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在中元、春节、清明祭祖?

中华传统文化看起来很复杂,似乎什么都信,信天信地信鬼神信祖宗,佛教道教都信。说到底,中国人本质上是在信自己,天地鬼神佛道以及祖宗等,实际上是自己的或本源或化身,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现实中的自己,理想中的自己。

中元节将至,今天重点说些与中元节有关的事情。

一、 中国祭祖文化的渊源与意义。

祭祖文化,源自何朝何代,也许永远是个迷,其实也没有必要去考究。但可以肯定,祭祖文化可肯起源于家庭生活。祭祖文化其实是人生意义的觉醒,人生绝对不是只有自己这么简单,其实人生是连续的过程,就好比一条河流,是川流不息的,人生也是一代代地传承的。传承气质、性格、品质、文化等,祭祖即纪祖继祖,祭祖就有四层意思:一是追思先祖的恩情,二是纪念先祖的文明,三是用自己的文明来告慰先祖教育后人,四是积累文明遗产影响后辈。

用迷信理解是,安慰先祖灵魂使之安宁,让祖宗显灵来保佑在世的子孙幸福快乐。如果祖宗灵魂得不到安宁,又如何来保佑后人呢?

二、 中元、春节、清明等三节是一个完美的祭祖琏。

阴阳一理,但阴阳相反,中元节阴始兴盛而阳始收藏,春节阴阳调和,清明节阳始兴盛而阴始收藏。因此,中元节祭祖意义在于告慰开始活络显灵的祖魂,来保佑开始收藏的在世活人的精神;春节祭祖,阴阳大联欢,喜庆;清明节祭祖,安顿开始收藏的祖魂,使之安息。

三、 中元、春节、清明等三节祭祖,各有侧重点。

中元节祭祖,重在用隆重的祭品;春节祭祖重在仪式与虔诚;清明节祭祖重在修坟。

四、 新时代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祭祖文化。

时代是发展的,当然文化也随之发展。发展并不是弃之不用,而是改革适合新时代的仪式即内容,祭祖当然也是如此。新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家庭人员工作繁忙流动性大,而无法如期回乡祭祖,同时由于环境限制,现代人不可能再按照古老的祭祖仪式来进行,这就需要改革。

我用自己的实践来与大家分享并讨论祭祖文化的适当变化。

我始终认为,祭祖的核心精神就是六个字“诚、敬、洁、礼、贡、清”,意思就是心要诚,仪式要符合礼数,贡品要吉祥,场地要清静,法器要干净。

有一年的中元节我在外地出差,没法回乡祭祖,于是有就在酒店设坛祭祖:洗漱,写祭文,贡上两个苹果,剪纸钱六枚(因为我要祭六个先祖)。然后,行祭礼,读祭文。读完祭文后,焚化纸钱,每念一祖宗名,就在茶杯里焚化一枚纸钱。最后焚化祭文。再行礼。

这种随境祭祖,方便,适宜,安全,所产生的热量与烧一张信笺纸差不多。最重要的,我的心灵得到了安慰,自己心安了,祖宗的心就安宁了,难道不是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碑仪式
家族祭祖仪式程序示例
清明《祭文》
2016年,2018年麻城祭祖祭文,诵文大放送
为祖宗建立祠堂,曾经是贵族的特权,到何时才被彻底解禁的?
姬党柳庄党氏立碑祭祖大典祭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