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2年尤太忠视察工作见一士兵眼熟,致电吴克华:首长,这事你不对


1982年的某月,刚上任三个月的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到基层部队进行视察,而当他在观看部队士兵训练比武的情况时,一位个头高大训练有素的士兵引起了他的注意,不过他只是点点头,以表对士兵们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的高度肯定。

士兵们展示结束后军营还准备了个表彰大会,凡是在刚才比武大赛中取得名次的士兵,都可以受到专属勋章和司令员尤太忠的接见,并进行演讲鼓励。

而在授发勋章时,尤太忠再次看见了那位个头高大的士兵,于是便拍了拍他的肩头鼓励道:“刚才我看了,不管是训练还是比武,你的表现都很突出,身体素质过硬,比起武来也很勇猛啊!”

尤太忠

这名士兵立马向尤太忠敬了个礼,并没有多说话。

在视察结束后返程的途中,坐在车上的尤太忠始终觉得那位士兵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他转过头向秘书说起了这件事,不料秘书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

尤太忠立马拨通了吴克华的电话,开口的第一句便是:“首长,这事就是你的不对了。”

为何秘书的回答会让尤太忠大吃一惊?又为何尤太忠要给吴克华打电话?而电话里提到“不对的事”又到底是什么呢?

吴克华

支持吴克华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支持,为革命英雄的严于律己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吴克华是何许人也

1913年的一个寒冬,吴克华出生在江西省戈阳县中畈乡芳墩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徒四壁的他只上了三年的私塾,便去了一家豆腐店做杂工,还当过皮匠学徒,而他也就是在当帮工的这段时间里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当时中国的水深火热,对霸道无理的土豪地主更是产生了极度的厌恶和反抗之心。

在1929年一场自发的农民起义中,机缘巧合下他结识了红军并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吴克华很机灵,上战杀敌更是勇猛,从连长一路晋升到司令,他在反围剿和长征中都表现的十分优异,具有大局意识,对下属们的关切之心更是有领导风范,此后一直无怨无悔服从中央安排,并在各地担任司令员、副司令员、参谋长等职,为保卫祖国和平贡献了汗马功劳。

吴克华

值得一提的是,吴克华虽关心爱护下属,但对自己的生活却毫不在意,朴素至极。

在解放初期,吴克华不管工作还是出门,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几张裁剪过的旧报纸,可这旧报纸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当同事问起他这报纸的用途时,吴克华还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我拿来当卫生纸用的嘞。”

原来吴克华每次吐痰时都用卫生纸包着,久而久之他就觉得这样很浪费纸,于是在家里将废弃报纸裁成和卫生纸一样的大小,需要用的时候他就从口袋里掏出来,痰吐在报纸上面,然后包好扔进垃圾捅里。

而这小小的举动却影响了当时单位中的许多年轻骨干。

左一吴克华

而在吴克华任济南铁道兵司令员时,他更是给同单位的铁道兵们做了个好榜样。

当时他刚去没几日,队里就派人给吴克华送来即将要为他建房的图纸,想请他审核并给予些意见。

岂料吴克华不仅不看图纸,还说道:“不用给我建房,我住炮兵招待所!”

可后来他还是被安排住在了一所高级宾馆里,那晚吴克华都没怎么睡好觉,第二天一早就起床了。

他打电话给济南的军队领导,问道:“你们这有招待所吗?”

“有。”

“那为何给我住这高级宾馆呢?”

吴克华

驻军领导有些意外的说道:“我们这的招待所环境太差,你不愿意建房,就给你住外面的宾馆了,之前来的首长也都是住这的。”

吴克华反驳道:“条件能有多差?环境又有多艰苦?我也就是一个普通战士,我住招待所完全没有问题。”

后来这件事在当地传为佳话,人人都称赞组织派来的新司令员吴克华是个廉洁克己的人。

而当吴克华年近五十时,始终觉得自己虽然实战经验足,可在指挥领导军事战略上还差点意思,于是请命中央进入了南京军事学院进修,他在校的优异表现以及多年的战场实操,毕业后就被任命为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吴克华

这前前后后累计起来,吴克华走了大半个中国,而他这辈子一共当过16次司令员,可见他得到了组织上多么大的信任和肯定!

直到1980年1月,许世友(前司令)卸任后,吴克华受组织安排接替许世友,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也是吴克华最后坚守的岗位。

上任后的第二年,吴克华已经69岁的高龄了,但由于当时南方的局势动荡不安,春节刚过完他便火急火燎的赶到广西边境进行视察,期间还执意要登上边境战略要地法卡山。

69岁高龄的吴克华,不用人搀扶,凭自己矫健的步伐登上了山顶。

可法卡山是越南与我军争夺的重要军事阵地,站在上方哪怕不用望远镜,单凭肉眼也就能看到对面越军的情况,况且敌人的炮台就对准着法卡山,要是这时敌人进行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吴克华的助理在一旁好心提醒道:“司令,您还是蹲倒,以免发生了意外。”

但吴克华却笑着回头望向助理说道:“怎么啦,战士们都能天天在这里训练战斗,我就这么走一趟也不行吗?”

不难看出,吴克华是位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对部队士兵极其关心的司令,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军营生活下,即便身着便装也能看出他的一身军人势气。

吴克华与家人

一身奉献祖国的吴克华之所以能这么安心的出色 完成各项工作,其实都离不开他的“贤内助”--妻子张铭。

两人在抗战时期结识,彼时的吴克华也有过“灰暗的日子”,但张铭给予了他坚固的情感支撑,在一次遭遇敌人围剿逮捕时,张铭更是对丈夫说道:“若是落入敌人之手,我们一起上断头台。”

作为大将的妻子,张铭同吴克华始终高度保持着一致的信念,所以当她知道吴克华对家中亲戚制定严格的家规要求时,也表示赞同支持。

而吴克华也曾在寄回的家书中提到过:“不要以为我当官了,就可以给七大姑八大姨们走后门,我不是神仙,只是一个人民子弟兵,所以想要我帮忙找工作,是绝不可能的。不经我的允许,也不准任何人来广州看望我,就算来了站在门口,我也不会见。”

吴克华与邓小平

可还是有不信邪特地来广州求他办事的亲戚,站在吴克华的单位门口,却怎么也等不到他的出现。原来吴克华果真说到做到,面都不见,亲戚站在门口大骂他没良心,不孝子等等,还是张铭赶来将亲戚接到家中并坦言,他们两口子不会做任何一丝扰乱组织工作的事情。

而说到吴克华对待自己的儿子,那就更是严格了。

在他的儿子吴晓伟从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毕业以后,有相关知情的领导就考虑到老首长吴克华与吴晓伟的关系(当时吴克华已退居二线),特地致电问他:“安排吴晓伟在哪个军区机关任职比较好?”

听到这话的吴克华大怒道:“吴晓伟只当过兵又没打过仗,他不跟着学校大部队去基层锻炼他能去哪?”

吴克华与妻子

不仅如此,在吴晓伟临行前想将一张吃饭的小饭桌带去部队,饭桌没什么特别的,还是用几张木板钉成的,但吴克华见了却直接毫不留情面的说道:“你带这个有什么用,到了部队就得吃大锅饭,跟战士们一起吃!”

可千古流传的那句“儿行千里母担忧”也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妻子张铭怕儿子刚去适应不了,想着去部队看望一次,但吴克华却反问妻子:“这是他人生迈出的第一步,以后要经历的大风大浪多着呢,你能一直去看望他吗?”

在部队里的吴晓伟也确实一直秉承着父亲的教导,刻苦努力,所以在尤太忠视察时看见的那位个头高大且十分眼熟的士兵,其实就是吴晓伟。

尤太忠

当不知情的尤太忠向秘书提及今天在部队看见的那个眼熟士兵时,秘书回答道:“你上台的时候我坐在台下,不知道听谁说他是吴克华老司令的儿子,我当时还没当真呢!”

秘书话音刚落,尤太忠脸色大变,立马就拨通了吴克华的电话,开口的第一句便是:“首长,这事就是你的不对了!”

一头雾水的吴克华还不知道怎么了,问道:“是什么交接工作没做好啊,尤司令!”

“你儿子吴晓伟在我的部队这事你怎么不告诉我啊!”尤太忠急着说道。

只听见电话那头吴克华传来一阵笑声。

左三为退休后的吴晓伟

吴晓伟踏踏实实的由士兵做起,一直到将军,都秉承着严于律己的作风,如今任湖南军区参谋长,也继承了吴克华的优秀风范。

此前吴晓伟还曾在山东军区工作长达十八年,工作期间担任守备15团战士以及排长等职务。

大家都说吴晓伟是“小吴克华”,他任职期间一直虚怀若谷、韬光养晦,在2015年元旦期间,他还在《弘扬将军文化倡议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名字,表示对弘扬将军文化、彰显将军精神的大力支持。

将军的情义

其实在吴克华卸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后,大家就发现新接任的尤太忠与吴克华两人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尤太忠

尤太忠不管是出差办公还是学习调研,从不搞特殊化,每次出门前都特地嘱咐下属不要搞警车护道,不要事先通知所去的单位,不要举办迎接会,不在饭店吃饭,也不准摆水果。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尤太忠一次的深圳出差,在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群同志在前面等候了,只见当地单位的一位同志大步流星走过来表示欢迎,还主动向他递烟,尤太忠却大发雷霆,狠狠地批评了身边的工作人员:“不是说过不准提前通知当地单位的吗,弄这么大阵仗的意义何在?”

而尤太忠与吴克华之间的情义更是让人动容。

1984年,邓小平和尤太忠握手

1986年吴克华已到晚年,他在退居后便一直住在广州了,但当时的吴克华身体情况非常不好。

尤太忠听说吴克华病重,亲自赶到医院进行探望,还反复拜托医生一定要不留余地的救治吴司令,在听闻病情太过严重时还曾掩面痛哭。

仅时隔一年,吴克华在广州病逝,而尤太忠闻讯后又立即放下手头工作赶到医院,紧紧的抱着吴克华,头贴着他的脸许久。

当大家将尤太忠搀扶起来时才发现,此时的龙太忠脸上早已布满了悲伤的泪水,要知道只比吴克华小五岁的他一直是将吴克华当做哥哥看待的,他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从吴克华身上学习坚毅的军人意志。”

同为清廉大将,在两人交接仪式完成后,还曾谈话长达五小时,龙太忠更是保留了吴克华在任司令员时的“规矩”,任何单位不准以烟、名茶,水果和糖果招待,可以清茶一杯,不准设宴喝酒,来者一律住招待所。

尾声

其实在吴克华病危时他曾留下遗嘱:“每当想起塔山阻击战牺牲的战友,心里就非常难过。我死后,就把骨灰撒往塔山,与战士们做个伴吧。”

1948年10月,在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中,吴克华当时带领部队与敌人打了整整六天六夜,最终以我军的完全胜利而宣告结束,大快人心。就连罗荣桓元帅都忍不住称赞道:“吴将军打的好,像这样成功的阻击战范例,在我军的历史上还是少有的。”

吴克华视察部队

这是吴克华一生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但那些随着战争牺牲的战友却成为吴克华一直放不下的痛,所以临终前他要求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塔山,与战士们团聚。

回顾吴将军的一生,始终严守本分为党奉献,一袭军装和他那挺拔的英姿让人无法忘却,终身流露着的琉璃般光彩,值得世人所敬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2年尤太忠视察部队见一士兵眼熟,致电吴克华:首长,这事你不对
1982年,开国少将尤太忠在部队视察工作,突然看到一个副团长十分
1968年,肖永银向许世友诉苦:老首长,太难了,我差点顶不住了!
大战即将打响,胡奇才忽然一拍大腿对参谋长说:我们险些成了马谡
《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受处分被开除党籍,主席问哪个军区敢要,许世友说:“我们要!”
1969年王近山复出,尤太忠半夜接站:不去出迎,还是不是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