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古诗文阅读赏析试题

考点说明

根据徐州市《中考语文说明》,诗词赏析共计三十三首。其中《关雎》,《蒹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观刈麦》《行路难》属于较长的篇幅,且《中考新航标》中均有试题,故不再涉及。较短的诗歌中《望岳》和《浣溪沙》是20072006的中考题,也不再涉及,新航标的三十三首必考的诗歌中,航标试题又没有出现的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雁门太守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赤壁》,是复习迎考的重点。此外,又补充进去《黄鹤楼》《望江南》《渡荆门送别》,《西江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山居秋暝》《题破山寺后禅院》《过故人庄》几首常见的课内诗歌。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

 B.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

 c.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

 D.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历历”“萋萋”描绘出了什么景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此联相同,请选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答:                                                                

3.诗歌以春为题眼抒发了                     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是                                                      

4.诗中的“几处”“谁家”改为“处处”“家家”可以吗,为什么?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上片中诗人通过人物行动来写主人公内心悲凉的句子是                                                           

二.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他们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只恐双溪舴猛舟,载不动许多愁 ”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你想到了学过的哪句诗?

                                                                      

                                                                    

二.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二.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由原来的低沉、伤感转为    、___ ,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前。潮平两岸阔, 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一.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作者思家的情感?

                                                             

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自古被人称道,试选一个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

 

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什么

 

3.体会“杀场秋点兵”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

二.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诗中的“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二.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所描写的画面有怎样的特点?

 

二.真正的“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诗人                         的豪情壮志。

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        ”。(1分)              

2)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诗中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时节的一种_____气氛。

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的特点。

2.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3.“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

相见欢   李煜(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填空。(1)文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_____,季节是          2)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一句是写仰望之景,“------------------”一句写俯视之景。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用浓重的笔墨描绘了一幅                 的战斗场面,勾勒出将士们     

              的勇雄形象。

2.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有下列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正确,为什么?(    

A孤城将破,将士们拼死守城

B孤城将破,但将士们斗志昂扬,并趁夜出击

C孤城将破,远方援兵趁夜而至

                                                                           

参考答案:

《黄鹤楼》1C2.描绘出了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景致。(意思大致相同即可)3.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其他符合要求的诗句皆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夜雨寄北》1、“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2、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钱塘湖春行》1.D   2.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3对西湖春天景色的 热爱之情;  ;“最爱湖东行不足”4“几处”,“谁家”体现出数量少,更能体现早春的 特征。而“处处” ,“家家”是一种繁闹的景象,与早春现象不符。

《武陵春》1“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2A句侧重抒发愁之重,无法承载,B侧重抒发愁之多,绵长无尽。

《渔家傲》1、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孤城紧闭,表现边塞的悲凉和形势的紧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2、高亢,激昂;“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美好的生活必将到来,表现诗人乐观豁达豪迈的胸襟。

《次北固山下》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A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B表现出时光匆匆光阴荏苒他乡游子的思乡之情C“日“和”“春”作为新生的 美好事物表现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D“生”“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答出两点得满分)

《破阵子》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饮酒豪放高昂的军营生活气氛,抒发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2、抗金杀敌,收复国土。3、既点明了细节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饮酒》1悠然,闲适,恬淡,自然2“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登飞来峰》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到。

《泊秦淮》1迷茫,朦胧,冷寂,悲凉。2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江城子》1狩猎;报效国家2渴望早日受到朝廷的重用;作者巧妙的用典,以云中太守魏尚自况,委婉的表达总结的心声。

《渡荆门送别》1)怜1分)2A2分)

《西江月》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2)略

《过故人庄》1开轩面场圃  [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评分标准]本题2分,为开放性试题。指出具体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特点,给1分;说出表达效果给1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飘零 ;暮春;飘零离别的悲凉。2、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的愁心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所以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题破山寺后禅院》1。清幽(或:清净、幽静) 2.欢悦(也可答“宁静”“安详”“空灵”,意思对即可。)3.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反有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使这寂静的禅院更为空寂,使这肃穆的世界更庄严,使一刹那成为永恒……(围绕“反衬,以声衬静”来回答即可。)

《相见欢》1。(1)西楼 秋天的夜晚(2)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暗用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          3.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极其微妙的真实感受,实是饱含辛酸、极其沉痛的伤心之语。

《天净沙》1。断肠人在天涯;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意思对即可)          2.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答出“乐景写哀情”或“对比”或“衬托”,答出“孤独凄凉”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雁门太守行》1、悲壮惨烈,以死报国。2、诗人把一个旷日持久的战争浓缩在一个昼夜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幅画面,一是在白天将士们严阵以待,一是黄昏前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兵出其不意袭击敌人故答案是(B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标34首古诗词曲鉴赏
30年语文教师整理:34道初中诗词鉴赏题汇总,一定要掌握,初中3年都有用!
诗词赏析-刘禹锡《秋风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玄都观桃花》《八月十五夜玩月》
《次北固山下》赏析及答案
中考古诗文阅读赏析试题 (50首精编)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与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