣贡献自己宝贵的力量。             2016年7月17日

十六件馆藏作品依次为:

260. 金鱼荷花图-1966(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61. 杉林飞雉-1971(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62. 一朵倾城醉未苏-1983(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63. 清塘-1984(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64. 开残芍药更无花-1985(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浅到淡时见真色,去尽脂粉只留香”。
《开残芍药更无花》里的芍药残花儿,残却不败,薄愈透亮,尤是花心处几层斑驳浮荡的色中色,一如花的重重心事,更增添了赏花的遐想。不因无真形而假,不因无浓色而虚,是他花卉画最易动人之处。

265. 威风-1985(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66. 菜根香-1989(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67. 寂寞秋江-1990(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68. 不屈不挠-1992(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69. 乐在斯时-1994(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70. 回眸一笑百媚生-1996(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71. 秋波一转-1996(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72. 临镜-1996(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73. 秋歌-1998(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与小写意花鸟画大师王雪涛相比,萧朗先生在强化绘画主体形象的完整与完美同时,更注重对背景的有意淡化,即不以一景一时困囿自己对形象精细刻画的内在大气,讲究不同生命瞬间的情趣意味和个性变化,强调生命无大小,贵有自我。如作品《秋歌》,不但整个大背景被淡化成左上角一只振翅惊飞的小蜜蜂,连下半部分的写意老玉米也被淡化成几片有形的水墨韵味儿,惟有中间叶片上一只栩栩如生近乎工笔的赭翅绿蝈蝈儿,如龙睛一点,传神之至。整幅作品布局简而不浅薄,略而不空虚,形象精而不刻板,巧而不俗气。通过对小生命大背景的刻意描绘,取得他作品特有的小写意、大气魄,或小写意、大境界的小我大象效果,达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和谐。这是因为,他的画不论画得是什么,从小到大,所表现的都是人满怀希望所追求的美。

274. 淘气-2003(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75. 老姐俩系列之-遛早-1997(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萧朗先生一生视好画如命,及至晚年,他的笔下已到了一色一墨皆生命的境界,意、气、神之中,色有声,墨有声,形亦有声,然仍无满足之心。

在此借着老姐俩系列之~遛早,补齐老姐俩系列的其它十幅作品。

276. 老姐俩系列之-觅-1997


277. 老姐俩系列之-追扑-1997


278. 老姐俩系列之-浴-1997


279. 老姐俩系列之-搔痒-1997


280. 老姐俩系列之-梳妆-1997


281. 老姐俩系列之-又是啥新鲜事儿-1997



282. 老姐俩系列之-对影-1997



283. 老姐俩系列之-悄悄话-1997



284. 老姐俩系列之-打盹儿-1997


285. 老姐俩系列之-拉家常-1997


由于对生活性、艺术性、创造性的理解把握和刻意追求,萧朗先生的小写意花鸟画作品在充分显示出画家创作思想的同时,他的绘画个性和风格也日趋鲜明和完整。无论是《白凤》实实虚虚的真情雅趣,《红鲤》亦真亦幻的有形无形,还是《一朵倾城醉末苏》妙不可言的水中花色,那一种源于大自然的艺术化了的强烈生活美,与那些以为画的和谐只是对自然和谐程度极浅的模仿者不同的是,他的小写意花鸟画在形似象同以外,具有一种能够与人沟通的感情和感应,使小写意花鸟画因画家自身极强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从长期以来给人的笔墨逸趣印象里挺立而出,石有山色,枝有树貌,一草一叶可见春魂秋魄。小写意,大造化;小景物,大色彩;小生命,大演绎构成了萧朗先生不断发展的艺术特色,也是他对小写意花鸟画的有力推动,使他毫无争议的成为中国小写意花鸟画的扛鼎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小写意花鸟画扛鼎者萧朗的55幅鸡神态各异,真好看!
画鸡!还是要看名家的(绝美50幅鸡画素材)
现当代名家:萧朗画中的情与趣
萧朗笔下的这些花鸟,好有情趣!
国画清风雅集:萧朗 1991
萧朗小写意花鸟画99幅 美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