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崇霄:与德国妻子恩爱23年,去世1年后,遗孀的痴爱让人泪目

深情是否只有在最爱的人永远离开后才能深切体会?

与李崇霄一起将婚姻磨合23年的茵娜至今都不愿意承认,她的丈夫永不会回来……

01

梦想无限大

1994年,24岁的李崇霄离开北京电视台回到家乡,打算稍作调整去做演员。

李家妈妈看着儿子包袱款款,先是欣喜再是惊讶。

最后恨铁不成钢,她重重地捶:“气死我了呀你!”

从河北唐山的乡间拔出带泥的脚,李崇霄千辛万苦考进北京广播学院。

成为村里少有的大学生,毕业后还进了北京台。

偏偏这人不要正式单位的编制,说“我想去演戏”。

谁给他的勇气敢选后者?

李家妈妈问了,李崇霄回答地特别文艺:“是梦想!

很多人觉得电视台的工作光鲜体面、前途无量。

可真正与这项工作打上交道,李崇霄只觉得不自由且紧张压抑。

为了排解工作带来的消极情绪,他去影视城跑龙套,“演绎别人”。

谁知道演着路人甲、商贩乙,李崇霄会为演员着迷。

“我每天都在想做演员,简单且快乐,但我不敢辞职,因为父母对我期望太高了……”

精神拉扯着,在把自己逼崩溃前,24岁,李崇霄“一无所有”地回了老家。

父母的遗憾惋惜让他难受又愧疚。

只住了一个星期,他说:“我再到北京去,我肯定有出息,你们信我。”

孩子又要远走,做父母的不管前一天如何生气,第二天也只剩下不舍与担心。

李爸爸扭着头说“不行就回来,在县上工作也行”。

李妈妈塞着钱说“你要吃好喝好睡好,在外不容易”。

带着父母的叮嘱再出发,李崇霄运气不错。

1994年,杨洁导演要拍《武夷仙凡界》。

得到消息就去剧组面试,非科班出身的李崇霄因为良好的镜头感,得到了“阿彪”一角。

边演边学,边学边积累,大小角色都不挑。

为梦想努力了,李崇霄靠做业余主持人的收入“接济”演员梦想。

让人意外的是,事业4年了还没闯出大名堂,他却迎头“撞”上了个美丽姑娘。

02

情意不可挡

美丽姑娘是德国人,全名太长,李崇霄爱叫她“茵娜”。

茵娜毕业于德国慕尼黑音乐戏剧学院表演系,后来随大使馆驻华,刚到北京,还说不好中文。

他们相遇在一条交错的胡同里。

“她可能觉得我面善,就抓住我问路了……”

一阵鸡同鸭讲,连比带划后,路没问清楚,两人倒是留了联系方式,成了朋友。

茵娜性格爽朗,十分爱笑,充满活力。

李崇霄性格敦厚,乐于助人,长相帅气,是茵娜喜欢的类型。

相互联系相互了解,爱情的火苗迅速滋生。

年轻时的李崇霄与茵娜

那时候的李崇霄连个固定工作都没有,积蓄也不多。

怕给不了茵娜好的未来,他连一句“我喜欢你”都不敢说。

但他不说,茵娜感觉得到,也愿意主动争取。

拖着旅行箱来到李崇霄的出租房门口。

她说的“我要和你一起住,爱情没什么可以阻挡”,吓得李崇霄在外躲了一个星期。

用一个星期认清内心,李崇霄跟茵娜说“跟我去见我父母吧”。

1999年,29岁的李崇霄带茵娜回了唐山老家。

突然而至的“儿媳妇”让李家父母激动得手足无措。

婚礼很快举行,之后小两口也很快迎来女儿李诗颖。

有了女儿后,茵娜辞去工作在家带孩子,李崇霄也更有了拼搏的动力。

走进《悠长假期》《爱是阳光》。

2002年,赵宝刚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让饰演“张雄”的李崇霄有了名气。

之后出演《平淡生活》《野百合也有春天》《夜幕下的哈尔滨》《五星大饭店》。

李崇霄接到的戏越来越多,挣到的钱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后来出演《我的青春谁做主》《战火中的青春》《老牛家的战争》《妯娌的三国时代》。

李崇霄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事业乘风直上,生活得到改善,但小夫妻的感情却并没有像结婚前憧憬的那样甜蜜如糖。

李崇霄与茵娜之间的矛盾,起源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03

矛盾屡升级

为了沟通无忧,茵娜在婚后报了一个中文培训班。

可两人说这一样的话了,思维模式却不在一个频次,特别是涉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

茵娜的“育儿经”里有不少观点李崇霄很赞成。

比如教育孩子不扭捏,要主动且大方地表达自己的喜欢和讨厌。

比如教育孩子在外要保持公众场所的安静,不能打扰他人。

再比如生活中多说敬语和谦辞,从小习惯礼貌用语。

但是,茵娜的“育儿经”里,还有不少李崇霄不能接受。

比如“不要帮助她,让她自己来”。

比如“告诉女儿不可以软弱,受到欺负可以冲上去,狠狠地揍回去”。

再比如“孩子也要承担后果,吃饭时想玩,玩完了错过饭点便没有饭吃”……

李崇霄与女儿

李崇霄觉得茵娜对孩子太过严厉,毕竟孩子还小,需要长辈迁就。

茵娜觉得李崇霄对孩子太过溺爱,她说孩子两岁以后就懂得了“看人脸色”。

多次迁就会让孩子习以为常,之后得寸进尺,养成坏习惯。

两人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但互相坚持的教养方式不同,吵架在所难免。

吵着吵着,李崇霄就觉得疲惫。

特别是后面,李崇霄觉得父母一直跟着哥哥一家住,自己没有尽到孝心。

于是在征得妻子同意后将父母接到北京住。

本来是件挺好的事,偏偏茵娜和公公婆婆也“不对付”。

茵娜想给公婆租房住,李崇霄觉得莫名其妙。

茵娜也纳闷:“在德国,父母都不和孩子住一起,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不要太多打扰。”

而李崇霄只说“这里是中国”,以此让妻子妥协。

茵娜让步了,可到了公婆到来的这天,又现新问题。

见面后茵娜直呼公婆大名,让李家父母尴尬又不适。

吃饭时,茵娜端上来土豆泥糅合了火腿粒、胡萝卜丁、洋葱等东西的饭,公婆毫无食欲。

在冰箱里找到几块蛋糕正往嘴里放,茵娜出声叫停。

你们的体重超标了,不能吃甜食!”

这让李家父母又气又委屈,觉得儿媳妇是不是嫌弃自己,连块蛋糕都舍不得给。

于是李崇霄晚上回来,他们大吐苦水。

李崇霄听完就知道茵娜没有坏意,只是行动与说话方式伤害了老人的心。

于是他去房间里试图改变茵娜,让她知道什么是“入乡随俗”。

只是茵娜根本不理解:“父母血压偏高,吃高热量食物不利于健康,为什么要纵容呢?这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任,我不会听你的!”

这话说得李崇霄也恼了火,夫妻矛盾升级。

不管争执怎么多,日子还是在继续。

李崇霄平日里在外工作,茵娜与公婆还有女儿在家,总是出现摩擦。

比如老人喜欢抱孩子,茵娜会直接制止,让孩子自己走路。

比如茵娜有很强的垃圾分类意识,看见婆婆一股脑扔垃圾总会忍不住纠正。

再比如公婆喜欢做咸辣菜,茵娜觉得重口味的菜多吃不好,不让女儿多吃……

04

离开才觉深爱

不到半年的相处,一屋子的鸡飞狗跳。

李崇霄觉得累,茵娜觉得自己委屈,公婆也觉得不得劲。

好不容易挨到快春节,李崇霄将手头的工作清完,带着妻子女儿和父母,回哥哥那里过年。

哥嫂一家早早空出房间,嫂子对公婆处处上心。

“爸妈”叫得亲热,新衣服新鞋子让老人家试得心花怒放。

中午做的饭菜对老人的胃口,晚上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嫂子也能气氛温馨非常。

李崇霄羡慕不已,忍不住对妻子说:“你看看我嫂子,孝顺贤惠,大方有礼,那才是好儿媳妇好老婆,你要向她学习!”

这话让茵娜大为恼怒,她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真心,并不比嫂子差。

于是两人小声又是一阵吵,只是之后,李崇霄开始冷战。

茵娜察觉出了丈夫的冷淡,特别是回到北京后,丈夫在外工作不与自己联系。

工作回来也与自己分房睡。

在德国,夫妻两人分房,那就表示婚姻出现了不可调节的问题。

茵娜心酸不已。

2006年10月,李崇霄到上海拍摄《五星大饭店》。

半个月来没给茵娜打过一通电话,茵娜彻底对婚姻失去信心。

收拾东西她带着女儿不声不响地离开。

等李崇霄回来时,她已经走了小半个月。

推开家门一室寂静,李崇霄吓了一跳。

电话打了一圈也没得到老婆孩子的消息,他试探性地给在慕尼黑的岳母去电。

听到对方说:“她们在我这里”,他长松一口气,这才发现冷汗一后背。

去往慕尼黑的飞机上,李崇霄暗想,要不离婚算了

可当他来到岳母家。

看到朝自己飞奔来的女儿,见到站在不远处抹泪的妻子,心里浓浓的想念涌起。

生活中的李崇霄是位摩托车“发烧友”

傍晚,岳母叫来女儿和女婿一起做饭,期间她问李崇霄:

我女儿先是德国人,再是中国媳妇,她在慕尼黑生活20多年,生活习惯、思维模式与你不同,你怎么能总用中国人的标准去要求她?如果你们婚后生活在德国,你也不见得是合格的女婿、丈夫和父亲。你们应该相互包容磨合改变,而不是抱怨争吵。”

岳母的话让妻子大哭不已。

而通过妻子的翻译知道了岳母的话,李崇霄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换位思考,婚姻中的夫妻太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但他没有做到。

晚上,李崇霄向妻子道歉,他说自己太自私了。

没有给到家庭足够的耐心和陪伴,也没有给妻子足够的理解与宽容。

茵娜也道歉,说自己太坚持自我,应该正视“入乡随俗”的重要性。

05

改变促成和谐

夫妻俩说开了,矛盾便解开了。

回到北京后,李崇霄咬牙在北京买了套学区房,让女儿接受好的教育。

之后在家附近租了间公寓,再次将父母接来。

他仔细地说中外文化差异,也解释妻子很多行为中暗含的好意。

同时恳请父母对自己的妻子多点耐心、体谅和包容。

李家妈妈听得眼泪直掉,想着儿媳妇千里迢迢到中国,嫁给一无所有的自家小子。

一年到头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一次,还要面对公婆的埋怨和不解。

将心比心后,她向儿子保证不再与茵娜闹脾气,也叮嘱儿子要理智,别老争吵。

李崇霄在那以后开始在意茵娜的情绪了。

工作中的事情会主动与妻子分享,得了空隙一定与妻子联系。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使不上力,便不多言语,时常用言语感激妻子的辛苦付出。

偶尔还会制造一些小惊喜小浪漫,让妻子笑容满面,心情畅快。

而茵娜的改变更加明显。

她在小区里主动交了一些中国妈妈做朋友。

向对方取经婆媳相处之道,和对方学做中国菜,了解公婆的喜好,努力做着好儿媳。

一家人都朝着“家庭和谐”的目标而去,他们的生活自然蒸蒸日上,和谐美满。

2012年,李崇霄放慢事业的脚步,将更多精力放在家庭上面。

他喜欢和妻子一起下厨,喜欢听女儿聊聊学校的日常,愿意陪父母每晚饭后出门遛弯。

李崇霄的女儿李诗颖

有时候结束一部戏想休息一下,李崇霄还会带着茵娜到德国去看望岳母。

即使后来的后来,妻子没了年轻时的貌美,身材有些走样,他也待妻子如宝

而他们那优秀且颜值颇高的女儿,在17岁时就签约了杨颖所在的公司,有了自己的事业。

06

幸福哪有万年长

可这样幸福美满的日子为什么这么少呢?

2022年6月22日,婚姻维持23年,且毫无绯闻的李崇霄,于51岁时因病离世。

女儿李诗颖直接崩溃,她无法接受现实。

回到家里,母亲茵娜更是泣不成声。

“爸爸走了,家就不完整了,我妈妈那段时间好像失去了全世界,我好怕她会坚持不住……”

女儿艰难起身扶住母亲的肩膀,伴其左右。

知道妈妈整夜失眠,她也不睡和妈妈聊天。

察觉到母亲没有什么胃口,她就变着花样做饭,求母亲多少吃一点。

茵娜一直不能接受丈夫的离开。

直到婆婆将她揽进怀里,让她别自我为难,她才真正放声痛哭。

远在德国的母亲也千里迢迢赶来,陪在女儿身边。

茵娜在众人的开解与鼓励下,这才振作起来。

李崇霄、宋丹丹《老牛家的战争》剧照

2023年,李崇霄离开茵娜已经一年。

还是怀着浓浓的思念。

李诗颖提到自己的母亲:“她一直不说我父亲离开了,她只说当年那个为给她指路而急得满头大汗的男人,在大雾中迷路了……”

当初说好了要和丈夫一生一世一双人,茵娜便坚持到底。

“我的爱人永远只有我丈夫一人,我也只做我丈夫唯一的妻子。他迷路了,我终有一天会找到他,但不是现在。现在我还是一位母亲,一位儿媳,我要照顾好我们的女儿,和我丈夫的父母,这样我将来找到他的时候,便问心无愧……”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情意动人也伤人。

好在于茵娜而言,她还能通过丈夫的影片,来重见丈夫的容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崇霄周年祭!采访对象变朋友,他51岁去世太匆匆
著名演员李崇霄:我的德国妻子,我的风雨婚姻
著名演员李崇霄:娶德国妻子一度闹矛盾,而今乐做家庭妇男
演员李崇霄51岁去世,留下妻女悲痛欲绝,再也不能一起过父亲节了
【泰来作协】杨桐︱追 忆
我妈绿了你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