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寿有三不过,子孙福气多”,老人哪三种寿不能过?应该了解一下,免
“寿有三不过,子孙福气多”,老人哪三种寿不能过?应该了解一下,免得落得老人不快,子孙也背上不孝的名声。
人的一生其实非常短暂,而且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童年和少年是难得的快乐时光,但这段时光是短暂的,到了青年以后,便要开始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和专业知识,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三十而立,每个人到了30岁,就要完成最基本的成家立业的目标,这个时候,每个人就有了家庭和事业上的压力,不能再像以前那么潇洒。
四十不惑,人到四十,很多事情都已经看的非常明白,生活也慢慢变得稳定而又平淡。
五十知天命,到了50岁之后,大部分人都会习惯于目前的生活状态,不会再为自己制定新的生活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命。
而人一旦到了六十岁,便会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六十岁之后,人的精力和体力都已经大不如前,对于这个年龄以后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休养生息。
当一个人到了六十岁,家里边的年轻一代也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成家立业,开始承担生活的压力。
在承担生活压力的同时,作为年轻人,还有另外一项必须承担的责任,那便是照顾好家里的长辈。
名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拥有好的名声,对生活和事业都会有一定的帮助,而如果一个人的名声不好,生活中便会增加很多烦恼。
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有着孝顺老人的传统,孝顺老人能为年轻人积攒好的名声,为了彰显自己的孝道,很多人会为家里的长辈过寿,过寿可以让长辈感到高兴,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积攒好的名声。
为老人过寿体现了晚辈的一片孝心,但也并非每个年龄段的老年人都适合过寿,其中有三个年龄段的老人是不适合过寿的,如果在这三个年龄段为老人过寿,那么晚辈就有可能背上不孝顺的名声。
首先,如果老人年龄不到60岁,是不能给老人过寿的,因为过寿便代表着家中的老人已经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
而步入老年人的行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老人的人生价值已经发挥到了尽头,无法再为家庭做出更多的贡献。
因此,如果为年龄不满60岁的老人过寿,会让他们认为在孩子们的眼中自己已经没用了,这自然会引起老人的不快,也会有损晚辈的名声。

其次,73岁和84岁,这两个年龄也是不能过寿的,这两个年龄之所以不能过寿,跟孔子和孟子两位老前辈有关,因为孔子是在73岁的时候去世的,而孟子则是在84岁的时候去世的。
因为两位老前辈分别在73岁和84岁的时候去世,后来民间便有了一种说法,那便是73岁和84岁,对于老年人是很难挺过去的一道坎。
如果在这两个年龄的时候为老人过寿,那么会让人觉得家里的晚辈认为长辈快要不行了,这自然也是一种不孝顺的行为。
最后,年龄超过90岁的老人是不能过寿的,超过90岁的老人身体状况一般都非常不好,如果给他们过寿的话,对于年轻人来说自然是一场热闹,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确是在折腾他们,让年龄超过90岁的老人参加寿宴,很有可能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事实上,对于90岁以后的老人来说,照顾他们最好的办法,便是让他们拥有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总而言之,对老人真正的孝心是让老人感到快乐,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过寿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表达年轻人的孝心,不过,在表达自己孝心的时候,也要考虑老年人的心情和身体状况。
如果为了让他人觉得自己孝顺,而不顾老年人的想法,坚持为老人过寿,那么最后的结果便很有可能适得其反,让自己背上不孝的名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话说“寿有三不过,子孙添福气”,3不过指啥?
孝心——内涵很丰富
农村俗话“寿有四不过,子孙福气多”,哪四种寿不能过,不是迷信
农村俗语:“寿有三不过,子孙福气多”,指哪三不过?有道理吗?
人老了,怎么办?
人老了才明白,以下几种行为,会透支儿孙的福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