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年前,那个“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苦孩子,如今怎么样了

都说命运就像蒲公英,风一吹,有人会落在温暖的窗台上,有人就会降落在泥土里。

而刘秀祥命运的开端就是在这泥土里开始。

“我把我人生后退的路堵死了,不管多么艰难,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刘秀祥在演讲台上铿锵有力地说道。

刘秀祥

13年前,刘秀祥背母入学让他成为了现在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他成功地展现出一个山里的孩子一样可以取得想要的成绩。

刘秀祥的故事也沉寂了13年,随着感动中国的开幕,人们也开始逐渐了解到这个农村小伙子当年所背负的到底有多少。

用他自己的话讲,那些日子里唯一的好事情就是自己和母亲还活着。

现在,那个孩子已经摆脱了生活所有的苦,成为了当代教育事业的典范。

13年前,那个“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苦孩子,如今怎么样了?

承担所有的苦

刘秀祥是一个生在贵州十万大山里的孩子,家里一贫如洗。

父母都是山水间的淳朴的村民,但在刘秀祥4岁时,家里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故。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的病逝让母亲难以接受,甚至一度崩溃。

出于对这几个孩子的生活无力承担,精神上的巨大打击让母亲开始间接性精神失常。

因为受不了母亲无缘无故地发疯,哥哥姐姐都离开了这个穷困潦倒的家。

转眼间六口之家只剩下10岁的刘秀祥和母亲相互依靠。

这锻炼出刘秀祥极强的生命力,很难想象一个10岁的孩子生火洗衣做饭样样精通,还要照顾精神失常的母亲。

母亲的病情极不稳定,村里人都叫她“疯婆子”,每次发病都会摔东西,然后刘秀祥跟在后面收拾。

他经常望向山林之外的世界,仿佛能看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刘秀祥知道自己不能一个人离开,那样就等于放弃了母亲。

苦命的刘秀祥每天的工作流程就是早起给母亲洗漱吃饭,然后安置好母亲,随便拿点吃的就去上学了。

放学后回到家,如果母亲没有发病那就太幸运了,这就意味着他不需要重新归置屋子里的杂物,直接喂母亲吃饭就可以了,整理好一切之后,正对着夕阳的余辉,将一天的功课复习一遍。

就这样日复一日,长期的营养不良和每日的劳碌让他看上去比别的孩子消瘦很多。

最重要的是,责任是一座大山,重重地压在了这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上,快乐与他毫无关系。

母亲虽然经常发疯,但是从来不会伤害刘秀祥,甚至在刘秀祥被欺负时,母亲还会拼了命地保护他。

好在村里的老师心地善良,看到刘秀祥家里这个样子直接把学费给免掉了。

老师十分看好刘秀祥,经常鼓励他走出去闯一闯,也会给他讲一些“外面世界”的事情。

刘秀祥在这样的条件下依然有着不错的学习成绩,有机会到城里去读中学。

艰难的选择

此时摆在刘秀祥面前的看起来只有两条路,一个是留在村里照顾母亲,一辈子靠种地了此一生,一个是放弃母亲到城里上学,寻求更好的出路。

刘秀祥日夜难眠,左思右想,做了一个极其需要勇气的选择,那就是带着母亲进城。

没人相信他能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母亲,这个工作量和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就这样,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背着疯癫的母亲进城上学引起了一时的轰动,但是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不切实际的,认为刘秀祥是在作秀。

刘秀祥已经没时间管别人怎么看了,进城的每一秒钟都是金贵的。

他租不起学校旁边的房子,就在学校旁边用废弃的物料和木材搭了一个极其简易的小棚子,母子俩就蜷缩在这个简陋的“新家”里开始了新生活。

之前在山里生活的经验起到了左右,别看刘秀祥瘦小,但是干起活来十分干练,一口炉子很快就能生好。

但是母亲没有劳动能力,两个人的生活来源和刘秀祥的学杂费只能靠他自己解决。

刘秀祥开始出现在各个垃圾站和工地,在工地打工时,一次他不慎从近百米的高空坠落,好在防护措施得当救了他一命。

直面命运

这样的生活刘秀祥坚持了很久,在初中毕业时,老师曾苦口婆心地希望他考一个压力小一点的职业高中,学一门手艺就算了,但是这对于刘秀祥来说其实压力是一样大的。

刘秀祥曾对着祖坟发过誓:“不混出个样子是不会回去的。”

他没有退路,眼睛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考大学。

这个苦孩子为了参加高考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以说是当年最苦的高考生,没有之一。

考试前,学校旁边不再有搭草棚的条件,为了安顿好母亲,刘秀祥走遍了学校附近,终于找到一个农民房,为了省钱,他只能租下房主屋子旁边的牛棚,

为了考上大学给母亲看病,刘秀祥用其所能拼命学习,考大学和给母亲治病成为他活下去唯一的念想。

生活不易,刘秀祥虽然学习上非常用功,但是苦于精力过于分散,第一次高考就因为6分之差名落孙山。

刘秀祥当时近乎绝望和崩溃,在暴雨中呐喊。

他后来回忆道:“如果没有母亲,我真的想自己结束生命。”

有人拿命赚钱,而刘秀祥是在用命去读书,高考对于别的孩子来讲可能就是人生道路中的其中一条,但是对于刘秀祥来说这是唯一一条道路。

命运的捉弄让这样一个“硬汉”流下眼泪,他开始满腹怨言,负面思想占据了他的一切。

但身后没有自理能力的母亲不允许他继续悲观下去,他自我安慰,“一次不行就两次,大学是必须要上的。”

希望和绝望就在一瞬之间,他孤独地看着母亲喃喃道:“还得继续活着。”

高考梦想覆灭,他为了维持生计四处找能赚钱的工作,后在一家澡堂找到一份工作,那就是搓澡工。

刘秀祥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心想:“为什么我不能拥有这样的生活呢?”

希望之火不会完全被熄灭,只要有一点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

一个月后,刘秀祥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再来一次。

就这样曾经背母考学的刘秀祥跪到校长面前,乞求校长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这次他一定不遗余力考上大学。

出于人道,校长没有理由拒绝他,也就是这一次,他没有打自己的脸。

经历了真正的“寒窗苦读”,刘秀祥终于得偿所愿考上了当时的临沂师范,上了大学。

寒窗苦读终得道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刘秀祥永远都忘不了,以他的条件能考上大学简直就是奇迹。

那天他边给母亲梳头,边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

每年的高考都会被新闻工作者挖掘出新的泪点,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案例要比刘秀祥背母考学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这个牛棚里出来的大学生的精神和孝道让很多新闻杂志找到了方向,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都都出现了刘秀祥这个名字。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刘秀祥很不习惯闪光灯下的生活,但是这确确实实让他有所收获。

临沂师范了解到刘秀祥的情况后为他准备了一个单间,方便他照顾母亲。

刘秀祥虽然很不习惯这样的硬性帮助,但是他没有理由拒绝,因为此时他的口袋里只有不到一百块钱了。

刘秀祥是个苦命人,性格很强势,从小的独立让他不甘于利用他人的帮助达到目标,很多爱心人士对他的资助都被他一口回绝。

他所拥有的一切都必须是他本人尽力争取到的,如果不是,那就算再丰厚他也不会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在读书期间,刘秀祥曾先后收养了三个孩子,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供他们读书,他太知道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他不忍心看到这些孩子和自己当年一样,一辈子都要屈居于垃圾堆里。

正所谓好人有好报,四年后刘秀祥大学毕业,成为了众多大企业争取的对象,但他知道,这里边完全是出于同情和社会的包容。

“如果接受就意味着我接受这份同情,承认自己就是弱势群体。”

刘秀祥果断拒绝了所有企业的橄榄枝,自食其力,自力谋生是他二十多年来一直秉持的人生准则。

为了养活母亲和收养的三个孩子,他先是找了一份销售工作,之后再另谋出路。

做一个教育的传播者

刘秀祥收养的这三个孩子也都是苦出身,平时以弟弟妹妹称呼,实际上他更像他们的父亲。

但是他发现,还有更多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处于迷茫期,因为家庭、环境各方面因素不能上学。

刘秀祥用这段时间考取了教师职业资格证,辞去了工作,带着母亲回到了那个山村执教。

这次回来刘秀祥也称得上是“衣锦还乡”,他感受颇深,看到山里上不起学的孩子他的心揪了起来。

时隔多年,这次回家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妨用自己的故事成为最好的教材。

那些苦日子刘秀祥本不想再提,但是为了更真实、更深刻地让那些迷茫的孩子有所感悟,他宁愿自揭伤疤。

他将自己之前的经历进行了整理,包括当年媒体拍摄的影像资料,他要展示的不是自己有多么优秀,而是要告诉所有山里上不起学的孩子,没人帮忙,靠自己一样能上大学。

接下来的日子,刘秀祥不奢望自己多么成功,他踏踏实实地在老家教书育人,在他的带领下,从山里走出去的孩子越来越多。

刘秀祥从不后悔浪费掉当初那几十万年薪的工作机会,现在的他安心做一个乡村教师才是他最想做的事。

他也有能力照顾母亲,为母亲买药治病,这样的正能量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显得格外清澈,尤其是刘秀祥对所有人的真诚,以及无偿资助孩子的那份善良。

二十年来的风吹雨打,不管走到哪都带着患病的母亲,心里念着山里上不起学的孩子。

刘秀祥登上一个又一个舞台,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他所经历的是很多城里孩子无法想象的。

“杀不死你的总会使你更强大。”

刘秀祥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几年来他获得了“爱心大使”、“孝心大使”、“自强之星”、“杰出青年”、“最美教师”等一系列荣誉,也赢得了更多的登台演讲的机会。

刘秀祥所参与的大多是公益演讲,偶尔会遇到商业演讲。

但是令人敬佩的是,所有的演讲他都分文不取,如果主办方硬要有所表示,刘秀祥就会表示可以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教育事业,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

真正意义的成功者

成功并不代表有多财力,而是实现心中的抱负。

如今刘秀祥经过多年的教育事业的沉淀,已经是贵州老家一所实验中学的一名优秀教师以及副校长。

不仅如此,他还入了党,成为了党总支副书记,成为了无数人称赞的对象。

那个当年苦哈哈的孩子终于熬出了头,但是不变的是他的初心,现在他虽然生活的非常不错,但是依然坚持着照顾母亲的职责,每天给母亲梳头、做饭,看着母亲脸上的笑容,刘秀祥说:“一切都值得。”

刘秀祥也在奋斗中还认识了自己的另一半,他从此也不再是孤身一人承担所有的责任。

在教育事业上,刘秀祥已经是一直以来对家乡贡献最大的人,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学有所成,刘秀祥笑得合不拢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年前,那个“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儿子,如今怎么样了?
贵州孝子千里背“疯娘”上大学,放弃55万年薪回农村,13年后他变成了这样......
轰动全国背“疯娘”上学的男孩,如今竟过成了这般模样......
放弃55万的寒门孩子,和他的疯娘
12年前,睡猪圈捡垃圾“背疯娘上大学”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13年过去了,背疯娘求学的贵州第一大孝子,如今怎么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